獨立完成作業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什么是 。
2.知道做作業 是小學生自己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自己動腦完成作業 ,才能學好知識。
情感:
有 的責任感。感到自己的作業 自己做,理所應當。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實的好成績。
行為:
1.自己的作業 自己做,不依賴父母,不靠別人幫忙,不抄同學作業 。
2.不會做的作業 可向別人請教,然后自己完成。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小學一、二年級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好好學習”德目的有關要求而設置的。其中教學內容提出“按時、認真、 ”,基本要求中認知要求是“結合事例說明 有利于學好知識”。行為要求是“作業 書寫工整、不拖拉、不馬虎、不依賴大人”。
本課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課文中有三個明顯段落,以王強三次擺手為提示,向學生講明什么是 ,即自己動手做,自己寫;不讓別人替寫;自己完成,不照抄別人的。這三點既回答了什么是 ,又提示了行為要求。
本課設五個欄目。
第一個欄目“想一想”,設在課文的前面,起導入 作用。由此引出應該怎樣完成作業 ,并說明 有利于學習知識。不 ,學不會知識,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
第二個欄目“講一講”,是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提煉課文所體現的教學觀點。
第三個欄目“聽一聽”,是聽老師講卓婭 的故事。安排此題目,一方面是再次用實例幫助學生理解 是什么意思,以及 的好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 認知中的第三點要求:知道名人童年努力學習的故事。
第四個欄目“想一想”,是對課文的重要補充,即幫助學生明白小學生為什么要 。
第五個欄目“議一議”,是以辨析的形式,加深學生對 的理解,即獨立完成不等于不許向別人請教,經思考實在不會可以向別人請教,弄懂后仍要自己抄寫或自己計算出來。這樣仍屬 。
教法建議:
1.教學中,要密切聯系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二年級的學生有意不完成作業 的同學并不多,但的確存在。學生不 的原因一般是年齡小、能力差、依賴性強,還有的是上課沒聽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要搞“一刀切”。
2.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教育目的對教材實施的順序進行調整。例如:課文主要體現的是什么叫 ,怎樣做到 ,而沒有體現 的重要性。教學欄目四的內容體現了 的好處。在教學中,教師明理后再導行,更有利于學生的道德內化。因此,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進行欄目四的教學,再處理課文。
3.課前,教師要了解學生在 方面的情況,對于平時能做到 的同學要在課上進行表揚,還可以現場采訪的形式,請這些學生談談他們的好經驗。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
認知:
1.知道什么是 。
2.知道做作業 是小學生自己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自己動腦完成作業 ,才能學好知識。
情感:
有 的責任感。感到自己的作業 自己做,理所應當。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實的好成績。
行為:
1.自己的作業 自己做,不依賴父母,不靠別人幫忙,不抄同學作業 。
2.不會做的作業 可向別人請教,然后自己完成。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什么是 ,即自己動手,自己寫;不讓別人替寫;自己完成,不抄別人的作業 。使學生懂得 的重要性,即 是為了鞏固知識,學好知識。
教學難點 :
幫助學生克服遇到困難就退縮的心理。使學生懂得 不等于不許請教別人。
教育過程:
一、 導入 新課,初步明理
導語 :
在豐盛小學二年級一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1.演示課件場景一
內容:欄目一"想一想"中的圖二。
2.教師邊演示邊講解:
在二年級一班的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請許明同學回答,許明搖頭回答不會做。老師奇怪地問:"昨天的作業 中這道題你做對了,今天為什么又不會了?"
3.提問: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4.演示課件場景二
內容:欄目一"想一想"中的圖一。
5.學生觀看課件后回答問題。
6.教師小結:
做作業 時不獨立思考,抄別人的作業 ,不可能真正學會知識。
7.提問:
應該怎樣完成作業 ?
8.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課題:二
二、指導練習,深入明理
1.提問:
為什么要 ?
2.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回答。
3.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欄目四"想一想"中的內容。
4.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做出選擇。
5.教師在課件場景三的內容上用"√"顯示學生的選擇。
6.學生各個小組的意見如果不一致,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討論。目的是使學生對 的重要性認識的更為深刻。
7.教師小結:
做作業 是自己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是為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只有自己動腦筋獨立完成當天的作業 ,才能把知識記得牢,學得好。
板書:鞏固知識 學好知識
8.提問:怎樣才能做到 呢?
9.教師先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談一談。
10.過渡語:你們說的對不對呢?我們來看看王強同學的事例。
三、 學習課文,指導行為
1.學生分組學習課文。
2.小組分角色表演王強和張軍的事例。
3.教師提問:
從王強三次的擺手中,你能明白 是什么意思嗎?請對同學講一講。(此問題同欄目二"講一講"中的問題)
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板書:
自己想 不讓替 不照抄
5.教師小結:
做作業 時,不依賴別人,要自己獨立思考,不讓別人替自己做作業 ,不抄別人的作業 ,這樣做就是 。
6.過渡語:
是認真學習的具體表現,像王強這樣認真學習, 的實例很多下面請聽卓婭 的故事。
四、補充事例,強化觀點
1、 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欄目三的內容。
2.學生聽錄音故事(卓婭 的故事)。
3.教師提問:
(1)卓婭是怎樣做到 的?
(2)舒拉的作業 本就放在旁邊,卓婭為什么不去抄呢?
4.學生發言后教師進行小結:
做作業 是自己的事情,只有經過自己努力,獨立完成,才會把知識學扎實。
五、辨別分析,具體導行
1.演示課件場景五。
內容:欄目五"議一議"中的內容。
2.請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匯報。意見不統一時,教師組織學生小組間進行辯論。
3.教師小結:
在做作業 的過程中,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是很正常的。通過查字典或向別人請教,弄懂知識后再去做作業 ,也是 的表現。如果,向別人請教后,不動腦筋直接把別人的想法抄在作業 本上,這不是 ,更不可能真正學會知識。
六、聯系實際,全課總結
1、教師提問: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請學生聯系自己平時的做法談體會。
3.夸夸本班平時在 方面做得好的同學。
4.教師請學生當小記者,現場采訪 的同學。
5.教師總結:
是好好學習的具體表現,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每位同學都能做到這一點。只有通過自己思考, ,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學習成績才會越來越好。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1.評出堅持 的同學進行表揚或獎勵,并把這個內容作為本班的一項制度。
2.學生選擇一位在 方面做的好的同學課下和他交流一下,向他學習的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