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把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的小數的方法,會把一個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
2、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對“白色污染”的數字改寫,使學生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會把一個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復習舊知:我們我們已經學過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萬”或“億”做單位的數,改寫后會方便讀數和寫數,有助于理解較大數的意義。大家想一想,怎樣改寫較大的數?
2、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做單位的數。
(1)以“萬”作單位:980000 50000 3120000
(2)以“億”作單位:5400000000 3020000000 12000000000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利用小數的知識,把不是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為單位的數。
二、新知探究
1、讓學生看課件,并記下其中兩個較大的數字。
演示銀河系的錄象,逐漸推到太陽、地球、月亮,最后以虛擬的三者關系定格,用字母介紹: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00千米,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00000千米。
2、探究把384400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1)提出問題:把3844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多少?讓學生小組思考、探索、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提示學生:384400中多少各萬?萬以下的數怎么處理?
(2)在學生完成探索并交流后,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本組探索的結果。其他組的同學評一評,想一想,看看其他組的探索過程和結果有什么優點和不足?
(3)引導學生一起探究:384400里有38個萬和4400個一。用“萬”作單位,整數部分應該是38,其他部分應該是小數部分,應該寫成38.4400萬,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末尾的兩個0,應該是38.44萬。
(4)歸納總結方法: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只要在萬位有百年點上小數點,再在數的后面添寫“萬”字。末尾的0一般應去掉。
3、用同樣的方法探究把14960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三、練習拓展
1、讓學生看關于第40頁“試一試”練習的課件,并記下其中較大的數字。
課件演示銀河系的錄象,逐漸推到太陽系,畫外音介紹:在九大行星中,水星離太陽的距離最近,大約是57910000千米。提問:水星離太陽大約是多少億千米?
2、探究把57910000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1)分析題意指出:題的實質就在于把5791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讓學生小組思考、探索、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提示學生:57910000到了億位了嗎?有沒有1億?應該怎樣處理?
(2)引導學生一起探究:57910000沒有1個億,也就是0個億,所以應該在個位上寫0。后面緊接著就是千萬位和它后面的數,共有57910000個一,所以應該寫成0. 57910000億。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末尾的兩個0,所以是0.5791億。
(3)歸納總結方法:把一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如果這個數不足這個單位,就應該在前面添0。其他缺位的,也要添上0占位,最后再在數字末尾加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