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五3.3 觀察物體(通用5篇)

五3.3 觀察物體

發布時間:2023-01-07

五3.3 觀察物體(通用5篇)

五3.3 觀察物體 篇1

  教學內容:p39.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呈現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可能是觀察哪兩個物體的組合得到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讓學生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呈現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可能是觀察哪兩個物體的組合得到的。

  教學準備:球體、圓柱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激發情趣

  1、 學生齊誦《題西林壁》

  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古詩《題西林壁》,一起來背誦一遍。

  師:一座廬山,為什么詩人看到的卻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2、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這樣,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物體,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二、觀察物體 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①出示一個球體,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不論從哪一個位置看球,都呈現一個平面圖形的圓。

  ②出示一個圓柱,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前面看是一個長方形,左面看也是一個長方形,上面看是一個圓。

  ③出示球和圓柱按照例2的擺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圖形?

  從左往右看:(板書:左)

  從上往下看:(板書:上)

  從前往后看:(板書:前)

  師:從右往左看(板書:右),你看到什么圖形?為什么只看到一個?(因為球被擋住了,所以只看到圓柱沒看到球)

  從下面看(板書:下),你又看到了什么圖形?

  從后面看(板書: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圖形?

  小結:物體擺放的位置,當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就會看到不同的圖形。從前面看是一樣的,從上面和下面看也是一樣的,從左邊和右邊看也是一樣的。說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對的。

  2、 教學“做一做”

  ① 出示做一做的圖形

  師:有可能是由哪兩個圖形組合得到的?

  ② 出示換個角度從上面觀察得到的圖形

  師:有可能是由哪兩個圖形組合得到的?

  ③ 出示分別從上面,左面,前面觀察得到的一組圖形?

  師:猜一猜有可能是由哪兩個圖形組合得到的?

  三、練習鞏固

  完成教科書第40頁練習八的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相 對)

  左 → 右

  上 → 下

  前 → 后

五3.3 觀察物體 篇2

  教學內容:p 38.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知道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物體所有的面。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觀察、想象、猜測,培養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小藥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先來比比誰的眼力好,看著屏幕,快速地說出照片中分別是什么物品?(出示一組不同角度拍攝的物體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的情景圖,談話引入

  師:我們班的“衛生角”有一個小藥箱,我們先來研究研究這個小藥箱吧。(出示實物小藥箱)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說說你是怎么觀察的,看到了什么?

  2.指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小藥箱。

  讓學生站在小藥箱的不同的位置(板書: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說說看到的是哪幾個面(有的學生看到一個面,有的學生看到兩個面,也有的學生看到三個面)

  師:通過觀察大家發現了什么?(不管站在哪一個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小藥箱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個面,最少可以觀察到一個面)

  注意:教師要做出示范動作,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

  小結: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3.多媒體呈現例題中的談話情境

  師:根據他們的交談,想想他們分別看到小藥箱的哪幾個面?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怎樣看到其他的面?

  師:如果從后面看,會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呢?將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發現:正面、側面、后面都是相對的,它是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4.欣賞古詩《題西林壁》(課件出示古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第40頁練習八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2.完成課本第40頁練習八的第2題

  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

  四、歸納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五、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正面

  從 側面 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上面

五3.3 觀察物體 篇3

  教學內容:p 41-42.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過程,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正確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     

  3.根據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4.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

  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如果用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立體圖形,在觀察中又會存在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求新知

  1. 教學例1

  ① 學生根據教師提示用小正方體獨立拼搭物體。

  師:面對自己橫向連續擺3個正方體;接著,在第一排左邊第一個后面再擺一個。

  ② 讓學生繞著拼搭成的物體走一圈,分別從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左面進行觀察。

  ③ 各自把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畫下來。

  ④ 反饋交流,引導學生發現、歸納結果。

  學生概括: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板書)

  2、按要求擺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正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三個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五種)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左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兩個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三種)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三個并排且在第一列后面再加一個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一種)

  小結:我們僅僅依據一個或者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只有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1頁的“做一做”。

  2、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的第1題

  3、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的第2題

  四.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

五3.3 觀察物體 篇4

  五、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能力點: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1、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并通過觀察和空間想像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圖,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直觀分析對稱的兩邊圖形有什么關系。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3、學會要認識物體的全貌應從多角度觀察物體的方法策略。

  能力點:1、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2、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德育點:1、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2、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空間想像正確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恐龍玩具、玩具汽車、小熊玩具、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得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讓他們每個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盲人叔叔全聽到了,說你們真是一群樂于助人的好孩子。這節課,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研究怎樣正確的觀察物體,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們一樣。(觀察物體)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組準備的物品拿出來,放在桌子中間,仔細觀察,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樣子的?

  匯報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樣子的。

  說完之后,把物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在小組中說一說。

  閉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樣子。它們一樣嗎?

  2、出示67頁例1。

  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說說理由。

  師:這幾個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三、拓展應用:

  1、做“做一做”。

  請小朋友們把數學課本擺整齊,立著放在桌子上,仔細看老師出示的數學課本,想一想你應該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跑到相應的位置,聽明白了嗎?開始!

  打開書,把圖中的小朋友和他們所看到的書的部分連起來嗎?

  2、出示從不同角度拍攝的4張照片,讓學生說一說是從哪拍的?(前、后、左、右)

  3、一架鋼琴的4張圖,讓學生說一說是誰看到的?

  4、一個茶壺的不同方向圖,說一說是誰看到的。

  5、開放題:教師出示一幢房子的從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圖,學生把方向和圖連一連。

  課后小結:

五3.3 觀察物體 篇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4.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二)教材說明

  本單元包括三部分內容: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幾何中的“三視圖”是工程制圖、機械制圖的基礎,在這里還不是正式教學三視圖,只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單元,只是讓學生觀察具體的實物,以后還將學習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圖形。例1展示了三名學生分別從前面、側面、后面觀察一個恐龍玩具的情景圖,下面給出從這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形狀,讓學生判斷這三種形狀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學生無論選擇了哪個觀察點,觀察到的只是物體的其中一部分,觀察點不同,看到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例如,和這兩個圖形,如果僅從正面觀察,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只有從其他位置再進行觀察,才能比較兩者的不同。

  第67頁的“做一做”是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摞書,判斷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這個活動簡單易操作,學生通過實際觀察可以很容易判斷出來。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也叫反轉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一種美感。

  本冊教材中的對稱,僅限于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第68頁的內容是認識軸對稱圖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而對于“軸對稱圖形”的名稱以及“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的性質,教材中并沒有明確給出,也不要求學生掌握。

  在編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蜻蜓、樹葉、蝴蝶、京劇臉譜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共同的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提供了一個剪衣服的活動(例2),再讓學生先仿照書上的步驟隨便剪一剪,使學生看到,在剪的過程中,只要把一張紙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剪出來的就是軸對稱圖形,從而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 的概念。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第68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其中第一個圖除了窗戶,其他都是對稱的,學生很容易忽略這一點。第二個圖中的五角星有很多條對稱軸,學生只要能畫出其中一條就可以了。

  第69頁的內容是鏡面對稱,也就是相對于一個平面形成的對稱。在這兒,只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照鏡子等活動,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的現象,初步了解鏡像的性質就可以了,對于“鏡面對稱”、“平面對稱”等名詞以及鏡面對稱的性質,教材中都沒有涉及到。

  例3通過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認識鏡面對稱,初步感受鏡面對稱的特點,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現象中包含著重要的數學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鏡子里可以成像,這些現象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理解起來也比較方便。其中湖面的倒影是相對水平平面的對稱,而照鏡子是相對豎直平面的對稱,這是最常見的兩類鏡面對稱,學生通過觀察這兩幅圖,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鏡面對稱的兩邊圖形有什么關系。第69頁的“做一做”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學生親自照一下鏡子,通過鏡子內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關系進一步感受鏡面對稱的性質,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照鏡子時鏡子內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對換。

  (三)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4課時進行教學。

  2.教學例1之前,教師可以先拿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體或長方體,問學生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需要改變觀察的角度,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各個面的特征,要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還可以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學生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系。

  然后,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玩具,如,玩具熊貓、玩具狗等,也可以準備其他的日常用品,如鬧鐘、茶壺等,這些物體的正面、側面、后面的形狀特征要有所差別。可以讓一個同學分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這個實物,也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這個物體,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該物體是什么樣的,使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教師也可以把實物進行轉動,讓學生先觀察物體的各個面,看看都是什么樣的,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形成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形狀的表象。最后再教學例1,由于有了前面直觀的觀察活動,學生很容易就能判斷出表中的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做“做一做”中的活動,可以利用學生手中的數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后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3.教學軸對稱時,教師應準備一些軸對稱圖形的圖片或剪紙(如窗花),讓學生結合教材上的實物圖進行觀察、分析,找出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在描述時,使用的語言可能是不規范、不科學的,如“這些圖形兩邊都是一樣的”,不必刻意糾正,只要學生對軸對稱現象有一個感性認識就可以了。

  教學例2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任務:“你可以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嗎?”讓學生先自己探索剪對稱圖形的方法,再進行交流。一開始時,學生可能想不到把長方形紙對折,雖然盡量按照對稱的思路去剪,但剪出來的東西并不對稱,此時,可以讓學生看看教科書上是怎樣做的。然后憑自己的想像隨便剪一剪,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只要剪出來的圖形是對稱的就可以了。最后讓學生把自己剪的作品給全班學生展示一下,并讓學生試著說說怎樣剪,剪出來的圖形才對稱,很自然地讓學生說出要把長方形紙對折,從而引出“對稱軸”的概念。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學生的答案是很開放的,可能并不是嚴格地在同一平面范圍內描述,只要大致準確,都是可以的。事實上,教材中的蝴蝶、蟬,從完全數學化的角度來說,都是鏡面對稱,但我們在這兒并不要求這么嚴密。

  4.教學鏡面對稱時,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如桂林山水的照片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些現象有什么特點,湖面或鏡面兩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只要學生大致能表達出鏡面對稱的特點就可以了,不要提過高的要求。課堂上可以準備一面鏡子,讓學生上課時實際照一照。

  第69頁的“做一做”,教材上提供了照鏡子時出現的兩種常見情況,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想像一下,照鏡子時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人會怎樣運動,左右手拿不同的東西時,鏡子里的人是怎樣拿的,然后再用鏡子驗證一下。實際活動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更多的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鏡面對稱的性質。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家里照照鏡子,自己設計一些有意思的活動,例如,看一看鏡子里的你是怎樣刷牙的,怎樣吃飯的(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

  5.關于練習十五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1題,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汽車的表象,再連線。這時,需要學生在頭腦中進行“虛擬的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車的前方,會看到哪個圖形。

  第2題,要讓學生先用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紙折一折,再畫出來。由于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要引導學生通過有限次的操作,發現規律。

  第3題,讓學生根據對稱軸畫出另一半,對稱軸有水平方向的,也有豎直方向的,需要學生應用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探索畫的方法,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要畫出某條線段的軸對稱圖形,只要畫出該線段兩個端點的對稱點,再連起來,就是該條線段的對稱圖形。

  第4題,實際上是把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結合起來,鏡子的下邊緣就是對稱軸。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拿鏡子直接在教科書上照一照。

  第5題,讓學生判斷正確的鏡像。可以讓學生運用想像,直接判斷,如果有困難,也可以拿鏡子照一照再判斷。

  最后的思考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是運用鏡面對稱的原理讓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給出鏡子中的 “數字”及“時間”,要求學生寫出真正的數字和時間。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拿鏡子試一試,在紙上寫上數字,看看鏡子里照出來的是什么樣的,拿一個鐘,看看鏡子里時針、分針的位置與真實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的位置關系如何。還可以用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檢驗寫得對不對:運用兩次鏡像能把原來的物體還原。也就是說,拿一面鏡子對著教科書照一下,鏡中出現的就是真正的數字和時間。

五3.3 觀察物體(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觀察物體 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今天周老師和我們三(3)班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二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接觸過觀察物體了,今天的觀察物體咱們就從這個圖書柜開始。二、多重觀察,豐富認識。...

  • 原來書本也會有錯——《觀察物體》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教學“觀察物體(一)”一課時,在學生認識了物體的“正面”、“上面”“側面”以后,我讓小組自由討論課本的實踐題“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為了便于觀察,我特地允許他們可以自由走動,尋找答案。...

  • 第六單元 觀察物體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物體的左側面和右側面,能過從正面,上面以及從不同側面觀察物體5至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進一步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能辨析從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狀,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物體組合,學生辨認相應的視圖,體會...

  • 《觀察物體》說課(通用15篇)

    一、說教材:這部分內容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三年級上冊已經學會從正面、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由2-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將為今后學習更復雜的物體的觀察奠定基礎。...

  • 第六單元:觀察物體(精選3篇)

    教學內容:p.52、5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積累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形狀的經驗,能分別確認或辨認由5個或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不同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多看到的形狀。...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38頁---40頁。教具、學具準備:長方體藥箱、圓柱、球、長方體實物若干、圓柱和球的組合學具。...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38頁例1、以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教學目的: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2、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3、加強學生之間交流互助。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 《觀察物體》的教案(通用17篇)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觀察物體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1、個性差別大:二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所要觀察的是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教材要求從情境入手,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探索和...

  •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通用9篇)

    《觀察物體》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潛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通用16篇)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從中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 觀察物體教學實錄(通用3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實際觀察中,學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明確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 第3單元《觀察物體》詳細教案(精選15篇)

    第1節 看一看(一)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 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精選2篇)

    一、教學內容(一)搭一搭(二)練習三二、教學目標1、在搭立體圖形和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教學目標: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學會從一個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畫出三視圖,從三視圖推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建構學生的空間思想和空間想像能力。教學難點:用動態的思想讓學生理解三視圖。...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在线播放色| 久久99精品视频 | 四虎影视WWW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动漫精品 | 爆乳美乳无码敏感乳在线播放 | 夜夜爱夜夜做夜夜爽 | 男人天堂综合 | 草莓福利社区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图片区一区 |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av毛片免费观看 | 在线99视频|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 老司机精品在线观看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热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导航 |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点播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老司机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不卡av | 在线一级成人 |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 国产8区 | 噜噜色.com|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动漫小说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爆乳2把你榨干哦 | 欧美人与牲禽动交精品一区 | 亚洲成人91 | 99九九精品 | 成人观看在线 | 色女人综合网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 黑人疯狂巨大xxx0o0 | 日韩av综合在线 |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