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實錄
生:七段小標題應該是“繁殖”(師板書)。生:“變化”可以不要(師劃去)。生:我覺得第七段還寫了“壽命”(師板書)。生:第四小節還寫了食量。生:我覺得怎么吃和食量都不要了,因為它在“食物”中已經包括了這兩方面內容。師:大家同意嗎?生:同意。師:我也同意,還有什么問題?生:我覺得“胎生”也可以不要!師:“繁殖”“胎生”“壽命”大家選那一個?生:選“繁殖”。生:選“壽命”。師:其實胎生也對,壽命也可,繁殖也算正確,因為大家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基本都能概括這段意思。教參上寫的是“生長”,我覺得很別扭,這個詞不如“胎生”來得準確,“壽命”來得直接,“繁殖”來得更概括、更全面!生:我覺得“生長”對的,“生長”里面包括“胎生、壽命、繁殖”。師:“小書蟲”說的多好呀!“生長”和它們是父子關系!(笑聲)師:第二段中,一個寫 “變化”,一個寫“進化”哪一個好?生:“進化”好。師:為什么好?生:因為“鯨”原來是生長在陸地上的,“進化”是慢慢的演變過來的,“進化”的程度深一點,經過很長時間。師:說得多好啊!最重要的一點是地點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了不起!所以我也選“進化”。有個外國人,叫“達爾文”,認識嗎?生:不認識。趙老師認識嗎?師:我認識他,但是他不認識我。(笑聲)知道這個人最厲害的是什么嗎?生:《進化論》。師:對呀!還謙虛地說不認識,哼!(笑聲)說到“進化”就想到《進化論》,說到《進化論》就必然提到“達爾文”。如果想進一步認識他,趕快去“書城”,找找達爾文,查查他的《進化論》到底寫了什么。我再給大家提供一點,四個字──“哺乳動物”,第二段有一個詞,是“哺乳動物”,找找看。(生開始找)生:找到了。師:如果大家同意,可以用“哺乳動物”來概括,也可以用“進化”來概括 。生:我覺得應該把4、5、6、7合為一大段。師:請你給它們“戴”上一個小標題帽子?生:生活習性。師:對呀!聰明的同學一讀就知道了。四、拓展延伸師:到現在為止,這篇文章已經學完了。生:啊?這么簡單?師:是啊!讀書其實就是這么簡單!這篇文章的年齡是你們年齡的2—3倍。這是一篇說明文,我們只能學他的一點的說明方式,與現在的人類擁有的“鯨”的資料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老師讓你們準備的資料帶來了嗎?生:帶來了!師:現在拿出來放在桌上,我現在也應該發大家信封了,聰明的學生就應該猜到信封里面裝的是什么了。生:一張紙!師:不是一張,是兩張啊!(笑聲)我是通過網絡查到的最新的有關于鯨的資料,查了大概是12萬字的資料,總結成這幾千字的資料,很寶貴的,趕快看。(學生打開信封看資料。)師:看看你們收集的資料和我提供的資料有什么不同?(學生迅速閱讀資料。)師:咱們已經掌握了大量關于“鯨”的資料,如果我讓你們介紹“鯨”你們會不會感到困難?生:不會!師:如果我說海洋里的鯨魚非常大,你們會不會跟我抬杠?生:會,因為“鯨”不是魚,它是哺乳動物。師:對,它是動物,最多說它是鯨。但是我發現有許多人還在叫它鯨魚,包括中央電視臺某些著名的節目主持人。(笑聲)怪不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