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的花雨 純真的情意——《桂花雨》教學設計
(2)句式練說,感受真情:母親也會說,“外地的 再 ,還是比不上家鄉的 ”
教師小結:“月是故鄉明”,“桂是家鄉香”,故鄉最好,思鄉情真。
2、感悟“我”留戀童年、懷念家鄉的純真情意。
學習第六自然段:母親對故鄉有著如此深厚的情意,琦君呢?
[設計意圖:理解母親話中的含義,是教學的難點,通過設計以上三個層層推進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在母親的心中,最香的是故鄉的桂花。那故鄉的掛花伴隨著母親的年年月月,已經成為了母親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在那桂花的香氣里,有母親無限的快樂:分享自己孩子搖花的快樂;聆聽自己丈夫吟詩的快樂;將自己的收成饋贈鄉鄰的快樂;整個村莊人和年豐的快樂。桂花就是故鄉、親人,就是美好的生活。母親不僅僅是在講桂花,她是在用真情表達自己對故鄉的熱愛與懷念。]
三、整合全文
配樂引讀,回顧全文:
(生讀)母親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師引)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生讀)“這下我可樂了……好香的雨呀!”
……
(仿照以上三段式,分別引讀:當母親說——我就想起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當母親說——我就想起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
師:(指課題)此時,看著琦君的“桂花雨”,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對故鄉的熱愛、思念;童年的快樂,美好的回憶。)
師:是的,在《桂花雨》的原文中,琦君寫道,“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桂花、桂花雨,就是琦君思念的故鄉,熱愛的親人,是琦君留戀,無法忘懷的美好童年。
[設計意圖:既是內容上的整合,在情境中回顧全文、串聯全文;又是開篇教學的呼應,再次點題,深化認識;更是情感的升華,在一詠三嘆中,感受繽紛的花雨,體味純真的情意。]
四、拓展延伸
琦君用美文記錄下了童年中不能忘懷的事,讓我們分享了她的快樂。琦君的父親“口占一絕”,也抒發了“搖掛花”帶給他的感受。老師呢,被《桂花雨》感動著,涂鴉了一首兒歌,愿意讀一讀嗎?
(出示)
搖花樂,搖花樂,
使勁地搖,
盡情地喊,
下雨啦!下雨啦!
桂花陣陣落,
美麗又芬芳。
揀枝葉,曬桂花
泡香茶,做糕餅
桂花香四季,
桂花樂童年。
2、琦君有“搖花樂”、“桂花雨”,你們呢,有什么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事呢?和小伙伴互相交流,也可以試著寫下
來,珍藏在你的記憶里。
[設計意圖:讓教學貼近兒童,以兒童的視角選擇“快樂”這一話題,從小琦君的快樂中受到感染,由老師開始,編一編快樂的兒歌,小伙伴說一說快樂的事情,寫一寫快樂的美文,就這樣,語文學習延伸到了課外,滲入了生活,照亮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