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反思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梅花魂》的教學后,我讓學生欣賞《鄉愁》,引領學生閱讀現代和古代詩人所作的幾首詩歌,一方面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說: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梅花魂》一文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 首先我通過課件展示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后,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的贊美層層引出.并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托著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由的空間。營造民主、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學習語文的能力,還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