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松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11 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引導學生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播放松鼠影片,再現課文內容。
2.看了錄像,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
3.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也非常喜歡松鼠,在他的筆下,松鼠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看一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字、詞讀音。注意讀準“玲瓏、苔蘚、勉強、圓錐”等詞語。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布封筆下的松鼠給你什么印象?
三、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這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提示中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大家先讀一讀,勾一勾。(學生閱讀勾畫,教師相機提出建議。)
2.依據要求,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可以就你最感興趣的某一部分繪制一幅圖,給它起一個名稱,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
(2)閱讀課文,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并說說喜歡它們的原因,想想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品讀有關句子。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自學探究,再在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就不同意見進行磋商,并聽取同學的獨特見解。師生評議。
五、全班交流,突破重點
1.閱讀文章,抓住要點。
引導學生從總體入手,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要點,知道文章說明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課文各段第一句點名了說明對象,即文章是從松鼠“外形漂亮”“行為乖巧”“性格馴良”三方面來具體說明的。)
2.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本課的教學重點。
(1)設計下列句式引導學生歸納。
相同點之一:《松鼠》和《鯨》都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 相同點之二:《松鼠》和《鯨》都__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設計下列表格,引導學生比較。
不同之處
《松鼠》的舉例
《鯨》的舉例
3.再次閱讀,總體感受,深入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