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活動建議
5、了解漢字演變的過程。開展這項活動,要盡量利用兩則“閱讀材料”:
閱讀和研究“漢字的演變”表,要讓學生了解漢字從古到今大體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查找資料,了解這些不同的字體大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的。還要引導學生從表中發現漢字演變的趨勢。從這個簡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漢字的發展是逐步從象形走向符號化,從筆畫較多走向筆畫簡單,使書寫更加快速便捷。
《甲骨文的發現》可以在略讀的基礎上,講講這個故事,然后談談感受。希望學生能了解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現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統;同時認識到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和善于思考,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6、認識錯別字產生的危害,防止和糾正錯別字。這項內容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⑴ 閱讀《一點值萬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
⑵ 搜集有關寫錯別字鬧出的笑話或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例。
⑶ 走上街頭,調查招牌、廣告等用字情況;檢查電視字幕用字不規范的情況:
此項活動費時太多,而且長時間看電視上的字幕會對學生視力造成損傷,可以采用回憶的方法。調查社會用字情況的活動適宜在城市進行,農村學校可以讓學生分析本班同學作文班或作業中的錯別字,提出防止和減少錯別字的建議。在社會用字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可以給有關的商店或當地政府寫建議書,建議改正街頭的錯別字。對上街頭調查社會用字的小組,教師要專門進行安全教育,避免發生事故。
在社會用字情況調查后,可以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一般可以分三個部分:
⑴ 調查的時間、地點、調查的目的──發現招牌廣告上的錯別字,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建議。
⑵ 對調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統計和分類,如調查了多少商店,發現了招牌廣告上有錯別字的有多少家;這些錯別字大致有哪些類型;產生這些錯別字的原因有哪些。
⑶ 提出整改建議。
7、漢字書法欣賞:
這項活動可以從閱讀課本開始:先欣賞課本上提供的優秀書法作品,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讀讀背背《贊漢字》,并用詩中的詞語印證書法作品,如行書流暢,楷書端莊,草書奔放。然后拓展到課外,搜集碑帖,參觀書法展覽,訪問當地有書法特長的人,舉辦小型書法展覽等。欣賞書法藝術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學寫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賞。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聘請有書法特長的老師、家長作指導。
8、習作:
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把活動的收獲用筆記錄下來,形式不拘。可以記敘活動的過程,如《猜字謎》《“街頭錯別字醫生”》;可以抒寫自己的感受,如《我為漢字驕傲》《漢字書法美》;還可以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如《我作文中的錯別字分析》《某某路廣告用字調查報告》等。習作不在乎長短,但要把自己活動中感受最深的東西記下來,目的是養成寫作的習慣,樂于用文字與別人交流溝通。
9、匯報、交流和總結:
在本次綜合性學習結束之前,要進行匯報、交流和總結。匯報、交流的形式有多種,教材中提示的有編小報、辦展覽、開成果匯報會,此外還可以開展“漢字知識競賽”,如“漢字知多少”、“筆畫最多的漢字”等。考慮到教學時間有限,不能加重學生負擔,匯報和交流的形式最好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意愿確定一種。但不論采用哪種形式,要讓全體學生參與。編小報或辦展覽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充分反映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成果匯報會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全組成員或推舉代表匯報。這里特別要強調生──生互動,不應只有單向的講和聽。具體做法可以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