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說課稿)
一、說教材
《難忘的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三篇課文,本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本單元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引導學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還要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且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本文語言質樸真摯,感情色彩濃郁,是一篇優秀的愛國題材略讀課文。
“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是新課標對五年級學生閱讀教學的要求。根據這些相關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針對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的實際,我安排了一課時的教學時間,并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兩個生字。
2、通過閱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用心感受字里行間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學習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進行具體敘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課文中反復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貫穿全文,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一段故事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聯內容的主線,又是表達情感的主線。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這種思想感情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根據學生的年段特點和課標要求,把“學習作者抓住生活中最深的事進行具體敘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和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運用啟發式教學,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講讀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感悟,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說學法。因為教是為學服務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理解—朗讀”的方法來讀懂課文,并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情實意。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我的教學:
(一)揭示課題,直奔主題。
首先請學生齊讀課題,然后閱讀課文提示,尋找這節課的學習信息,明確本課的閱讀任務,通過直奔主題能帶領學生迅速進入文本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個環節包括初讀課文、反饋交流、認識詞語三個部分的學習,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初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認讀生字新詞,理解課文脈絡,概括出課文大意。
這一步驟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深入課文,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解讀文本中,我始終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條內容和情感的主線,讓學生來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