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五〉小結(jié)
老舍先生以滿腔熱情,以輕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動的語言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這種美麗體現(xiàn)在草原遼闊而不空蕩,寧靜而不死氣沉沉、到處充滿蓬勃的生機。我們可以通過如詩如畫的草原美景,體會到草原動態(tài)美和靜美。
〈六〉、播放錄音(單擊這一自然段前面的錄音)
〈七〉指導朗讀第一段,要求有感情地讀,讀出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三、達標練習:
這一段主要寫了幾層意思?學生在課本中用——標出,并畫出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根據(jù)分層,思考怎樣背誦才又快又準?(單擊第一段的析段)
四、作業(yè):背誦第一段。
第三課時
目的:1、理解課文后四段內(nèi)容,受到熱愛祖國、加強民族團結(jié)的教育。
2、領(lǐng)會課文中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描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難點:進一步理解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教學過程:
一、背誦第一段。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
(一)指名讀第二段。
(二)指導給第二段分層和概括層意。(可以分作三層。第一層講在去陳巴爾虎旗的牧業(yè)公社的路上;第二層講走了許久,看到了河、馬群,聽到了鞭響;第三層講“我們”在距離目的地幾十里以外受到熱情的歡迎。)
(三)思考、討論:
1、解釋“灑脫”的意思,為什么在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單擊第二段品句一)
2、“遠遠地望見了一條天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這句話中的“河”為什么要加感嘆號?(單擊品句二)
3、說說第一、二層所講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齊讀第三層,思考、討論: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忽然”的意思。(情況變化很快,出乎意料,沒有想到。)
(2)說說“我們”快到公社時,草原上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這些景象說明了什么?(學生找第三層的有關(guān)語句讀一讀)
(3)“群馬疾馳”和“襟飄帶舞”寫出了什么特點?(單擊品句三)
(4)作者把歡迎遠客的男女老少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單擊品句四)
(5)作者是怎樣寫靜態(tài)的草原熱鬧起來的場面的?學生讀讀有關(guān)句子,提問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表達了草原人民的什么感情?(單擊品句五)
5、初到草原和快到公社時,景象有什么不同?課文描寫的景象由靜到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指導朗讀第二段,從語氣的變化上,要突出草原由靜到動的變化。
三、指導學習第三、四段
(一)默讀第三段。
1、思考、討論:
(1)這一段是講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蒙古包外,主客相見時,作者寫了哪三多?說明了什么?(單擊第三段品句一)
(3)結(jié)合這一段內(nèi)容,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jié)互助”這一句話。(單擊品句二)
2、指名朗讀這一段
(二)指名讀第四段
1、思考、討論:
(1)這一段講的是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為什么說“也不知怎樣的,就進了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