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學案例與反思
生5:從他們微妙的關系變化中,我懂得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
師點撥4: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啟發、感受,但你們覺得《將相和》這個歷史故事是單單告訴我們將相之間的恩恩怨怨以及他們的優秀品質嗎?你們還能更深層次的挖掘一下嗎?
生1:我們遇到危險情況特別需要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生2:我覺得同學、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諒解,心胸寬廣,有了錯誤要有勇氣承認、改正,這樣友誼才會長久。
生3:同學之間要以和為貴,不能有妒忌心。有句格言是“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
生4: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應該取長補短。
……
師點撥5:剛才大家都是從將和相的角度說的,說的很精彩,老師為你們鼓掌(教師鼓掌)誰還能換個角度,比如從秦王和趙王來說說呢?能不能讓我們的思考更深更廣,你們不妨聯系一下我們的班集體、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國家、國與國之間說說。
小組先展開討論2~3分鐘。
生1:我認為我們班45個同學也應該像藺相如、廉頗一樣同心協力,這樣才能搞好班級的任何一項工作。
生2:我認為在敵人面前絕不能像趙王那樣膽小怕事,沒有主見。要是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像趙王一樣,那中國就不會解放,香港、澳門也不會回歸了。
(有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師: 多妙的發言,再一次感謝他。
生3:我們應該像藺相如一樣維護國家尊嚴,不做有損國格的事。
師點撥:在班級中呢?
生略一思索:我們不能做有損班級尊嚴的事,要維護班風。
生4:秦王這樣侍強凌弱,貪得無厭,必定遺臭萬年。國家之間也應該以和為貴。要是都像秦國那樣,天下就沒有太平了。
師點撥:你覺得當今世界上哪個國家特像秦國?
(學生搶答):美國,以前侵略中國、朝鮮,現在又侵略伊拉克。日本以前侵略我們中國,也像秦國,還有八國聯軍……
師小結:是啊,只有和平,世界才會更美麗,國家才會更富強,人民生活才會更幸福。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我在眾多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一次教學。在這次教學中,為了防止學生不再成為我手中的風箏,也不在脫離文本原意而斷章取義,保障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充分張揚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此,在這一案例中。我向學生拋出了具有開放,信息容量大的主問題。讓學生可以思接千載,浮想連翩。為他們努力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讓他們全心浸潤于課文的語言中,并在精讀、默讀、泛讀中將文本語言加以思考、品味,同時鼓勵他們能夠揉合進已有的生活信息、語言信息進行重組、內化,在這一系列的朗讀熏陶中,他們外化出來的當然是學生自己對人物獨特的理解,這種理解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不再囿于“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等幾個淺白的詞語。真正讓學生靈性閃現,個性飛揚,觀點獨特。(課后,我馬上記錄下學生的發言,對于兩個主問題的答案各近二十種。)真正達到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我口訴我心”,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使他們真正變成了“課堂的主人”。
其次,新課程還強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努力改變自己的角色:應該從“點菜者”到“菜單提供者”、從“施教者”到“指導者”、從“獨奏者”到“協奏者” 等各方面角色的轉化。在這次教學中,我嘗試著這一新理念,主動改變了原有的牽著學生鼻子走的角色,而是主動退居幕后,只是相機加以點撥引導。第一次點撥,我假設了“秦王奪璧”的情況,讓學生思考藺相如會怎么做,再追問“這種情況會出現嗎?”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藺相如的不畏強權、足智多謀及愛國情懷。第二次點撥“評價人物既要看到缺點,更要看到優點”,再反問學生“廉頗當眾說的那些話是妄自尊大呢,還是太率直了?”及時糾正了學生的片面看法,我相信,這對于學生現在或將來的為人處事有所裨益。這一步也是我在反思第一次教學的基礎上有意識地作了彈性設計。第三次點撥我抓住小學生好表演這一興趣點,引導學生說一說、演一演負荊請罪的故事,填補了課文的文本空白,我覺得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第四次點撥就是引導學生除了從將和相的角度分析外,還引導他們從趙王、秦王的角度加以分析;并以此延伸到人際交往方面,再次引導他們可以聯系班集體及班與班之間的關系,國家、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來說一說。我認為這樣的引導設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燃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有效引發了學生思維的碰撞,學生無意中關注了身邊的人和事,關注了生活,甚至關注到國家乃至國際風云,讓課堂真正成為培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