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
廣東省深圳市碧波小學 肖海華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的目標非常明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也就是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時我是這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具體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威尼斯風光圖片,讓學生用他們的慧眼去觀察,發現威尼斯的特點。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引發學生的思維。
2、利用電腦課件出示威尼斯小艇形態圖,給學生以直觀感受。
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1、對于威尼斯的介紹,讓學生把查閱的資料進行交流,資源共享,學生積極性高,這一設計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其用意是開闊學生的思路,為學生個性化開拓思維空間。從而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積累,激發了自主學習的興趣。
2、在學生學習課文內容時,讓學生自已選取學習片斷,根據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并在小組交流。學生在大組交流時,根據各自愛好進行分工,有朗讀的、畫畫的、分析好語好句的、提問的、作導游的等。這一設計既注意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又發揮了學生的多元智力,進一步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在學生大組交流時,我提出要求:
小組在交流時,其他組同學要認真傾聽,可以補充并發表意見和看法,也可以對他們提出質疑。
四、練習作業自由選擇
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特長布置了不同層次的作業,如:“畫一畫”,把小艇的樣子畫出來,查一查,中國有個“東方的威尼斯”,查閱有關資料,比較與威尼斯有什么不同;還有“讀一讀”“抄一抄”等,充分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特長,讓他們在快樂中練習,快樂中求知。
五、但在教學中也有許多值得探討,推敲的地方
1、教學容量相對少了些,教學的是第一課時,交流了學生、老師課前搜集的有關威尼斯的資料,熟悉整篇課文,重點講了小艇的樣子,如果在學完“小艇的樣子”這段讓學生根據剛才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其它部分,課堂容量就會飽滿一些。
2、拉家常式的課堂結構,從檢查學生的預習,從課題入手,重點字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掌握拿到一篇文章后如何著手學習的方法,沒有起伏的情節,如果能安排一兩個精彩的片斷可能會更好一些。
3、教學“小艇的樣子”這一段時,我把“仿佛”一詞作為重點來講,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寫作中可以用意思相近的一些詞來避免用詞的重復,使語言更豐富。但事后覺得當時的設想有些偏頗,花的時間也太長了。
總之,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對教學方式不斷推敲、總結,對學生學習方式逐步的培養,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