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教案
設計理念
1、引領閱讀積淀,體現“文化味”;
2、營造智慧閱讀,凸現“語文味”;
3、長文短教,化難為易,直插重點,完整有序,書聲瑯瑯,層層提升。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理解神話的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通過感悟課文內容,感受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的偉大壯舉,體會作者對普羅米休斯英雄行為的贊美和欽佩之情。
3.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普羅米修斯英雄行為的三個表現方面,即:富有同情心、熱心幫助人類、面對強權毫不屈服。
4、通過引導交流有關語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在引導感悟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普羅米休斯英雄行為的贊美和欽佩之情,理解英雄行為。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讀通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根據自身需要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自愿查閱希臘神話故事以及人物資料。
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引導學生弄清普羅米修斯英雄行為的三個表現方面,體會作者對普羅米休斯英雄行為的贊美和欽佩之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預備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交流導入:說說火有什么用處?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不丟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作上記號。
2、學習生字新詞。
3、出示“金鑰匙”,指導學生讀好文本中出現的人名、地名:
天神“普羅米修斯”、主神“宙斯”、太陽車的神馭手“赫利俄斯”、大英雄“海格立斯”、“高加索”山。
4、小組內分工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5、嘗試歸納: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6、根據提示練習分段
(1)提示:無火——盜火——受罰——獲救
(2)練習分段
三、布置作業: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參賽課時)
一、配樂出示普羅米修斯被縛圖,質疑引入新課時的學習。
(設計意圖:古希臘神話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配樂課件的出示,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引導自主質疑,有思考才會有疑問,有疑問就會有探究,有探究就會有收獲。)
二、直插重點段(第18自然段)進行學習,初步了解英雄事跡。
1、課件出示:18自然段中第一句話。
2、引導朗讀體會“卻”字的妙用。
3、初步感知“懲罰”的殘酷。
(1)默讀“受罰”部分,把有關語句劃下來。
(2)交流:普羅米修斯受到了怎樣的懲罰?
(3)練習朗讀:
他身纏鐵鏈被拴在山崖上。狂風終日在他身邊呼嘯;冰雹敲打著他的面龐;兇猛的大鷹在她耳邊尖叫,用無情的利爪撕裂她的肌體。
4、發揮想象,深入感知“懲罰”的殘酷
(1)想象:普羅米修斯還會受到什么樣的折磨?
(2)出示提示:炎炎夏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漫寒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漫長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