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教案
(3)學生發揮想象,自由闡述交流。
(4)指導有感情再次朗讀:
他身纏鐵鏈被拴在山崖上?耧L終日在他身邊呼嘯;冰雹敲打著他的面龐;兇猛的大鷹在她耳邊尖叫,用無情的利爪撕裂她的機體。
5、交流過渡:普羅米修斯為什么甘愿忍受痛苦還要為人類盜取火種?
(設計意圖:抓住一個“卻”字,讓學生體會原本應該快樂、幸福的普羅米修斯,現在卻為了幫助人類脫離苦海而遭受了本不應該有的折磨。這樣直插重點段,不僅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普羅米修斯的高尚,而且為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他為什么下定決心要幫助人類?”作好了鋪墊。感知“懲罰”環節抓住重點詞語的豐富內涵及時補白,能披文入境,讓學生充分體驗人物的處境,感同身受,既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
三、深入研讀英雄事跡,探究英雄行為的兩個具體表現。
1、探究研讀富有同情心的表現及其原因(2-6自然段)
感悟重點:(1)人類的困苦生活
(2)掂量普羅米修斯的這份“決心”的“份量”。
2、探究熱心幫助人類的具體行動(7-12自然段)
感悟重點:(1)體會悟讀“人類必須有火!”
(2)品讀直接描寫普羅米修斯取火的句子,重點品讀關鍵詞“觸”“揣”“趕”等。
3、人類得到普羅米修斯幫助后脫離苦海的狀況。(11-13自然段)
感悟重點:(1)火給人類生活環境帶來了哪些變化?
(2)學習用時間詞將幾處變化連接表述的方法。
(3)理解“震怒”的內涵。
(設計意圖:運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來處理重點難點。在引導學生觸摸語言的過程中,同時引起學生強烈的心靈震撼;通過語言的描述,樹立正義神的高大形象;在領會文字神韻的同時,練就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返回第18自然段學習,深入體會英雄行為的第三個方面。
引導體會要點:
1、課件輔助再次感受英雄受到的百般折磨。
2、面對這種折磨英雄的態度。
(1)面對懲罰,英雄內心是怎么想的?
(2)激情引讀:普羅米修斯忍受了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聲,決不祈求仁慈,決不對自己做過的事說一句懊悔的話。
3、交流感悟。
4、讀思結合。
5、為英雄塑像。
(設計意圖:通過重點語句的揣摩、掂量、咀嚼、玩味,感悟語言文字背后所隱藏的情感、意蘊、情境,體現語文的特色。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反復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偉大的精神,真正實現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五、了解故事結局: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
(設計意圖:注重閱讀時的完整體驗。)
六、寫法指導(感悟神話的寫作特色:反襯和夸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中要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適當穿插一些基本寫作常識的教學,力爭做到一課一得,日積月累,來日定會枝繁葉茂。)
七、推薦閱讀《希臘神話》
(設計意圖:激發拓展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