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為了他的尊嚴》說課稿
一、結合學情說教材
本課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單元主題為尊嚴,《為了他的尊嚴》就是以這個中心意義命題的。獨臂乞丐用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的價值,說明了人一旦有了自尊,就有勇氣和毅力去克服困難,創造奇跡。盡管學生在本單元的前兩課對尊嚴已經有了一定認識,但理解尊嚴對生活閱歷較淺的四年級孩子來說仍有一定的困難。為了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我反復鉆研教材,找準矛盾點加以突破,構建了“直入重點,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課堂結構。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在讀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舉,領悟乞丐尊嚴覺醒的動力和影響力。
【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復雜的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什么是尊嚴和喚醒尊嚴的意義。
二、聯系實際說策略
(一)說教法
1.突破法。采用“突破法”,由“感受亮點——理解亮點——辯論亮點——升華亮點”構成完整的教學鏈條。
2.以悟促讀法。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從理解—感悟—想象—表達形成一條切實有效且環環相扣的訓練線路。
3.自主、合作、探究法。圍繞“什么是尊嚴”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參與閱讀、感悟和辯論中學會交流合作。
(二)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以婦人的話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磚前后外貌、心理、語言、身份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說促思法。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教材,抓住文章的發散點,通過學生想象、補寫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
3、讀寫結合法。樹立大語文觀,充分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嘗試名言創作,培養學生概括能力,達到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三、體現課標說流程
教學流程:
板塊一:回顧質疑,直入重點
這篇課文比較長,如果串講的話,勢必會減少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而且顯得瑣碎。因此,在簡單的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后,直入重點,啟發學生圍繞婦人的話進行思考、質疑,從而產生主動探究的愿望。
板塊二: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1、多形式訓練,突破重難點
這一環節的教學緊緊圍繞“搬磚使乞丐前后發生了哪些不一樣”這一問題展開,共分四步來突破。
①讀中感悟,悟后對比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為了讓學生的情感從對乞丐的同情變到敬佩,我先讓學生找一找“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然后通過“朗讀---感悟---對比---再讀”的形式讓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發生變化。
②角色互換,感悟內心
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獨臂乞丐復雜的心理變化,接著我采用角色互換的方法教學,(課件)問學生:“假如你是乞丐,你會怎么說呢?”逐步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朗讀感悟乞丐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