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為了他的尊嚴》說課稿
③范讀引導,啟發(fā)想象
第4自然段是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學中我采用范讀引導、啟發(fā)想象的方法,請學生在這段的發(fā)散點寫下自己的感悟,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巧妙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為一體,讓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的“讀悟”中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從而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板書靠勞動有尊嚴)當學生理解了重點,再理解婦人的話就輕而易舉了,從而也就突破了難點。
④水到渠成,解決習題
此刻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這時緊扣課后思考題,讓學生體會乞丐究竟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可謂是水到渠成了。
2、再辯尊嚴,深悟尊嚴
學生通過多形式訓練,理解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但對“尊嚴”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我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現狀,大膽設計了一個“辯論”的環(huán)節(jié)。以故事形式講述“語文天地“中的《嗟來之食》,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各種觀點概括成相反的兩種觀點,然后組織學生辯論。辯論中學生可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也可用本節(jié)課的事例。這樣通過辯論就讓學生深入理解了什么是尊嚴。
3、詞語評價,回顧全文
這個故事的明線是寫乞丐,而暗線則是在贊揚這位睿智的老婦人。讓學生評價老婦人,實質是對文章總體的回顧和總結。此時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進行評價,既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又凸現了語文課的工具性。
板塊三:升華情感,編讀名言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為此,我設計學生編讀名言的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教師范寫名言引導孩子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大膽編寫名言。及時補充相應的名言又把孩子的視野引向更廣闊的天地,既培養(yǎng)了能力又激發(fā)了興趣。
板塊四:回顧尊嚴,總結全文
為了突出主題,回歸整體,最后以“婦人通過搬磚這件事,讓乞丐知道了什么是尊嚴,也讓乞丐懂得了怎樣做人”結束全課。(同時板書“人”)
板塊五:自主選擇,摘抄積累
結合教材學生摘錄筆記的要求及單元目標,我設計了較靈活的作業(yè):摘抄背誦本課自己喜歡的重點詞語和句子,或有關尊嚴的名言。
板塊六:隨機板書,凸現主題
隨機板書即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出現的“閃亮點”進行板書,這樣既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點,又起到引領作用。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和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