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
《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獲取報酬,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成功的故事。從一個自艾自憐的乞丐到自信自重的董事長,實質上是獨臂乞丐內心的超越,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感悟乞丐的心理變化,一開始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殘疾人,理應受到別人的施舍,可是當他看到婦人用一只手也能干活時,受到很大的觸動,他猛然明白了。文中一個“怔住”“一個異樣的目光”,學生在反復讀中體會到乞丐的心理變化,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是有價值的,一只手也能勞動,勞動掙得錢才最有尊嚴。因此對婦人的態度也因生氣變為感激。這段的處理上,讓學生自讀自悟,找出打動自己、吸引自己的句子,這樣避免了教師的過多的繁鎖的講解,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去體會,去交流,去表達,讓課堂成為學生溝能與自我展示的一個平臺。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讓學生就婦人的話寫自己的感受,這個環節的安排,旨在讓學生將所感所想諸于筆尖,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動筆寫感悟與收獲的習慣。
這堂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暢所欲言,對文章中心深入挖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
《為了他的尊嚴》是北師大版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文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本課教學,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觀進行教學,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以讀為本”是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采用輕聲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老師的導讀等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地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相信學生,凸顯主體
教學中,教師充分相信和尊重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時空。當學生知道獨臂乞丐成為董事長后,老師提出“獨臂乞丐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什么原因使獨臂乞丐的命運發生巨變的”這一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由果溯因,自然過渡到2—8自然段的學習。然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教師的引導表現為一種啟迪,一種激勵,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3、發展思維,啟發想象
要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理解尊嚴在本課的含義,就應抓住獨臂乞丐情感變化這一線索,在教材的空白處啟發學生想象,點燃思維的火花。教學中多處設計了啟發學生想象的練習,如:“獨臂乞丐為什么很生氣,他會怎么想?”“他看到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磚后,他會怎么想?”“搬磚的經歷在獨臂乞丐以后的生活中怎樣激勵他面對人生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這些想象練習的設計,使學生深入獨臂乞丐的內心世界,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