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實踐悟讀 熟讀課文,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激趣導入 指名朗讀前兩段,說一說這兩段講了什么內容? 明示目標 徐霞客人還“奇”在哪里? 初始通讀 在前面的學習中,大家找到了重點句子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課文,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下面請同學們繼續采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的課文。 生自學,交流。 品味精讀 全班交流。 1、不畏艱險,毅力超凡 徐霞客自22歲出游,至55歲病返故里,30多年間,他走了多少路程? 他用雙腳,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游覽過許多名山大川,經歷過許多奇人異事, 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行程9萬里,橫跨16個省份。 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英勇頑強的紅軍戰士不怕犧牲,排除出萬難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而徐霞客只身一人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歷盡30年,行程九萬里!這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啊! 當時的交通條件是如何的呢? 徐霞客的時代,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沒有汽車、……長途旅行是非常艱苦又非常危險的事。 當時沒有火車、汽車、飛機,甚至“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有”,多數行程徒步完成,其中的艱辛是怎樣的? 此后三十多年……走筆為記。 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艱險可想而知,誰能來讀讀?(第4自然段) 一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辭而別,服侍他的仆人偷走了他僅有的行囊,面對土匪的擄掠他毫不畏懼,面對死亡的威脅他也毫不動搖,他真是一個卓爾不群的奇人啊。 幾十年間,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長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難:“攀險峰,涉危澗”,遇盜匪、斷財物、失同伴,疲勞、病痛等等,然而這一切都從未曾使他動搖。30年里,他天天堅持日間跋涉,夜里筆耕,從不間斷。多么堅韌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憑借這堅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獲得了先人不曾獲得的考察資料,成就了被后人稱為“千古奇書”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記》。 2、求真求實,鍥而不舍。 在許多讀書人奉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獨行,實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證明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誰能來讀讀?(第4、5段中的相關的句子) 徐霞客本著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證明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課文通過徐霞客克服種種困難,證明長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舉的兩個簡短事例,有力地證實了徐霞客“求真求實,鍥而不舍”科學研究的品質。 3、成就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十多年的千辛萬苦,最終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還體現在哪里?(最后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