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方法
械( ) 捍( ) 惠( ) 刃( )
戒( ) 旱( ) 穗( ) 紉( )
誡( )
三、寫近義詞
發明—— 指導—— 簡便—— 廣泛——
五、 填量詞
一( )魚 一( )筆 一( )鳥 一( )眼鏡
一( )明月 一( )花 一( )樹 一( )葡萄
一( )書包 一( )軍艦 一( )箭 一( )寶箭
一( )照片 一( )雕塑 一( )獎狀 一( )畫
第十九課 寓言二則
刻舟求劍 (戰國 呂氏春秋)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一 解釋詞義:遽:急速,匆忙。 契:刻,做記號。 惑:糊涂 止:停下來
不亦:不也是 墜:掉進 求:尋找
矣:文言助詞,用于句末,與“了”相同,如“由來久~”,“悔之晚~”
二 刻舟求劍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里,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里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三、填寫合適的字
盲人摸象 杞人憂天 耐人尋味 乘人之危 為人師表 鄭人買履
出人頭地 發人深省 因人而異 仰人鼻息 知人善任 扣人心弦
1.把句子補充完整,再加上標點符號。
(1)刻舟求劍的這個人真_______
(2)________果然_________
2.展開想象,把那個人求刻的情景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