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課堂實錄
生6:我反對剛才三位同學的說法。他們的想法很好,表達了他們憂國憂民之心,表達了他們的美好愿望。可是水、熱帶雨林、糧食沒有細胞,如何克隆?(眾笑)(有人小聲插話):水可以的,有水分子。
生:如果我有克隆的技術,我會克隆孫悟空,因為他無所不能,可以實現(xiàn)我們很多改變社會的理想。(眾大笑)
師:感謝這些同學給大家?guī)淼拇竽懙摹⑿缕娴摹翱寺±硐搿保还芩鼈兎环涂茖W原理,但都表現(xiàn)了大家的美好愿望,希望科技能來社會的進步,使人類的生活更幸福!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通過協(xié)作學習互相啟發(fā),互相提高,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元互動,重視以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交流,盡可能挖掘學生口語交際中的閃光點,并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5、辯論
師:課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標題是“克隆技術造福人類”。請同學們自由閱讀這部
分內容,思考文題是否恰當。(大家的意見有分歧,書上也說“科學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下面,我們就請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圍繞“克隆技術造福人類?!”的辯題展開討論。)
師:辯論要求:(1)語言清晰、流暢,聲音洪亮;(2)觀點鮮明,論據(jù)充足;(3)駁斥對方觀點時既要有“理”,又要有“禮”。
(以“克隆技術能造福人類”為正方,“克隆技術不能造福人類”為反方展開辯論)
正方:我認為“克隆技術能造福人類”,課文的第四章節(jié)不是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克隆對人類的作用嗎?如能使不具備繁殖能力的動物擴大繁殖,據(jù)有關報道,公驢和母馬所生出來的雜種動物——騾,如何繁殖這些優(yōu)良品種呢?只能用克隆。還能挽救如熊貓這類繁殖能力低的瀕危動物。
反方:我覺得克隆無益于人類。你別不相信,請聽我慢慢道來。(停頓,由于太激動,又重復了一遍,眾笑)首先克隆正如正方辯友所說,的確可以挽救瀕危動物,但你可曾想到,這樣的克隆會破壞動物種群的正常發(fā)展,使動物走向衰弱,就算可以救一時,難道可以救一世嗎?我想不可能。有人說克隆可以使動植物再生,有沒有想過,只要人類不刻意破壞,這樣的生態(tài)平衡已維持了千萬年,你這樣無限制的克隆,是否破壞了它的食物鏈,又是另一種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呢?
正方:我聽說在亞馬遜的熱帶雨林中每天都要消失近百種植物,所以克隆能挽救一部分植物,雖然不是全部,但仍能部分保存。現(xiàn)在的克隆技術雖然不是十分發(fā)達,但我相信今后克隆水平會更好,這時克隆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總不能等到地球全部荒蕪才研究克隆吧?
反方(冷笑):對方辯友真是對未來充滿希望啊!可是這也證明了這只是你的美好想象,寄希望于克隆技術的提高,而事實上呢,經過了247次失敗后,才得到了“多利”克隆小綿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傷害多少動物啊,這與我們克隆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馳嗎?
正方:失敗乃成功之母嘛!(眾笑)現(xiàn)在的克隆技術或許不發(fā)達,但在今后我相信人類的克隆水平會越來越好,克隆出來的動植物會越來越優(yōu)異,象失敗 247次這樣的事將不再發(fā)生,它最終會造福于人類。而且克隆對于研究有些疾病和研究人的壽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當某一天我們自身的某個器官出了問題,就可以從先前克隆的胚胎中取出這個器官進行培養(yǎng),然后替換自己病變的器官。我們就再也不必害怕疾病了。所以克隆對人類還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