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芋充數說課稿
五、質疑交流明寓意,結合實際巧運用。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教育是無聲的。我將隨著學生的回答點撥:對,他是因為不會吹竽而逃走的。孩子們,南郭先生是逃走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沒有走,值得我們深思呀!學生深深感受到不會裝會、不懂裝懂,騙人害己,要有真才實學。人哪,不能靠蒙騙過日子,要靠真本事。同學們,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為運用。運用至今,由比喻人的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到比喻物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再后來又比喻人的自謙。讓學生說說“濫竽充數”在我們生活中的現象和出示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充分去理解“濫芋充數”這個成語的三種詞義。最后我還設計了一道課后作業《南郭先生下崗后》為題的練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