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說課
1、說教材分析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全詩共有6個小節。第一小節與第六小節詩內容的反復,首尾呼應,都是寫可愛的祖國號召少年兒童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三、四、五小節寫只要少年兒童勇于探索,善于發現,大自然會給他們以豐富的饋贈。
2、說教育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教材的訓練重難點,特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朗讀品味語言文字,啟發學生通過想象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3、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繪自然,贊美自然,從而更加熱愛自然
二、說教法、學法:
結合新課程理念,現階段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以讀為本的出發點及本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的特點,根據課文特色和課標精神,進行本課教學設計是考慮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詩意;領悟意境;超越課本。在課上引導學生讀、悟、交流、理解,從而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情感。
在學法方面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學會通過畫讀、問、悟、創,從而正確全面地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及制定的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一)示錯解題,導讀課文。(二)自學探究,知讀課文。(三)總結激疑,賞讀課文。(四)超越文本,創作課文
(一)示錯解題,導讀課文。
因為“錯誤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注意到”,所以我設計了在板書課題時故意少寫“綠色”兩個字,引起學生注意,并能更順其自然的引出學生提問“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和“課本是打開讀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樣“打開”的呢”等核心問題?
然后我會進一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層層深入的“讀”詩歌的語言與情感,引導學生有的放矢的“悟”詩歌的意境與情懷。
(二)自學探究,知讀課文。
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上,我主要考慮要讓學生先整體把握詩歌的結構,再細細的去品讀文本內容。然后為了更好的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我把導入時學生提到的主線問題由淺入深的呈現出來,真正達到學生自讀自悟的效果。
我首先用多媒體出示三個問題:1)自讀詩歌,整體品讀。
2)補充:(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能說說文章結構嗎?
3)在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我們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
學生在自學和與老師的共同交流中,找到(祖國號召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后,再讓學生討論詩歌結構就成了顯而易見的事。讀悟第一、第六小節。教師通過講述,告訴學生這兩小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詩歌里面常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反復。這兩小節完全一樣,但是表達的含義有所不同:第一小節首先描繪了“大自然綠色課本”的美麗神奇,吸引讀者走了進去;而第六小節既呼應了開頭,又總結了全文。使得學生對詩歌寫作的修辭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