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
5,透過看菊花,母親給兒子三究竟是什么,也正是史鐵生在文章中寫到—— 隨著小說獲獎的激動逐日暗淡,我開始相信: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并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6.升華:當兒子懂得母親告訴兒女的"好好活"的含義,那和母親發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無比的懷念(回到課題懷念!).
7,過渡——越是懷念,就越是充滿對往事的回憶,然而,母親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豌豆黃了;母親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起到北海公園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親為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了;我再也聽不到因為我發脾氣母親對我的說的安慰話了.
8,越是懷念,越是深深的自責啊,越是自責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個秋天,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群,我——————;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改造課文的訓練,讓學生選擇一處補充.)
9,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義,就越是無比的懷念,就如飄落的樹葉片片飄到兒子的心里,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樂,學生靜靜默讀下文,讓后老師再讀一段.)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合歡樹》
(2)我一直有著一個凄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么想念你嗎 "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3)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10,越是懷念,就越難過,我多么想讓母親推著我到北海的公園看菊花啊,我是多么想再聽聽母親對我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啊,母親,你讓我懷念的"好苦"啊.所以,為了還母親的心愿,為了這永遠的懷念,又是一個秋天——引讀,"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體一起朗讀,課件再次出現這句)
11.就是這懷念,一個又一個秋天過去了,從21歲開始坐在輪椅上到現在,從母親去世到現在,這份對母親的懷念已經整整33年.這33年的懷念他對"好好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12,請讀他在《病隙碎筆》中寫的話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 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