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本課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自己最受感動的部分,體會兒子對母親深沉的愛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關于”9.11”事件的相關資料.
學生:搜集寫親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朗讀中感受愛德華對母親的無限依戀,并能聯想到自己,去感受親情,感受生命.
難點:感知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質疑引入,激發興趣
1.電腦情景導入(XX年”9.11”事件),教師向學生講述關于”9.11”事件的大致情況.并詢問學生:看了圖片,報道,你們有什么想說的 (四人小組交流)
(恐怖分子可惡,親情重要,世間充滿愛……)
2.揭題.
在恐怖分子的飛機撞向世貿大樓的那一剎那,一段母子親情的故事在這危難時刻演繹,這便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齊讀課題)
3.看題質疑,導入課文: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遇難者打了三個電話……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遇難者打了哪三個電話 遇到難讀的字,詞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情況.
(1)交流識字,學詞情況,重點指導”廢墟”“婚姻”“悲慟”等詞語,并讓學生分辨”悲痛”與”悲慟”的異同.(悲痛:傷心.悲慟:極其悲哀傷心.)
(2)分小組分部分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感悟深情
1.學生反饋思考情況:遇難者給助手,律師,母親各打了一個電話.
2.課文里,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個電話為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學生通過把握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兒子對母親深沉的愛,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純至真的感情.
(1)情況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關頭” (指關系到生存還是死亡的關鍵時刻.)哪些詞句讓你看到愛德華處于生死關頭抓住”第 五十六層”“熊熊的大火”“爆裂聲”等詞語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危急的氣氛.
②小組討論:生死關頭對于一個人意味著什么在生死關頭你會想到什么
③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生死關頭的危急.
(2)情感對比.
①你覺得愛德華打電話給他的助手,律師是為了什么 (財產,事業)并相機板書:助手,律師(事業,財產)
②然而在這生死關頭,他卻沒等電話接通,又撥打了第三個電話,因為他想起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這是撥給誰的電話呢 (母親)(相機板書:母親)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會在電話里給他的母親說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并作答)
④愛德華的助手與律師也推斷,第三個電話很可能與他的遺產歸屬有關.想一想他們為什么會這樣推斷.(因為一個腰纏萬貫的銀行家,在生死攸關的時候,肯定有很多的話要說,特別是遺產的問題.在只可能打出一個電話而且說的話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他們推斷這個電話應該與遺產歸屬有關.)
⑤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怎樣的呢 為什么報紙”在醒目的位置”刊登這句話 為什么說它是一個人的”生命留言”
師總結:對于一位擁有巨額遺產的人,臨終不是忙著處理自己的財產,也不是向下屬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際,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母親.電話傳去的那一聲”媽媽,我愛您”道盡了母親的辛勞,也道盡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眷戀,道盡了兒子對母親的牽掛……短短的五個字,蘊含其中的愛的力量沒法用任何東西來衡量.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兒女對母親的深情不也是偉大的嗎這種超出一切世俗與金錢的純真的感情怎能不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媽媽,我愛你!”簡短的五個字,是愛德華最后一次向母親袒露心聲,最后一次向母親表達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愛(板書:愛),這一句看似平凡的話是兒子用生命來書寫的.相機板書:媽媽,我愛你!(生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