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登飛來峰》、《題西林壁》
(因為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見廬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廬山的全貌。)
(這句詩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深刻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或角度不同,因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5.指名誦讀這首詩,師生評議。
6.練習背誦、默寫。
六、比較這兩首詩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聯系實際說說“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么不同?
2.小組交流。個人匯報。
3.教師小結。
七、展延伸。
布置舉行賽詩會。
今天,我們所學的兩首詩,作者看似在觀峰寫景,實則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讀來耐人尋味。我們祖國的古詩詞文化豐富多彩,象這樣蘊涵深刻的詩詞還有很多。請同學們多多從古詩詞寶庫中去采擷,下節課我們來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比比誰朗誦得好,誰能夠成為我們班的朗誦家。
教學評析:
這兩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借助工具書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課時,應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先采用自學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再展開討論,使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全面客觀地把握本質,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冷靜地分析,才能看得更遠,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再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朗讀,并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自己的認識,以此加深學習這兩首詩后的感想和收獲。
通過這樣的學習,從而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體會詩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開拓學生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中懂得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