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教學設計、實錄與反思
生:我個人認為,應該帶著興奮的心情去讀,因為十幾年來一個模樣,人們過夠了苦日子,非常希望改變當前的狀況.
師:那你試著來讀一讀.
師:你來說說,她讀得如何?
能感覺到村里人的那種企盼.也能感覺出大家的樂于生活的美好情感.
通過“呵、超出、只不過、奇跡般”等詞語,體會詩人對村莊變化的驚喜、贊嘆之情。這一節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詩人為什么會如此驚嘆?到底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4---7小節。
生: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師:為什么要選用: “翻天覆地”這個詞語來形容她的變化?
生:因為一個以靠土地為生的小村莊,竟然能成為那么繁榮的都市,而且是在幾年之間,時間之短,變化之大,叫人有些不可思議.
師:說得真好,誰還能試著用新的詞語來形容她發生的變化?
生:煥然一新.
生:不可思議
7、全班交流。4---7小節從哪些方面寫了村莊的變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將你的感受讀出來?(讓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者的內容和情感。)
生:從人的變化.村莊的變化.
8、是呀,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這一小節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我想,因為春燕的到來,一定會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深圳人,正是用他們那執著的,堅定的信念改變了這個村落,使得貧窮破舊的村落變成了一個繁華的大都市.
師:那這樣的美好的春光,會怎樣呢?
生:我想,會越來越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勤勞的深圳人,對于小村莊的改變足以證明了改革開放的優越性.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一定會使深圳越來越好.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拓展閱讀《中國一日》,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的變化。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是一首現代詩,它的節奏和韻律都很美,詩歌的內涵十分豐富,通過以深圳的縮影反映我國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我在教學時,抓住了以下幾點,教學效果很不錯。第一,以一組圖片開課,在優美的樂曲中欣賞現代化的大都市——深圳,使學生對深圳的繁榮景象及現代文明有了最初的感知了解,同時,以“你們喜歡這地方嗎?為什么?” 一問,讓學生思考討論,在潤物細無聲地揭示課題的同時,為理解詩歌最后一節“改革開放給他們插上翅膀”這樣內涵豐富的句子,積累了信息,奠定了基礎,埋下了伏筆。第二,緊緊抓住讀的教學,用引讀、誦讀,仍至于每詞、每句的體會反復讀,讀出小村莊的貧窮與困擾,讀出大都市的繁榮與富饒,讀出自豪與驕傲,從而感悟到了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可喜變化。第三、閱讀《中國一日》了解國家在變化,越變越繁榮,越變越富強,這都是黨的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所帶來的結果,從而真正達到了此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