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反思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反思
一、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導入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況,讓學生就課題質疑或初談自己的理解,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引導學生抓住“奇人”這個詞反復讀文,通過重點詞語理解人物品質,在此基礎之上再指導學生朗讀,體現了朗讀指導的循序漸進。 二、語文課要注重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了解徐霞客這個人物,感受他卓爾不群的人格魅力,學生不僅僅只是為了了解這個人物,感受他的品行,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在了解人物、感受品行的同時,進行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訓練。在這節課上,我感覺自己還是上出了“語文味”:1、形式多樣的閱讀訓練為學生“潛心會文本”提供了保證。如開課時的大聲朗讀、思考問題時的默讀、感悟文本時的自由讀、感情升華時的齊讀等等,都給了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 2、重點詞語的理解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如“卓爾不群”,通過對比來理解;“醉心”,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九萬里”“三十年”通過化抽象為具體來理解;“鍥而不舍”,在體驗的基礎上用換詞法來理解;課題中的“閱讀”通過到文中找相關詞語來理解等等,形式多樣,落到實處。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反思
短暫而又漫長的語文組“同課異構”活動終于告以段落,說它短暫,是因為從知道內容到講課結束,不足四天時間;說它漫長,是因為在這四天里,我的內心經歷了煩躁、焦慮、緊張、投入、虛脫、輕松的復雜過程。
回顧四天來的磨課歷程,感覺自己收獲頗多,謹以感受最深的幾點反思如下:
一、教師要做文本的知音。記得聽到講課內容的那一瞬間,我的大腦出現了短暫的空白。我在心里不停地埋怨,為什么是徐霞客而不是李白或蘇軾?我不熟悉徐霞客,不喜歡徐霞客,如何引導學生熟悉、喜歡徐霞客
呢?我陷入了迷茫中?蓵r間緊,任務重,容不得我埋怨,容不得我不喜歡,我強壓住內心的不滿,一遍遍地朗讀課文。我先以一般讀者的身份讀,了解到徐霞客是個奇人,寫了一本奇書;接著我又以學生的身份讀
,在讀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拿不準音的字,如“棲、鍥”等;最后我才以教師的身份讀,發現這篇課文還是有值得教的地方,比如條理比較清晰,文字簡潔質樸。正如古人說的那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漸漸地,徐霞客這個人物在我大腦中明晰起來。之后我又翻看了《同步拓展閱讀》,上網查閱了有關徐霞客的資料,慢慢的,對這個“肩荷一袱背,手挾一油傘,足踏天下半”的“天下第一奇人”有了一絲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