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
鄭和遠航 專題學習網站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從第一次遠航中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貢獻、艱辛,體會鄭和偉大的英雄形象。
3、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次遠航
過度:這段歷史雖然發生在600年前,但至今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那是因為——(出示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
先出示中心句,這就給學生一個總的概括,從總體上把握對文章的理解,再者這句話起了個總括的作用,對下面的文章起了鋪墊作用。
(一)、學習“揚帆遠航”
1、稱之為頂峰,那是因為它是規模最大的,時間最長的,范圍最廣的。鄭和遠航,究竟規模多大,時間多長,范圍多廣呢?就讓我們來到1405年7月11日,來到蘇州俯,劉家河碼頭吧!(打開書本)就在這一天,受明朝皇帝派遣,35歲的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這支船隊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看看哪些地方顯示出了鄭和船隊規模之巨大。默讀、找劃是學生理解文本的最重要途徑,高年級學生很注重默讀的方式,只有邊讀、邊思,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有進一步的提高。
2、交流。
3、透過這些寶船,透過這只船隊,大明朝的雄厚實力清晰可見。讓我們驕傲地來介紹這只船隊!(出示全段)、指名讀。
4、6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如此規模龐大的船隊,真是讓人嘆服啊!讓我們再次驕傲地說——(出示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再出示中心句,加深印象。
5、帶領這樣規模龐大的船隊出使西洋,困難之重重,任務之艱巨,路途之辛勞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鄭和退縮了嗎?(沒有)看,鄭和多么從容,他正臨風站在船頭!(出示圖片)
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他的樣子?(高大、神氣、身材魁梧、威風凜凜)
(1)、這么威風凜凜的鄭和,誰能把他讀出來!(出示句子)
(2)、來!一起把鄭和的威風讀出來!(齊讀)
(二)、學習“友好往來”
過渡:就這樣,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鄭和的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鄭和遠航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
1、鄭和的船隊一路經過了許多國家,與這些國家進行了友好往來。這就是課文第4自然段的內容。首先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一邊讀,一邊劃,看看外國朋友是怎樣對待鄭和船隊的。
2、交流
3、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一段,告訴我:為什么這些素不相識的外國朋友對鄭和船隊這么熱情呢?鄭和船隊事怎么做的。
4、交流。(是啊,是鄭和的真誠感動了他們。)
4、看了這一幕,我們不得不感激鄭和 ,感激他揭開了中外友好往來的篇章,感激他讓中國文化走向了世界,開辟了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感激他把世界文化帶回了中國。這是多么偉大的功績啊!讓我們滿懷激qing地贊頌:(出示句子: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這一環節中,可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鄭和每到一個國家,人民都會那么歡迎他呢?可講解深入些,拓寬學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