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鄭和遠航》(精選15篇)

《鄭和遠航》

發布時間:2023-01-23

《鄭和遠航》(精選15篇)

《鄭和遠航》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重點:教育學生學習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準備: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可你們知道嗎?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

  2.揭示課題,質疑。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

  補充板書:26 鄭和遠航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ㄠ嵑褪鞘裁礃拥娜?鄭和遠航到底有多“遠”?遠航途中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W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反饋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3.逐段指名朗讀

 。ㄍ瑢W之間相互評議)

  4 自學生字,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學生自由組合,展開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習。

 。2)反饋學習體會。

  5.練讀詞語。(出示投影片)

  指名讀,小組讀,抽讀。

  6.這篇課文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你讀書時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7.反饋理解詞語的情況。

  8.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課文也讀得通順、流利了,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和鄭和一起經歷一次遠航。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兩段,可以怎么分?

  1.反饋: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寫鄭和第一次遠航。

  第二段(6—7)寫鄭和共有七次遠航。

  這樣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內容重點和寫作特點。

  2.默讀第1—5自然段,根據“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把第一段分成三個層次。

  3.組織反饋。

  二、精讀課文

  1.自學第1-3自然段,思考: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

  (2)為什么把遠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俜答,交流。

 、谥笇Ю首x。

  出示投影片:

  將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鄭和健步走上指揮船。他雙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別,接著高舉起令旗,大聲喊道:“起航!”

  a.練讀,體會應該讀出什么語氣。

  b.角色表演。

  2.自學第4、5自然段。

 。1)分組討論:

  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導朗讀。

 、倬氉x第4自然段,在讀中體會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之情。

 、谀男┰~語表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讀一讀。

 、勖鎸ξky,鄭和有什么表現?

 、芙M織討論,反饋。

  三、略讀第6、7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體會:

  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對鄭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討論:為什么略寫其余六次遠航?

  3.鄭和遠航有什么重要意義?

  4.組織學生反饋、交流。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主要內容

  2.你能試著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嗎?

  3.分小組反饋,交流。

  4.總結:我們和鄭和一起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遠航,在眾多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我們還感受到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為此而感到驕傲。

  五、作業 

  1.完成習字冊上的練習。

  2.寫一則200—500字的讀后感,互相交流。

  板書

  揚帆起航

  第一次遠航 友好交流

  26 鄭和遠航 (詳寫) 戰勝兇險

  其余六次遠航

 。詫懀

《鄭和遠航》 篇2

  鄭和遠航 專題學習網站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從第一次遠航中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貢獻、艱辛,體會鄭和偉大的英雄形象。

  3、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次遠航

  過度:這段歷史雖然發生在600年前,但至今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那是因為——(出示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

  先出示中心句,這就給學生一個總的概括,從總體上把握對文章的理解,再者這句話起了個總括的作用,對下面的文章起了鋪墊作用。

  (一)、學習“揚帆遠航”

  1、稱之為頂峰,那是因為它是規模最大的,時間最長的,范圍最廣的。鄭和遠航,究竟規模多大,時間多長,范圍多廣呢?就讓我們來到1405年7月11日,來到蘇州俯,劉家河碼頭吧!(打開書本)就在這一天,受明朝皇帝派遣,35歲的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這支船隊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看看哪些地方顯示出了鄭和船隊規模之巨大。默讀、找劃是學生理解文本的最重要途徑,高年級學生很注重默讀的方式,只有邊讀、邊思,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有進一步的提高。

  2、交流。

  3、透過這些寶船,透過這只船隊,大明朝的雄厚實力清晰可見。讓我們驕傲地來介紹這只船隊!(出示全段)、指名讀。

  4、6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如此規模龐大的船隊,真是讓人嘆服啊!讓我們再次驕傲地說——(出示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再出示中心句,加深印象。

  5、帶領這樣規模龐大的船隊出使西洋,困難之重重,任務之艱巨,路途之辛勞是可想而知的?墒,鄭和退縮了嗎?(沒有)看,鄭和多么從容,他正臨風站在船頭!(出示圖片)

  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他的樣子?(高大、神氣、身材魁梧、威風凜凜)

 。1)、這么威風凜凜的鄭和,誰能把他讀出來。ǔ鍪揪渥樱

  (2)、來!一起把鄭和的威風讀出來!(齊讀)

 。ǘ、學習“友好往來”

  過渡:就這樣,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鄭和的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鄭和遠航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

  1、鄭和的船隊一路經過了許多國家,與這些國家進行了友好往來。這就是課文第4自然段的內容。首先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一邊讀,一邊劃,看看外國朋友是怎樣對待鄭和船隊的。

  2、交流

  3、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一段,告訴我:為什么這些素不相識的外國朋友對鄭和船隊這么熱情呢?鄭和船隊事怎么做的。

  4、交流。(是啊,是鄭和的真誠感動了他們。)

  4、看了這一幕,我們不得不感激鄭和 ,感激他揭開了中外友好往來的篇章,感激他讓中國文化走向了世界,開辟了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感激他把世界文化帶回了中國。這是多么偉大的功績。∽屛覀儩M懷激qing地贊頌:(出示句子: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這一環節中,可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鄭和每到一個國家,人民都會那么歡迎他呢?可講解深入些,拓寬學生思維。

 。ㄈ饎賰措U

  過渡:然而,在蒼茫的大海上,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請同學們快速讀一讀第5自然段?纯脆嵑偷拇犛龅搅四男﹥措U?用很概括的詞語告訴我。(遇上風浪、遇上海盜)

  1、遇上風浪

  (1)、指導朗讀,讀出“險惡”。指名讀

  (2)、面對如此險境,鄭和他卻

  (3)、看來一波一浪是顯示不出鄭和的勇敢鎮定的,讓我們一起來讀出更多更大的風浪!(齊讀)讓我們帶著對鄭和的佩服再讀一遍(齊讀)!

  2、遇上海盜

 。1)、誰能把鄭和智斗海盜的過程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稍時準備)

  (2)、這有說明鄭和是一個怎樣的人?

  3、是啊,(出示句子)鄭和率領的船隊……

  三、升華感情

  過度:第一次遠航就遇到了這么多兇險,鄭和害怕了嗎?(出示句子)面對這些兇險,鄭和總是……

  是啊,他沒有退縮,更沒有放棄。于是鄭和又開始了接下來的第二次、第三次,共七次的遠航。直到第七次遠航時,鄭和已經是一個鬢發全白的老人了!就在這最后一次遠航的歸途中,鄭和病故他鄉,退下了歷史的舞臺。但是,他為航海事業所做的貢獻功在千秋,永遠不會被磨滅。同學們,此時此刻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一起來讀第六自然段!

  朗讀是學好課文內容的重要環節之一,鄭和的形象在學生眼中已經有較深的印象,那么如何體現出來,我就設計了讓學生練讀、進而小組對比來看看哪一組讀得最有味道

  1、齊讀第6自然段

  2、三十多個國家該是一個多么大的范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ǔ鍪镜貓D)(出示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緊接著引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對鄭和說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600年前的民族航海英雄說些什么嗎?請同學先在小組內先說一說,等一下我請同學來說。

  五、總結

  同學們,千言萬語怎能描繪出鄭和七下西洋的艱辛,千言萬語怎能抒發我們心中的崇敬,表達我們心中的驕傲與自豪!就讓我們在心中刻下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吧!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個名字(出示),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段(出示)

  六、布置作業

  學完了了這篇課文,你想對鄭和說些什么呢?

  這是學以致用的體現,既有利于學習鄭和這個人物形象,也是對學生的一次練筆機會,學、寫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鄭和遠航》 篇3

  10鄭和遠航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3、能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的作用。

  4、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我國古代人民為促進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努力的情懷。

  二、        教學重難點:

  1、讀懂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內容。

  2、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三、        教學用具:小黑板  多媒體

  四、        教學用時:二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在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航海參家,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而在中國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麥哲倫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說叫鄭和。出示鄭和圖像。(板書鄭和)

  你對鄭和知道多少?請來說說看。

  2補題 (遠航)

  3讀題質疑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2、組織反饋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

  碼 遣 器 拳 贈 撕 范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鬢

 。2)出示詞語

  扶老攜幼  驚嘆不已  嚴陣以待 化險為夷 

  用上面的詞語,聯系課文,說一、兩句完整的話。

  4指名分小節朗讀,教師相機指導,正音

  5指導分段。

  (1)  課文哪幾個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內容?(1-5自然段)

  (2)  課文的第6-7自然段又寫了什么?(鄭和下西洋的次數和意義)

  (3)  這樣分段可以看出內容重點和寫作特點。

  (4)  教師指導,學生劃分段落,歸納大意。

  三、理解課文

  1、鄭和遠航是發生在六百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書上有句話給予鄭和遠航以高度的評價。

  (1)  出示句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一起讀句子

  理解“頂峰”是什么意思,這里指的是什么?

  鄭和遠航達到了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說明了什么?

  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范圍,才能被稱之為“頂峰”呢?

  2、學習規模大

 。1)自由讀1-3自然段,圈出表示規模大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

  出示句子:“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 ······先進的儀器。”

  指導朗讀,誰來讀出寶船的雄偉壯觀(讀好句子中的數字,你就會讀出寶船的氣勢和雄偉,讀出你心中的贊嘆。)

  鼓勵學生在讀中體會規模之大。(主要從四個方面:人多、船大、設備先進、分工明確)

  板書規模大

  3、學習時間長

  規模確實非常龐大,那鄭和遠航的時間到底有多長呢?指導學生學習6-7節。

  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歷時28年,鄭和共計7次遠航,(板書時間長)

  鄭和這么多次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絕后的。讓我們懷著由衷的贊嘆齊讀第六自然段,讀出你的感情。

  1432年,最后一次下西洋時,鄭和已是61歲高齡。第二年初,就在返航途中以身殉職,病逝于印度古里,再也沒有回到祖國。讓我們帶著深深地懷念之情再讀一遍。

  4、學習范圍廣

  鄭和七下西洋到底到了那些地方?范圍有多廣呢?(板書范圍廣)

  組織學生介紹課外查閱的資料,教師補充資料。

  演示投影,播放錄像。

  5、“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他將中國的文化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那么鄭和遠航有怎樣的深遠意義呢?

  出示句子:“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指導學生有感情、自豪地讀句子。

  四、課堂小結:

  鄭和七下西洋,在我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翻開了新的篇章。人類文明史將會由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

  遠航,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那么都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在不遠萬里的遠航征途中他們又遇到了哪些兇險呢?又是怎樣克服的?我們在下一節課將會學習航海英雄鄭和的第一次遠航,去細細領略他的風采和頑強的探索精神。

  五、作業設計:

  1、補充詞語,并解釋所填的字

  驚嘆不(  )            扶老(  )幼            

  嚴陣以(  )               化險為(  )          

  2、填空

  從        年到        年的        年間,鄭和率領船隊出洋         次,前后到過          個國家。        年        月        日,在        ,鄭和授命率領船隊第一次         。鄭和遠航,表現了                   ,開闊了                  ,促進了                     。 

  3、向別人介紹航海英雄鄭和的故事。

  六、板書設計

  規模大

  時間長      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鄭和遠航

  范圍廣 

  一、教材簡析

  《鄭和遠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全文分為兩個部分,1~5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場景及經歷,最后兩個小節寫了鄭和七次遠航的時間跨度、到過的國家以及遠航的重大意義。在寫作特色上,做到了點面結合、詳略得當。本文重點寫了第一次遠航的情況,對其余作了概括說明。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節省了筆墨,做到了詳略得當。

  二、設計理念

  《鄭和遠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課文。要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了解鄭和第一次遠航,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成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堂上以疑導學,激發興趣,再以趣激qing,最后以情促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于閱讀過程,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三、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教學就要讓學生能在民主寬松和諧教學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獲取材料來實現,因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過程的主體!多嵑瓦h航》一文,我是把最后一個自然段作為切入點,依托文本,抓住重點,然后超越文本,理清脈絡,最后再回歸文本。從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和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鄭和遠航》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3.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教學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鄭和遠航》自學提示

  班級           姓名                評價      

  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易讀錯的字:

  2.易寫錯的字:

  二、解釋詞語

  嚴陣以待 化險為夷  浩浩蕩蕩  魁梧

  其它需要重點體會的詞語:

  三、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參照樂園35頁“我會做”

  四、默讀思考

  1.第7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 、找出與中心有關的內容談自己的體會。

  3、從文中的具體數字中感悟到什么?

  六、拓展積累

  1.鄭和的圖片、資料、第1次遠航路線圖。

  2. 推薦閱讀書目: 《鄭和下西洋》

  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

  1、老師請大家做個知識競猜:

 。1)、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是誰?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題:

  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大家都為我國有鄭和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彪炳史冊的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板書課題:26、鄭和遠航。

  3、啟發學生提問:你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學們在預習中,查找到了哪些資料?請大家作個交流。

  過渡:課文《鄭和遠航》向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ǘ、檢查初讀課文情況。

  1、你喜歡哪段讀哪段,簡單說說為什么?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3、提示:課文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

  4、指導分段:假如讓你把課文分成兩段,你會怎么分?請速讀思考。

  5、指導理解詞語:文章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寫鄭和遠航,如萬里無云,鎮定自若等,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ㄈ、總結:我們這堂課初步了解了鄭和這個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課文讀順了,詞語也理解了。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預習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業 :

 。1)、請同學們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寫一篇人物介紹。做得好的同學的材料老師將放到老師的個人網頁中的“學生天地”欄目里。

 。2)、繼續朗讀課文,如果發現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研究,我們下節課再一起討論,相信大家會繼續努力的。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課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此段全面的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點明了航海意義和影響,所以教學本篇課文時,以此為突破點推及全篇,引導學生細讀感悟,起“提領爾頓,百毛皆順”的作用。】

  1. 學生朗讀第七自然段。

  2. 這第一自然段共幾句話,分別寫了什么?

  3. 學生自主思考后,同桌間交流。

  4. 指名說說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的收獲。

 。1)這一自然段共四句話。

  (2)第一句話是對鄭和遠航所作的恰如其分的評價——“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換言之,鄭和遠航是史無前例、無人可比的。主要原因有三: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

 。3)第二、三句點明了鄭和遠航的偉大意義:“它表現了----開闊了-----促進了----”從小的方面來說,不也是對鄭和本人“頑強的探索精神”的高度評價嗎?

 。4)第四句話點明了鄭和遠航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直到現在”和“還流傳著”,突出地表現了鄭和“頑強的探索精神”已深入人心。

  (5)鄭和遠航是舉世矚目的壯舉。鄭和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杰出代表。

  二、合作探究

  1、體會“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 ,從哪感悟到的。

  2、課文中的具體數字說明什么?

  3、讀悟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體會:以鄭和為代表的“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及“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二)讀悟課文第一、二、六自然段,體會“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

  1.課文是怎樣具體地寫出“規模之大”的呢?請從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

  2.指名分別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3.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4.了解學生自主思考、討論交流情況,并恰當點撥。

 。1) “蘇州府劉家港碼頭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迎風招展。”這是通過場面壯觀來展示“規模之大”的。“人山人海”,寫出了鄭和遠航牽動無數人的心,人們對“鄭和遠航”表現了極大的興趣,還昭示著:‘鄭和遠航“得到了官府的重視和百姓的支持。

 。2) “隨行的有水手、翻譯、醫生和護航的兵士,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這一句從人員的配備、人數的眾多上,表現了“規模之大”,也顯示了這考慮細密,準備充分,組織管理能力很強。

 。3) 作者將鏡頭對準“寶船”,從不同的角度如實描繪:①具體描寫寶船的長、寬、高;②寫桅桿的根數、風帆的面數、乘坐和駕駛的人數;③寫配備先進。所有這些,無不顯示了寶船的“特別雄偉壯觀”,“規模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5. 指名說一說。

 。1) “每到一個國家”,“各國君臣”、“亞非許多國家”等,顯示了鄭和遠航“范圍之廣”。

  (2) 課文第六自然段中,“前后到過三十多個國家”、“最后一次到達非洲東岸”,寫出了鄭和遠航“范圍之廣”;“最后一次遠航”,“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國”,也寫出鄭和遠航“時間之長”。

  (三) 讀悟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體會以鄭和為代表的“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及“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1. 默讀課文三、四、五段,劃出描寫鄭和的語句,把你想到的詞語寫在句子邊上。

  學生自學,并寫出自己的感想。

  2. 交流。

  引導感悟第三自然段

 。1) “他雙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別”,內涵豐富:向關注、支持他這次遠航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謝;請前來送行的親朋好友放心,“我”一定能順利遠航;顯示了鄭和的“態度友好親切”,并不因為自己是“三保太監”、“兩萬七千八百多人”的統帥而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2) “高舉令旗,大聲喊道:‘啟航’!”這句話顯示了鄭和的威武雄健、指揮若定、充滿信心,也給所有參加遠航的人送去了勇氣和力量。

 。3) “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船隊之長,氣勢之強,既表現了“規模之大”,又預示著船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當然也顯示出鄭和的指揮有方。

  引導感悟第五自然段

 。1) “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課文中分別寫了幾種兇險?分別是什么兇險?(一種是自然的“險惡的風浪”,一種是“海盜的襲擊”)

 。2) 哪些詞語突出地表現了風浪的險惡?請找出并在相應的詞語下面畫上圓圈。(狂風呼嘯、脫韁、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撲向、撕裂、波峰浪谷)

  (3) 朗讀所畫的描寫風浪險惡的語句,請聯系電影、電視中的相關畫面和鏡頭,想象風浪的兇險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4) 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風浪險惡的句子。

  【提煉出文中描寫大海的詞語,先朗讀,再聯系生活經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感受大海磅礴驚險的氣勢,使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得到有效的統一。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的品味語言、積累語言,依托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5) 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員,看著翻騰的巨浪,聽著咆哮的濤聲,站在顛簸的船上,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

  【學生閱讀文本,若能潛心其中,沉浸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就容易想課文中主人公所想,急主人公所急,也能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應該說,這是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6) 讓我們來看看鄭和吧!誰來讀描寫鄭和表現的句子?

 。7) 從描寫鄭和表現的句子中,你們讀懂了什么?

 。8) 從“總是”一詞可知,鄭和在遠航過程中,遇到的險情很多;鄭和不管遇到怎樣的險惡,都憑著非凡的能力和超人的膽識將其一一化解; “鎮定自若”,表現了鄭和具有大智大勇,遇險不驚,臨危不懼,早就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唯有“指揮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

  (9) “化險為夷”,是鄭和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正確指揮的結果,說明了“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顯示了鄭和戰勝險惡的頑強精神和偉大力量。

 。10) 引讀描寫風浪無比險惡,鄭和沉著頑強的語句。

  在大海上,船隊———好幾次遇上險惡的風浪?耧L———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定自若,指揮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

  (11) 自然的兇險被戰勝了,人為的風險也來考驗鄭和了。在電影、電視中見識過海盜嗎?請說說你們所知道的海盜。(兇悍異常、動作快捷、心狠手辣、殘暴貪婪)

 。12) 課文中是怎樣寫海盜兇險的?(海盜乘著夜色,偷偷摸摸靠近船隊)從寫海盜兇險的句子中,你們讀出了什么?(海盜不但兇殘而且狡猾,幾乎防不勝防。你看他們是“乘著夜色”偷偷靠近)

 。13) 這次海盜的陰謀得逞了嗎?從這些語句中,你們讀出了什么?

 、 海盜們“只好乖乖地當了俘虜”,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鄭和的船隊迅速將海盜包圍起來”,他們無處可逃了;二是“士兵們從大船上往下丟火把,將海盜船燒著了”,海盜們無處藏身,要么被烈火燒死,要么被海水淹死,要想活命,唯有“乖乖地”當俘虜。

  ② 鄭和神機妙算,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信心和實力。學生抓住“事先得知”、“嚴陣以待”、“迅速包圍”、“丟下火把”等,朗讀體會鄭和的大智大勇。

  【教師通過引讀方式使師生、文本之間展開對話,體現,聯系生活中對風浪的無比險惡和海盜形象的理解,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表達、吸納,為鄭和的鎮定自若、處變不驚、大智大勇的形象作鋪墊!

  引導感悟第四段

  1. 一般說來,一些國家看到如此浩浩蕩蕩的船隊,可能會如臨大敵,驚慌失措,趕忙阻擊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情況如何呢?

  2. 學生自由讀第四段,思考。.

  3. 學生交流

  (1) 君臣表現:各國君臣“都表示熱烈歡迎”,因為他們”看到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沒有絲毫炫耀武力、威脅別人的意思”;因為“每到一個國家,鄭和先把國書交給國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們贈送禮品,希望同他們友好交往”。

  (2) 老百姓表現:老百姓也很歡迎,一是爭相觀看,二是驚嘆不已,三是換取物品,

  (3) 商人表現:各地商人也十分歡迎,因為他們“十分樂意同中國人做生意”。

  4.哪些詞語突出地表現了鄭和遠航的船隊備受歡迎,的確是“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請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來,并在下面加上小圓圈。

  (四)回歸整體

  三.小練筆

  鄭和遠航勝利歸來,如果你是大明皇帝、是一位朝廷大臣、是商人、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你會說什么?請大家拿出紙筆,寫出你想說的話。

  【學到這里,學生心中有千言萬語要一吐為快。此時,教師應該退到后臺,給學生這個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通過他們的筆,通過他們真情的朗讀,表達他們心中的激情。同時,學生在讀寫中情感再次得到升華,心靈再次受到啟迪,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

  四. 指導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

  1.請學生看課后練習第三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給段落標上標題: “揚帆啟船”、“友好交往”、“戰勝兇險”。

  3.學生依據標題,選用自己的復述方法,熟讀課文,嘗試復述。

  4.進行抽簽復述比賽抽到哪個標題,就復述哪一部分。]

  五、推薦閱讀,了解歷史。

  1、推薦閱讀書目: 《鄭和下西洋》 《鄭和――聯結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航海家》《與鄭和相遇海上》

  板書設計:

  10 鄭和遠航

  揚帆啟航 規模宏大

  友好交往 熱烈歡迎

  戰勝兇險 英勇無畏

《鄭和遠航》 篇5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中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受鄭和與我國古代人民為促進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努力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讀懂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內容。

  2、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用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在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航海參家,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而在中國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麥哲倫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說叫鄭和。(板書課題)

  你對鄭和知道多少?來說說看。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小小組交流,聯系上下文理解自己勾畫出的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派遣  太監  魁梧  抱拳  扶老攜幼

  瓷器  脫韁野馬  撕裂  威脅

 。2)指名讀。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聲調是第二聲,不是第三聲。

  字形:“拳”上半部分兩橫,不是三橫。

  “魁”的“鬼”的“豎彎勾”要寫得大一些,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

  3、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正音。

  4、指導分段。

 。1)課文哪幾個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內容?(第1~5自然段)

  (2)課文的第6~7自然段又寫了什么?

 。ㄠ嵑拖挛餮蟮拇螖岛鸵饬x)

 。3)學生劃分段落,歸納大意。

  5、同座位互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1、撕:左中右結構的字,結構要緊湊。

  2、魁:半包圍結構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寫得小一些。

  3、監: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的描紅和臨寫。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聽寫詞語。

  派遣  魁梧  扶老攜幼  脫韁野馬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段(第1~5節)。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河碼頭)

 。2)自讀第一段,邊讀邊想。

  為什么把“遠航的大船”叫做“寶船”?

  交流,反饋。

 。á龠@些船大,最大的長150米,寬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針、航炸彈圖等當時最先進的航海設備,這些都是能遠航的條件;③船上載著瓷器、絲綢和茶葉。)(3)將近中午,鄭和登船準備起航,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

  (鄭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師:這是一個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該怎么通過讀來體現?

  訓練學生朗讀。

  過渡:寶船起航了,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課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學4、5自然段。

  小組交流。

 、僮プ◇w現各國人民友好態度的詞語。

 、谟柧殞W生在讀中表現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感情。

 、鄢鍪颈憩F海上風險浪惡的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什么?邊談邊讀。

  ④還有什么困難?這種驚心動魂的場面你能表現出來嗎?

  訓練朗讀。

 、葸@時,你對鄭和又有了什么認識?

  生各抒己見。

  2、講讀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

  這時你對鄭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 、回顧全文

  1、你能談談的意義嗎?

  (具體的內容可以從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討論:為什么略寫其余六次的遠航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反饋。

  四、課堂總結

  鄭和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們再讀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幕,還能為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鄭和遠航》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重點:教育學生學習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準備: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可你們知道嗎?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

  2.揭示課題,質疑。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

  補充板書:26 鄭和遠航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ㄠ嵑褪鞘裁礃拥娜耍苦嵑瓦h航到底有多“遠”?遠航途中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反饋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3.逐段指名朗讀

  (同學之間相互評議)

  4 自學生字,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學生自由組合,展開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習。

 。2)反饋學習體會。

  5. 練讀詞語。(出示投影片)

  指名讀,小組讀,抽讀。

  6這篇課文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你讀書時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7.反饋理解詞語的情況。

  8.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課文也讀得通順、流利了,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和鄭和一起經歷一次遠航。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兩段,可以怎么分?

  1.反饋: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寫鄭和第一次遠航。

  第二段(6—7)寫鄭和共有七次遠航。

  這樣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內容重點和寫作特點。

  2.默讀第1—5自然段,根據“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把第一段分成三個層次。

  3.組織反饋。

  二、精讀課文

  1.自學第1-3自然段,思考: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

 。2)為什么把遠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饋,交流。

 、谥笇Ю首x。

  出示投影片:

  將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鄭和健步走上指揮船。他雙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別,接著高舉起令旗,大聲喊道:“起航!”

  a.練讀,體會應該讀出什么語氣。

  b.角色表演。

  2.自學第4、5自然段。

 。1)分組討論:

  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導朗讀。

 、倬氉x第4自然段,在讀中體會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之情。

 、谀男┰~語表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讀一讀。

 、勖鎸ξky,鄭和有什么表現?

  ④組織討論,反饋。

  三、略讀第6、7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體會:

  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對鄭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討論:為什么略寫其余六次遠航?

  3.鄭和遠航有什么重要意義?

  4.組織學生反饋、交流。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主要內容

  2.你能試著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嗎?

  3.分小組反饋,交流。

  4.總結:我們和鄭和一起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遠航,在眾多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我們還感受到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為此而感到驕傲。

  五、作業 

  1.完成習字冊上的練習。

  2.寫一則200—500字的讀后感,互相交流。

  板書

  揚帆起航

  第一次遠航 友好交流

  26 鄭和遠航 (詳寫) 戰勝兇險

  其余六次遠航 (略寫)

《鄭和遠航》 篇7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月略寫的作用。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受鄭和與我過古代人民為促進與亞洲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努力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 讀懂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內容。

  2 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作業:抄寫詞語,擴展練習1組詞,根據本課寫一則讀后感。

  板書:     鄭和 第一次   揚帆起航  友好交流 戰勝兇險

  遠航 二——六次 開拓 探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揭題導入

  2、檢查自學效果。

  3、理清課文條理。

  一、揭題導入

  在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航海參家,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而在中國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麥哲倫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說叫鄭和。(板書課題)

  你對鄭和知道多少,來說說看。

  二、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派遣太監魁梧抱拳扶老攜幼

  瓷器脫韁野馬撕裂威脅

  2、指名讀。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聲調是第二聲,不是第三聲。

  字形:“拳”上半部分兩橫,不是三橫。

  “魁”的“鬼”的“豎彎勾”要寫得大一些,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

  3、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正音。

  4、指導分段。

 。1)課文哪幾個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內容?(第1~5自然段)

 。2)課文的第6~7自然段又寫了什么?

  (鄭和下西洋的次數和意義)

 。3)學生劃分段落,歸納大意。

  5、同座位互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1、撕:左中右結構的字,結構要緊湊。

  2、魁:半包圍結構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寫得小一些。

  3、監: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的描紅和臨寫。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月略寫的作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受鄭和與我過古代人民為促進與亞洲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努力的情懷。

  一、復習舊知

  聽寫詞語。

  派遣魁梧扶老攜幼脫韁野馬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段(第1~5節)。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河碼頭)

 。2)自讀第一段,邊讀邊想。

  為什么把“遠航的大船”叫做“寶船”?

  交流,反饋。

 。á龠@些船大,最大的長150米,寬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針、航炸彈圖等當時最先進的航海設備,這些都是能遠航的條件;③船上載著瓷器、絲綢和茶葉。)(3)將近中午,鄭和登船準備起航,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

 。ㄠ嵑褪肿孕,十分威武)

  師:這是一個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該怎么通過讀來體現?

  訓練學生朗讀。

  過渡:寶船起航了,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課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學4、5自然段。

  小組交流。

 、僮プ◇w現各國人民友好態度的詞語。

  ②訓練學生在讀中表現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現海上風險浪惡的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什么?邊談邊讀。

 、苓有什么困難?這種驚心動魂的場面你能表現出來嗎?

  訓練朗讀。

 、葸@時,你對鄭和又有了什么認識?

  生各抒己見。

  2、講讀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

  這時你對鄭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顧全文

  1、你能談談鄭和遠航的意義嗎?

 。ň唧w的內容可以從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討論:為什么略寫其余六次的遠航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反饋。

  四、課堂總結

  鄭和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們再讀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幕,還能為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

  寫一則讀后感受

《鄭和遠航》 篇8

  26、------(一課一帖)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薛艷

  一、課前思考:

   我們研究的子課題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這一學期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是“在預習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在預習中,自己提出問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我覺得很適合上課題課。

  選這篇課文,一是我們在期初分析整冊教材時,就認為這篇文章適合上我們這學期的課題研究課。二是我覺得學生在預習這篇課文時,只要一看課題,就很容易的會產生出很多問題,問很多為什么。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發,學生上網去尋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熱情會高漲,這樣,學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長知識,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成就感,當然,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容易達到我們這次課題研究的目的。

  二、教案設計:

  (一)、導入  :

  1、老師請大家做個知識競猜:

 。1)、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是誰?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題:

  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大家都為我國有鄭和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彪炳史冊的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板書課題:26、。

  3、啟發學生提問:你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學們在預習中,查找到了哪些資料?請大家作個交流。

  過渡: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ǘ、初讀課文。

  1、老師請幾位同學起來一人讀一自然段,大家認真聽,認真思考。

  (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大家的預習情況,一方面學生能認真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3、提示:課文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

  4、指導分段:假如讓你把課文分成兩段,你會怎么分?請速讀思考。

  5、指導理解詞語:文章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寫,如萬里無云,鎮定自若等,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ㄈ、總結:我們這堂課初步了解了鄭和這個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課文讀順了,詞語也理解了。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預習得很充分。

 。ㄋ模、布置作業 :

 。1)、請同學們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寫一篇人物介紹。做得好的同學的材料老師將放到老師的個人網頁中的“學生天地”欄目里。

  (2)、繼續朗讀課文,如果發現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研究,我們下節課再一起討論,相信大家會繼續努力的。

  三、課后反思:

  1、通過上這堂實驗課,我覺得我們的課題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實踐性。我們現在提倡學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提倡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我們的課題就是建立在這種理念基礎上的。學生學習一篇課文,一看到課題,肯定會產生許多的疑問,我們就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高效地找到答案解決問題。學生自主去學習探究到的知識是根深蒂固的,和老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效果截然不同。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學生由于讓學生在預習中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解決了很多問題:如鄭和為何要遠航,的出發地哪兒,為什么要選擇這一地方,順利嗎?有什么意義?至于鄭和出生的時間、地點,鄭和的家庭情況等學生都搜集到了,學生通過上網許多問題迎刃而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從而也提高了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2、學生在預習時,老師的點撥引導要到位。學生在搜索信息時,由于網上的信息大,學生要學會速讀,要學會篩選,要學會概括,到把網上搜集到的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有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看都不要看。由于我在學生上網前交代這次時間緊張,根據平時學生上網的一些不足之處,及時提醒學生一要知道上哪些網比較快捷,二要提醒學生閱讀的速度,三要提醒學生摘抄主要的或者用自己的話概括。所以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的資料很多,在學生交流時,學生滔滔不絕,連我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都是我的學生嗎?看樣子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斷提高。

  3、這節課我布置有作業 是:(1)把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在電腦上建個人物介紹文檔;(2)繼續朗讀課文,自主學習,在學習中產生新的問題,然后繼續去探究。作業 的布置緊扣課題研究,不同于一般情況下的作業 ,有的學生覺得很新穎能完成,有的學生是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會處理這種作業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進一步去認識鄭和,還有就是為今后學習作了鋪墊。

  現在我們這一課題研究剛剛起步,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只能在網上查找,然后去教室交流。我們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經過處理,在課堂上當堂顯示出來給大家看,大家共同解決一些難點、重點。要能達到這種的境界,所以不要不斷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鄭和遠航》 篇9

  10  鄭和遠航(第一課時)    

  教材簡析:

  本課為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冊的第十課。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鄭和率領船隊揚帆啟航的經過。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綠線內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條理,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鄭和遠航規模之大。

  教學難點:

  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設計理念:

  以文本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借助于文本,使用多媒體課件,引領學生反復品味語言,透過文本語言,走近鄭和,走進歷史,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

  設計思路:

  我抓住了《鄭和遠航》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先立足文本,抓住重點,然后超越文本,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最后再回歸文本,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遠大意義。課前布置學生充分做好預習工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能力。在課上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讀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中,理解鄭和遠航的規模之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教學中,力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張揚閱讀個性,升華情感。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本,回歸點也是課本,超越文本是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

  教學準備:

  1、預習,搜集有關鄭和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其時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鄭和航海經歷的文章。

  2、板書:10鄭和遠航

  4、同學們在預習中,查找到了哪些關于鄭和的資料?請大家作個交流。

  過渡:課文《鄭和遠航》向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

  1、檢查生字詞

 。1)出示:碼頭  派遣  瓷器   抱拳

  贈送  撕裂  范圍   桅桿

  魁梧  炫耀  珊瑚   鬢發

  化險為夷    扶老攜幼

  (2)說說你還有哪一個詞語讀不準?指導讀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遣”、“范”。

  2、檢查課文的朗讀

 。2)在讀的過程中你還發現哪一小節比較有難度?

  (2)指導讀。

  3、理清課文條理

  (1)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課文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哪幾小節寫的?

  (3)默讀課文一到五小節,給鄭和第一次遠航加上三個小標題: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

  (4)課文1到5小節重點描寫了鄭和遠航的經過,那么剩下的兩小節又寫了什么呢?(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

  三、學習“揚帆啟航”。

  1、出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

  2、從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時間之長,范圍之廣?自讀課文,仔細找一找。

  3、又可以從哪兒看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呢?

  〔設計意圖:立足文本,抓住重點,品味語言。引導學生抓住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理解鄭和遠航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重點理解其規模之大!

  (1)船多,出示第二小節。

  a指名讀

  b指導理解“寶船”

  a為什么說是“寶船”?

  b出示:每艘寶船長148米,寬60米,有十多層樓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桿和十二面風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駕駛。

  c指導讀

  d還有沒有其他原因了?(設備精良;滿載絲綢和瓷器。)

  〔設計意圖:緊扣文本,讓學生感悟體驗,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寶船”!

  c齊讀

  (2)人多

  4、小結:真是規模宏大呀!鄭和率領著這只規模宏大的船隊揚帆啟航了。

  (1)出示圖,文

  〔設計意圖: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聯想和情感。圖文結合,體會鄭和遠航船隊規模宏大,將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習潛能,張揚獨特個性。〕

 。2)齊讀第三小節

  四、課堂小結

  1、小結: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七次,前后到過三十多個國家。與各國人民進行了友好交往。在航行過程中也不只是彩旗和歡呼,還充滿了兇險。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四、五小節。我們下節課再作交流。

  2、出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

 。1)齊讀

 。2)聯系今天所學的內容談談:為什么說鄭和遠航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

  〔設計意圖:回顧全文,激發情感,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重大意義,對課文進行一個整體性的把握!

  3、課堂練習。

 。1)完成鋼筆描紅。

  (2)請同學們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寫一篇人物介紹。

  板書設計:   10 鄭和遠航

  揚帆啟航(1~3)

  友好交往(4)

  戰勝兇險(5)   

  (執教:傅麗萍)

《鄭和遠航》 篇10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較詳細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對話表演中來體會鄭和為促進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發憤努力的情懷。

  文章的結尾“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文字,全面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點明了鄭和遠航的意義和深遠影響。所以,教學本課,在學生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后,我就以此為突破點推及全文,引導學生細讀感悟,加深理解。

  我先請學生自己讀讀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問題。學生讀題后,紛紛提出了“鄭和遠航,規模到底有多大?”、“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等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中比較容易的,就馬上解決掉。選擇一些有探索意義的問題作為本堂課要研究的重點。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有了明確的目的性。而且因為這些問題來源于學生自己,所以激發起了他們的探索欲望,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抓住“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一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相關內容,體會鄭和頑強探索的精神:在感悟充滿兇險的遠航時,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重點從兩個方面感受理解。一是險惡的風浪,從“像脫疆的野馬”“咆哮”“仿佛要把船只撕裂”等描寫,感受海浪的巨大與可怕。二是海盜的襲擊。適當補充這是當時橫行在海洋上的一支最強悍的海盜,他們勢力雄厚,足有五千多人,十分猖獗!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從文字里感受遠航的兇險與可怕,則與兇險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鄭和機智、英勇和智慧的形象在不知不覺中突顯出來了。同時引導學生融入想象,朗讀這段驚心動魄的文字鄭和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深深刻入學生心里。

  有一段話出發,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學習了這篇文章。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鄭和遠航》這一課。這篇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這節課上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緊扣題眼、突出重點:    

  本課的題眼應該是“遠航”。何為“遠航”?課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說明。“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課文,正是本文的重點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規模之大”這一環節時,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先計算:    

  我們的教室長約10米,寬約8米,教學樓每層樓高約4米,學校的師生員工大約1000余人,算一算,每艘寶船相當于我們的教室多少間?相當于我們的教學樓多少層?需要幾艘寶船就能裝下我們全校的師生員工?    

  讓學生用數學的方法去計算后加以比較,在語文課中運用數學的方法,既體現了學科間的融合,又能讓學生更感性地體會到“規模之大”。在感受完“規模之大”這一特點后,可以讓學生說說,這次遠航除了“規模之大”之外,你還有什么體會?可讓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我想體會“時間之長”、“范圍之廣”并不是件難事,這樣就能把鄭和遠航的特點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理解體會。    

  二、巧搭舞臺、放飛想象:    

  在教學中,我注意創造意境,巧搭舞臺,給學生提供放飛想象的空間。拓展學生的視野,給他們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并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當教到鄭和船隊出發時的壯觀場面時,讓學生說一說:“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呢?”當教到鄭和船隊在遠航中遇到了許多艱難險阻時,請同學們說一說:“他們還可能遇到了什么情況呢?”……新課程理念認為,應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學,把學生的練習引向國家、社會、群體、個人的未來!∪、圍繞線索、達成目標:    

  本文按照“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的順序來寫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呢?”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這個問題可以從“戰勝兇險”這一環節中得以解決。除了書上所說的遇到的兇險外,可以啟發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發揮自己的想象:他們還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兇險?這里的兇險不外乎人為的和自然的兩種。這樣把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四、鉆研教材、深度剖析:    

  本文的寫作線索很是清晰,但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去鉆研教材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1)鄭和為什么要遠航?(2)、鄭和為什么能遠航?(3)鄭和遠航為什么能成功?(4)、鄭和為什么能得到世人如此高的評價?鄭和為什么要遠航?這是個歷史問題,可以讓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一下歷史背景:鄭和為什么能遠航?(1)、跟當時明朝的經濟和科技有關,從“船上配備著航海羅盤等當時最先進的儀器。”這句話中得以體現;(2)、政統人和,“受明朝皇帝派遣,35歲的三保太監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除了受皇帝的派遣,還有老百姓的支持“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為什么能取得成功?(1)、航行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會遇到哪些困難?自然的和人為的;此外還要了解國外的情況,要得到國外人的認可;(2)、“友好交往”也是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鄭和得到了世人如此高的評價,那他有沒有“過”的一面呢?這就是我下面所要談的一點!   

  五、辨證思考、引導質疑:    

  本文都是贊揚鄭和的一面,那我們辨證地思考,他究竟有沒有“過”的一面呢?歷史地看,應該有他的“過”,這節課結束后可以引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辨證地、歷史地看待問題,讓他們的思維與文本發生碰撞,這樣我們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政治家、歷史家、哲學家! ×、利用網絡、深化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牽涉到很多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和學生在課前搜集大量的跟本課相關的資料,但并不是搜集到的資料都能為本節課服務的,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在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中加以篩選、加以整理,最終為本節課服務。這就培養了我們學生搜集資料、篩選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會,我們的學生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得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深化課堂教學。

《鄭和遠航》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自學本課生字,準確理解“派遣”“撕裂”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感悟到詳略合宜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過程與方法

  1、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       和遠航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2、利用專題學習網站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

  鄭和及其遠航的歷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養運用現代

  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問題意識,訓練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鄭和第一遠航的宏大場面。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映示相關文字的課件;有關鄭和遠航的情景教學視頻。

  教學建議:2課時

  第1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上節課我們跨越時空界限,認識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鄭和,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

  二、緊扣結尾,引導細讀感悟。

  1、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書上作者給了鄭和遠航以高度評價,你找到了嗎?

  2、學生交流,指名回答:

 。1)出示最后一小節,大家一起讀!

 。2)鄭和一共進行了7次遠航,但課文有沒有每一次都寫?對,課文只具體的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這是寫作文的一種技巧,叫做——詳略得當(學生),雖然只具體的寫了一次,但從這一次遠航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鄭和遠航的偉大意義。今天,我們就著重學習鄭和的第一次遠航。在學習的過程中,你也來做個評論家,說說鄭和遠航是一次(    )的遠航。

  二、學習規模大。

 。1)讓我們來到1405年7月11日的蘇州府劉家港碼頭,請同學快速的讀1—3自然段,試著填空,并說說你的理由。

 。2)交流:

  預設1:“蘇州” ……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隨行的有水手……,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

  送行的人山人海,隨行的人也是數不勝數,而且各類人才都有,可見規模不是一般的宏大。

  你能把人山人海的感覺讀出來嗎?

  預設2“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先進的儀器。”(師紅顯數字,渲染寶船的大。)

  讓我們來想象一下,以我們所在的這幢教學樓來作比,寶船大概有這么大:三個教學樓疊起來的高,五個教學樓連起來那么長,六座教學樓那么寬!我們全校所有老師和同學都可以乘坐在這一艘寶船上!寶船的雄偉壯觀由此可見一斑!

  指導朗讀:誰來讀出寶船的雄偉壯觀?(把句中的數字讀好,突出寶船氣勢的雄偉。)

  預設3:六十多艘這樣的寶船,多龐大的航海隊伍!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船只隨行嗎?(學生:有。)他們的分工還很明確(出示其他船只圖片)有——(引導學生說)“負責裝載糧食的糧船”,有——“運輸淡水的水船”,有——“拴馬匹的戰船”……總共——“兩百多艘”。難怪課文第三自然段中說這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3)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此時鄭和是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學生想象練說。)

  通過你的朗讀表現鄭和的威武雄健。

 。4)是呀,鄭和就這樣意氣風發地指揮船隊“揚帆啟航”了。(板書:揚帆啟航)

  過渡:大家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依次規模宏大的遠航,這還是一次怎樣的遠航?

  三、學習友好交往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交流

  預設:出示“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個個驚嘆不已。”再讀,請你們談談是如何友好交往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相機理解感悟“扶老攜幼”“爭相觀看”。)

  (3)小結:鄭和每到一個地方,就與當地群眾互贈禮物,商品交易,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難怪作者說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我們這部分叫做——友好交往。(出示:友好交往的圖片)

  四、學習戰勝兇險:

 。1)出示:第五自然段,這次航行是怎樣的航行?

  (2)想想航行中船隊都遇到了哪些兇險?

 。3)交流(風浪,海盜)

  a、風浪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和是怎樣與風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險為夷。”

  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風浪的險惡)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鄭和的智勇雙全)

  有這樣鎮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領導者,還懼怕什么?讓風浪來得更猛烈些吧!齊讀這段話。

  b、海盜

 。4) 面對海盜的襲擊,鄭和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這就叫“智擒海盜”。

 。5) 小結: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戰勝了兇險(板書:戰勝兇險)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齊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3、總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確確實實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整齊而響亮地齊讀最后一段

  五、依據標題,指導熟讀復述。

  1、鄭和遠航一共有七次,而課文重點描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情景,分別是:“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試著根據小標題來熟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梢酝ㄟ^抓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的方法幫助復述。

  3、指名復述自己認為熟悉的一個小標題的內容,師生評價。

  4、課后,大家可以把鄭和遠航的故事講給朋友、家人聽。

  5、總結: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航海英雄——鄭和;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鄭和遠航

  板書設計:11、鄭和遠航

  規模大 時間長  范圍廣

  揚帆啟航  (詳) 友好交往   戰勝兇險

 。裕┢溆嗔芜h航

《鄭和遠航》 篇12

  教完了《鄭和遠航》,我覺得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老師揭示了課題以后,讓學生質疑問難。“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哪些內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激發。提了許多問題。如“鄭和遠航的時間、地點、天氣、環境”“鄭和幾次遠航?到過哪些地方、國家?遇到了哪些困難?有沒有取得成功?”“鄭和遠航的意義何在?”等等。學生有許多的問題迫切希望得到解決。就在學生的熱情高漲的時刻,老師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學生個個踴躍發言,剛才提出來的問題基本在學生的預習中得到了解決。

  在檢查學生的課文朗讀和字詞理解方面也很好地體現了這堂研究課的目的。學生通順、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讀,沒有課前認真的閱讀是辦不到的。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很到位,說明課前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所有這些,都是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獨立完成的。所以,我認為在預習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鄭和遠航》 篇13

  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的課堂如同一個演播室?矗揖拖袷侵鞒秩,那么,你們就是現場的(觀眾),后面的老師就是咱們的(特邀嘉賓)。說得好,今天咱們就像電視臺一樣來做四十分鐘的節目。這個欄目就叫“漫畫歷史人物”。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那位歷史人物嗎?板書:鄭和。要講鄭和的什么事呢?板書:遠航

  二 、第一話題“知多少”

  過渡: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個話題。鄭和的名字是那么的耳熟,不知道大家對他有多少了解?(生回答已有的有關知識)

  三、第二話題“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

  的確,鄭和下西洋的事很多人都聽說,F在就讓我們進入第二個話題“具體了解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你們想知道這次遠航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老師概括為以下三大問題:

  1、 鄭和出使西洋時是怎樣的一個場面?

  2、 鄭和所帶的船隊是如何與亞洲各國人民進行友好交往的?

  3、 鄭和他們是如何戰勝風險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ㄒ唬、學習1-3自然段

  讓我們隨著鄭和揚帆起航,將1-3自然段默讀一遍。邊默讀邊動筆邊畫下有關描寫鄭和下西洋的場面的句子或詞語,并說說你獨特的感受。

  1、 默讀并動筆

  2、交流,你畫了哪些有關描寫鄭和下西洋的場面的句子或詞語,說說你為什么畫這里,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3、引讀第二小節,強調數字。

  4、用一個詞概括這是個怎樣的場面?

  (二)學習第4自然段

  過渡:隨著鄭和一聲:“起航”,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船隊像一條飛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看,船隊出了長江口,駛過東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最好出示第一次航行路線圖)

  那么,鄭和他們是如何與各國人們交往的呢?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回答交流:鄭和的船隊與這些國家都有那些友好交往?

  師概括“拜見國王”、“觀看寶船”、“交換特產”、“互贈禮物”

  想象:(幻燈出示書上有關句子)

 。1)、各國君臣都怎樣熱烈的歡迎鄭和他們呢?(他們怎么做?怎么說呢?)

 。2)面對那些從來沒有見過的寶船,人們會驚嘆不已些什么呢?

  2、 鄭和船對與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也受到了熱烈地歡迎,F在請你們通過朗讀,讓我感受這份熱情友好的場面?注意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我還要通過你的臉部神情看看你是否真的投入朗讀中了。

  每到一個國家,鄭和先把明成祖的信傳遞交給國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們贈送禮品,希望同他們友好交往。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沒有絲毫炫耀武力、威脅別人的意思,都表示熱烈歡迎;老百姓聽說明朝的船隊來了,也都扶老攜幼,爭相到海邊觀看。他們面對那些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寶船,個個驚嘆不已。當時中國的絲綢、瓷器早就名揚海外,沿途的百姓聽說船隊滿載著這些產品,都很高興,紛紛用香料、珊瑚、珠寶等去換取中國的土特產品。各地的商人十分樂意同中國人做生意。很多人還向中國客人贈送禮物,以表示友好的感情。

 。ㄈ、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毫無疑問 ,這次航行是愉快的,但同時他又充滿了兇險,鄭和又遇到那些兇險,他又是如何戰風勝險的呢?

  1、教師范讀第五自然段。聽完后說說你聽后有什么感受?(交流并相機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3、 交流感悟

  體會航行是十分危險的:

  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體會鄭和過人的膽略和智慧:

  (1)、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定自若,指揮著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

  (2)鄭和根據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軍士們嚴陣以待。當海盜船乘著黑夜,偷偷摸摸*近船隊時,鄭和的船隊迅速將海盜包圍起來。士兵們從大船上往下丟火把,將海盜船燒著了。海盜們無處可逃,只好乖乖地當了俘虜。

  3.整體朗讀第五自然段。再次感受風浪的險惡,鄭和過人的膽略和智慧。

  四:第三話題“模擬慶功會”

  過渡:總算有驚無險,在海上經歷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鄭和率領著船隊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大明朝,大明皇帝為他接風洗塵,特地為他擺了個慶功宴。接下來咱們的第三個話題便是“模擬慶功宴”。

  要求:想想,慶功宴上,大大小小的文武百官都來參加了,他們可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航行,心中肯定充滿了好奇,請你扮演其中的一位官員,對于鄭和這次的遠航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就借此機會說說,有什么問題想問個明白,也趁此機會趕快問?選一位學生扮演鄭和,準備接受百官的提問。

  五:總結并質疑

  今天,咱們主要一起了解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有關情況。我們談到了什么?(概括段意法)對鄭和這個歷史人物,對于他的第一次遠航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大家還想了解地更多,說說,你還想知道什么?(教給孩子學著答案的一些方法,待第三課時在聊)

  附板書設計:  漫話歷史人物(人物頭像)

  26.鄭和遠航

  第一話題“知多少”

  第二話題“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

  第三話題“模擬慶功會”

  (一艘“寶船”圖)

  第一次,1405年7月,鄭和與副使王景弘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寶船”62艘(加輔助船共200余艘),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福建長樂縣太平港最后完成遠航準備,然后揚帆南行,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蘇門答臘(今屬印尼)、滿剌加(今馬六甲)、錫蘭(今斯里蘭卡),再行至印度西海岸折回,于1407年9月結束。

  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定自若,指揮著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

  鄭和根據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軍士們嚴陣以待。當海盜船乘著黑夜,偷偷摸摸*近船隊時,鄭和的船隊迅速將海盜包圍起來。士兵們從大船上往下丟火把,將海盜船燒著了。海盜們無處可逃,只好乖乖地當了俘虜。

  每到一個國家,鄭和先把明成祖的信傳遞交給國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們贈送禮品,希望同他們友好交往。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沒有絲毫炫耀武力、威脅別人的意思,都表示熱烈歡迎;老百姓聽說明朝的船隊來了,也都扶老攜幼,爭相到海邊觀看。他們面對那些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寶船,個個驚嘆不已。當時中國的絲綢、瓷器早就名揚海外,沿途的百姓聽說船隊滿載著這些產品,都很高興,紛紛用香料、珊瑚、珠寶等去換取中國的土特產品。各地的商人十分樂意同中國人做生意。很多人還向中國客人贈送禮物,以表示友好的感情。

《鄭和遠航》 篇14

  教材簡析與學情分析:

  《鄭和遠航》是蘇教版第十冊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由于學生所處的時代與文本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產生理解鄭和的偉大之處。怎樣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充分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和網絡資源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本課學習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己經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學習方法,也有了一定的電腦基礎,會打字,會上網,會利用網絡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于是我在課前建立了一個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專題學習網站,將鄭和的生平、海洋知識、遠航歷程以及首航的盛況等收集進去,引導學生自由上網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實現學生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作用。

  智能目標:1、運用網絡查找、閱讀鄭和遠航及其他航海家的資料。

  2、運用網絡技術,自查自評學習效果,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鄭和為促進我國古代人民與亞洲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憤努力的豪情。

  教學方法:

  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自主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獲,我將采用“復習質疑,確定主線,精讀文本——教師引路;上網瀏覽,自主、合作學習——交流討論;練習鞏固,反思學習——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網上瀏覽法:從網上獲取大量的相關知識,為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條件。

  2、成功激勵法:在學生獲得學習成功后,引導其他學生評議、激勵。

  3、朗讀指導法:學生任意選擇課文的配音朗讀,通過練習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合作學習法:利用對話窗口,引導學生質疑,釋疑,開展合作學習。

  教學思路: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文本主線

  1、 復習并相機出示文本中的語句: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2、 從文中哪一部分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呢?從而引出“揚帆啟航”這一部分的教學。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

  二、合作探究,精讀課文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劃出能夠體現遠航的規模之大的有關語句仔細品讀,試著體會遠航規模之大。

  2、抓住關鍵語句交流自讀體會,在自主交流中相機播放(視頻)啟航場面,感受規模宏大;點擊寶船圖片,品味宏偉壯觀;播放揚帆啟航小電影,體會鄭和的威武豪邁。

  [這一設計符合媒體組合教學多感官配合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一設計同時也體現了現代教育媒體的延伸功能,向學生提供了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現象與過程,加深了學生對“規模之大、宏偉壯觀、威武豪邁”的感悟。]

  3、回歸文本,賞讀課文,在朗讀中再次感悟“揚帆啟航”那宏大的規模和氣勢。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這部分學習引導分為兩大步:

 。ㄒ唬┳灾鬟x擇第4節“友好交往”或第5節“戰勝兇險”,點擊專題學習網站合作學習。

  a、友好交往部分重點自學討論:

  1、從哪些詞句你能讀出他們之間的交往是友好的?

  2、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畫面(視頻),展開豐富的想象,小組內說說,他們怎么交流、說些什么,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

  3、讀到這兒,你對鄭和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b、戰勝兇險部分重點自學研討:

  1、 用“ ”劃出中心句。

  2、你是怎么理解“兇險”的?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兇險?

  3、哪些詞句體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3、 讀著課文,想象著當時驚心動魄的場面,你想對鄭和說些什么呢?

  [這兩部分的學習研討并沒有固定的先后順序,而是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使得教學過程更具靈活性,從而使教師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開拓更廣闊的教學領域。同時我認為這一設計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三)組織全班交流:

  a、友好交往部分突出三個環節:

  1、他們驚嘆不已,有的 ;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2、作者在這里為什么沒有把人們的驚嘆不已具體寫出來呢?(詳略得當)

  3、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之情。

  b、戰勝兇險部分扣住三個重點:

  1、出示語段:在大海上,船隊好幾次遇上了險惡的風浪?耧L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視頻)

  及時評價指導朗讀。

  2、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定自若,指揮著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網上沖浪)

  3、讀著課文,想象著當時驚心動魄的場面,你難道不想贊一贊鄭和嗎?

  再次指導朗讀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活動必須體現學生能動的主體性,要使得學生能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因為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主體。網頁既有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有拓展學生學習時空的材料,而這些材料正可以成為學生獲取、建構的素材。學生在利用網絡學習時,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獲得大量信息,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

  [綜觀這一部分的教學,既使得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于引導、啟發、組織等細微末節,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得以順利進行;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使得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圍繞主線,感受寫法。

  略讀第二部分6、7小節 ,初步感受詳略得當的寫法,引領學生在語文中走個來回,讓體會“如何寫”觸及學生心靈。

  五、練習鞏固、網上沖浪,反思學習。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人機交互,生生交互過程中完成的,那學生學習是否有效,這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因此,我在網站上建立了“網上沖浪”,編制了富有個性的作業:既有基本題,也有發展題的;有的是必須完成的,有的是選擇完成的。這樣,學生在品嘗“作業”時,就不會厭煩。通過練習,學生可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控學生的學習行為。

  四、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1、感情朗讀并討論: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7次,為什么作者只詳寫了第一次,而略寫其余六次遠航?在表達方法上你學到了什么?

  2、總結,出示作業超市:

 。1)進入專題學習網站,閱讀鄭和的有關資料、故事。

 。2)出刊電子小報

  (3)寫一則200---500字的讀后感,相互交流。

  [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貫徹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有利于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更是調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專題網站的有效利用為學生課后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量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附:1、板書設計:

  26鄭和遠航

  威武豪邁 揚帆啟航

  親切真誠 友好交往

  鎮定自若 戰勝兇險

  名揚海外

  [我認為這一板書設計從文字上看簡潔明了,緊扣文意;從形式上看互動交融,寓含文意;從媒體運用的角度看,與課件演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鄭和遠航》 篇15

  《鄭和遠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詞語的分類理解,從而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3、在朗讀和想象的過程中,體會鄭和第一次遠航時的壯觀場面,激發并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

  4、嘗試著復述課文。(練習3“誦讀與積累”有相關詞語訓練復述)

  教學基本流程:

  一、激情導入:

  二、讀課文,感悟遠航

  (一)規模宏大的遠航

 。ǘ┯押媒煌倪h航

 。ㄈ┏錆M兇險的遠航

  三、鄭和遠航的意義

  1、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

  2、拓展

  四、課后作業

  教學過程(節選)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鄭和遠航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哪部分寫了這部分的內容?

  生:課文第七節寫了這部分的內容。

  師:讀一讀這節,看寫了鄭和遠航的幾點意義?(生讀課文思考)

  生: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師:對,這是第一點意義。

  生: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師:不簡單,你說出了兩點。

  生: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師:(點頭示意讓學生坐下)鄭和遠航有四點意義,每一點都能用一個詞語去概括。比如說第一點,我可以用“達到頂峰”概括。(板書)其余3點你能不能也用四個字的小標題寫出來,在書上標一下(動作示意)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寫?(三名同學每人寫一點意義)

  生:(三名同學到黑板上寫)2頑強拼搏  3開闊眼界  4促進交流

  師:這些詞語概括得可以嗎?

  生:可以。

  師:還可以用上哪些詞?

  其他:探索精神   頑強拼搏

  師生:(師指黑板)說第3點概括地很好。

  生:第四點促進交往,還可以概括為文化交流。

  師:可以(點頭表示)

  生:友好往來、促進交流、增進友誼。

  師:同學們表現得都很積極,為了更好的體會鄭和遠航的偉大意義,再把這節讀一讀。

 。ㄉ杂勺x第7節)

  師:鄭和遠航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的確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這個特點,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畫,用不同的符號作標注。

  師:你畫了哪些句子?

  生: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出洋七次,前后一共到過三十多個國家。

  師:1405到1433多少年?(28年)時間真長!

  生:這次遠航,一直到達非洲東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國。

  師:你讀書很細致!是的,這節主要寫的是寫航海時間長、范圍廣。

  生:蘇州府劉家河碼頭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迎風招展。

  師:“人山人海”那場面?(聲音拉長)

  生:多雄偉、多壯觀!

  生:隨行的有水手、翻譯、醫生和護船的士兵,共兩萬七千多人。

  師:兩萬七千多人,人真多。從這能看出規模大。

  生:兩百多艘船只整齊地停靠在碼頭邊。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這些大車又叫“寶船”,也能看出規模大。

  師:你的眼力真好。

  生;每艘寶船長150米,寬60米,有十多層樓房那么高。

  此處,把數據與我們身邊的實物做比較,更有震撼力!

  師:“十多層樓房那么高”,你知道這樣的船有多少只嗎?( 62艘)

  生: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師:“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多么壯觀。

  師:課文1到3節是寫鄭和遠航規模大的。讀時要把咱剛才畫的句子特別突出出來。讀得好的同學,老師給配上音樂。

 。ㄉ杂删氉x1至3節)

  師:(認真觀察讀的情況)相機指名讀書。用上這樣的話語:恩,某某同學讀得非常投入,來,你給大家讀讀。

  生:聲請并茂地讀。

  師:鄭和的船隊起航了,路上能一帆風順嗎?(不能)課文哪部分寫了他們戰風斗浪的?

  生:第五節寫了這部分內容。

  師:找得真準!讓我們去讀讀這里,置身于這兇險的環境中去。

 。▽W生自由讀)

  師:好,拿出筆把你喜歡的句子畫出來。

 。ㄉ褙炞⒌貏潱

  師:在你劃的句子旁寫出你喜歡的理由。

  師:你喜歡哪些句子?

  生:我喜歡“狂風呼嘯著……撕裂”這一句。

  師: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生:我想鄭和不愧為主帥,盡管海風呼嘯著,濁浪排空,他還是不顧生命危險去指揮船隊,一次次化險為夷。

  師:你對他的評價太好了,不愧為主帥。

  師:齊讀這句“狂風——撕裂”(生齊讀)你還喜歡哪些句子?

  生:我喜歡“面對如此險境——化險為夷”鄭和面對危險能沉著指揮船隊前進,真了不起!

  略

  師:同學們體會得這么深,那能不能用我們充滿激情的聲音,把你們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生:能(響亮地說)

  師;我們一起來讀。“然而……當了俘虜”

 。ㄉ懈星榈刈x,師也跟著讀)

  師:同學們聲情并茂地朗讀,師旁邊伴讀。

  戰風斗浪,驚心動魄,友好交往,其樂融融,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節。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有關鄭和遠航的資料,現在拿出來說給大家聽聽。

  生: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過:古城、爪哇島、杜板、新村、滿者伯夷、蘇門達臘島,等小

  國

  生:鄭和遠航比哥倫布早87年,比雙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

  師:鄭和了不起,太偉大了!

  生:寶船中的巨無霸有138米長,56米寬,載重量為2500噸,排水量達3100噸,大型寶船僅舵桿長11米,舵葉達6米高。

  師:不愧稱它們是“寶船”。

  生:我還知道鄭和的船隊,在白天使用旗語,到夜晚以燈火為號。

  ……

  師:同學們從課外書上了解到這么多的知識,不簡單!

  師:老師給大家布置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作業,你一定喜歡。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幾位西方航海家也為航海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你選擇其中的一位,搜集他的有關資料,仿照書上的寫法,也創作一篇小短文,好不好?

  生:好。

  附:板書

  鄭和遠航

  1.達到頂峰    2. 頑強探索

  3 .開闊眼界     4. 促進交往

  (教師示范板書,學生板書為主)

  課后反思:

  在《二泉映月》中,我就嘗試著用新詞來組織課文的教學,景觀、音樂兩方面的內容由這些詞語進行組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堂課我依舊按照這樣的思路,用學習新詞來理清了文章的條理。這樣,既很好的落實了詞語的教學,又巧妙地結合了課文的初探,一舉兩得,效果不錯?磥,新詞教學中很有玄機,值得好好研究。二是練筆的設計。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人的角度對鄭和進行評價,培養他們的語感。在最后小短文的寫作中,鍛煉了他們對課文語言的再造和運用能力,同時也考驗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把握,我認為還是比較合適的。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課文,正是本文的重點和中心所在。我先請學生自己讀讀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問題。學生讀題后,都能提出了“鄭和遠航,規模到底有多大?”、“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等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中比較容易的,就馬上解決掉。選擇一些有探索意義的問題作為本堂課要研究的重點。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有了明確的目的性。而且因為這些問題來源于學生自己,所以激發起了他們的探索欲望,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學習氛圍。新課程理念提倡,應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學。因此,到結束課程時為學生設計了實際解決問題的體驗,讓學生的練習更有指向性。

《鄭和遠航》(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26 鄭和遠航

    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 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月略寫的作用。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10鄭和遠航

    10鄭和遠航一、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3、能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的作用。...

  • 鄭和遠航(蘇教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 鄭和遠航

    26、------(一課一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作者:薛艷一、課前思考: 我們研究的子課題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這一學期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是“在預習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 鄭和遠航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中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的作用。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26《鄭和遠航》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 《三借芭蕉扇》(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文的14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會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2 聯系課文讀懂作業4中的有關句子,并理解帶點的詞語,懂得利用恰當的夸張,才能寫得更具體,生動。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 練習3 教案(通用16篇)

    教學要求:1、要求學生掌握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字詞意思的方法,并在預習中加以運用。2、誦讀《古今賢文(真理篇)》,幫助學生誦讀、感悟并積累傳統文化知識。3、寫好鋼筆字。處理好筆畫繁簡相差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時的位置和大小。...

  • 《大江保衛戰》語文教學片段與評析(精選14篇)

    楊麗執教 常國龍評析【教學片段】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讀小黑板上的兩句話,細細體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1、1998年的夏天,一場接一場的大暴雨,使江水暴漲,肆虐的江水沖擊著江堤。...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人槡人妻人人玩夜色AV | 国产午夜理论在线成人 | 日韩在线观看高清 |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视频 | 妞干网免费 | 艹b视频在线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乞丐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亚洲经典av|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免费 |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操久视频 | 亚洲影视一区 | 污污视频网站在线看 | 日本毛毛片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av777在线观看网站 | 中日韩免费av | 成人a级毛片免费播放 | 日本一欧美一欧美一亚洲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香蕉亚洲av | 欧美交受高潮1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6蜜臀 |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 97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67194成在线观看免费 |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成人网 | 国产日韩欧美东南在线 | 亚洲观看在线 | 德国肥妇性猛交视频 | 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偷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00粉嫩馒头一线天萌白酱 | 狠狠色丁香五月综合缴情婷婷五月 | 国内精品国内自产视频 | 欧美多毛肥胖老妇做爰 | 蜜臂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