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姑娘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彈琴姑娘勤學苦練、鍥而不舍
(3) 的精神。
(4) 學習課文將琴聲與景色融為一體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課文內容,從中體會作者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
(1) 在朗讀課文中體會彈琴姑娘鍥而不舍的精神。
(2) 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間接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特點
(3) 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四、 課時安排
2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學習并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品讀句子,從文中優美的語句中感悟琴聲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教師板書課題,導:琴聲美妙悅耳。今天我們就
來學習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先生寫的《彈琴姑娘》。
2、 學生齊讀題目,教師強調“琴”字書寫。
3、 導入:這是一位怎樣的姑娘呢?她彈出的琴聲又
是怎樣的呢?請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教師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詞,
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然后強調
要點。新課標第一網
字音:“滯”是卷舌音;“鍥”讀“qiè”,不能讀成
“qì”;“券”讀“quàn”,不能讀作“juàn”。
3、 學生再讀生字新詞,讀中鞏固、積累。
4、 指名反饋:文中反復用了什么詞語直接描寫小姑
娘彈出的琴聲?
(學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歡的音調和節湊讀一讀這一詞語。
6、 師:對于作者來說,這“叮咚!叮咚!叮叮咚
咚!”的琴聲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7、 找出相關詞語。
教師出示:( )的琴聲
8、 集體反饋,教師填詞,并指導學生讀一讀。
(好聽)的琴聲(悠揚、像夜鶯般、……)
9、 教師小結:是呀,多么美好的琴聲啊!對作
者來說它悠揚而熟悉,還有甜味兒,像夜鶯、流水
般,讓人覺得安慰、親切、優美、輕松。
10、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圍繞彈
琴姑娘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三、想像畫面,感悟琴聲
1、教師:同學們,究竟是什么打動了兒童文學家的
心,讓他對一個小女孩如此欽佩?請同學們默讀課
文,到字里行間去尋找原因,用波浪線畫出那一幅
幅將琴聲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色。
(1)學生默讀勾畫,教師巡視。
(2)指名反饋,教師出示相關語段。
生:“只要琴聲一響,雨點就……,叮咚!叮
咚!叮叮咚咚!……”
師:“只要……就……灑在……灑在……也灑
在……”,用排比句式將春雨和琴聲描寫融為一
體,雨聲與琴聲交織出美妙的音樂。誰再來讀?
生:“人們都到街頭、湖濱廣場,公園里去乘涼
仍然不斷的傳出好聽的琴聲—叮咚!叮咚!叮叮
咚咚!……”
師:是啊,悶熱的夏日里,窗口動聽的琴聲仍不
斷,難怪作者會邊走邊想像邊欽佩這彈琴人。
是誰又讓天高氣爽的秋日更加恬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