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 “擻”“綻”等 14 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會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對人物進行剖析,感悟人物的特點。
4.指導學生初步感知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外在表象來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問:同學們,誰看過電影《小兵張嘎》?看過的同學能說說嘎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學生交流,老師板書學生回答得比較有見地的說法:“聰明機智”“倔強頑皮”“嫉惡如仇”……)
2.談話引入:看來電影把嘎子的形象塑造得可真是生動,讓大家現在也記憶猶新。那么,今天我們就再一次重溫《小兵張嘎》這個故事的一個片段。板書課題: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同桌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為對方的朗讀作評價。
2.自已再讀課文,把第一次讀時出錯的地方仔細地看一看,讀一讀,做到正確通順。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細讀課文,品析人物描寫
1.默看課文,用筆勾出描寫小嘎子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2.讀了這一片段的描寫,你想用怎樣的詞語評價小嘎子?請你再讀一讀上面的句子后與同學討論。(板書:機靈 好勝)
3.動作描寫特別細致,你們體會到了嗎?
4.齊讀描寫嘎子的句子。
5.請大家按照“抓特點”“品詞句”的方法再去看看,小嘎子的對手胖墩兒,又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呢?
6.小組自學,教師巡視。
7.全班交流,請學生讀一讀自已理解的胖墩的特點,還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在理解“小嘎子”的人物特點中,以老師引導為主;在理解“胖墩兒”的時候,可借鑒剛學習的方法,因此以學生自主實踐為主,鼓勵學生大膽體會和交流,品味這一人物塑造的精妙之處。)
四、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1.文中摔跤的兩個小孩兒你更喜歡誰?為什么?(學生交流)
2.大家看,作家徐光耀用筆墨勾勒出的兩個人物,讓我們大家都喜歡上了。誰知道他采用了哪些方法?(認真觀察,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再進行相應的點撥。)
3.讓我們再一次的去感受感受,兩個小孩兒那天真無邪的摔跤比賽吧!再一次,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1.談話交流:同學們,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出了許許多多的大文豪。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新的作家。(板書:吳敬梓)你對他了解多少呢?把你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