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感受小嘎子、胖墩兒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三、感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初步學習描寫人物。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初步學習描寫人物。
課前準備:預習《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閱讀有關的背景資料。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出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將相和》、《草船借箭》、《景陽岡》……這些課文嗎?它們都成功地描寫了一些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人物描寫的代表作。
2、出示課題《人物描寫一組》。
3、過渡:這課書一共有三個片段,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第一個:《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二、初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觀看電影。
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樣摔跤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請欣賞電影《小兵張嘎》選段。(課件播放電影)
2、教師范讀課文,提問。
看完電影,還有點意猶未盡吧!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摔跤比賽精彩嗎?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寫得非常的精彩,請翻開書,先聽老師讀一遍吧。邊聽邊想:課文寫了誰?寫了什么事?
3、學生反饋。
4、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書邊思考:小嘎子、胖墩兒是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5、小組交流。
小嘎子、胖墩兒是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請在書本上寫一寫,把有關的句子畫一畫。然后分小組交流,看誰寫得最多。
6、全班交流展示。
大家一起玩?zhèn)游戲好嗎?小嘎子、胖墩兒都各有特點,下面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出來寫一個。要求答案不能跟別人的相同。(學生板書)
7、讀句子,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真是各有見解!課文很多句子都能突出人物的特點,你最喜歡哪句?請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三、再讀課文,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1、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描寫人物有很多的方法,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等,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描寫人物時主要用了什么方法?
2、反饋、小結。
課文沒有面面俱到地寫,而是選擇一兩個方面進行細致的描寫,這也是課文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地方!
3、 體會動詞使用的準確。(課件出示句子)
這是什么描寫呢?你能把這里表示動作的詞語都找出來嗎?這些動作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呢?
a、“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著腰說,“來吧,是一*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一摟。
c、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d、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e、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
f、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4、課堂演練,直觀感受。
哎呀,這里的動詞用得這么好,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吧!請兩位同學扮演一下,來個摔跤比賽好嗎?(請兩位學生表演)
四、引導交流,初步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1、游戲拓展,反向強化寫法。(以人物描寫為謎面猜謎)
大家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跟大家玩?zhèn)猜謎語的游戲吧。請看謎面猜出是哪個人物。(出示謎語)
a、他用左手緊緊地揪住大蟲的頂花皮,空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武松)
你能看出這是什么描寫嗎?(動作描寫)對,揪、提、打幾個動作使一個武功高強的武松呼之欲出。
b、他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 (老漢)
動作描寫和語言的描寫結合,充分地表現(xiàn)出老漢內心的堅定。
c、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就皺緊眉頭哽咽下去。(老班長)
幾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讓讀者跟“我”的感受緊緊地拉到了一起。
2、教師小結。
這些動作描寫得多么的細致啊!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的特點,進行細致的描寫,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這點真值得我們學習呀!
3、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描述。
紙上談兵還不夠,現(xiàn)在讓老師表演一個節(jié)目,讓大家感受一下,好嗎?老師有個侄女兒,住在鄉(xiāng)下,放假了,想到我家玩一玩,我想,有直達的車,就讓她自己坐車來。我這邊到車站接人,左等右等車還沒來,原來車中途壞了,晚點了一個小時。那時等得我呀,是焦急如焚!我把這個情節(jié)演一演吧!
a、請一位學生協(xié)助表演情節(jié)。
(各站一方、停車、看表、掂腳張望、走來走去)“哎呀,怎么搞的,這車怎么還沒來呀?”
(看表、掂腳張望、走來走去、跺拳)“哎呀,真是急死人了。”
(突然想起)“不會在路上出什么事吧?”
(打電話)“哥嗎?玲玲幾點上的車呀?車號是多少呀?沒沒事的,我在車站呢!”(跺拳)“哎呀,怎么辦呀!”
(眼睛一亮)“咦,車!車!”(揮手)“玲玲!玲玲!”
(向她跑去。)“哎呀,終于看到你了!沒事吧?”(摸頭)
b、引導學生描述。
能看出我這個姑姑有什么特點嗎?(很愛侄女兒)如果請你描寫姑姑,你會抓住什么寫呢?能詳細地說說嗎?
動作方面:停車、不停地看表、掂腳張望、走來走去、跺拳、打電話、揮手、跑、摸頭
語言方面:不停地嘆氣、打電話、看到車時叫喊,記得我說了什么話嗎?哎呀,怎么搞的,這車怎么還沒來呀?哎呀,真是急死人了。不會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哎呀,怎么辦呀!咦,車!車!玲玲!玲玲!哎呀,終于看到你了!沒事吧?
心理方面:你能想到我心里想些什么嗎?擔心是路上出了事。心里會有很多的假設。
神態(tài)方面:神態(tài)不斷變化,開始比較放松,后來,眉頭皺得越來越緊。見到侄女時喜出望外。
五、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剛才同學們說得真是太好了,如果大家覺得不夠的話,還可以借助你們豐富的想象力,盡量地把人物的特點描寫得更加具體。其實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寫作的題材,就算掃地、洗碗、洗衣服這樣的細節(jié)也可以突出人物的特點。但是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平時除了要多觀察,還要多練筆,多積累,寫作時才會下筆如有神啊。
課后,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最熟悉的人物,觀察半小時,然后試著描寫他的一個活動片段。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子、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騷、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1、在這學期的語文學習中,我們結識了顧全大局的藺相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舍己為人的老班長,他們鮮明的性格特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讀了這個課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課題:
人物描寫一組
2、不錯,我們第一次接觸這樣編排的課文,感覺挺新鮮吧。這三個片段分別選自我國古代和現(xiàn)代小說,都是文學描寫的代表作。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一下這組課文講了幾個故事片段。
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字音:
“監(jiān)生”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號,“監(jiān)”讀四聲。
二、學習第一個片段
1、我們來看第一個片段:
先讀讀導讀提示,然后再讀片段。想想這個片段寫了誰,寫了他的什么事情?把句子讀通順,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這個片段主要寫了什么?
3、了解了片段的主要意思,如果要正確地朗讀,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4、你們就像小老師一樣帶著大家學習,這些詞語的確要讀準確。老師也找了幾個,我們看屏幕。誰來讀?
5、好,讀課文時有沒有原來不懂現(xiàn)在懂了,或是到現(xiàn)在還不懂的內容,請?zhí)岢鰜怼?/p>
(隨機理解:請同學們看屏幕,“走馬燈”是一種供玩賞的燈,它是把彩紙剪成各種形象,貼在燈里特制的輪子上,點燃了燈里的蠟燭,上升的熱空氣使輪子轉動起來,紙剪的圖案也隨著繞圈兒。)
6、同學們,詞語能讀正確了,不懂的地方也解決了,相信你們再讀這個片段的時候一定能讀得更好。認真讀一讀,想想小嘎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邊讀書邊思考,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7、全班交流,點撥引導,指導朗讀。
8、在這個片段里,胖墩兒也是個可愛的孩子。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9、是啊,胖墩兒和小嘎子之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寫。你們有同感嗎?
10、作者抓住了他們的動作及心理描寫,一個機靈的嘎小子和一個憨厚老實的小胖墩兒就這樣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作家徐光耀的這部小說《小兵張嘎》早就被搬上銀幕啦,讓我們一起欣賞他們摔跤的場面吧。
(播放電影片段。)
三、品讀第二個片段
1、好,我們來看第二個片段。這個片段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想一想我們學習第一個片段的方法,先怎么讀?
2、善于總結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3、嚴監(jiān)生是一個大地主,擁有十多萬兩銀子,這么一個有錢人愛財勝過生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看看嚴監(jiān)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對這個片段的寫法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邊讀書邊思考,把重要的句子畫一畫,然后和同伴交流交流。
5、全班交流,點撥引導,指導朗讀。
6、就是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莖燈草,使得嚴監(jiān)生耿耿于懷,難以斷氣。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的形象躍然紙上。(點擊出示句子。)這些突出嚴監(jiān)生性格特點的語句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寫得生動傳神,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7、嚴監(jiān)生此時氣息奄奄,已經一連三天不能說話了。當大侄子、二侄子、奶媽都沒有猜中他的心思時,他該有多著急啊!同學們能猜測一下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8、大家體會得很好!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分角色再來讀讀這個片段。
9、短短的三百多個字就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特點的?
10、你說得多精彩呀!并不是說寫人就必須把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一一寫全,而是根據需要抓住其中的一兩個方面進行細致地描寫,就能突出人物的特點,抓住讀者的心。你們說對嗎?
四、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片段,深刻感受了一老一小的人物形象,相信大家從中體會出了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課余,同學們可以把這兩個片段再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品讀第三個片段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片段,結識了三個各具特色的人物:小嘎子、胖墩兒和嚴監(jiān)生。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最后一個片段,這個片段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這個片段既難讀,又不好理解。
2、先自己試著讀讀這個片段,想想寫了誰,寫了她的什么事?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沒關系,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一會兒老師來幫忙。
3、老師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在盡全力嘗試著讀好這個片段。先來說說主要寫了什么吧。
4、為了正確朗讀這個片段,我們來互相提醒一下注意什么?
5、還有一些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詞語。)
6、預設學生在讀描寫“王熙鳳打扮”那部分文學時有困難。
這部分讀起來確實有難度,老師也是反復讀了多遍才讀順口的。那咱們就重點練習讀好這部分,我讀一句請同學們跟我讀一句,這樣可以嗎?
7、怎么樣?感覺沒那么難了吧。請同學們把這部分再反復多讀幾遍。
8、誰有勇氣來讀一讀?
9、“髻”就是盤在頭頂或是腦后的一種發(fā)式,“釵”是別在髻上的一種首飾。
對呀。雖然我們只零零星星地讀了其中的一點兒內容,卻并不影響我們通過讀整段文字對王熙鳳這個人的一種強烈的感覺,是不是?
沒錯,這通身的打扮顯示了她的華貴。同學們,最難讀的部分我們已經攻克它了,相信你們再讀課文的時候會讀得更好。可以出聲讀,可以默讀,還可以瀏覽,看看王熙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讀讀、想想、畫畫,和伙伴交流交流。
10、王熙鳳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老師想聽一聽,在你們這十幾歲的孩子眼里,她是個怎樣的人呢?大家各抒己見吧。
(相機理解“嫡親”。)
11、一個王熙鳳,被大家讀出了這么多內容。我們來一睹這“鳳辣子”的風采吧。
(播放電影《紅樓夢》中王熙鳳初見黛玉的錄像片段。)
12、看了錄像,再來讀這個片段一定會有新的感受。請同學們把這個片段再來完整地讀一讀,感受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肖像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布置下節(jié)課任務
下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三個片段的對比閱讀,體會它們在描寫人物上的異同;還要寫寫生字,交流我們曾經讀過的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中,哪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布置作業(yè)
大家對王熙鳳這個人物評頭品足,各抒己見,所以說她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嘛!她的種種表現(xiàn)和她處事待人的八面玲瓏與她生活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要想走進她,了解她,利用課余時間可以去讀一讀原著《紅樓夢》。
《人物描寫一組》是本冊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也是頭一次接觸和教學,這組描寫編排得很有特色,也很必要,它要求學生能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的形象,并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xiàn)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這對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大有益處。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是教學本課的重難點,因此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揭示課題,通讀課文
首先出示課題《人物描寫一組》,說說以前學過的課文或讀過的課外讀物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說一說是怎樣描寫的。
二、默讀課文,暢談感受
默讀課文,尋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讀幾遍。 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感受,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如: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評價,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可以說說課文的語言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上的作用……
三、深入研讀,感受人物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深入閱讀短文,并在短文中找出特別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詞句,畫下來,反復朗讀。然后,再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所閱讀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四、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描寫
回憶生活中影響深刻的人物,設想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描寫一個人物活動的片斷。
依此教學設計,在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作演示,聯(lián)系上下文及閱讀注釋等方法,理解"虎勢兒,公雞鹐架,精神抖擻,破綻,郎中,諸親六眷,越發(fā)"等詞的意思.
2.在動作演示,比較及反復朗讀等方法的幫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3.在討論與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小說寫作的特點,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
二,教學重難點:
在動作演示,比較及反復朗讀等方法的幫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教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和《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兩篇文章,體會人物描寫方法之動作描寫的運用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主人公
1.復習導入
直接揭示課題,回顧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隨機板書.
2.講解小說的特點:
以曲折滌蕩的情節(jié),塑造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是其重要特點.
3.由小標題及其出處,揭示主人公,稍作介紹并板書.請生書空.
二,直面小嘎子
1.初讀,讀通.
2.指讀,正音.
3.請生說說這個片斷主要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塑造小嘎子
4.師:摔跤自然少不了你推我擋的動作!但摔跤更少不了策略!可是文章中卻沒有寫清楚小嘎子是怎么想的.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文章劃一劃小嘎子的動作,并寫一寫當時他可能是怎么想的.寫完后,四人組討論討論.
5.交流.
重點理解:
虎勢兒中的勇猛,公雞鹐架的謹慎,精神抖擻的自信,巧招冷絆子中的機智
請生說清小嘎子的心理想法,反復讀文中句子,讀出韻味.
6.動作描寫能把一幅幅逼真的畫面再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我想你們一定看到了他倆摔跤時的樣子.請兩生上臺演示,生配讀.
7.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嘎子
只可惜,他碰到了胖墩兒這個摔跤——慣手.理解"慣手".
三,直面嚴監(jiān)生
1.我們認識了一個勇猛機智又調皮的小嘎子,再讓我們來了解了解另一個人物——嚴監(jiān)生.
2.這個片斷的標題是——
補充標題.
課文中哪里寫了嚴監(jiān)生的臨死
交流.隨機提煉出詞語:奄奄一息,無藥可救,回天無力,行將就木……
3.對于小嘎子的動作描寫是豐富的,可是對嚴監(jiān)生,作家吳敬梓卻寫得極簡單,主要只關注了他身體兩個部位的動作.請學生再自讀文章,找一找.
生答,板書:頭 手
4.文中幾次寫到了他的頭和手的動作 請生劃下來.
出示表格.請生讀文自填.
次序
頭
手
心理
1把頭搖了兩三搖
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2他把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
越發(fā)指得緊了
3把眼閉著搖頭
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4點一點頭
把手垂下
5.交流.
6.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第七單元的課文都是描寫人物的,除了讓學生理了解課文的重要內容外,體會人物鮮明的性情特色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重點是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學22課《人物描寫一組》時著重點就放在體會描寫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是由三篇獨立的片段組成的:《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選自名著。這三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而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著重點又不盡相同。在教學時,我不急于求成,先復習一下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某種性情特色或某種思想品質。我用了三個課時,每一片課文用一個課時,每課抓住一個訓練的重點。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著重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學習。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動作的詞句并劃出來,先自己體會,然后交換匯報。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不僅把文中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詞語都找出來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辟。再讓學生個別讀、集體讀這些句子,更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著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著、語言的描寫來學習。采用小組的情勢,先劃出相關的句子,再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換。學生在交換的時候還會有較大的爭議,通過同窗們的探討,該搜理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挖掘出來了。
《臨死前的鹽堿聲》作者重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教學時,我采用完全讓學生自己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讀完課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在書上把自己的理解寫下批注,絕大部分同窗寫得差不多的時候,讓他們互相交換一下后再在全班作匯報。
通過這些方式的學習,同窗們對人物描寫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隊表現(xiàn)人物的性情特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學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也更明確地體會到了寫人的文章應當如何去寫,寫人的文章與寫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學生應當比以前明確一些了,比較好地達到了學習和運用的效果。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騷、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了解《小兵張嘎》、《儒林外史》、《紅樓夢》的故事梗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導語
你們看了《小兵張嘎》后,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張嘎與胖墩兒摔跤比賽的情景。老師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學生讀,正音。如“擻”,應讀“sǒu”,不要讀成“shǒu”;“綻”,應讀“zhàn”,不要讀成“zàn”,也不要讀成“dìng”;“扳”,應讀“bān”,不要讀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寫了什么
4.組內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讀課文,感受形象
1.再讀課文,邊讀邊在頭腦里浮現(xiàn)小嘎子與胖墩摔跤的情景,讀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動作體會。
2.播放小嘎子與胖墩摔跤的電影片段讓學生觀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動作
4.談談:讀了課文,小嘎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課文又是通過什么方法塑造這一形象的。
出示重點語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一摟。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③兩個人走馬似的轉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寫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小組交流,這些語句體現(xiàn)了小嘎子什么樣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1.組內進行朗讀,各組推薦最佳選手進行比賽。
2.體會人物形象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怎樣刻畫人物呢?方法是多樣的,有以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的間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的直接揭示,還有以動作描寫來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的寫法。其中對動作描寫的偏好,可以說是任何一個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這一意義上說,動作的確是透視人物心理的多棱鏡。
動作描寫
動作細節(jié),尤其是凝聚人物個性的細微動作,往往是個性化人物的特有標志。重筆特寫凸現(xiàn)人物的個性,提示人物復雜而深邃的內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嚴監(jiān)生監(jiān)死前“伸”最終使其成了世界文學名著人物畫廊中的又一吝嗇鬼的典型。至于窮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臺上“排出”九文大錢時的得意,
濃墨潑寫體現(xiàn)人物性格
動作是無聲的語言,是人物個性的符號。濃墨潑寫人物一連串的動作,在動作群的刻畫描寫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來。
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刻劃人物的一項基本功,其表現(xiàn)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內心獨白、表情描摹、展開聯(lián)想等。心理描寫經常與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目的在于準確地傳情達意,但無論用哪一種方式表現(xiàn),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這篇短文采用的是內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樣想來表現(xiàn)。這種寫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跡。如“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這句心理描寫。
五、拓展
閱讀《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
1.你們讀過《儒林外史》嗎?誰能說說這部書主要寫的是什么?
2.補充資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無恥行為的真實生動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強烈地抨擊了罪惡的科舉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等,客觀上否定了整個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國諷刺文學中的精品,作者擅長運用典型情節(jié),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語言準確、精煉、形象,具有諷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高峰。
3.簡介吳敬梓
吳敬梓(1710~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吳敬梓雖是名門望族的后代,小時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經濟地位的迅速變化,使他接觸了勞動人民,看到了社會的黑暗和科舉制度的罪惡。因為思想上有進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寫現(xiàn)實的諷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寫出《儒林外史》這部十分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
二、導入課文
1.一個人,在臨死時,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答。
2.我們看看吳敬梓是怎樣描寫臨死地主的?揭示課題,板書: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利用上下文或者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詞。
2.指名學生朗讀,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寫了什么?短文記敘了嚴監(jiān)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三、再讀課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師范讀課文,生想象畫面:邊聽邊想象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樣子
2.交流,達成共識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仔細觀察。作者對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tài)作了細致的描寫,請同學們先找出有關語句細致地讀一讀,并根據他的動作、神態(tài)的變化揣摩揣摩他臨死前的心理活動,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學生反復讀這句,思考:他可能說什么?心理想些什么
3.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
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指派小組同學上臺讀。老師巡視。
讀讀評評,直到讀好為止
四、體會寫法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和《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兩篇短文都刻畫了人物形象。前者運用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后者運用了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
神態(tài)描寫:就是指描寫人物臉部的細微的表情和姿態(tài)。
神態(tài)描寫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筆墨,要面面俱到。
要與外貌描寫適當區(qū)別,注意細致觀察,用心揣摩。
神態(tài)是人的一種行為,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人們常說:“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tài)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內心活動常常從人的臉部顯示出來的。一個人心里高興,往往就喜上眉梢;內心得意,就眉飛色舞;心里擔憂,往往滿臉愁容;內心痛苦,就雙眉緊皺。
要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得注意如下幾點:
(一)要注意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
要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就要仔細觀察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發(fā)自內心的喜悅;“歪起一個嘴笑”是表示心懷鬼胎,不懷好意;“張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現(xiàn)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現(xiàn)笑得痛快。可見只有觀察清楚各種神態(tài)的特點,才能在描寫神態(tài)中反映不同的意義。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同一場合的神態(tài)往往是不一樣的。年齡相近,性別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對待同一件事,他們的神態(tài)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碰到不同的情況時,他的神態(tài)也會不一樣的。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還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離開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tài)而寫神態(tài)。
(三)要同行動和語言描寫相結合
神態(tài)描寫要結合在人物行為或語言敘述中,加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五、拓展
閱讀《儒林外史》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抽學生朗讀全文,評議。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學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寫了什么?(短文重點寫的是林黛玉初進大觀園,與眾人相見的過程中,與“鳳辣子”王熙鳳見面的經過。通過對這一見面過程的描寫,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于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1.交流:你覺得王熙鳳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2.老師在學生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欣賞從電視劇《紅樓夢》中剪輯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片段,使學生進一步直觀地感受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
①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語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②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
我今兒才算見了!
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③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讓學生通過句子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性格。
4.你喜歡王熙鳳嗎?喜歡,說說原因;不喜歡,也說說原因。
三、直擊重點、探究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以及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
1.正面描寫
未寫其形,先使聞聲。一語末了,只聽后院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一句話,就把王熙鳳性格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張狂放肆,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還可以看出她在賈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鳳的內心世界。在她會見黛玉時的舉止言談中表現(xiàn)得很充分。“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
我今兒才算見了!
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短短幾句話,表面上是稱贊了林黛玉的豐姿,實際上卻是在阿諛賈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親的孫女兒,真是面面俱到,圓滑之至;
“……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怎么繼而拭淚──因為提到黛玉的母親,她想到賈母定會為女兒去世而悲傷,所以便搶先“用帕拭淚”;最后又轉悲為喜──因為她見賈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這個感情的轉變。她拉著黛玉的手問長問短,一方面是為了通過待客熱情的表白,來炫耀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和權勢;一方面又是為了在賈母面前表現(xiàn)她對黛玉的關切。
作者就這樣入木三分地描繪了她察言觀色、機變逢迎的本領,揭露了她在賈府中得寵的原因。
2.側面描寫
黛玉納罕道:這些人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
林黛玉和賈母對王熙鳳的感覺和評價則從側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寫,與那些正面描寫共同完成對王熙鳳性格特征的刻畫。
3.外貌描寫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丹唇未啟笑先聞。”
作品具體細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容貌,在服飾方面,選取頭飾、裙飾和服飾三個要點,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珍珠寶玉于一身的妝扮,既使讀者看出了一位貴族少婦的尊貴,也在珠光寶氣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氣;在容貌方面,則著重寫她的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xiàn)她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刁鉆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內容很廣,如容貌、神態(tài)、衣飾、風度等等。外貌寫得好,對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寫人物外貌易犯的一個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頭發(fā)、衣著等樣樣都寫。
4.語言描寫
找出語言描寫的句子
板書設計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子、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騷、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1.在這學期的語文學習中,我們結識了顧全大局的藺相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舍己為人的老班長,他們鮮明的性格特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板書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不錯,我們第一次接觸這樣編排的課文,感覺挺新鮮吧。這三個片段分別選自我國古代和現(xiàn)代小說,都是文學描寫的代表作。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一下這組課文講了幾個故事片段。
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字音:“監(jiān)生”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號,“監(jiān)”讀四聲。
二、學習第一個片段
1.我們來看第一個片段。先讀讀導讀提示,然后再讀片段。想想這個片段寫了誰,寫了他的什么事情?把句子讀通順,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這個片段主要寫了什么?
3.了解了片段的主要意思,如果要正確地朗讀,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4.你們就像小老師一樣帶著大家學習,這些詞語的確要讀準確。老師也找了幾個,我們看屏幕。誰來讀?
5.好,讀課文時有沒有原來不懂現(xiàn)在懂了,或是到現(xiàn)在還不懂的內容,請?zhí)岢鰜怼#S機理解:請同學們看屏幕,“走馬燈”是一種供玩賞的燈,它是把彩紙剪成各種形象,貼在燈里特制的輪子上,點燃了燈里的蠟燭,上升的熱空氣使輪子轉動起來,紙剪的圖案也隨著繞圈兒。)
6.同學們,詞語能讀正確了,不懂的地方也解決了,相信你們再讀這個片段的時候一定能讀得更好。認真讀一讀,想想小嘎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邊讀書邊思考,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7.全班交流,點撥引導,指導朗讀。
8.在這個片段里,胖墩兒也是個可愛的孩子。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9.是啊,胖墩兒和小嘎子之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寫。你們有同感嗎?
10.作者抓住了他們的動作及心理描寫,一個機靈的嘎小子和一個憨厚老實的小胖墩兒就這樣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作家徐光耀的這部小說《小兵張嘎》早就被搬上銀幕啦,讓我們一起欣賞他們摔跤的場面吧。(播放電影片段)
三、品讀第二個片段
1.好,我們來看第二個片段。這個片段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想一想我們學習第一個片段的方法,先怎么讀?
2.善于總結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3.嚴監(jiān)生是一個大地主,擁有十多萬兩銀子,這么一個有錢人愛財勝過生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看看嚴監(jiān)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對這個片段的寫法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邊讀書邊思考,把重要的句子畫一畫,然后和同伴交流交流。
5.全班交流,點撥引導,指導朗讀。
6.就是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莖燈草,使得嚴監(jiān)生耿耿于懷,難以斷氣。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的形象躍然紙上。(點擊出示句子。)這些突出嚴監(jiān)生性格特點的語句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寫得生動傳神,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7.嚴監(jiān)生此時氣息奄奄,已經一連三天不能說話了。當大侄子、二侄子、奶媽都沒有猜中他的心思時,他該有多著急啊!同學們能猜測一下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8.大家體會得很好!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分角色再來讀讀這個片段。
9.短短的三百多個字就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特點的?
10.你說得多精彩呀!并不是說寫人就必須把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一一寫全,而是根據需要抓住其中的一兩個方面進行細致地描寫,就能突出人物的特點,抓住讀者的心。你們說對嗎?
四、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片段,深刻感受了一老一小的人物形象,相信大家從中體會出了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課余,同學們可以把這兩個片段再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品讀第三個片段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片段,結識了三個各具特色的人物:小嘎子、胖墩兒和嚴監(jiān)生。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最后一個片段,這個片段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這個片段既難讀,又不好理解。
2.先自己試著讀讀這個片段,想想寫了誰,寫了她的什么事?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沒關系,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一會兒老師來幫忙。
3.老師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在盡全力嘗試著讀好這個片段。先來說說主要寫了什么吧。
4.為了正確朗讀這個片段,我們來互相提醒一下注意什么?
5.還有一些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詞語)
6.預設學生在讀描寫“王熙鳳打扮”那部分文學時有困難。
這部分讀起來確實有難度,老師也是反復讀了多遍才讀順口的。那咱們就重點練習讀好這部分,我讀一句請同學們跟我讀一句,這樣可以嗎?
7.怎么樣?感覺沒那么難了吧。請同學們把這部分再反復多讀幾遍。
8.誰有勇氣來讀一讀?
9.“髻”就是盤在頭頂或是腦后的一種發(fā)式,“釵”是別在髻上的一種首飾。
對呀。雖然我們只零零星星地讀了其中的一點兒內容,卻并不影響我們通過讀整段文字對王熙鳳這個人的一種強烈的感覺,是不是?
沒錯,這通身的打扮顯示了她的華貴。同學們,最難讀的部分我們已經攻克它了,相信你們再讀課文的時候會讀得更好。可以出聲讀,可以默讀,還可以瀏覽,看看王熙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讀讀、想想、畫畫,和伙伴交流交流。
10.王熙鳳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老師想聽一聽,在你們這十幾歲的孩子眼里,她是個怎樣的人呢?大家各抒己見吧。(相機理解“嫡親”)
11.一個王熙鳳,被大家讀出了這么多內容。我們來一睹這“鳳辣子”的風采吧。(播放電影《紅樓夢》中王熙鳳初見黛玉的錄像片段。)
12.看了錄像,再來讀這個片段一定會有新的感受。請同學們把這個片段再來完整地讀一讀,感受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肖像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布置下節(jié)課任務
下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三個片段的對比閱讀,體會它們在描寫人物上的異同;還要寫寫生字,交流我們曾經讀過的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中,哪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布置作業(yè)
大家對王熙鳳這個人物評頭品足,各抒己見,所以說她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嘛!她的種種表現(xiàn)和她處事待人的八面玲瓏與她生活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要想走進她,了解她,利用課余時間可以去讀一讀原著《紅樓夢》。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騷、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
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情感與思想】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拓展與延伸】圍繞單元專題安排課外閱讀的內容。
【重、難點突破】感受人物形象,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這冊學的有關寫人的文章,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樣的寫法才把人物描寫的如此生動形象的嗎?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選自《儒林外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題目為編者所加。這3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可以說這3個片段是人物描寫的經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三個個性分明的人物,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樣神奇的筆法來描寫的吧。
二、學習《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1、你們看過《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嗎?里面的嘎子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啊!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重溫他摔跤時的“嘎”勁吧。
2、學生自學課文,找出描寫嘎子的內容,說說嘎子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提示:重點抓住嘎子的動作、心理來體會。
小嘎子是個個性鮮明的男孩子。他“從不單憑力氣”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著”自己“眼疾手快”,所以,這次跟胖墩兒摔跤,“自然不跟他一*一摟”,而選擇了適合自己特長的“隨便摔”的方式。從一開始對摔跤方式的選擇,就可見這個頑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計。起初,他依據自己和胖墩兒的體形差異,找準對方的弱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采取了圍著對手“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的戰(zhàn)術。在摔跤中,當小嘎子處于劣勢時,他便積極開動腦筋,“推拉拽頂”,想出了各種辦法。就是在他與胖墩兒酣戰(zhàn)到最后時,他還是“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整個摔跤過程都不見小嘎子的蠻干硬拼硬斗,處處可見他的機靈、敏捷、有智謀。另外,從他時時想把對手打敗,又不難看出他爭強好勝的一面。
3、你知道作者是用了什么寫法才寫得這么生動的嗎?
提示:重點理解動作描寫與心理描寫。如:
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
在這當中,還夾雜著對嘎子心理活動的描寫,比如,“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去勾他的腿”,這些描寫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人物性格。動詞的準確運用和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塑造了小嘎子這個兒童形象,顯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畫上的功力。
板書設計:
動作:機敏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心理:頑皮、爭強好勝、富有心計
三、學習《臨死的嚴監(jiān)生》
1、先讀課文前面的簡介,然后結合注釋讀懂課文內容。
2、課文寫了嚴監(jiān)生的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抓住了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動作——嚴監(jiān)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3、你知道這種寫人的方法是什么嗎?
提示:細節(jié),這是一種最能刻畫出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它包括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是從細微之處表現(xiàn)人物本質的一種方法,是非常實用的。
板書設計:
細節(jié):兩根手指——兩莖燈草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 形象:守財奴
效果: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四學習《“辣妹子”初見林黛玉》
運用學習前兩個片段的方法,學習本片段。
提示:本片段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外貌和動作進行了刻畫,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深刻地描繪出了“辣妹子”的人物特點。讓學生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板書設計: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貌似爽朗、熱情,實則張狂放肆
鳳 辣 子 著裝:頭飾、裙飾和服飾 尊貴而俗氣
察言觀色、機變逢迎 容貌:眼、眉、面、唇 美麗外表下隱藏刁鉆和狡黠
語言(內心):熱情、炫耀、關切 阿諛圓滑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引導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課前準備
觀看電影《小兵張嘎》電視《紅樓夢》《儒林外史》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搖曳多姿、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寫出他們的風采的?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人物描寫一組》。
二.提煉寫法
(一)總結文本寫法。
1.思考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幾位
小嘎子、嚴監(jiān)生和王熙鳳。(電腦出示三個人物頭像)
2.回顧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及描寫方法。
⑴小嘎子給人的印象是頑皮機敏、爭強好勝,永不服輸。(學生邊說教師邊點擊鼠標,鏈接到小嘎子頁面)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動作、心理來寫的,還運用了不少修辭方法。
⑵指讀《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思考《儒林外史》里的嚴監(jiān)生性格特點及描寫方法。
嚴監(jiān)生非常吝嗇貪財,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來寫的,尤其是嚴監(jiān)生伸出兩個手指的細節(jié)。
⑶指讀《林黛玉初見鳳辣子》,思考王熙鳳性格特點及描寫方法。
王熙鳳很潑辣很張狂,這從對林黛玉和賈母的側面描寫可以體現(xiàn)出來;說話見風使舵,這從作者正面的語言描寫可以看出來。
(二)知識遷移,歸納課外文章寫作特點。
1.進行中國古典名著的片斷閱讀,強化訓練所學方法。(教師課前給學生印發(fā)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四個人物片斷描寫讓學生熟讀),課前同學們已經熟讀了這四個名著片斷,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一個最感興趣的人物,說說他的性格特點和人物描寫的方法。
2.學生討論,匯報。(匯報時教師結合多媒體呈現(xiàn)相應的能體現(xiàn)人物特點的畫面。)
匯報曹操人物特點,短文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寫出了他的生性多疑和禮賢下士。
匯報林黛玉這個人物,做著抓住林黛玉臨死前的語言和動作、神態(tài),寫出了她的體弱多病和孤苦伶仃。
(三)游戲拓展,反向強化寫法。
以《水滸傳》中的人物描寫為謎面,猜出謎底是《水滸傳》中的哪些人物。
電腦出示:只見人叢里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
人物:李逵。
引導歸納人物寫法:從人物的外貌和動作,還有斧頭,都是李逵的特點。
電腦出示“道:‘有何難哉!’便拈弓搭箭,縱馬向前,望著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紅燈射將下來。”
人物:花榮。
引導歸納人物寫法:從動作和語言上可以看出箭術高超的人物特點。
電腦出示:“聽了大驚道:‘這三十馀歲的正是陸虞侯!那潑賤敢來這里害我!休要撞見我,只教他骨肉為泥!’”
林沖。從人物的語言上可以看出這人和陸虞侯有深仇大恨,寫出了情節(jié)上的特點。
(四)引導學生總結寫人文章的寫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寫出人物的特點。
2.細致地寫,恰當地使用比喻、反問、設問等修辭方法。
3.可以適當通過別人的心理、語言描寫,反映所寫人物的特點。
三.課堂練筆
(一)運用所學人物描寫進行片斷習作,師隨機指導。
1.出示習作要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許多人陪伴我們慢慢長大,父母、老師、同學……這些人很值得我們記錄下來。請運用恰當的人物描寫方法,寫出你最想記錄的一個人。寫出他(她)的特點,字數150字左右。”
2.學生進行片斷習作,師隨機指導。
3.習作匯報,學生評價。
注意結合課堂總結的寫人文章的寫法、人物特點、語言詞句等多角度進行評價,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四.拓展欣賞
教師出示自己的習作,標示人物描寫的地方,配樂誦讀,生欣賞。
“終于,我從沈陽回來,拖著疲憊的身軀。一進家門,便看見父親迎在那里,好像一直等著我似的。他不說話,兩眼直盯著我,從頭頂一直打量到腳上。我正要嘲笑他的大驚小怪,他似乎已經察覺,立刻扭轉頭,大踏步地走進廚房里,片刻之后,便接二連三地喚我吃飯。飯罷,父親照例坐在沙發(fā)上看報,我在一旁和他閑談。困倦襲來,我忍不住將腦袋靠在他的肩頭。父親的肩頭微微一顫,卻沒有動。我從小就惱恨他沒有文學作品中的父親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更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威望和財富。可是,這一刻,他的肩頭就像粗壯的老樹,供疲倦歸來的我貪婪地依靠;像一座山,托著我跋涉求索的希望。家,此刻就挑在父親的肩頭上。
翌日清晨,我醒來時,正睡在我那張無比寬敞、溫暖又舒適的大床上。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字詞薈萃】
1.看拼音,寫詞語。
chuān suō pò zhàn shǒu pà
( ) ( ) ( )
shōu liǎn fēnɡ sāo zǔ zōnɡ
( ) ( ) ( )
2. 比一比,再組詞。
摟( ) 倒( ) 皆( ) 憐( )
擻( ) 侄( ) 替( ) 伶( )
3.填字成詞。
手( )眼快 精神( )( )
仰( )朝天 三( )兩( )
【句段集錦】
給下列加點的詞語換一種說法,意思不變。
(1)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 ( )
(2)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 ( )
【課文鏈接】
按課文內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是嗎?”小胖墩兒( )起來,立刻( )兩步,一閃身 ( )了單褂兒,( )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在括號里填寫的都是描寫 的詞。從這段描寫中,我們體會到了小胖墩兒 。
(2)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這里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是描寫 ,第二句話是寫
。從第二句話中我們體會到了 。
【課外延伸】
1.閱讀:
澀澀的香布袋
一個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雖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長假的第三天,我們旅游的景點是林州市石板巖村的王相巖。在下山的路上,導游阿姨告訴我們: “這兒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們所謂的秋假其實就是回家?guī)椭议L干活。”同時,她也向我們介紹了這里的三大特產——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們特別留心石梯兩旁的雜貨。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個賣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著一件大紅色外套,腦后隨意地扎著一個辮兒,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過往的行人。她見我們走了過去,就對我們說:“買一個香布袋吧,能驅邪氣,保平安。”媽媽摸了摸香布袋,問她:“這是你媽媽縫好,讓你來賣的?”“媽媽沒讓我做,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這香布袋里面裝的是什么?”她說:“是我上山采來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藥。”“你看這孩子的手多巧啊!”媽媽一邊點頭一邊稱贊到。我問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搖搖頭說:“我沒有上學。”“沒上學?”我追問道:“你今年多大了?”“9歲了。”我急著問:“那你怎么還沒上學?”她怯怯地說:“我家里沒錢。”原來,她是一個因家里窮而上不起學的失學兒童,與她同齡的孩子已經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了。看著她親手縫制的五顏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媽媽挑選了一個。她賣5角錢一個,媽媽掏了5元錢遞給她,她說:“太多了,我找不開。”媽媽一邊拉我離開,一邊說: “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頭向她招手說:“再見!”同時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學校大門。
回到家,我仔細地端詳著香布袋,才發(fā)現(xiàn)上面繡的“桃花洞紀念”5個字中,有兩個字的筆畫都少了一筆。我想:一定是哪個上過學的小伙伴幫她寫的字,她在繡字時,因不識字而漏繡了。看著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澀。我把它掛在書桌前,讓它來激勵我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學,讓全國像她一樣的孩子都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讀書。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沉重——( ) 寬敞——( )
(2)為什么“看著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讓你對小女孩說幾句話,你想說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練筆:
請你運用準確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寫你一個小伙伴活動的場景,要刻畫出人物的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穿梭、破綻、手帕、收斂、風騷、祖宗
2.摟(摟抱) 倒(倒水) 皆(皆大歡喜) 憐(可憐)
擻(抖擻) 侄(侄子) 替(替代 ) 伶(伶俐)
3.手(疾)眼快 精神(抖)(擻)
仰(面)朝天 三(抓)兩(撓)
【句段集錦】
(1)立馬
(2)漂亮
【課文鏈接】
(1)跳;退后;脫;叉;動作;雖胖但動作靈活、有經驗
(2)屋里的環(huán)境、嚴監(jiān)生咽氣前的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非常吝嗇
【課外延伸】
1.閱讀:
(1)輕快、狹窄
(2)因為一個9歲的孩子不能像同齡孩子一樣上學讀書,“我”的心里很難 過、很無奈。
(3) 略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選自《儒林外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題目為編者所加。這3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可以說這3個片段是人物描寫的經典。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通過對3個片段的閱讀,感受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二是從中體會作家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及細節(jié)描寫等寫人的方法。另外,還要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覺得做的最成功的是:小組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教學時,我采用先自主學習,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按座位分成三個大組,分別自主學習三個人物描寫。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請第一組同學重點分析“小嘎子”形象;第二組重點分析“嚴監(jiān)生”形象;第三組同學重點分析“王熙鳳”形象,自主學習完后,請各組學生上黑板板書“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他寫得不完整之處本組成員可以上來補充,詞語不要重復,看哪組分析得最全面,這時每組不甘落后,幾乎每位同學都想到黑板上來寫上幾筆。第一輪學習任務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礎上完成的,這時黑板上出現(xiàn)這樣的內容:小嘎子靈活機智自以為是頗有心計 頑皮好斗;嚴監(jiān)生愛財如命吝嗇愛惜東西節(jié)約守財奴刻薄;王熙鳳 阿諛奉承 見風使舵 做事招搖 愛打扮伶牙俐齒。
2、加強朗讀訓練,讓每組同學在課文中找出從那些地方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找出語句描寫來讀一讀。如果你讀的部分和你分析的人物特點有不相符之處,就會讓小組失分。通過學生讀課文中相關語句,加恭恭敬敬A以分析,小嘎子的“好斗”沒得到認同,嚴監(jiān)生的“愛惜東西、節(jié)約”沒得到認同,王熙鳳的特點概括的最恰當,沒有爭議。最后第三小組獲勝。這次合作,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人物特點分析到位,尤其是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還是頗有難度,但通過合作與競爭,恰恰是分析得最到位最透徹的。
在與大家的交流中,我感到自己在語文教學上還應該從細處,從深度上下功夫。比如,隨著學生語文能力的逐漸提高,應該學會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辨析多音字的讀音。比如“叉”這個字一共有四個讀音,在本文中,這個字在同一句話中出現(xiàn)兩次,兩次的讀音卻不一樣。此外在交流完三個主要人物形象后,我想和學生一起總結描寫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總結完之后順勢組織一個習作,讓學生挑選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抓住他的性格特點進行片斷描寫,最后讓大家來猜猜他寫的是誰。但是由于我沒有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所以最后學生最精彩的寫作沒有呈現(xiàn)出來。
從這節(jié)課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以后在備課時,要多點考慮到容量和時間的問題,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和碰撞,以產生新的學習知識。總之,一次上課,一次收獲相信在不斷的磨煉中,我也會不斷進步起來。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這組課文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比賽摔跤》,在熟讀全文后,讓班上兩名男生(小胖子張玉鵬和小個子胡志堅)表演摔跤的過程。全班學生一邊觀察摔跤的過程,一邊體會作者如何描寫人物摔跤的動作:“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板”“鉤”等,從而體會到作者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到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小胖墩兒“憨厚老實”的性格特點。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剛看這一篇節(jié)選的文章時,我很想把它作為師徒匯報課,也許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劉主任先講了這一課,感覺很難上。想想也是,恐怕就王熙鳳的那一身打扮,也夠學生忙活一陣的。而我這個“無知”的家伙,竟然想要挑戰(zhàn)它!(最后放棄了。)
《紅樓夢》一直深深吸引著我。高中時花一個暑假讀到黛玉咳血痛喊:“寶玉,你好……”這一回,就再也無法讀下去,直到大學,仍然如此。工作后,沒有時間捧著書細讀,于是就天天晚上拿出一兩集《紅樓夢》的電視劇來解解癮。總是沉迷于劇中一個個女子的一顰一笑,悲歡離合,亦總是感嘆于作家天才的語言藝術和豐富的想象力,深刻的人生認識!現(xiàn)在因為要上這一課,使我再一次去了解一些權威紅學家關于《紅樓夢》和王熙鳳的評論。這些閱讀,是我得以虔誠的心境再一次感受這部震驚世人,震撼百年的力作。在加深了認識的同時,體會到曹雪芹的平常文字所蘊含深刻的情境,文字背后的情感,這部作品所要傳遞出的一些時代信息等等。
對于學生,我深知,他們很不愛讀《紅樓夢》,與《西游記》,《三國演義》的喜愛程度沒法比。我想基于我對紅樓夢這些粗淺的了解,通過文本這個載體,介紹王熙鳳,介紹紅樓夢,讓學生對紅樓夢有閱讀興趣,就是我這節(jié)課的目標與宗旨。
于是,我設計了講課思路,讓學生依據課本,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對文本進行解讀。特別是對第一自然段王熙鳳的外貌描寫,在讓學生提出一個個疑難之后,一起來解決,最后再進行朗讀。一開始讀不好,由老師范讀。效果不錯了,開始體會:作家為什么要這樣來描寫她的這一身穿著打扮?讀了之后,你有什么體會?雖然學生沒有過多的接觸《紅樓夢》,但仍能在朗讀中,在對人物的細致描寫中體會到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以及她那喜歡炫耀、放誕無禮的性格特點。接下來,理所當然是對王熙鳳的言行分析、揣摩。我是這樣來處理的。“同學們,很多紅學家都把王熙鳳稱為語言學家,心理學家,人際關系專家,我想讀了課文你們一定能找到答案。請大家走進描寫王熙鳳的字里行間去吧!從她的一言一行,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開始興致盎然地去找句子,去感悟。但由于對原著了解有限,所以,對一些不得不講的背景,比如黛玉和賈母及和王熙鳳的關系,我詳細地做了介紹。學生于是帶著疑問開始了探索之旅。由于有了前邊的了解做基礎,學生的表現(xiàn)很出色,完成了課前的預想,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上完課后,始終覺得缺了些什么,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空蕩。
到底這種空蕩是什么?思考了很久,才恍然:應該把這節(jié)課再延伸,以深入感受王熙鳳,進而感受《紅樓夢》的文學藝術魅力,讓學生從心底里愛上紅樓,欣賞紅樓。即使現(xiàn)在看不懂,但至少在心中有一定的喜愛,也為他們日后的閱讀埋下種子。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抓住“兩個指頭”,走進守財奴的內心。
《兩莖燈草》中的嚴監(jiān)生非常吝嗇貪財,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課文抓住他的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尤其是嚴監(jiān)生伸出兩個手指的細節(jié)。教學時,我抓住這個細節(jié),狂追不放,讓學生理解“此時此刻,嚴監(jiān)生想說什么”,以這個問題來理解臨死之前的嚴監(jiān)生,急于想說什么,進而走進他的內心,理解嚴監(jiān)生吝嗇、小氣的形象。學生細讀文本,找出了描寫嚴監(jiān)生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我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兩根指頭”這一細節(jié),讓學生感悟、思考:“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嚴監(jiān)生都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他想說什么呢?這么多人猜測,卻沒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他不住地搖頭。
嚴監(jiān)生內心的焦慮越來越迫切,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嚴監(jiān)生的心情從失望到絕望到崩潰。此時的嚴監(jiān)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動作、肖像、心理及細節(jié)描寫等寫作方法,才達到如此效果。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讀拼音,寫詞語。
jīng shén dǒu sǒu pò zhàn bān dòng gū dōng
( )( )( )( )
jiàn shēng zhí zi láng zhōng bǐ bǐ jiē shì
( ) ( )( ) ( )
liǎn shēng bǐng qì xí fu fēng sāo zǔ zōng
( ) ( ) ( ) ( )
kě lián shǒu pà huī huáng miáo tiáo biāo zhì
( ) ( ) ( ) ( )( )
diǎ liang qì pài shǒu jí yǎn kuài bǎng dà yāo yuán
( )( )( )( )
fàng dàn wú lǐ zhuǎn bēi wéi xǐ
( )( )
二、選字組詞。
摔 蟀 率 ( )打 ( )跟頭 蟋( )
效( ) 稅( )
撓 澆 燒 ( )頭 ( )水 燃( )
( )杯 ( )花 阻( )
戴 帶 代 愛( ) ( )路 代( )
( )數 ( )領 ( )花
偏 遍 篇 ( )愛 ( )旁 ( )地
( )章 ( )目 普( )
三、近義詞
慌忙—— 打量—— 標致—— 破綻——
欺負—— 納罕—— 恍若—— 隨便——
慣手—— 明白—— 一向——
四、反義詞
慌忙—— 標致—— 精神抖擻——
五、仿照例子寫詞語。
例:轉(悲)為(喜)
轉( )為( ) 轉( )為( ) 轉( )為( )
六、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三( )兩( ) 三( )兩( ) 三( )兩( )
三( )五( ) 三( )五( ) 三( )六( )
三( )六( ) 三( )六( ) 三( )九( )
七、閱讀課文,完成填空。
1.《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片段,主要通過人物 和 的描寫,突出了小嘎子機敏、有智謀、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
2.《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的片段,把嚴監(jiān)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是因為作者運用了人物 和 的描寫。
3.《“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片段,主要通過人物 、 和
的描寫,塑造了一個伶牙利齒、張狂放肆、八面玲瓏、炫耀權勢的貴夫人形象。
八、閱讀《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回答問題。
1.找出文中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2.找出文中表示摔跤動作的詞語,并寫下來。
3.小嘎子和小胖墩摔跤時采用了什么戰(zhàn)術?他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戰(zhàn)術?
4.小嘎子和小胖墩兒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九、閱讀《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越發(fā)( ) 插口( ) 記念( ) 登時( )
2.把描寫嚴監(jiān)生動作的語句摘抄下來。
3.嚴監(jiān)生臨死前還伸著兩個指頭,他在惦記著什么?
4.你認為嚴監(jiān)生是個什么樣的人?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課文都是描寫人物的,除了讓學生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外,體會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重點是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學22課《人物描寫一組》時著重點就放在體會描寫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是由三篇獨立的片段組成的:《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選自名著。這三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而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又不盡相同。在教學時,我不急于求成,先復習一下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某種性格特點或某種思想品質。我用了三個課時,每一片課文用一個課時,每課抓住一個訓練的重點。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著重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學習。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動作的詞句并劃出來,先自己體會,然后交流匯報。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不僅把文中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詞語都找出來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徹。再讓學生個別讀、集體讀這些句子,更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對于這些動作的體會,我分別請幾對同學上臺表演課本劇,請同學從動作神態(tài)這方面去評審這幾對同學的表演,加強了對“站、圍、蹦、轉、推、拉、拽、頂板”等動作的理解。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學 鄧水紅
這組課文用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人物描寫一組》是這組的第一篇課文。教學時,我采取扶級結合的方法,先精講第一個片段,然后引導學習第二個片段,最后讓學生自學第三個片段,在學習三個片段的同時,又讓學生對三個片段中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之處,從而體會人物描寫時可根據不同人物采取不同方法,課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實踐練習,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馬上就是家長開放日了,向家長展示什么呢?我反反復復翻閱著語文書,課文都這么長,怎樣在一節(jié)課既讓家長了解我們現(xiàn)在學習生字、生詞的方法,又讓家長知道課文是如何教學的呢?最后,我們教研組五位老師經過商量決定上《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選自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在這部小說里,作家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課文節(jié)選的片斷不長,只有區(qū)區(qū)三百字左右,但是語言精煉傳神,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吝嗇鬼形象。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jiān)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我們五位老師不斷鉆研教材后,認真地進行了教學設計,實踐時感覺良好。
首先,出示《儒林外史》中描寫嚴監(jiān)生的一段話,讓學生自己閱讀。讀完后,我問:“通過閱讀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獲得的信息非常多,為學習課文和課后拓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抓住了課堂的生成點。初讀課文后,我問學生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嚴監(jiān)生?圍繞該問題,一生說:“讀了短文后,我認識了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嚴監(jiān)生。”我隨機把 “勤儉節(jié)約”寫在黑板上,又問:“還有誰認識了怎樣的一個嚴監(jiān)生?”一生站起來,理直氣壯地說:“這哪是勤儉節(jié)約,一個十足的守財奴。”我說:“什么樣的人被稱為守財奴?”“就是愛財勝過生命唄!”該生很自信地回答。“就是很吝嗇。”又一生補充。這時許多同學紛紛點頭。于是,我也把吝嗇寫在黑板上,說: “那么嚴監(jiān)生到底是節(jié)約還是吝嗇?接下來我們再細細地讀讀課文,請你找出有關句子加以解釋,行嗎?”
再次,引導學生抓住嚴監(jiān)生的神態(tài)、動作揣測其心理活動。文中描寫嚴監(jiān)生,只有神態(tài)與動作,所以,要真正感受嚴監(jiān)生的吝嗇,必須細讀文本,透過嚴監(jiān)生的動作、神態(tài),走進他的內心。在學習嚴監(jiān)生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去思考:“那是怎樣的搖頭?”體會嚴監(jiān)生的失望。“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怎樣?”體會嚴監(jiān)生的心急火燎。“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里只有?”體會嚴監(jiān)生的絕望。“此時的嚴監(jiān)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
最后,進行課外拓展,使人物形象更鮮明。學完課文后,我摘自了原文本的一段材料加以補充,讓嚴監(jiān)生這一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形象更加鮮明。1、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肉店里買四個錢的哄哄他就是了。2、他這樣拼命地節(jié)制一切費用,終于營養(yǎng)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舊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飯,還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財產,臥床不起了,還一心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發(fā)了管莊的仆人下鄉(xiāng)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3、病入膏肓時,竟也舍不得銀子吃人參。讓學生讀了這些補充資料后,我又問學生:“上課伊始,我們對嚴監(jiān)生的情況有了了解,再看看平時生活中的他和臨死前的他,你又想說什么?”通過拓展資料的學習,學生一致認為嚴監(jiān)生是一個愛財如命的十分吝嗇的守財奴,還感悟出生活中比金錢重要的東西多的是,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了。
雖然,課文只有區(qū)區(qū)三百來字,課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但是學生的收獲頗多。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人物描寫一組》由3個片段組成,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每個人物的個性非常鮮明,每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是人物描寫的經典。因此,教學中重點達成兩個目標1:感受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中,我根據每個片段所運用的不同的描寫人物方法,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
《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賽摔跤》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推、拉、拽、頂板”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方面對小嘎子摔跤動作進行細致描寫。對于這些動作的體會,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閱讀,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xiàn)小嘎子與胖墩摔跤的情景,邊讀邊加上動作體會,同時播放電影片段,增強學生的親身感受,接著組織交流:小嘎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課文通過什么方法塑造這一形象的?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抓住嚴監(jiān)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手指頭卻總是斷不了氣動作描寫,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想象當時嚴監(jiān)生的心理活動,體會作者所刻畫的愛財勝過愛生命的守財奴形象。然后帶領學生穿越時空,假如你就站在奄奄一息的嚴監(jiān)生床前,你想對他說什么?使學生對嚴監(jiān)生留下深刻印象。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抓住描寫鳳辣子語言的句子,通過介紹賈府的人際關系以及鳳辣子的身份,引導學生體會到鳳辣子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感受鳳辣子的性格特點。
分別閱讀各個片段后,將三個片段進行比較閱讀,看看同是寫人,寫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確這些寫人的方法在寫人的文章中要恰當、合理、選擇地運用。
由于課文中的人物學生比較陌生,加上教學中引導不到位,講得多,讀得少,所以學生的感悟和體會還是比較膚淺。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3個片段是人物描寫的經典。
1.課前,我布置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
2. (1)教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時,首先,我放手讓學生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初步了解課文,講講: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同學都看過這部電影)?接著,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閱讀,為增強學生的親生感受,我采取邊讀邊加上動作體會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讀了課文,小嘎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課文是通過什么方法塑造這一形象的?最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2)教學《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和《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我都采用了初讀課文,了解內容;范讀課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精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驗人物內心世界;有感情朗讀,體會寫法。
收獲:名著的魅力在哪?就在于他能運用短短的一個詞、一句話,把個人物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有的同學邊讀便覺得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時的場面就在生活中。有的同學讀嚴監(jiān)生時不由得笑起來。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一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在這組課文中,缺乏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后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設計。通過對這一課的教學后,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1、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這篇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對文章中“嚴監(jiān)生”這個 非常吝嗇貪財,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來寫的,尤其是嚴監(jiān)生伸出兩個手指的細節(jié)。而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從而學生也難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2、老師缺乏示范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老師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遺憾的是課堂里老師忽視了這點,幾乎沒有示范讀,學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下面是《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一
教學《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搜集課外資料,豐滿人物形象。
在上課前,我就讓學生讀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們對原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嚴監(jiān)生原名嚴致和,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糧成倉,童仆成群,牛馬成行”。對于這樣一個人,本應該豐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肉店里買四個錢的哄哄他就是了”。他這樣拼命地節(jié)制一切費用,終于營養(yǎng)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舊“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飯,還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財產。臥床不起了,還一心“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發(fā)了管莊的仆人下鄉(xiāng)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時,還“舍不得銀子吃人參”。這種對財物的過分愛惜,該用不用,足可見其吝嗇。在教學感悟嚴監(jiān)生這個人物形象時,通過補充嚴監(jiān)生的背景資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細讀文本,抓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學習嚴監(jiān)生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的時候,我抓住文中“兩根指頭”這一細節(jié),讓學生感悟、思考:嚴監(jiān)生的都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這么多人猜測,卻沒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他不住地搖頭,“那是怎樣的搖頭?”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奶媽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怎樣?”引導學生體會嚴監(jiān)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讓學生體會嚴監(jiān)生從失望到絕望的心情。
“此時的嚴監(jiān)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
三、感受人物形象,學習寫作方法。
在對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問學生:“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嚴監(jiān)生?”很多學生都說他吝嗇、愛財如命,也有學生說他是勤儉持家、是節(jié)約。為了讓學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讓他們理解吝嗇和節(jié)約各是什么意思?吝嗇是指過分愛惜自己的錢財,當用的不用。而節(jié)約是指節(jié)省,不浪費的意思,二者有本質上的區(qū)別。然后,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并根據動作神態(tài)的變化揣摩他當時的心理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嚴監(jiān)生把一根燈草看得比生命、親情、財產都重要,這就是吝嗇。其實,對于這一人物的理解,也許不同的人去讀,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在閱讀教學中要強調多元解讀,強調獨特感受和體驗,但是任何作品的價值都有一個主流解讀。主流解讀是大多數讀者的理解和體驗,也是我們解讀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礎。所以,老師還要起到一個良好的主導作用。另外,根據單元訓練重點,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學習本文作者的寫作方法,用細致的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讓學生學以致用。
絕大部分同學寫得差不多的時候,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匯報。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二
《人物描寫一組》這課有三個描寫人物的片段,教學時我抓住了每個細節(jié)描寫的側重點進行教學。第一個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動作描寫,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對于這些動作的體會,我分別請幾對同學上臺表演課本劇,請同學從動作神態(tài)這方面去評審這幾對同學的表演,加強了對“站、圍、蹦、轉、推、拉、拽、頂板”等動作的理解。第二個片段抓住了嚴監(jiān)生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我讓學生畫嚴監(jiān)生搖頭的動作和伸手指的動作來體會作者所刻畫的愛財勝過愛生命的守財奴形象。第三個片段抓住了鳳辣子的語言神態(tài)描寫。這一課既是課文也可以作為指導寫作的范文。我在教學時讀寫結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對學生進行了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練習。在教學這課時,第三個片段中對鳳辣子的外貌描寫,有許多詞是不常用的,學生對這些詞不理解,也讀不通順,于是我采取了領讀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練讀,然后挑讀,并引導學生簡單地理解了句子。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王熙鳳這個人物,我將從《紅樓夢》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給學生看,圖文結合,更好地幫助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第七單元的課文都是描寫人物的,除了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一個很重要的訓練重點是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學22課《人物描寫一組》時著重點就放在體會描寫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是由三篇獨立的片段組成的:《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選自名著。這三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人物形象,而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又不盡相同。在教學時,我不急于求成,先復習一下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某種性格特點或某種思想品質。我用了三個課時,每一片課文用一個課時,每課抓住一個訓練的重點。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著重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學習。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動作的詞句并劃出來,先自己體會,然后交流匯報。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不僅把文中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詞語都找出來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徹。再讓學生個別讀、集體讀這些句子,更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著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著、語言的描寫來學習。采用小組的形式,先劃出相關的句子,再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生在交流的時候還會有較大的爭議,通過同學們的探討,該搜理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挖掘出來了。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教學時,我采用完全讓學生自己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讀完課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在書上把自己的理解寫下批注,絕大部分同學寫得差不多的時候,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匯報。
通過這些方式的學習,同學們對人物描寫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隊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學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體會到了寫人的文章應該如何去寫,寫人的文章與寫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學生應該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較好地達到了學習和運用的效果。
《人物描寫一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一、回憶有趣 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認識我嗎? (幽默)認識了我,讓我們再來認認幾位朋友。
出示:1.我來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 (蕭紅)
這玩水的是誰啊?你過去玩過嗎? 很有趣,是吧?
2.駱駝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林海音)
這是誰?有趣嗎?哪兒感到有趣?哦,動作挺有趣。
二、名字有趣
1.這兩位你認識嗎?他們是誰啊?
小嘎子,和胖墩兒。 (出示圖片)
師:(都認識,(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
跟他們打聲招呼——小嘎子,胖墩兒(讀清兒化音)
2.從名字看。
大伙兒為啥把他們的名字取成小嘎子,胖墩兒呢?
你很善于觀察,小嘎子的意思就是小調皮鬼。這名字也挺有趣,名如其人!)
3.一天,這調皮鬼小嘎子和胖乎乎的胖墩兒,他們?yōu)榱藸幈舜硕己芟矚g的一把“小木頭手槍”,決定來一場摔跤比賽。(板書補全課題,讀)
4.我們看,從動作靈巧上看,誰的勝算大?(板書:技巧型)從身材上看,誰的勝算大些?(重量級)
5. 那誰會贏得這場比賽呢?(vs)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請大聲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過程有趣
1.詞語檢查
這篇課文兒化音比較多,誰來讀一讀。
單褂兒 虎勢兒 牛勁兒
公雞鹐(qiān)架 塌腰合襠(dāng) 推拉拽頂 三抓兩撓
(這一組寫的是摔跤的——動作)
2.理清過程
比賽最后誰贏了?
a.技巧型小嘎子輸了。我們來看摔跤的整個過程,請你默讀這段話,根據下面的小標題,用短豎分成三部分:
鹐架對陣→捕捉戰(zhàn)機→揪住激戰(zhàn)
b.我們請三位同學分別來讀這三個部分。
師:摔跤比賽開始了,他們作好準備,對起陣來?(生讀)
接著,小嘎子和胖墩兒都全神貫注地捕捉下手的戰(zhàn)機?(生讀)
最后,他倆揪在一起,激戰(zhàn)起來?(生讀)
c.有趣嗎?作者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順序將摔跤的過程寫清楚寫有趣的。
四、招法有趣
比賽中小嘎子與胖墩兒彼此用了哪些招術來一爭高下的呢?我們先來看“捕捉戰(zhàn)機”部分。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一)概括動詞
1.概括小嘎子的動詞
(1)請圈出小嘎子的動作。
交流:圍、蹦來蹦去。
(2)自己讀一讀寫嘎子的這句話,把他的動作讀出來。
指名讀。(蹦來蹦去讀出來,圍著胖墩兒猴兒似的蹦來蹦去讀出來)
(3)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個動作是合在一起的,我們姑且把他們合起來,組成小嘎子的第一招:圍著猴蹦法
小嘎子 vs 胖墩兒
回合
招術
招術
捕捉
戰(zhàn)機
圍著猴蹦法
揪住激戰(zhàn)
牛勁立地術
鉤腿功
(4)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嘎子是怎樣出第一招的,起初,一起讀——
2.概括胖墩兒的動詞
(1)胖墩兒也跟著出招了,請大家自己圈出小胖墩兒的動作,然后通過朗讀把這些動作讀出來。 指名讀。
(2)胖墩兒的動作也是連續(xù)的合在一起,那么你能概括一下他出的第一招嗎?請?zhí)钤谧鳂I(yè)紙對應的地方。 塌腰合襠鼓眼法。
交流。(不錯,你把胖墩兒動作組合起來了,非常全面,也很形象。)
(3)胖墩兒出招了,讀——
(二)品味動詞
1.動詞改變
(1)交換動詞。
雙方這一招下來,誰贏了?(旗鼓相當,不相上下。)既然是分不出輸贏,那我們把他們的招法交換一下,讓他們出對方的招術,也應該一樣吧。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2)比較不一樣:大家笑了,自己讀一讀,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小嘎子和胖墩兒?
(3)話說回來,他們出得了對方的招術嗎?
(4)現(xiàn)在再請你自己讀讀課文中描寫,你的眼前浮現(xiàn)出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是如何模樣的?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交流,請你用朗讀描摹出來。請帶著感受讀一讀。
2.小結。
看來這些有趣的動詞、招術應該符合人物的特點來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小嘎子和胖墩兒描摹出來。
五、激戰(zhàn)有趣
(一)概括動詞。
1.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激戰(zhàn)開始了。誰來讀——
出示:這樣一來,小胖墩兒可上了當: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胖墩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小嘎子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
2.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段話中仍然運用了許多動詞,請快速圈出來。
3.交流:
(1)嘎子的動作有——推拉拽頂、扳、鉤,摔
點明:推拉拽頂這是連續(xù)動作。
(2)胖墩兒的動作有——別、推。
點明:別和推應該也是連續(xù)動作。
4.接下去請自己讀一讀,一邊讀,一邊可以想象這些動作,有些動作也可以自己做一做。
5.請你聯(lián)系課文,借助這些動作,自己概括一下小嘎子和胖墩兒各自又使出了哪些招術。完成表格。
回合
招術
招術
捕捉
戰(zhàn)機
圍著猴蹦法
揪住激戰(zhàn)
牛勁立地術
鉤腿功
進行交流,并講講自己概括的招術好在哪里?
(1)當揪在一起的時候,小嘎子使出了渾身解數,用了一招——
(推拉拽頂連環(huán)術、連環(huán)扳功)你自己覺得你這一招概括的如何?其他同學還有不一樣的概括嗎?
大家覺得那一招概括的更形象有趣些?
但胖墩兒呢?用了牛勁立地術,穩(wěn)如泰山,一動也不動。
(2)于是小嘎子急了,采用鉤腿功,未曾料到胖墩兒使出的竟然是——
(一別二推功),你的呢?都概括得不錯。
(講講自己概括的招術好在哪里?)
最后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輸了!
小結:同學們概括的招術形象而有趣!
6.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二)比較動詞。
1.這樣讀還不能最好地再現(xiàn)這一比賽場景,這樣吧,讓我們再把鏡頭拉到小嘎子和胖墩兒捕捉戰(zhàn)機的那一幕。誰來讀——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2.我們知道揪在一起激戰(zhàn)的場景與捕捉戰(zhàn)機這兩個場景同樣運用了動詞,一定的招術,但是你感覺,在動作上有著怎樣的差別呢?
出示:這樣一來,小胖墩兒可上了當: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胖墩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小嘎子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
3.請你自己拿起書,把兩段話反復比較著去讀一讀,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
4.交流發(fā)現(xiàn):動作更快了,更有力了。你出一招,他馬上出一招。彼此交鋒更多了。
你是從哪些詞語發(fā)現(xiàn)的?
你還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
心情更急切了,哪些動詞可以感受到?此時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小嘎子?
5.怎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比賽更激烈了。
(三)朗讀再現(xiàn)
1.原來如此啊,比賽更激烈了作者就運用上了更快更有力的動詞。那該怎樣讀才能呈現(xiàn)出這段有趣而激烈的場面呢?我們請兩位同學來讀一讀。
2.此時大家一定很想親眼目睹這精彩的一幕吧,好,那我們就來看看電視劇中他們摔跤的場面。
3.帶著剛才的畫面,讓我們一起讀,一起來呈現(xiàn)這段有趣激烈的場景吧。
4.我們以后在寫作文的時候,運用動詞除了要符合人物特點,還應該考慮不同的場景。
六、學運動詞
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書上寫道,小嘎子第一次比賽摔跤失敗了,是滿臉的不服氣,一身的不服輸。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摔跤的比賽。
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兒第二次比賽摔跤片段:
“咱們三盤兩勝。”小嘎子又羞又急地說。“又三盤兩勝啦!好,三盤就三盤!”只見小胖墩兒挺挺胳膊,乘著一股盛氣,又騎馬式當中一站。滿頭燥熱的小嘎子,等不得胖墩兒站穩(wěn),突襲似的( )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兒掃了個趔趄(liè qie),可是沒有倒。小嘎子緊接著又一( ),摟住脖子就按。不料胖墩兒一哈腰,( )住了他的兩肋……
1.填動詞。
接下去就要考考大家了,拿出作業(yè)紙,請你根據提供的片段,試著來填填其中的三個動詞。
2.交流:只要自己覺得恰當就行。
第一詞語關注“突襲似的”、 第一詞語關注“又”。
3.想不想看看原文是怎么寫的?對照一下你填對了幾個?你認為哪個詞較恰當?
4.那么技巧型與重量級第二次摔跤最終誰贏了呢?欲知結局如何,且讀《小兵張嘎》。
板書設計: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技巧型 vs 重量級 過程清楚
圍著猴蹦法 (……) 符合人物
( …… ) (……) 符合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