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江保衛戰》一文的幾點想法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6教學《大江保衛戰》一文的幾點想法
武進區戴溪小學 吳宏偉
蘇教版第十二冊語文第8課《大江保衛戰》是一篇通訊稿,事件背景是1998年夏天發生在九江抗洪前線的真人真事。備課時,每讀一遍文章,我都會感動得熱淚盈眶,是戰士們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動了我,是濃濃的軍民魚水深情感動了我,是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壯志豪情感動了我。
教學本文有一定難度,因為本文所描寫的場景學生們前所未見,怎樣讓他們讀懂文本、體驗文章作者所飽含的情感?教學本文時,我體現了下面幾點想法:
1、一條主線
既然它是一篇通訊稿,我就以記者采訪作為教學的主線,這樣不僅把文本內容全部串聯起來,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設計一下子就可以把學生帶到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從而更及時地進入到文本所描述的場景中去。
2、兩個目的
本文的教學我貫徹兩個目的,一是抓住文本中描述精彩的段落、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二是學習作者選材典型、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三種設計
三個片段就是三個典型的事例,有描寫英雄群體的,也有描寫英雄個體的。針對不同的內容,我的設計也不一樣。第一部分“大堤搶險”,我就抓住“鏖戰”一詞來理解文本內涵以及所表達的情感;第二部分“鐵漢本色”,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模擬采訪,讓黃曉文這個英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加完整;第三部分“勇救群眾”,讓孩子們搜集資料,充實對文本的理解。
4、滿腔深情
要想讓文章打動學生的心,教師必須入情入境。整堂課,我的情感一直是高昂的,讓孩子們感覺到,大家一直處在抗洪第一線,這樣才能讓他們迸發出激情。除此以外,“鏖戰”一詞資料的補充,說話訓練“敬愛的解放軍叔叔,我想對你們說____”,祖海的歌曲《為了誰》等細節,都為學生的情感升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想:深入的預設是精彩第一范文的前提和保證,也是語文課教學的最終目標。雖然這個過程充滿艱辛,但捧著沉甸甸的收獲,喜悅是不可言表的,并且更能激發再創佳績的豪情和自信。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