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教學案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黃山奇松“奇”在哪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情境。
1、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稱的黃山它以“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聞名于世。上節課,我們游覽了黃山,誰來說說你對黃山的印象?
2、我們還知道,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松特別有感情,正如課文中說的一樣,更是情有獨鐘。只要你來到黃山上,你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松,今天,我們一起盡情飽覽一下“四絕”之首的黃山奇松。黃山奇松“奇”在哪?(板書:奇?)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個問題來感悟課文。
二、激情導讀,感受奇松。
1、要知道黃山奇松“奇”在哪,就必需首先走進奇松,好好的認識一下黃山奇松。同學們看,這是一張黃山游覽路線圖(出示圖片),如果要讓我們去尋個最佳觀賞點,去看看這千姿百態的奇松。你會選擇什么位置?(玉屏樓)你怎么知道玉屏樓是最佳觀賞點?指讀第二節第一句,解釋“黃山絕勝處”。
2、舉目四望,在玉屏樓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
請同學們速讀第二小節,用橫線、波浪線,虛線分別劃出描寫幾種松的句子。劃好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分別讀三大名松。(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師評:讀得很流利,相信這節課感受了黃山奇松的奇特之后,你們會讀得更棒!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翹首盼望我們的到來呢!(出示圖片)你從哪里感受到它的神奇?
① 迎客松姿態優美……
a、理解“遒勁”、“郁郁蒼蒼”。
“遒勁”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
(出示圖片)觀察“遒勁”,這回你會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么是“遒勁”了嗎?(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
看到“郁郁蒼蒼”,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b、大家試著讀一讀這一句話,看能不能不要老師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頑強的生命力給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c、這棵迎客松枝干是如此的遒勁,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并不稀奇啊?你覺得呢?你覺得它“奇”在哪兒呢?(雖然……卻……)
那么“飽經風霜”四個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呢?結合你們上節課搜集到的資料說一說。(要點包括:生長在巖石縫中,忍受風吹日曬,沒有泥土,僅靠一丁點空氣或腐敗花草的營養過活等)。
d、師小結:是啊,黃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樹都生長了幾十年,可想而知,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經歷了多少烈日暴雨,風吹雨打!據說它已有1000歲了。正如課文所說它飽經風霜,他頑強的活下來了,奇不奇?不僅如此,它還能長得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奇不奇?這本身就很“奇特”,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給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e、除此以外,迎客松還“奇”在哪兒呢?知道為什么叫它迎客松嗎?同學們伸出手臂,對照圖畫想象。師請學生示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