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s版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全冊)1
2、教師配樂范讀,正音,句讀(多媒體課件)
祭( )乃( )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播放音樂)
遵循老師的讀法,朗讀詩歌,讀的時候,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注意詩句的內部停頓。
4、學生代表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從教師范讀到學生練讀,再由學生匯報讀到正音,掃清字詞障礙,為感情朗讀做好準備。
(三)釋義:
粗通詩意:
1、組織學生再讀古詩,自學古詩,體會詩意。
2、教者引導釋義第一句(多媒體課件)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這句詩是說: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2、學生結合書下注釋,參考書自主完成釋義,教師糾錯。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理順這句話時需調換詩句中“悲”的詞序。這句的意思是: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無”同“勿”,不要。“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時侯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3、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有的地方還要增加一些詞語,使句子的聯系更緊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沒有關系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到了宋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日子,你們祭祀祖先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名朗讀。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釋義第一句,然后學生遵循教師的方法,以自學為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查字典、看注釋、查找資料,學生是完全可以讀懂詩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三、合作探究
1、細品詩意
了解了詩意,那么現在請大家再認真讀詩,仔細品味,從詩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的?學生先自己品讀畫出有關的詞句,然后小組交流,教者指導,參與其中。
2、組織全班交流。
(1)從“元知”“但悲”對比寫出詩人愛國之情,死對他來說無所畏懼,唯一掛念的是祖國的統一大業。
a、課件出示地圖,用色塊標識淪陷的土地:此時的中原大地是怎樣的情景?
b、此時在陸游的心中只有一個聲音,那是什么?(板書:悲)
c、體會詩人“悲愴的心境”:
師:看我這一生立志為國破敵----
出示:少年陸游---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壯年陸游---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
老年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設計意圖:出示詩人在不同時期的卻擁有共同主題的詩句,師生引讀,使學生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下感受貫穿詩人一生的愛國情懷。
d、激情引讀。指導朗讀:面對死亡,坦然自若,體現了詩人豁達的生死觀,但對國家他卻念念不忘,這種愛國之情是多么執著、深刻呀!讓我們帶著這種敬佩之情讀一讀。(師讀前部分,生接讀后面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