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學生再次換位親朋好友思考并議論、質(zhì)疑。)
3)情境三:面對著傳統(tǒng),面對著親友善意的勸誡和大家不解的疑問,徐霞客但你卻依然故我,你又是怎么想的?
(學生第三次換位徐霞客,體會其思想根源,及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精神)(板書:求真求實)
小結(jié):就這樣,徐霞客摒棄世俗觀念,依然故我,鍥而不舍的閱讀著大地。三十多年中,他忍受孤獨,戰(zhàn)勝病魔,推翻錯誤,最終完成了這部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課件)
(四)探尋《徐霞客游記》價值所在。
師:快速瀏覽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一下,為什么稱這部書為“奇書”?
1、生總結(jié):第一方面:科學文獻。第二方面:文學杰作
2、cai課件:《徐霞客游記》中《游天臺山》節(jié)選。(師生配樂朗讀。感受其文之美,其景之實,其書之奇)
四、縱觀一生,探尋人物內(nèi)心,感慨壯麗人生。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徐霞客從 22歲開始閱讀大地,直至56歲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整理著這部書稿,當他手捧書稿時一定感慨萬千,若你是現(xiàn)在的一位讀者,你想對徐霞客說些什么?
五、回歸主題,領(lǐng)悟含義。
師:最后,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課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同學們真的能像徐霞客一樣,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這才是最完美的閱讀!
板書設(shè)計: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用雙腳 鍥而不舍
閱讀
用生命 求真求實
教學反思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文章主要記敘了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并將其游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寫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記》。歌頌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贊揚了他為祖國旅行考察事業(yè)奉獻一生的功績。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力求以點帶面,就是通過第二段當中的“此后三十年……”一個小節(jié)突出徐霞客的卓爾不群,引導孩子體會徐霞客此人杰出和不平凡,在當時大環(huán)境中他是如何與眾不同,歷盡千辛萬苦,求得一個真實,給后世子孫一個真實。
在張老師的指導下,現(xiàn)將不足總結(jié)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 在配樂朗讀一段,我提出“你仿佛看到什么?”這一問題,如果將此一問提前至“此后三十年”朗讀之前也許更佳,并且將書本上的插圖引入,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徐霞客的櫛風沐雨,果子充饑等等細節(jié),而后再開始朗讀,效果會更好。
2、 詞串的鋪墊,提前滲透。可以在準備課件之時,將同樣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詞語集合,讓孩子對人物提前有個總體感受,通過這些詞語表現(xiàn)出人物的品質(zhì)或者精神。另外將此與還原至課文當中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3、 語文意識。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進行語言訓練,例如“九萬里”三次給了我們遼闊的場面以及無限遐想。
4、 個人的喜好讓我在文末教學處加上了一段《游天臺山》的片段賞析,目的在于感受其文學價值。結(jié)尾處的教學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刪去,不如再次釋題,加深認識,也回應前文。
5、 板書,一定要加強板書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