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信
教學難點 通過海娃的言行去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準備 《雞毛信》彩色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講兒童團小英雄的課文。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團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建立的少年兒童的組織,稱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
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兒童團團長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寫。
3.理解課題:
雞毛信: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軍民創造的一種特殊郵件。需要火速傳遞的公文、信件,就插上雞毛作為標志,讓送信人和收信人明確它的緊急性和重要性。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
1.選擇自己覺得最有效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說說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情?
(2)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請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
(3)兒童團團長海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檢查交流。
(1)說說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情?(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團長海娃接到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任務,沒想到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綁在羊的大尾巴下,并巧妙回答敵人盤問的故事。)
(2)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請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
(課文是按照放羊放哨——接受任務——巧妙藏信——巧答盤問——羊群被奪這樣的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
(3)兒童團團長海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沉著機智、勇敢堅強、愛國、認真負責)
3.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體會到的?
(1)羊群卻一點兒也不著急,只管朝川口跑著,跳著……看著顫悠悠的羊尾巴,海娃的心頭忽然撲通跳了一下。海娃來不及多想,兩步搶到頭里,一頭撲到頭羊身上。老綿羊脖子上掛個銅鈴。海娃把它攔腰抱住,掀起那肥騰騰的大尾巴來,就著羊屁股,擰了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綁在羊尾巴下。
師: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海娃是怎樣處理雞毛信的?
師:這段話中哪些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海娃處理雞毛信的動作?(搶、撲、抱、掀、就、擰、綁)
師: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你看到了什么?
(一個處變不驚、沉著機智的小孩兒形象。)
(一個年齡雖小,但斗爭經驗十分豐富的革命少年。)
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誰來讀讀這段話。(生讀)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你對他的敬佩之情。誰再來讀?(生讀)一個沉著機智的少年仿佛就在我們的眼前。男生齊讀。(男生齊讀)一個聰明可愛、熱愛祖國的孩子形象在我們心中越來越高大。女生齊讀。(女生齊讀)讓我們一齊贊美這位可愛的小英雄吧!全班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