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黃山奇松》教學案(通用15篇)

《黃山奇松》教學案

發布時間:2022-12-05

《黃山奇松》教學案(通用15篇)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第八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文章。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黃山奇松。由黃山作為“天下第一奇山”,說到它的“四絕”,然后從“四絕”中引出人們“情有獨鐘”的奇松,使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作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正是因為奇松的點綴才使它獨領風騷。第二自然段寫獨具特色的三大名松。先交代三大名松的生長地,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然后再一一描寫“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不同的姿態,以及它們得名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眾多松樹。一連用了許多“或”字,以顯示松樹姿態各異,美不勝收,點明山因樹而“更加神奇”,以呼應前文。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利用多媒體,展現黃山奇松的姿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黃山奇松的“迎客”、“陪客”、“送客”這三種奇松時,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等因素的缺乏,所以感性體會黃山奇松的“奇”有一定的障礙,因而要加強這方面的有效積累。

  二、在體會黃山奇松奇特的同時,要學會運用不同方法介紹千姿百態的``黃山奇松`,從而達到學與用的有機結合。

  四、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語言積淀,初步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因此,學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初步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但要想充分體會黃山奇松的奇特美,更深層次地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是有待幫助。所以本課運用了現代教育資源多媒體課件,以豐富學習語文資源,拓寬語文學習領域,幫助學生充分地感知、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情感的感染與熏陶。

  五、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創造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含量,營造了創造的氛圍,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將兒童引向創新學習之路。

  一、運用媒體  以畫想象  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拓展視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學習對象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促其思考。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用課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圖象,讓學生仔細觀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態,說說各自的特點。直觀的畫面喚起了學生記憶中已有的表象,學生用流暢的語句說出了名松的特點。多媒體的展示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媒體演示  激情體驗  激勵想象

  針對課文的重點,我用多媒體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表達能力。在教學“陪客松”時,創設情境,驅譴學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學生的思維呈現出多元態勢,還能培養學生不受制約、縱橫思考的習慣。錄像中迷人的黃山風光,優美動聽的旋律,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學生仿佛成了黃山上的“陪客松”,聲情并茂地為人們介紹著迷人的黃山風光。同學們在侃侃而談中真切地體會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壯麗。

  三、利用媒體  以實引虛  放飛想象

  課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勾勒了黃山松的千姿百態。這一處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課件展示了幾種姿態不一的黃山松。學生在和諧、充滿美感的教學氛圍中欣賞著一幅幅的奇松圖,會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態的松樹形象,極大豐富了課文內容。我隨即用語言激勵學生放飛想象,補充在省略號處。此時學生揚起了想象的風帆,開啟了思維的閘門,情緒高昂。課堂教學達到了“任情感激蕩,任思維涌動,任想象飛翔”的高潮。 

  六、教學準備:

  《黃山奇松》課件

  七、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策略與評價

  課前互動:

  課中學文:

  一、引入情境,欣賞美。

  1、 練說激情:

  2、 明確任務:

  二、品詞析句,領悟美。

 。ㄒ唬⿲W習第二自然段。

  1、師敘過度。

  2、快速朗讀。

  邊讀邊思考作者描寫了黃山的哪些名松?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自己喜歡的名松?

  4、交流體會。

  5、欣賞黃山奇松的自然風光。

  6、配音朗讀。

  7、積累、內化、表達。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主閱讀。

  黃山奇松還有哪些姿態。

  2、交流體會。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說話。

  4、激情小結。

  三、自主實踐,鑒賞美。

  黃山奇松圖片攝影展。。

  四、拓展延伸,升華美。

  1、拓展延伸。

  2、總結課文。

  五、自選“作業超市”。

  1、你喜歡拍照嗎?

  2、在拍照時,我們通常如何取景呢。

  1、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怪石、云海、溫泉的風情,黃山——天下第一奇山當之無愧,更別提還有四絕之首的奇松了。瞧,它們正在那兒熠熠生輝呢!你發現了嗎? 

  出示圖片

  2、今天呀,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攝影師,到黃山欣賞四絕之首——千姿百態的奇松,且取景拍照。

  請大家快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繪了黃山的哪些名松?

 。ǔ鍪景鍟河、陪客、送客)

  你最喜歡拍攝哪種名松,畫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要拍攝它呢?

 。ǜ鶕䦟W生的發言隨機映示圖片,出示句子,隨即圈畫關鍵的詞語。)

  a、迎客松:“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播放“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b、陪客松:“陪客松正對著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播放“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c、送客松:

  “送客松姿態獨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

  播放“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這么奇特而秀麗黃山松,你們想親眼目睹嗎?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攝像鏡頭走近黃山。欣賞黃山奇松的錦繡風光。

  播放視頻資料

  黃山松真奇,真美呀!相信大家定能讀得更奇更美。試著發揮你的最佳水平,來美美地讀讀這段課文。    

  播放音樂 演示圖片

  剛才小攝影師們拍攝了自己的最喜歡的黃山奇松,你想給自己的圖片配上怎樣的文字介紹呢?

  (可以用書中的文字,可以是自己的語言,總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

  剛才,我們已認識且拍攝了幾棵名松,領略了它們奇特的風韻。其實,黃山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真可謂千姿百態。 想不想再看看?拍攝更多的精彩圖片。

  1、自主閱讀最后一段,試著說說黃山松還有哪些姿態。

  2、補充省略號。(先播放圖片讓學生觀察,再請學生試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進行說話。)                  

  3、小結:正是這千姿百態的黃山松,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黃山旅行社準備舉辦“黃山奇松圖片攝影展”活動。你想參加嗎?準備展示哪些圖片,怎樣介紹?

  (可以展示一幅或多幅圖片,文字說明要有特色。)

  隨機演示圖片。

  1、今天,我們過了一把拍攝癮,拍攝到了許許多多的奇特秀麗的黃山松。其實,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還有許多風光值得我們游玩、拍攝,如:十大奇松、四季風光……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欣賞。出示相關內容。

 。S機點擊文字、圖片資料)

  2、教師總結。

  請從以下作業中選擇一題練一練。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并背誦。

  (2)畫一畫自己心中的黃山奇松,并配上解說詞。

 。3)為黃山奇松設計一則廣告詞。

 。4)根據文中提示,請你想象其中某一棵松樹的樣子(如黑虎松、鳳凰松等),再依據課文描述迎客松和送客松的寫法,具體描述一下這棵松樹。

  (5)上網查月黃山的有關資料。

  學生自由表達。

  學生欣賞圖片

  1、快速閱讀。

  2、交流閱讀成果

  3、邊讀課文邊圈畫。

  4、反復練讀自己最喜歡拍攝的部分,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5、大組交流。

  迎客松:

  1、學生交流。緊扣“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飽經風霜”“郁郁蒼蒼”“充滿生機”等詞說理由。交流時,圖文結合,引發想象,體會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2、練讀 評讀 再讀

  3、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迎客松會怎樣迎客?(要有動作、神態、語言)

  4、扮演讀、賽讀。

  陪客松:

  1、學生交流。緊扣“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談理由。隨機欣賞圖片和補充文字資料,充分體會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處。

  2、結合圖片,想象說話:它會陪游人欣賞哪些黃山風光,又會怎樣介紹?

  3、練讀,指讀,齊讀。

  送客松:

  1、學生交流。緊扣“姿態獨特”“枝干蟠曲”和“被稱為‘天然盆景’”談理由。隨機欣賞圖片。

  2、練讀、評讀。

  觀賞黃山奇松錄像

  配音齊讀課文

  1、 學生練說。

  2、 學生互說。

  3、 個別說

  1、學生自主閱讀。

  2、交流學習成果。

  3、學生發揮想象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說其他姿態的黃山松。

  齊讀最后一小節

  1、學生自我準備。

  2、學生扮演攝影師結合圖片介紹黃山奇松。

  學生自由閱讀、欣賞圖片和文字

  學生自由選擇進行練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喜歡拍照,而拍照在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連。因而,以此為切入點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取景、描述,為下面學習課文作鋪墊。

  讓學生觀察圖片,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課伊始,情已動。

  讀既是能力,又是手段。我以讀為主要手段,把讀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感悟、感染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內容進行交流。學生在自主、輕松愉悅的心態下,進行學習,學得有情趣,有味道,有收獲。真正找到了“我是學習小主人”的感覺。

  這里演示圖片資料,旨在幫助學生體會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學生扮演迎客松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幫助他們理解迎客松名稱的由來,還能豐富情感,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欣賞陪客松圖片、補充文字資料能有效幫助學生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處。

  想象說話既是對學習內容的豐富與拓展,又能有效積累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對黃山松的奇特與秀麗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這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不但拓寬了學生學習的視野,更有效地幫助了學生對黃山松的奇特與秀麗的深刻感受,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學生在讀、說、看的基礎上對黃山奇松有了獨特而深刻的體驗與感受。他們躍躍欲試,已有想表達的需要。這時設計“為圖片配文字”環節是滿足他們的需要,搭建展現的平臺,讓他們自由表達。同時,既達到語言內化的目的,也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

  閱讀教學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我們要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大顯身手,自我閱讀,自我表達。

  由于黃山奇松的優美姿態遠遠不止這些,課文留給了閱讀空間,我們應抓住契機,調動學生閱讀儲備,進行創造性閱讀和想象閱讀。

  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讓學生扮演攝影師展示“黃山奇松圖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可以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是將語文趣味化、實踐化、生活化。

  這里設計“閱讀拓展”環節主要是挖掘和利用語文資源,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此環節設計多層次、多向性的作業,是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的范圍內有選擇的空間,這樣就會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八、板書設計。

  迎客松   飽經風霜 郁郁蒼蒼  充滿生機

  奇特

  黃山奇松    陪客松   綠色的巨人               

 。ㄌ煜碌谝凰桑                                          秀麗

  送客松   姿態獨特 枝干蟠曲 “天然盆景”

  ……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2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作者用精妙的語言描繪了黃山松的奇美,在記敘時又是通過對三大名松的具體描寫來讓我們感受黃山松的“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教學時必須精心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我是這樣教學的:

  一、圖文結合,感受奇松

 。ǖ谝痪浣虒W略)

  1、過渡:在玉屏樓前看到了哪些奇松?

  默讀后交流,并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這三大名松各有獨特之處,分別找出描寫它們的語句自由讀讀,你最喜歡哪種松?

  3、學生自學,想想:你喜歡它什么?然后再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在自學時,學生帶著欣賞的語氣讀著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有目的的在品味著一些詞語,為后面的交流作好鋪墊。

  4、師組織討論交流

  交流時,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縛,把學習的自主權教給他們,按學生的回答來靈活設計課堂上的教學順序。

  迎客松

  (1)你喜歡什么松?請喜歡這種松的同學一起來讀描寫它的語句。

 。2)談感受,迎客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瞧,(課件點擊)這就是迎客松,看了它的樣子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迎客松是三大名松之首,獨具特色,讓學生讀了句子后講出頭腦中的印象,讓他們有獨立思考文本的空間。之后借助媒體圖文結合,徹底地去品味作者描繪的迎客松的奇,應用的方法是抓重點詞的理解,反復誦讀。

  陪客松

 。1)這就是陪客松,請喜歡陪客松的同學一起來讀讀他的語句。(課件點擊)

  (2)讀著這樣的文字,看著陪客松,你最想對陪客松說些什么呢?

  這的“說”有兩層理解,可以理解為讀即以課文句子來回答,也可以理解為說自己的感受、心里話,問題設計淺顯,學生很容易抓住“綠色巨人”來感悟它的高大、美麗

  送客松

  (1)這就是第三大名松。(課件點擊)如果你是這棵送客松,該怎樣向游人介紹自己呢?要想介紹的好,請先都讀讀描寫它的句子,抓住他的特點試著說。

 。2)交流

  這里創設了一個小情境來激起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自我介紹時用不同的語言詮釋了他們對文本的相同理解,為課堂增添了生趣。通過看圖形象理解了“枝干蟠曲”“天然盆景”這兩個詞語,感受了送客松姿態的獨特。

  二、學習寫法,激發想象

  提示:作者之所以把三大名松寫得如此出色,是因為他不但抓住了這三大名松的特點,還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請你們找找看,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句子?

  實際上,想象力每個人都有,下面我們來做個練習(課件點擊)

  請把自己想象成你最喜歡的一大名松

  我是古老的迎客松,我面對賓客們,熱情地說:“。”

  我是巨大的陪客松,我陪同著游人,自豪地介紹:“。”

  我是獨特的送客松,我向著游人,揮手告別:“。”

  作者能把三大名松介紹的如此形象與他豐富的聯想,惟妙惟肖的比喻是分不開的,寫作中同學們缺的就是多彩的想象,抓住這一時機再次體會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練習時也反映出在前一個環節中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況,有的同學還不僅僅停留在課本知識中,還結合了課外知識來充實內容,講得精彩。

  三、配樂誦讀,整體感知

  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是黃山上最亮的風景點,在腦海中展現他們的形象,讓我們配上音樂,再美美地讀讀吧!

  通過想象誦讀,在古典音樂的熏陶下,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其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防止在理解課文是少數同學肢解課文內容的現象。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3

  教材分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本第八冊的課文。這篇課文描寫了黃山風景區有許多奇松,姿態獨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根據《黃山奇松》這篇課文的特點,我探討一種基于網絡環境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讀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把課文內容與網絡教材上的圖片、文字、影片結合起來進行閱讀感悟課文的能力。

  4、賞讀品味,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營造氛圍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這一舉世奇景,它不僅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詩之!且黄嫷暮Q螅

  今天,讓我們乘坐網絡快車進入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去觸摸黃山松,去欣賞黃山松,去感受黃山松。

  【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師要善于把握課文內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想象,步入情境。一節好的語文課,一個“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蔽以诮虒W《黃山奇松》時,通過多媒體手段創設課文的情境和教師充滿語言,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1 、談話:好!你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同學了,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現在,請你們進入“自學天地”,根據提示,進行自主學習。

  2 、學生自主學習。

  3 、匯報自學情況:

  ( 1 )好!你們通過網絡教材進行了自主學習,閱讀《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那么,黃山奇松給你留下了怎樣印象?根據“自學提示”你讀懂了什么?請你向大家匯報一下。

  ( 2 )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凇饵S山奇松》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網絡教材初讀課文,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網絡資料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初讀課文后提出了一大堆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肯定,并從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供學生在課堂上研究。如“‘黃山奇松'奇在哪兒”、“為什么把黃山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為什么說迎客松是黃山奇松的代表,是整個黃山的象征”、“為什么黃山松和別處的松樹不一樣,為什么會呈現出千姿百態”等等,對于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可引導學生課后進一步研究。】

  三、合作學習,研究問題

  1 、好!有了問題就需要解決問題,請你圍繞這些問題去朗讀課文,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學習、解決這些問題。

  2 、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研究學習。

  【在《黃山奇松》的教學中,我為學生進一步研究問題、伙伴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一個便于研究的場所,通過網絡教室、教學網絡、網絡教材等構建一個研究的平臺,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從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有了問題,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資料,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在《黃山奇松》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去朗讀課文,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 、匯報品讀:好!下面請你們來匯報一下你讀懂了哪些問題。

  2 、重點匯報“黃山奇松‘奇'在哪兒”這個問題。

 、佟坝退伞钡木渥樱

  問題:迎客松“奇”在哪兒?你把寫迎客松“奇”的句子讀出來嗎?

  感悟:針對“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一句,你讀懂了什么?

  欣賞:單擊“迎客松”詞語,“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庇退汕∷埔晃缓每偷闹魅苏归_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旅游。

  探究:為什么說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呢?

  想象:面對天下游客的到來,迎客松怎么說呢?能用你的身姿表現出來嗎?

  品讀:你能把迎客松的姿態優美、勃勃生機、熱情洋溢讀出來嗎?

  ②陪客松:

  問題:陪客松“奇”在哪兒?你把寫陪客松“奇”的句子讀出來嗎?

  感悟:讀了“陪客松”這一句,你想說點什么嗎?

  品讀:陪客松正伸展那寬大的臂膀,遮擋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那博大的胸懷、那濃烈的情感、那無私的奉獻怎能不讓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③送客松:

  問題:送客松“奇”在哪兒?你把寫送客松“奇”的句子讀出來嗎?

  探究:為什么送客松被稱為“天然盆景”呢?

  想象:單擊“送客松”,欣賞圖片,有一首詩寫得好 : “巖前倩影側枝伸,青翠容顏滿面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游人!倍嗝礋崆榈乃涂退砂!像是在揮手告別,又仿佛是在作揖送客,又儼然是在伸手挽留。送客松面對著即將離開的游客,它會怎么說呢?能用你的身姿表現出來嗎?

  品讀:你能把自己對送客松的理解與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3 、配樂朗讀全文。

  【學生通過“超媒體”閱讀,對自己研究的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同時學生在閱讀中受到了網絡教材的人文熏陶,心中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和情感的積淀。這時我組織學生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進行精讀品味,在精讀品味中注意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并及時點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因課設練,拓展遷移

  1 、學習《黃山奇松》一文,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讀了這篇課文,談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2 、黃山怪石也別有情趣,請任選一個畫面,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

  3 、學生準備,教師個別指導,組織學生匯報,適時點評。

  4 、教師小結:黃山怪石,千姿百態,每一塊都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你們說得太精彩了!如果把你們說的寫下來,不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嗎?我建議你們課后進行合作,把它整理成一篇文章,好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們!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教師還要精心設計,因課設練,拓展遷移。一句話,就是要把訓練練在點子上,練到孩子的心里去。我在教學《黃山奇松》時,這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文。我在引導孩子品讀課文以后,展示黃山“怪石”的圖片:“我們不僅要學會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樣去創造美。黃山四絕中的‘怪石'也別有情趣,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塊怪石,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孩子稍作準備便妙語連珠!

  教學點評: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領航者、組織者。全體師生參與到探索、研究、創造的活動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與網絡互動,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索、敢于創造的情感;诰W絡環境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培養了信息時代學生的基本學習技能,如:瀏覽的技能,獲取、過濾、分析、處理信息的技能,交流、溝通的技能,信息發布的技能和網絡參與的技能,為學生將來投身信息化時代進行終身學習,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促使學生轉變原有的學習方式,而且可以促使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變革。我們要從“教育是人的一種生命體驗”、“學習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的觀念出發,大力提倡“體驗性教育”、“研究性學習”,還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

  專家評點:利用網絡教材,讓學生深入領會黃山松樹“奇”的特點;啟發學生 探究黃山奇松所蘊含的審美因素——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滲透在了語文學習活動之中,是該課例的可貴之處。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4

  [學習要求]

  一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篇課文是寫黃山松樹的奇特。黃山的松樹到底“奇”在何處?這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的同時,我們要進一步體會祖國河山的壯麗,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此外,我們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我們還要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會用“屹立”和“郁郁蒼蒼”造句。

  [閱讀提示]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文字優美。初讀課文可看一看全文寫了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讀的時候可以把一些表示主要內容的重點句子畫下來,和老師畫的對照一下,看看是不是一樣。

  1、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

  2、黃山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

  3、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

  [字詞點擊]

  學習本課生字詞,要注意“賓”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后鼻音,“屏”是后鼻音;“譽、郁”兩個字的韻母是“ü”,而“屹”的韻母是“ⅰ”,讀時要注意區分。字形上,要注意“陡”和形近字“徒”的區別。查字典了解字義時,要注意“郁”的多義,一是表示(草木)茂盛;二是表示憂愁、氣憤積在心里不得發泄。要據詞定義,正確理解“郁郁蒼蒼”在課文中的意思。而“遒”字則可以先聯系上下文,自己揣摩一下這個字的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以便掌握揣摩字義得方法!板佟笔菑娊∮辛Φ囊馑,你猜對了嗎?

  [疑難解析]

  很多同學可能會問:黃山奇松,到底“奇”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重點體會下面的這段話——

  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反復讀描寫迎客松的這段話,你是否發現,迎客松有這樣“兩”奇:第一,“奇”在“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要讀懂這句話,可以先想象一下迎客松怎樣“飽經風霜”,到過黃山的人都知道,黃山的松樹大都長在懸崖峭壁上,由于山高壁陡,山風似刀,霜雪如劍。另外,黃山松的根是扎在石縫中的,根不著土,能汲取的養分極少。生長緩慢,長到碗口粗就需百年,據資料記載,這棵迎客松已生長800多年了。一個“飽”字,充分說明松樹歷盡磨難。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能郁郁蒼蒼,充滿生機,足見它有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啊!不得不令人稱奇。第二,“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边@是迎客松姿態的奇特,一棵松樹竟然像彬彬有禮、熱情友好的主人,當然十分奇特。

  理解“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可采用上述辦法,扣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加以想象和聯想。特別是送客松,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要想到“盆景”是經過人們加工的精美的藝術小品。送客松枝干蟠曲,如同游龍戲鳳,而這種“小品”又是渾然天成的,這就非常奇異獨特了。

  同學們細讀第二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邊讀邊聯想懸崖峭壁上迎客松郁郁蒼蒼,陪客松如同巨人,送客松精巧絕倫的畫面,從精美詞句中細細品味黃山松的奇美。如能配上古箏樂曲誦讀,效果一定更好。你不妨試一試。

  [品評賞析]

  這篇課文文字精美,形象生動,有很多地方寫得很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是“總—分—總”的結構,簡潔明晰。先總寫“黃山四絕”聞名天下,奇松更是讓人“情有獨鐘”,突出黃山松的奇異,引人入勝;接著具體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奇松,寫得具體形象;最后總結,“是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把黃山裝點得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讓讀者對黃山松的“奇”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另外,作者在敘述三大奇松時,突出奇松的不同特點,用詞精當。特別是對迎客松的描寫“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使人仿佛看到高山陡壁上昂然挺立著的那么一棵高大粗壯的松樹,雖然歷經了八百年的風風雨雨,卻依然那么蒼翠,那么雄健,不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作者把奇松比作“人”,不僅使文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奇松的喜愛之情。

  [課文鏈接]

  讀一讀下面的資料,相信你會對“黃山松”有更深的認識。

  黃山四絕中的奇松是絕中之絕。因為其他的三絕在其他名山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而這奇松卻是黃山獨有的。黃山上的松樹生長在海拔600米的高峰上,在植物學領域里是一個獨特的品種,20世紀30年代時被正式命名為黃山松。黃山松的奇有兩點:一是樹形奇特,由于是破石而長,依巖而生,受地形及光照的影響,許多松樹都有偏向一個方向生長的特點,又由于長在高山,山風似無形刀一般,將樹冠吹削,松樹大都頂平如蓋,干曲枝虬,形象奇異。照中國人的審美觀,古木常以曲為美,直則無姿,黃山松恰恰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二是生長環境奇特,黃山松長于巖石上,根不著土,但卻針葉粗密、顏色蒼翠、生機勃勃。原因就在其根能分泌有機酸,可以侵蝕崗巖,供其扎根,另外,黃山松還能直接從空氣中、雨雪中吸取養分。所以在懸崖絕壁上,在高山上,黃山松也能挺拔而立。由于黃山松頑強的生命力,它被[視為一種精神的象征。安徽省因此還將其定為省樹。

  [自我測評]

  基礎練習

  一、選擇正確的韻母填入括號內。

  ü——i 屹( ) 譽( ) 玉( ) 依( )

  in——ing 屏( ) 賓( ) 景( ) 形( )

  二、讀一讀,寫一寫,在讀音易錯的生字下注上“△”,字形易錯的生字下注上“○”。

  4.陡崖 屹立 飽經風霜 姿態優美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譽為 賓客 情有獨鐘 郁郁蒼蒼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查字典,給句子中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 _________

  靜海寺中的鐘又敲響了,它警示人們不要忘記國恥。 _________

  2.迎客松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 _________

  荷花的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_________

  四、造句。

  屹立———

  郁郁蒼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寫課文中你認為寫黃山松寫得最精彩的句子。

  1.

  2.

  發展練習

  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黃山松千姿百態。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請你查找一些關于黃山松的圖片,或根據上面的描寫,選擇一棵黃山松,仔細觀察或展開想象它的樣子,學習課文描述迎客松的寫法,把它具體寫下來。如有興趣,你還可以給它取個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味語文

  同學們,請你讀一讀下面這個故事,猜一猜楊修見了紙條為什么就把酥餅分給兵士們吃?

  楊修與餅

  三國時期,有一天,曹操命侍從捧來一盒酥餅,放在營房里的一張桌上。曹操想了想,在這盒酥餅上面放了一張寫有“一合酥”的紙條,然后就走了。

  不久,謀士楊修來到這個營房,看見了紙條,就把這盒酥打開來,全分給兵士們吃了。曹操知道后,點頭稱是。

  [參考答案與提示]

  基礎練習

  三、1.情感集中、專一;用鐵或銅制成的響器,中空。2.足足的,充分;飽滿。

  四、“屹立”是形容人或物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可以先想一想“什么或誰”屹立,再說一說屹立在什么地方!坝粲羯n蒼”也就是“郁郁蔥蔥”,是形容草木長得蒼翠茂盛,一般用來形容枝葉茂密,顏色深綠的樹。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會用“屹立”和“郁郁蒼蒼”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認識并欣賞黃山松的奇特,讓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

  三、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欣賞黃山松的奇特,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四、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并借助多媒體,認識黃山奇松的美。

  五、教學對象分析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由于絕大部分學生沒有登過黃山,所以他們無從領略黃山的秀美,當然就更不知道黃山在哪里。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已初知黃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有四絕,黃山有三大名松。至于松怎樣奇,課前學生頭腦中只是有個簡單的概況。因此,第二課時老師根據學生的需要進一步給予指導與幫助,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看課件演示,真切地感受黃山松的“奇”。

  六、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本課教學主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先借助電腦播放vcd,巧妙地把課文配套光盤中的有關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欣賞黃山的自然風光,從而激發學生對黃山的喜愛;再通過朗讀課文,反復細看黃山松的圖片、資料,體會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名字的由來以及它們奇特的姿態,使黃山奇松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促使學生喜歡這些奇特的黃山松;最后,進行知識拓展,讓學生看黃山其他三絕,限于光盤中內存這方面資料不夠多,課前我發動學生找來很多關于黃山其他三絕的彩色風景畫,通過實物投影把這些美景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普遍反映:我們真是大飽眼福,如臨其境。這樣的教學安排,著實讓學生感受到黃山真不愧為“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譽,進而激發學生愛黃山、愛大自然、愛祖國的真情實感。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演示,喚起學生對美的向往

  1、放vcd 圖片,讓學生看黃山風光;

  2、看完后,請學生談談有什么感受。

  (媒體運用策略:這時讓學生看黃山風光,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覺感官,讓他們直觀感受黃山的美:黃山有四絕,黃山有三大名松。學生看完后總有很多感想要說。這時讓學生談看完感受顯得恰到好處,學生也能言之有物。這樣,學生又將看到的美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這就是課堂教學中的首次互動。)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

  3、聯系上下文“情有獨鐘”是什么意思?(同桌說后指名說)

  板書:山頂上、陡崖邊

  4、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名2—3人讀)。

  過渡:黃山到處都有松樹瀟灑、挺秀的身影,黃山最妙的觀松處是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在樓前,我們可以欣賞到三大奇松!你們想欣賞嗎?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看圖片(光盤中),練說

  (1)出示迎客松圖片

  你看它長得怎么樣?為什么叫迎客松?(引導學生從松的枝干姿態說起)(指名說說)

  (2)出示陪客松、送客松圖片

  學生在小組內選擇一種說說,再推薦一名同學說。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找出你喜歡的松。

  3、練讀描寫松的有關語句,學生自己尋找伙伴練讀并互提建議

  (評價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我這樣的教案設計正是遵循新課標的思想。)

  4、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說

  5、創設情境,讓學生練說

  讓學生當小導游,向別人介紹黃山奇松,

  可用上體態語。學生先自己練說后,再選人在小組內練說,最后推薦一名同學向大家介紹。

  謀體運用策略:學生通過反復看課件觀察、欣賞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對黃山松那奇特的姿態有了非常直觀的印象,很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6、游客向小導游質疑,小導游即興解答

  7、學生練背,試背課文第二自然段

  (評價:這里安排學生當小導游,大大激發了學生讀課文、練說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的實踐機會,給學生一個感受體驗的舞臺。向導游質疑這一環節,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看vcd松的畫面,注意它們的姿態;

  2、老師總結并引讀第三自然段;

  3、學生自由讀,齊讀第三自然段。

  五、總結板書

  黃山奇松

  山頂上 千姿百態

  陡崖邊

  六、拓展

  過渡:奇松是黃山的四松之一,黃山還有“怪石”、“云海”、“溫泉”等聞名于世的景點。請欣賞黃山的“怪石”、“云海”(播放vcd)。

  老師邊看邊解說:

  1、怪石

  (1)猴面石,這兒像猴子的臉部;

  (2)觀音石,亭亭玉立,仿佛剛從云中降落下來,要普渡重生了;

  (3)書童背箱,背著一大箱子的書,可能是陪著主人去趕考了;

  ……

  2、云海

  (1)注意它的色彩變化;

  (2)像海,但它比海寧靜;

  (3)像霧,它比霧純潔;

  (4)像雪,它比雪輕盈。

  3、學生選擇怪石或云海作描述(課內小練筆)

  4、指名讀并評議

  (評價:學生欣賞了黃山的四絕,都發出由衷的贊嘆,黃山真美啊,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師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日常的教學之中。)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教學中的安排:首先,通過錄像初步感知黃山風光。使學生對黃山有大致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點。接著,以“黃山奇松‘奇’在哪兒?”這個問題,讓學生研讀全文,探究體會。并根據學生的討論相機出示圖片或錄像,在問題的討論中從整體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點。然后,精讀這段,落實訓練點。最后,引導學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態,把訓練拓展向課外。

  重難點:

  1、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2、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三、教學對象分析: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對于學生“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和讀議領悟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培養創新意識。

  四、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設境激趣,再現生活,觸發情感。

  1、回憶課文,體味美感。

  昨天老師又從電視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溝的風光介紹片,感覺九寨溝的水確實風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你們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誰能用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下九寨溝的水給你的感受?

  2、欣賞黃山“四絕”的風景。

  (借助“課件”演示和老師的解說,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讓學生對黃山有形象、生動的印象,激起學生想了解黃山的興趣。)

  3、請你也用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黃山給你的感受?

  4、看來,黃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們對黃山奇松卻特別有感情,文中哪句話最能說明?

  過渡:通過欣賞,我們還知道,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松特別有感情,正如課文中說的一樣,更是情有獨鐘。只要你來到黃山上,你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松。

  5、指讀、質疑課題。整理分析,確定研究方向:黃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讀,創設情境,體會奇特。

 、濉⑿〗M研讀課文,討論:黃山奇松“奇”在哪?

 、娼涣鲄R報。(根據學生的回答自主學習相應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黃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態奇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黃山奇松的形態特點,并指導感情朗讀最后一節,加強體會黃山松形態奇的特點。)

  ㈢觀看錄象,準備介紹黃山奇松的特點。

  1、觀看“黃山奇松”的錄象,談談感受。

  2、小組準備,以黃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紹”。

  3、交流匯報:

  (在學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朗讀描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語句,加深理解這三種松樹的特點。)

  “迎客松”

  ⑴、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指導朗讀)

 、拼蠹艺f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嗎?

  說話想象訓練:怎么樣?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樣吧!這棵姿態優美、枝干遒勁的迎客松每天不知要迎接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你是迎客松,你會說些什么?

  (指名說)

 、切〗Y:是的,黃山上的松太多了,它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是人們只要一提到黃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著黃山奇松。實際上這句話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它還象征著整個黃山。

  出示:人們提到黃山就會想到--------------,看到迎客松就會想起--------------。

  (引導學生對迎客松有初步總體的印象。)

  同法相機學習“陪客松、送客松”這部分語句。

  三、抒情表達,發揮想象,豐富情感。

  1、發揮想象:黃山只有這幾種松樹嗎?

  2、引導學生以松樹的身份介紹其它松樹的形態。

  四、拓展延伸,創造生活,積淀情感。

  1、“五一”長假快到了,溧陽的天目湖旅行社準備開辟“竹簀——黃山”的游覽線路,請你代寫一句廣告詞。

  (學生寫廣告詞,教師巡視指點)

  2、交流匯報。

  (評: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學習語言文字與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融為一體,使語文學習展現生命活力。)

  3、你知道黃山“四絕”還有那些優美的姿態?我們再去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筆。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黃山集中了我國許多名山的特點,如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峨眉山的秀麗。這些景色,黃山全有,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發出這樣的感嘆,他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的風景的確令人著迷。同學們,可以記下這句話,回去后還可以把黃山的奇松或其它“三絕”介紹給爸爸媽媽,說不定爸爸媽媽聽了你精彩的介紹后,暑假就能帶你到黃山去游玩呢!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  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黃山奇松》。(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開始)

  出示: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黃山奇松,更是情有獨鐘。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

  2、交流,看“四絕”圖。

  師:“奇松”——松樹在懸崖上爭奇;“怪石”——怪石在山峰上矗立;“云海”——云海在峰壑中彌漫;“溫泉”——溫泉四季常暖。大自然的美在這里匯聚,這就是黃山“四絕”。

  3、在人們向往的“四絕”中,最鐘情的是其中的奇松。人們對黃山奇松特別有感情,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情有獨鐘),什么意思?(特別偏愛、感情專一)讀詞,把帶有“情有獨鐘”的這句句子讀好它。

  4、人們為什么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指名讀第二句話,評議,把“處處”、“瀟灑”、“挺秀”這幾個詞讀好,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今天,咱們就一起去看看黃山奇松,好嗎?告訴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處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玉屏樓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三大名松的名稱。

  2、同學們,在玉屏樓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ㄖ该f, 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黃山是“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自己再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奇在何處”可以圈圈畫畫?

  迎客松:

  1、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迎客松的“奇”?交流

  2、出示迎客松的圖片和句子

  a、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邊看迎客松的圖片邊適當引導,在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中,重點欣賞:枝干遒勁、郁郁蒼蒼、飽經風霜

  b、是啊!這棵迎客松屹立在黃山上已經一千多年了,雖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雨雪的考驗,但它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是一棵多么——的松樹!你能把它讀好嗎?

  c、學生練讀——指名讀——賽讀——評讀——齊讀

  3、你還從哪里體會到迎客松的“奇”?

  4、學生讀第二句句子。

  a、同學們,請伸出手臂,再看看圖,這一叢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

  b、正因為太像了,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但老師相信我們班同學的想象力更豐富,你看,它正在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它會說哪些歡迎詞?(學生熱情地說歡迎詞,并加上動作)

  c、喜歡迎客松的同學一齊站起來(停頓)伸出你熱情的手臂,大聲地說:“各位賓客,歡迎你們!”

  d、讀好句子。把迎客松的熱情、好客讀出來。

  5、是的,黃山上的松太多了,它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是人們只要一提到黃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著黃山奇松。實際上這句話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它還象征著整個黃山。

  同學們,現在這句話理解了嗎?能讀好嗎?(指名讀)

  6、請一位同學完整地讀一讀描寫迎客松的語句,老師給你配上音樂。大家先練一練,體會體會。誰來試一試?

  過渡:聽你們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我覺得咱們已經來到了黃山,來到了玉屏樓下,迎客松就生長在這里。它旁邊還有陪客松、送客松。

  陪客松

  1、(出示課件:陪客松圖片)現在,請你一邊欣賞陪客松的圖片,一邊美美地多讀課文,看看陪客松“奇”在哪里呢?指名讀。

  2、為什么說陪客松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呢?

 。ǹ磮D,這是——旁邊是——為什么稱它是綠色的巨人呢?說說你的體會,相機指導朗讀,讀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蒼翠茂盛的樣子。)

  送客松

  1、(課件)瞧,這就是送客松,它“奇”在何處呢?

  2、指名交流,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重點欣賞枝干蟠曲(枝干彎彎曲曲,這就是蟠曲)、天然盆景(沒經人工修飾,天然形成的,正因為它的枝干蟠曲,所以人們把它們比作天然盆景)、依依不舍

  3、朗讀指導: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別,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嗎?

  總結三松

  1、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形態奇美,神韻非凡。讓我們完整地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配樂朗讀第二段)

  2、這三大名松寫得真美,請你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名松,將它背出來,把它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學生練背)

  3、練說:認識了這三大名松,同學們想親自去黃山看一看嗎?這不,機會來了:

  (1)(ppt出示:爭當小導游“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工作委員會最近招聘導游,條件是:講普通話,口才好,必須將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紹到位,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2)出示導語:各位游客,歡迎大家到黃山旅游,現在你們看到的是:                                                        。

  學生準備一分鐘,可只介紹一棵松,導語也可自己設計。

  (ppt設計超鏈接,學生介紹的同時相機出示相關的圖片)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其實,黃山松何止這三大名松,它們星羅棋布,爭奇競秀,它們或——,或——,或——;或——,或——,或——;它們有的——,有的——。黃山奇松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更加——。黃山奇松真是——

  (板書:千姿百態)。

  2、瞧它們向我們走來了。(播放各種松樹的圖片)

  3、想象說話:ppt出示

  (黃山松千姿百態,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狀如         。)

  4、小結:同學觀察認真,講得到位,聽得仔細,讓我們把對黃山松的贊美,把它們的千姿百態讀出來。

  (齊讀第三段。)

  五、總結全文

  1、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欣賞了黃山奇松,(指著板書)你看,多有禮貌的黃山松啊,客人來了,他們迎客、陪客、送客,難怪人們對它情有獨鐘。

  2、黃山奇松,破石而生,蒼勁挺拔。那姿態美得奇而奇得絕,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難怪徐霞客會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

  3、學寫廣告詞

  長假快到了,太倉的教育旅行社準備開辟“黃山三日游”的游覽線路,請你代寫一句廣告詞。

  六、 作業設計:

  1、當一次小導游,給爸爸媽媽介紹黃山奇松。

  2、今天我們感受了黃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選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歡的松樹,把它畫出來 。

  板書設計: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黃山奇松  陪客松  綠色的巨人    千姿百態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8

  設計理念:《黃山奇松》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性散文,全文緊扣"奇"來對黃山松進行描寫。文字生動,意境優美,適合學生朗讀,在讀中感悟, 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喚起情感的升華,從而讓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發生思想的碰撞,進而能認識美、感受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感受黃山松的奇、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黃山它被譽為(跟說:“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絕聞名于世,即(跟說:“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投影展示黃山四絕圖片),特別是四絕中的“奇松”,人們對它更是(跟說:“情有獨鐘”)。(多媒體展示黃山松)瞧!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黃山,我們齊讀課題,注意老師用紅筆寫的字了嗎,是什么呢?(奇)黃山的松奇在哪兒呢?我們一起去感受一番。

  二、初讀感知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寫到了哪些奇松?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1、這一自然段寫了哪些奇松?

 。ㄖ该卮,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想不想看一看?

 。ㄒ唬⒂退

  (多媒體展示迎客松圖象)瞧!這就是黃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請同學們結合圖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細細地品讀,并體會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呢?

  句一:

 、佟白藨B優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 “枝干遒勁” 借助形象理解“遒勁”,體會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邸坝粲羯n蒼,充滿生機”體會它的茂盛,生命力頑強。

 、堋帮柦涳L霜”體會它的古老頑強的生命力。你對這個詞是怎么理解的?用這個詞我們還能形容什么對象呢?(指名說:建筑、人物……)瞧!從老爺爺的臉上,你看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是。±蠣敔斀洑v了許多艱難困苦,從他的皺紋里我們可以體會到他是飽經風霜的,那我告訴你,迎客松已經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八百年,歲月的流逝,自然環境的變化會給它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會是什么樣的呢?(樹皮變得開裂,斑駁)而它的葉是怎樣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頑強,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練讀第一句)指名讀齊讀。

  句二:迎客松的奇還表現在哪兒呢?(“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受比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

  ①這句話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呢?(比喻、擬人)從這兒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②“熱情的歡迎”體會迎客松非常熱情”。是啊!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手臂多像熱情好客的主人!

 、圻h方的賓客慕名而來了,這位熱情的主人會怎樣歡迎呢?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由一位同學主筆,幫迎客松擬一份歡迎詞,并想一想,它會以什么樣的姿態去迎接貴賓呢。(小組討論交流),現在你就是迎客松,你會怎樣來歡迎賓客呢?(表演)

 、芏嗝礋崆榈挠退裳剑覀兡馨阉x好嗎?請同學們先練一練,呆會兒我們比比,哪棵迎客松最熱情。練讀第二句。(指名讀齊讀)

  句三:迎客松不愧為一大奇松,它姿態雄偉生命力頑強,你知道人們是怎么評價它的嗎?(指名說)

  ①“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谌藗儗λ脑u價怎么樣?(很高)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代表”“象征”體會人們對它的評價很高。

 、勰隳苡谩安粌H……而且……”把它的意思也表達出來嗎。(指名說)

 、苓@句話你理解了嗎?你能把它表達的意思讀出來嗎?(指名讀)

  迎客松小結:1、看著這棵迎客松你想說些什么呢?(迎客松你真神奇,你真美。

  2、同學們能通過朗讀把你對迎客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讀出來嗎?(齊讀)

 。ǘ⑴憧退

  過渡:你還想看看什么松?(陪客松)。(多媒體出示陪客松圖片),瞧!這就是陪客松了,請同學們仔細看看圖,再讀讀描寫它的句子,說說你覺得陪客松奇在哪兒?

 、 “綠色的巨人”體會它的高大挺拔,蒼翠茂盛

  ②是啊,陪客松高大挺拔,真像一個正陪同游人觀賞黃山風光綠色的巨人。它的神奇之處就在這里,你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ㄈ 、送客松

  過渡:最后我們去看看送客松(出示送客松圖片)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覺得它的神奇之處在哪呢?

  ①姿態獨特,枝干蟠曲,就像“天然盆景”。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枝干是彎彎曲曲的,就像什么呢?(“盆景”。)(出示圖片比較盆景),但盆景是經過園藝工人修剪出來的,而送客松卻是(跟說“天然”)從這兒我們感受的它的神奇。

  ②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從“依依不舍”體會它的熱情。

 、鬯涂退珊孟裨谡f什么?指名說

 、芏嗝春每偷乃涂退裳剑∧隳馨阉臒崆樽x出來嗎?練讀送客松的句子。(指名讀)

 。ㄋ模⒂衿翗

  過渡:剛才同學們所見到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這三大名松雖各有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齊說) “奇”,這么神奇的黃山松,在哪里觀看最好呢?

  ①快速瀏覽第二自然段,看誰先發現?(指名說)“玉屏樓”

 、趯!就是玉屏樓,在這里我們可盡睹三大名松的風采,所以它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也就說此處是黃山松獨一無二的、最妙的觀松處。

  第二自然段小結:現在,我們多么想登上玉屏樓去看看黃山的三大名松!我請一位同學帶我們去,好嗎?(指名)請你為大家美美的朗讀第二自然段,把我們帶上美麗的黃山,老師給你配上音樂。(配樂朗誦第2自然段)點評:謝謝你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黃山,讓我們感受了黃山奇松無窮的風采。

  四、其他松

  過渡:同學們,玉屏樓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實黃山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松樹,真是數不勝數,咱們在去看看其他的奇松好嗎?請同學們自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1、“黃山的松千姿百態”。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出示:(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

  2、黃山奇松只有這些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省略號)

  3、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欣賞圖片)你覺得黃山松還像什么呢?(指名說)?

  4、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誰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把剛才同學們說的連成一句完整的話呢?指名說(黃山的松有的……有的……還有的……它們真是千姿百態啊!)

  5、黃山的松千姿百態,是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學生跟說: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7、誰來能把黃山奇松的千姿百態美美的讀出來呢?(指名讀)

  8、我覺得,我們在讀的時候應放慢速度,這樣才能把黃山奇松的千姿百態,它的神奇秀美給讀出來。(齊讀)

  五、總結全文

  黃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黃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麗風景。(屏顯黃山全景圖)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發出這樣的感嘆,他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的風景確實令人著迷。

 、偻瑢W們,看了這神奇美麗的黃山奇松,你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谖蚁耄偃缥沂且晃辉娙耍視䦟懸皇赘星楸挤诺脑妬碣澝傈S山,那么你呢?

  練說,出示:假如……我會……

  六、作業。

  過渡:相信同學們看了黃山的奇松有很多體會,但卻沒有機會說,下面就讓我們以作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吧。

  1、模仿文中“迎客松”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松樹寫下來。

  2、把自己喜愛的松樹畫下來。

  附:板書

  20、黃山奇松

  迎 客 松

  三大奇松 { 陪 客 松   奇

  送 客 松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感受黃山松的奇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在賞析課文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黃山奇松的奇美。

  教學難點: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態美。

  教具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美麗的黃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光,是因為黃山以“四絕”聞名于世,人們對誰最情有獨鐘?(奇松)。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黃山松的奇特。

  二、賞析課文

  1、到黃山觀奇松,最好的觀賞點在哪呢?

  指讀第二節第一句。(課件:玉屏樓)

  2、是啊!玉屏樓是黃山最妙的觀松處,當你在玉屏樓上,會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讀第二自然段。

  生回答。

  教師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同學們再好好地品味一下課文第二自然段,用“   ”分別劃出描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4、劃好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

 。1)課件出示迎客松。

  學生欣賞

  這棵迎客松是什么樣的?指名說。

  這句把什么比做什么?同學們,你們一起來做做這棵迎客松,舒展你的身姿,用熱情的話語,歡迎游客到來。

  這句話實際上就寫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板書:好客的主人)你能讀出迎客松的這種熱情嗎?(指名讀)

 。2)投影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多么優美、多么遒勁的迎客松啊,讀了這幾句話,有的同學早就躍躍欲試了,能把你想說的告訴大家嗎?

  (3)學生交流

 。4)投影出示: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知道為什么稱它為迎客松嗎?讀句子,完成填空。(課件:填空)

  黃山松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人們只要一提到黃山奇松,就不由地會想起——迎客松。實際上這句話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它還象征著整個黃山。

  投影出示:人們提到黃山就會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會想起________。

  同學們,現在這句話理解了嗎?能讀好嗎?  

  你們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迎客松?師小結:迎客松不僅是黃山奇松的代表,是黃山的象征,更是國之瑰寶,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了。

  朗讀指導:大家試著再讀一讀。(自由讀、齊讀)

  5、欣賞完迎客松,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請同學們自由讀描寫這兩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們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圖片,猜猜這是什么松?你根據什么來判斷?再讀課文,準備一下,將理由說得更充分一點。盡量地用書上的語言。(板書: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機理解“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詞語。

  小結: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3)完成填空:

  因為(         ),所以人們稱這棵松為“陪客松”。

  因為(         ),所以人們稱這棵松為“陪客松”。

  朗讀指導: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小結:黃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們的形狀而得名,是人們賦予它的。

  7、學生欣賞課件出示的黃山美景,并伴有二胡曲《聽松》。

  8、指導學生說話:

  (1)看了這些圖片此時你想說什么?(板書:千姿百態)

  (2)這段話主要講了黃山上有許多許多千姿百態的奇松,文中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還會有些什么樣子的松樹呢?

  如果你就是一棵黃山松,你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完成想象說話。

  三、課外拓展。課件出示:四絕

  黃山不僅是松的海洋,還是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同學們課前已經能夠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搜集了不少黃山的資料,下面就請各小組派代表為大家作補充介紹。

 。▽W生代表介紹,圖片配文字說明)

  四、總結

  同學的介紹,使我們對黃山有了更多的了解。黃山無石不奇,無松不奇,在云霧中,石的形態,樹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隱若現,再配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鵑花,真可謂是人間仙境,令人心馳神往。大自然的這般鬼斧神工,怎能不讓我們喜愛之極、發出贊嘆呢!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大家想不想親自到黃山去走一走,看一看!同學們回去可以把這美麗奇特的黃山風光介紹給你的父母,說不定他們一心動,暑假就帶你們去看奇松,觀云海,賞怪石,泡溫泉呢!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上網查找有關黃山松的資料。

  板書設計: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黃山奇松  陪客松  綠色的巨人    千姿百態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2、搜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黃山去游覽一番。高興嗎?誰先說說課外搜集到的關于黃山的資料?

  師結:黃山是聞名中外的風景區和旅游勝地,在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它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之秀麗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我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覽了黃山之后,曾發出這樣的感慨:“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四絕中最奇的要數黃山松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黃山奇松》。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三、細讀課文,感悟松之奇美。

  1、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里哪個詞最能體現人們對黃山松的喜愛?你能聯系上下文說說“情有獨鐘”的意思嗎?

  過渡:黃山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登上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觀賞奇松吧。

  2、出示小組討論,按要求學習。

  3、交流。我們先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迎客松的?(出示)誰來讀讀寫迎客松的句子?你從哪些詞語能看出迎客松的美?(“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郁郁蒼蒼,充滿生機”)迎客松不光美,更奇的是……(生:更奇的是“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師:說得真好。

 。ǔ鍪就队埃┩瑢W們看圖,你想象中的迎客松是不是這樣的?(指圖)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來,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多么熱情好客啊!所以,人們把它叫做(生齊:迎客松)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其實,豈只是黃山的象征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里陳列著巨幅鐵畫《迎客松》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熱情好客。真是國之瑰寶!你能用讀來表現它的奇嗎?

  請同學們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多練習讀幾遍。指名朗讀,學生評價,可讓同一生再讀比較。

  4、你把迎客松給讀活了,老師覺得他好像在朝我們招手呢!迎客松的熱情好客,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陪客松又有什么特點呢?誰來讀讀寫陪客松的句子。(出示投影)

  師:同學們,當你登上黃山欣賞著這美麗的黃山風光時,陪客松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你旁邊,陪伴著你,保護著你,你會是怎樣的感覺呢?想想這兒應該怎么讀?生:(自由練讀。)  

  師:(指一生讀)觀賞完美麗的黃山風光,天也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這時,你會發現,還有人在送你呢!誰呀?(生答:迎客松)你能找出送客松與迎客松的不同之處嗎?

  生:(看書后回答)迎客松姿態優美,送客松姿態獨特。

  生:迎客松枝干遒勁,送客松枝干蟠曲。

  生:雖然都是伸出手臂,但迎客松是歡迎游客的到來,而送客松是向游客告別。

  師:你看的真細,找得多準。要想把寫送客松的句子讀好,就要把剛才同學們說的那些詞語讀好,特別是把最后一句寫送客松與游客依依惜別的樣子讀出來。

  生:(練讀后,指名讀)

  5、師:三大名松的確美,的確奇,美在姿態奇特,更奇在它們仿佛通了靈性,好像成了黃山的主人了。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風景;還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長手臂,向你告別。真是奇跡!讀了這段文章,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會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了吧!下面讓我們再次去黃山領略一下這“三大奇松”的風采。

  生:(全神貫注地欣賞)(看錄像,聽老師配樂背誦)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看誰讀得好,老師也給他配上音樂。

  6、師:黃山處處有松樹,棵棵有奇態,作者不可能把每一棵松樹都一一詳細地描述一番。但是不寫又不能體現黃山松的奇,所以,作者在最后一段概括地寫出了黃山松的千姿百態。(板:千姿百態)怎樣才能讀出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呢?自己練習讀一讀。(自由練習有感情朗讀。)

  (指一生讀)

  (生齊讀)

  四、作業設計。(投影出示)

  教后記:“不讀書的語文課,不是一節好的語文課”。我在教《黃山奇松》一課時,讀書成了重頭戲。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欣賞,引導學生探求美、學習美,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讀,貫穿本課教學始終,讀的方式多,讀的面很大,讀的要求又逐漸提高,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出美。以教師之情激發學生之情,以文章之情動學生之心,使學生在動情、動心、入情、入境的狀態下受到感染,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讀。從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1

  張艷梅(視頻見上一篇文章)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教學中,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喚起情感的升華,從而讓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發生思想的碰撞,進而能認識美、感受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譽、陡、屏、賓、屹、臥。理解枝干遒勁、盆景的意思。3.找出描寫三大名松動人姿態的句子,在誦讀基礎上,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從而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找出寫黃山松樹的關鍵詞語和句子,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祖國地大物博,風景秀麗,請大家欣賞。

  播放黃山視頻

  2、誰來說一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古代有個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這一奇景,真是名副其實啊!看,松林聳立,怪石羅列,令人叫絕;山谷中云霧迷蒙,像海不是海,像煙不是煙;溫泉清澈潔凈,可飲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并稱為黃山四絕。

  可是“人們卻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的松樹

  板書課題:黃山奇松

  齊讀課題并質疑課題

  生:黃山松奇在哪里?

  5、過渡:有了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問題呢?

  生:引導學生說出讀書去解決

  二、初讀課文

  1、讀書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同學趕快去讀讀課文吧,要求讀正確、流利。不懂的地方、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

  2、課文中有一些比較難讀的詞語,看看你會讀嗎?

  3、出示詞語

  誰來讀一讀——指名讀(多找幾名)

  遒勁、玉屏樓和盆景的讀音教師領讀;遒勁和盆景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3、有時候,一個詞就是一個畫面,一個詞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我們在讀這些詞的時候就要讀出畫面、讀出情感來。想不想試一試,好,一起來。

  4同學們對詞語掌握得不錯,現在同學們再來自由讀讀課文,黃山松樹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生:松樹千奇百態、松樹奇特、黃山景色很美、黃山到處是綠色……)

  三、精讀感悟、學習方法

  迎客松

  (一)1、黃山奇松奇在哪里?默讀找出句子,并畫下來。

  2、小組交流一下

  3、指名讀劃出的句子。

  4、教師可以分開出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并帶著自己的感受讀書。

 。ǘ┯退桑

  1、出示句子:“迎客松……生機。”

  2、自由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

  生:迎客松生命力強、美……

  3、從哪些詞感受到的?

  4、指名說一說

  重點欣賞:枝干遒勁、郁郁蒼蒼、飽經風霜

  5、(出示圖)

  是!這棵迎客松屹立在黃山上已經一千多年了,雖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雨雪的考驗,但它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是一棵多么神奇的松樹。∧隳馨阉x好嗎?

  6、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7、出示句子:“它有一叢……象征了。”

  8、學生自由讀并談談你有那些感受?

  9、同學們,請伸出手臂,再看看圖,這一叢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熱情好客的主人伸出雙手歡迎遠方的來客? 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迎客松。

  10、喜歡迎客松的同學一齊站起來(停頓)伸出你熱情的手臂,大聲地說:“各位賓客,歡迎你們!”

 。ㄈ、總結學習方法

  想想剛剛我用什么方法來感悟迎客松的奇特的?

  1、多找幾位同學說一說,最后教師總結: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并讀句子談感受的方法。

  2、下面我們用相同的方法,小組內來感受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奇特吧,要把自己的感受寫在句子旁邊。

 。ㄔO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讀促講,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喚起情感的升華,從而讓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發生思想的碰撞,進而能認識美、感受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四)匯報學習:

  設計意圖:采用小組學習然后匯報學習成果的形式,使學生養成自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陪客松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出示課件:陪客松句子)

  2、出示句子“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在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和“陪客松正對玉屏樓,站在那兒,在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比較兩句話的表達效果有什么效果

  3、你能讀出他的高大嗎?(多找幾位同學讀)

  4、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寬大的肩膀,遮擋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那博大的胸懷,那濃烈的情感,那無私的奉獻怎能不讓我們心生愛意?通過朗讀來表現。(齊讀)

  送客松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相機理解枝干盤曲和天然盆景。

  多媒體展示送客松圖片 有一首詩寫得好:巖前倩影側枝伸,青翠容顏滿目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游人。多么熱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揮手告別,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儼然在伸手挽留。

  能把它的熱情讀出來嗎?

  2、練讀、指名讀

 。ㄎ澹航處熜〗Y

  三大名松的確美,的確奇,美在姿態奇特,更奇在它們仿佛通了靈性,好像成了黃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風景;還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長手臂,向你告別!真是奇松!相信同學們也一定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了吧!現在讓我們伴著美妙的音樂在一起把它美美地讀一讀,感受黃山松樹的神奇魅力吧。

  齊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朗讀讓孩子們對三大奇松有個整體的感知。

  四,總結下課

  同學們,玉屏樓前的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實黃山上還有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奇松,下節課咱們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嗎?

  五、板書設計:

  迎客松      

  黃山奇松       陪客松

  送客松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黃山其他松樹的奇特美。

  2、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3、感悟課文是如何寫樹的奇特的,進行想象練習

  一、觀看錄像,升華情感。

  1、同學們,玉屏樓前的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實黃山上還有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奇松,你能想象黃山還有那些奇松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再一次的走進黃山,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嗎? 播放錄像。

  2、黃山松的確是千姿百態。它們裝點著美麗的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錄像,咱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最后一節吧。R讀)

  3、讀了這段話你讀懂了什么?從哪些句子.詞語甚至標點符號中讀出來的?學生自由發言,你認為怎樣讀才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師:我們在讀的時候再放慢速度,邊讀邊賞,這樣就更能把黃山奇松千姿百態給讀出來。咱們來試試。練讀,指名讀。

  4、結合欣賞到的圖片,想象說話:

  黃山松千姿百態,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狀如(     )……

  說得更具體些:

  黃山松千姿百態,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

  展示學生作業,教師相機點撥寫作方法。

  5、通過學習了本課相信大家對黃山奇松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誰能總結說說黃山奇松“奇”在哪里嗎?

  二、創意廣告詞:

  關于黃山,真是說不盡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明年五一,旅行社準備開辟“江陰——黃山”的游覽線路,請你為旅游公司設計一個廣告詞。

  三、因課設練,拓展遷移

  1 、黃山奇松真是別有情趣,請再任選一個畫面,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松樹動起來、活起來。

  2 、學生準備,教師個別指導,組織學生匯報,適時點評。

  3 、教師小結:同學們,黃山集中了我國許多名山的特點,如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峨眉山的秀麗。這些景色,黃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發出這樣的感嘆,他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的風景的確令人著迷。同學們,可以記下這句話,回去后還可以把黃山的奇松介紹給爸爸媽媽,說不定爸爸媽媽聽了你精彩的介紹后,暑假就能帶你到黃山去游玩呢!

  四、學寫生字

  1、重點指導:“譽”“臥”

  2學生認真書寫兩遍,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

  美麗的黃山,是中國的瑰寶;神奇的黃山,是全世界的奇觀;夢幻般的黃山,是大自然的驕子!黃山正敞開雙臂歡迎我們!

  板書設計:黃山奇松  情深意重  千姿百態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教學中的安排:首先,通過錄像初步感知黃山風光。使學生對黃山有大致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點。接著,以“黃山奇松‘奇’在哪兒?”這個問題,讓學生研讀全文,探究體會。并根據學生的討論相機出示圖片或錄像,在問題的討論中從整體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點。然后,精讀這段,落實訓練點。最后,引導學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態,把訓練拓展向課外。

  重難點:

  1、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2、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三、教學對象分析: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對于學生“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和讀議領悟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培養創新意識。

  四、教學過程 設計與分析:

  一、設境激趣,再現生活,觸發情感。

  1、回憶課文,體味美感。

  昨天老師又從電視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溝的風光介紹片,感覺九寨溝的水確實風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你們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誰能用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下九寨溝的水給你的感受?

  2、欣賞黃山“四絕”的風景。

  [多媒體演示:黃山“四絕”錄像]

 。ń柚罢n件”演示和老師的解說,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讓學生對黃山有形象、生動的印象,激起學生想了解黃山的興趣。)

  3、請你也用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黃山給你的感受?

  4、看來,黃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們對黃山奇松卻特別有感情,文中哪句話最能說明?

  過渡:通過欣賞,我們還知道,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松特別有感情,正如課文中說的一樣,更是情有獨鐘。只要你來到黃山上,你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松。

  5、指讀、質疑課題。整理分析,確定研究方向:黃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讀,創設情境,體會奇特。

 、、小組研讀課文,討論:黃山奇松“奇”在哪?

 、娼涣鲄R報。(根據學生的回答自主學習相應部分。)

  1、位置奇

 。ㄌ嵝眩狐S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態奇

 。ㄒ龑W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黃山奇松的形態特點,并指導感情朗讀最后一節,加強體會黃山松形態奇的特點。)

 、缬^看錄象,準備介紹黃山奇松的特點。

  1、觀看“黃山奇松”的錄象,談談感受。

  2、小組準備,以黃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紹”。

  3、交流匯報:

 。ㄔ趯W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朗讀描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語句,加深理解這三種松樹的特點。)

  “迎客松”

 、、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指導朗讀)

 、拼蠹艺f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嗎?

  [多媒體出示迎客松的圖片]

  說話想象訓練:怎么樣?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樣吧!這棵姿態優美、枝干遒勁的迎客松每天不知要迎接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你是迎客松,你會說些什么?

 。ㄖ该f)

 、切〗Y:是的,黃山上的松太多了,它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是人們只要一提到黃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著黃山奇松。實際上這句話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它還象征著整個黃山。

  出示:人們提到黃山就會想到--------------,看到迎客松就會想起--------------。

  (引導學生對迎客松有初步總體的印象。)

  同法相機學習“陪客松、送客松”這部分語句。

  三、抒情表達,發揮想象,豐富情感。

  1、發揮想象:黃山只有這幾種松樹嗎?

  2、引導學生以松樹的身份介紹其它松樹的形態。

  四、拓展延伸,創造生活,積淀情感。

  1、“五一”長假快到了,溧陽的天目湖旅行社準備開辟“竹簀——黃山”的游覽線路,請你代寫一句廣告詞。

 。▽W生寫廣告詞,教師巡視指點)

  2、交流匯報。

 。ㄔu: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學習語言文字與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融為一體,使語文學習展現生命活力。)

  3、你知道黃山“四絕”還有那些優美的姿態?我們再去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筆。

  [多媒體演示:黃山“四絕”的另一個風景片]

  四、布置作業 :

  同學們,黃山集中了我國許多名山的特點,如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峨眉山的秀麗。這些景色,黃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發出這樣的感嘆,他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的風景的確令人著迷。同學們,可以記下這句話,回去后還可以把黃山的奇松或其它“三絕”介紹給爸爸媽媽,說不定爸爸媽媽聽了你精彩的介紹后,暑假就能帶你到黃山去游玩呢!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3

  課題名稱 《黃山奇松》  目 語文 年級 五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40分鐘) 學習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在五年級閱讀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閱讀中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因此,課堂上我努力營造空間,讓他們大膽地參與討論和交流,自主發表見解。 學生已經學習、閱讀過多篇描寫祖國秀麗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溝》、《泉城》等,他們領略了祖國的秀麗風光,對祖國的風景名勝充滿了向往。對于黃山,他們略有耳聞,但對于黃山奇松的千姿百態、神奇秀美,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視野不開闊,缺乏感性認識。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朗讀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  2. 通過對黃山松美的感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采用“讀—感—讀—想—讀—演”的方法,理解了文本,內化語言,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2.讀寫說結合,讓學生模仿第二段松樹的寫法,學法遷移,使學生的寫話說話能力得到提高。 三、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語言文字和創設的情境,通過朗讀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習和運用描寫景物的方法練習寫話。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的句子,反復誦讀,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2.學習和運用描寫景物的方法練習寫話!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                 《黃山奇松》教學活動過程描述     教學活動1[u1]  一、激情導入,營造氛圍。 1、“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被譽為____,以____、____、____、____ “四絕”聞名于世。(出示圖片) 2、今天,就讓我們乘坐網絡快車進入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去觸摸黃山松,去欣賞黃山松,去感受黃山松。 教學活動2[u2]    二、賞讀三大名松。 1、讓我們一起爬上黃山去看一看這些讓人們情有獨鐘的奇松。觀松最佳地點在____,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玉屏樓為____。 指導理解“絕勝處”(絕:最;勝:優美的;處:地方)     2、“迎客松”(出示圖片) 朗讀文中描寫“迎客松”的句子。 第一句:看圖理解“遒勁”。這棵迎客松已經有八百多年了,可謂飽經風霜。(指導理解“飽經風霜”)它經歷哪些艱難困苦?(引導學生說出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嚴寒酷暑、雪壓霜打等)可是它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 第二句:指導理解比喻句、熱情。讓學生模仿做動作(伸出手臂熱情歡迎)想象一下,它會向游人說些什么呢?(歡迎你們到黃山來游玩……) 第三句:理解地位的奇 是呀,人們只要一提起黃山奇松,就不由得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不僅是黃山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人們提到黃山就會想到___,看到迎客松就會想起___,連安徽電視臺的標記都用上了迎客松了,國家領導人招待外賓的地方背景圖也是迎客松呢!可想而知,它的地位多高呀! 再次欣賞“迎客松”,結合文本,朗讀感悟。 3、“陪客松”(出示圖片) 看圖讀寫“陪客松”句子,指導體會陪客松的高大挺拔,把陪客松比作綠色的巨人。 4、“送客松”(出示圖片) 看圖讀寫“送客松”句子。指導理解“天然盆景”:盆景是園丁精雕細刻、刻意造型,為的是追求它優美的姿態。送客松姿態獨特,枝干蟠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那培養這棵天然盆景的園丁又是誰呢?(引導學生說出大自然、黃山) 5、出示文字,播放音樂,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6、扮演導游,積累內化。 (1)“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工作委員會最近招聘導游,條件是:講普通話,口才好,必須將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紹到位,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自主準備,可以同桌合作。 (3)自主展示,教師點撥。 教學活動3[u3]  三、學習第三段,進行寫話練習。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段,思考:文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2、出示其他黃山名松圖,學生欣賞。 3、指導寫話練習。選擇一種你覺得最有意思的松樹,模仿第二段寫三大名松的寫法,向大家介紹。 4、全班交流。 教學活動4[u4]  四、總結課文。 說一說黃山松樹“奇”在哪里。 地理位置的奇、姿態的奇、生命力的奇…… 黃山奇松確實讓我們大開眼界,難怪明代的湯顯祖留下了“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感嘆和無緣到黃山一游的遺憾。如果以后有機會,你一定要親自登上黃山,去領略它無限的風光。 教學活動5[u5]  五、布置作業。 想了解黃山的另“三絕”嗎?課后查找資料閱讀,推薦你們閱讀《黃山游記》這本書。

  [u1]創設去黃山的教學情境,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喚起學生已有的情感積淀,提供寬松的學習平臺。 [u2]讓學生看圖辨認三大名松,激起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并突顯三大名松的特點。在本環節的最后讓學生扮演導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積累內化,創新運用的平臺。提高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u3]讀寫結合,學法遷移,內化提升,使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提高。 [u4]圍繞文本中心“奇”讓學生回顧全文,再次感受黃山松的奇特美麗,激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u5]語文學習的空間是廣闊的,從課內學習拓展走向課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部分新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概括本課的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出示黃山圖片,師:面對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蒼翠的樹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幻燈出示)

  2、▲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明)徐霞客

  3、通過前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你對黃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說,引入欣賞“黃山四絕”圖片,(點明:在四絕之中,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

  4、▲ 板書課題,指導讀題并質疑。

 。阕x懂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領略一下黃山松的奇美。先掃清字詞障礙。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前期的預習和自身生活知識的積累,有效帶動課堂學習興趣的激發。

  二、合作探究,學習字詞。

  1、出示生字:

  譽 陡 屏 賓 屹 臥

 、傩〗M合作學習。

 、谔嵝褏^別“賓”“屏”的讀音

  2、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投影。

  (2)觀察,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重點指導:臥、譽(引導分析筆順、結構等)

 。3)師范寫,學生描紅。

 。4)聽寫檢查,評講。

  3、由詞入句,指導朗讀。

 。ɑ脽舫鍪荆┣橛歇氱 郁郁蒼蒼 姿態優美

  飽經風霜 枝干遒勁 充滿生機

  千姿百態 瀟灑挺秀 神奇秀美

 、俑餍问阶x,及時糾正。

 、谧x了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現嗎?

  4、我們試著將詞語放回課文,一起來朗讀課文。

  分節賽讀課文(及時正音,指導讀難讀的句子)。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生字教學以學生的自學為主體,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增強生字的記憶和運用。

  三、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生分段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大意。

  2、師指導朗讀。

  3、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重點描寫了什么?(概括時要簡潔、準確,引導歸納大致內容)

  師邊聽回答邊板書: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態

  4、再讀課文。

  四、聯系背誦,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最為喜歡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想黃山奇松“奇”在何處。

  板書設計:

  16、黃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實踐目標:通過朗讀、賞析感悟課文內容,了解黃山奇松的特點。

  情感目標: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體會黃山松的奇和美。

  難點:引領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法、合作探究法、講讀法等

  【教學準備】

  PPT課件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搜集《黃山奇松》的資料(圖片、視頻等),進一步了解黃山奇松。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你知道這句詩贊美的是哪座名山嗎?(黃山)你對黃山有哪些了解?指名說。

  2、欣賞“黃山風光”視頻。

  設計意圖:葉圣陶曾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弊髡邔懳恼,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學生學習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這里利用視頻資料,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想象,步入情境。通過多媒體手段創設課文的情境和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

  3、看來,剛才大家已經深深地被黃山的風光吸引了,那么,在這美麗的黃山之中,最讓人們情有獨鐘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嗎?

  出示課題,引出“黃山奇松”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首先請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指名說。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黃山松,去欣賞黃山松,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4、出示第一段,齊讀

  你讀出了什么?

  出示四絕圖片。

  設計意圖:展示黃山“四絕”圖片,復習了“黃山四絕”所指,形象快捷地讓學生對黃山有了具體、生動的印象,激起學生想了解黃山的興趣。

  理解詞語:情有獨鐘、陡崖、瀟灑、挺秀等

  讓我們美美地讀讀第一段。

  二、激情導讀,感受奇松。

  1、 要看奇松,的去處就是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了,讓我們登上玉屏樓吧! 出示圖片。

  2、玉屏樓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指名說

  3、 小組合作學習:找出描寫三棵奇松特點的語句。

  (1)品味迎客松

 、傩〗M代表匯報,出示“迎客松文段”,齊讀。

  ②迎客松奇在哪里?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品讀。

 、垡黄嬖谧藨B,理解 “遒勁 ”

 、芏嬖跉v史悠久、生命力強 ,理解“飽經風霜”,出示老人圖片。

  “飽經風霜”是本課需要重點理解的一個成語,對于閱歷較淺的城市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采用以圖解詞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很直觀、形象建立對詞語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黃山松在生長過程中歷經了很多艱難險阻。

  用“飽經風霜”說一句話。指名說。

  這棵迎客松在成長過程中歷經了多少艱辛啊,風吹不倒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真是一棵奇樹!再讀句子。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⑤三奇在熱情好客

  出示句子:“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這句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好客的迎客松正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它會說哪些歡迎詞?學生交流發言,并加上動作。

  同學一起站起來,學一學迎客松,伸出你熱情的手臂,表演讀這句話。

 、抻退啥嗪每蜔崆榘!正因為這樣,再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理解“象征”(代表,最重要的,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好客)

  ⑦學到這,我們不禁贊嘆——(出示詩歌,齊讀)“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 ”

  設計意圖:課外詩歌的出示,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面,增加了詩詞句的積累,聲情并茂地朗讀,使黃山松的形象也因此更顯高大。

 。2)感受陪客、送客松

 、傩〗M代表匯報,出示“迎客松文段”,齊讀。

  讀完,你發現了什么?陪客松有什么特點?

  “綠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綠色的巨人”突出了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茂盛。

  通過朗讀來表現。指名讀,全班讀。

  看,陪客松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如果陪客松會說話,它會對游客說些什么呢?(學生說話)

 、谛〗M代表匯報,出示“送客松文段”,齊讀。

  送客松 ——小組代表匯報,出示送客松文段

  出示圖片,觀察一下送客松有什么特點?

  理解“蟠曲”、“天然盆景”。

  用朗讀體會它的美,小組讀,全班讀。

  師小結:三大名松的確美,的確奇,美在姿態奇特,更奇在它們仿佛通了靈性,好像成了黃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風景;還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長手臂,向你告別!真是奇松。

  相信同學們也一定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了吧!讓我們再讀一讀第二段,感受黃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4、爭當小導游:介紹三大奇松。

  設計意圖:本次小導游練習,既是對前文學習的一個回顧、總結,又再次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落實了課后第一題的背誦任務,減輕了學生課下學習壓力。

  三、總結拓展

  1、玉屏樓前的這三棵奇松代表性,其實黃山上還有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奇松。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2、“屹立”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誰給我們做個動作看看。一生表演動作。

  3、大家想看看這些千姿百態的松樹嗎?

  播放松樹圖片,邊展示圖片,師邊解讀。

  4、看完了圖片,再來讀讀這一段,讀出黃山松的千姿百態。

  指名讀,全班齊讀。

  5、這段話里有一個符號,(手指省略號)它有什么作用呢?。ㄊ÷粤怂蓸涞钠渌螒B)

  6、那你還能想到松樹的哪些形態呢?指名說。

  設計意圖:此處是一個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入口。學生在輕松、充滿美感的教學氛圍中欣賞著一幅幅的奇松圖,腦中會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態的松樹形象,極大豐富了課文內容,激勵學生放飛想象。又引領學生揣摩、借鑒了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7、在課前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有同學也搜集了一些黃山松的圖片,一起欣賞下吧!播放松樹圖片,師解讀。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綜合實踐能力,通過課前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對黃山奇松充滿好奇,積極搜尋黃山松的課外圖片。課堂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課外實踐情況,另一方面開闊學生的眼界,把學生帶入“奇松”世界。

  這些松樹可真是千姿百態。∽屛覀冊僮x一讀最后一段吧,再次感受黃山松的千姿百態。(齊讀)

  8、出示課堂小練

  關于黃山,真有說不盡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中山某旅行社準備開辟“中山——黃山”的游覽線路,請你為旅游公司設計一條“有創意又吸引游客”的廣告詞。先和同桌討論一下,再寫下來。

  全班交流。

  9、總結全文:同學們,我們今天真有眼福,有幸欣賞到了千姿百態的黃山松,并感受到了它的奇美。希望同學們有機會能親眼看看黃山的奇松,瀏覽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祖國山河的美。

  板書設計: 黃山奇松

  千 迎客松 優美遒勁

  姿

  百 陪客松 綠色巨人

  態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黃山奇松》教學案 篇15

  教材分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這篇課文描寫了黃山風景區有許多奇松,姿態獨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讀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把課文內容與網絡教材上的圖片、文字、影片結合起來進行閱讀感悟課文的能力。

  4、賞讀品味,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視頻播放,激趣導入

  1、播放黃山風光片,提問:同學們知道這是哪兒的風景嗎?

  2、激趣導入:在黃山“四絕”中,人們為什么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呢?它們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一起去看看黃山奇松,好嗎?為此,老師特地制作了一個網站,里面搜集了許多有關黃山奇松的資料,而且里面還有一篇介紹黃山奇松的文章寫得特別美,只要同學們進去看一看,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解開心中的謎底,保證你們不出教室門,盡覽黃山景。聽老師這么一介紹,同學們是不是很想進入看一看呢?

  今天,讓我們乘坐網絡快車進入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去觸摸黃山松,去欣賞黃山松,去感受黃山松。

  【孩子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師要善于把握課文內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想象,步入情境。教學《黃山奇松》時,通過多媒體手段創設課文的情境和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

  二、自主學習,提出問題

  1、展示學習目標。(利用投影儀在大屏幕顯示)

 、僮屑氉x一讀《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選擇文中最美、最生動有趣的一句話好好讀一讀,讀懂意思,讀出感情。

 、谶呑x文章,邊查閱相關資料,把你認為黃山奇松最神奇的地方說給同座位聽。

  2、學生自主學習。(學法指導:你可以先讀讀課文,再看看有關資料,也可以圍繞問題先看看有關資料,再去讀課文)

  3、匯報自學情況:

  (1)好!你們通過自主學習,閱讀《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那么,黃山奇松給你留下了怎樣印象?根據“自學提示”你讀懂了什么?請你向大家匯報一下。

 。2)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資料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肯定,并從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供學生在課堂上研究。如“‘黃山奇松’奇在哪兒?”、“為什么把黃山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為什么說迎客松是黃山奇松的代表,是整個黃山的象征?”、“為什么黃山松和別處的松樹不一樣,為什么會呈現出千姿百態?”等等】

  三、合作學習,研究問題

  1、好!有了問題就需要解決問題,請你圍繞這些問題去朗讀課文,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學習、解決這些問題。

  2、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研究學習。

  【這一環節為學生進一步研究問題、伙伴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一個便于研究的場所,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從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有了問題,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資料,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文,去解決問題!

  四、匯報評讀,點撥提高

  1、重點匯報“黃山奇松‘奇’在哪兒?”

  ①“迎客松”的句子:

  感悟:針對“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一句,你讀懂了什么?

  欣賞介紹:“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開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旅游。

  探究:為什么說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呢?

  想象品讀:面對天下游客的到來,迎客松怎么說呢?能用你的身姿表現出來嗎?

  ②陪客松:

  感悟:讀了“陪客松”這一句,你想說點什么嗎?

  品讀:陪客松正伸展那寬大的臂膀,遮擋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那博大的胸懷、那濃烈的情感、那無私的奉獻怎能不讓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鬯涂退桑

  探究:為什么送客松被稱為“天然盆景”呢?

  想象品讀:單擊“送客松”,欣賞圖片,師語:多么熱情的送客松!像是在揮手告別,又仿佛是在作揖送客,又儼然是在伸手挽留。送客松面對著即將離開的游客,它會怎么說呢?

  3、配樂朗讀全文。

  【學生通過閱讀,心中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和情感的積淀。這時組織學生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進行精讀品味,在精讀品味中注意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并及時點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探究創造,拓展遷移

  1、學習《黃山奇松》一文,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我們不僅要學會感受美,而且也要像《黃山奇松》的作者一樣去創造美。

  (出示黃山怪石圖片)

  黃山怪石也別有情趣,請任選一個畫面,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

  2、學生準備,教師個別指導,組織學生匯報,適時點評。

  3、作業:黃山怪石,千姿百態。我建議你們課后上網瀏覽黃山的網站,有選擇地進行介紹,可以進行合作,制作一張電子小報,好嗎?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教師還要精心設計,拓展遷移!饵S山奇松》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文。我在引導孩子品讀課文以后,展示黃山“怪石”的圖片:“我們不僅要學會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樣去創造美。黃山四絕中的‘怪石’也別有情趣,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塊怪石,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課堂練筆訓練扎實有效。布置的作業學生很感興趣,探究合作的積極性很高,也提高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黃山奇松》教學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黃山奇松》說課稿(精選16篇)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的語文教師孫云。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第一課《黃山奇松》。以下是我的說課流程。...

  • 有關黃山奇松教案(精選12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2、學會11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會用“屹立”和“郁郁蒼蒼”造句。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 《黃山奇松》(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朗讀課文。2隨文理解字詞,重點理解飽經風霜屹立并學會用其中一個來造句。3抓住情有獨鐘,通過朗讀感受黃山奇松的奇,激發學生對黃山的熱愛與向往。...

  •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精選7篇)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黃山奇松》這篇課文,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你讀后的感受。生:(默讀課文)師:水能說說讀后感受?生:我覺得黃山奇松真的很奇耶!...

  • 《黃山奇松》教學案例(通用12篇)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作者用精妙的語言描繪了黃山松的奇美,在記敘時又是通過對三大名松的具體描寫來讓我們感受黃山松的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教學時必須精心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 黃山奇松說課(精選3篇)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多媒體以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及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性等優勢被廣泛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

  • 《黃山奇松》教學實錄(通用14篇)

    一、復習引新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請大家讀課題。生:16.黃山奇松師:我們知道,課題就是文章的眼睛,那么請大家看著這雙眼睛告訴我,課文介紹了誰?生:課文介紹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 《黃山奇松》教學設計、實錄、說課評課(精選13篇)

    張艷梅(視頻見上一篇文章)《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

  • 示范課《黃山奇松》教學實錄和建議(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 16黃山奇松(精選15篇)

    教學目的 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重 點 指導朗讀,在讀中感悟黃山松的奇美。難 點 在讀中感悟黃山松的奇美。...

  • 黃山奇松教學案例(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指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3、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重難點:使學生理解黃山奇松奇在哪里?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引入情境。...

  • 黃山奇松教案匯編(通用2篇)

    《黃山奇松 》公開課教案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新詞的意思。3、 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

  • 《黃山奇松》優秀說課稿范文(通用14篇)

    一、說教材《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 《黃山奇松》作業設計(精選14篇)

    智慧小木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蝼鹕饺辛,峰峰石骨峰峰松!虼笱〾呵嗨,青松挺且直。開心一練一、我會讀拼音,寫生字。...

  • 《黃山奇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把握奇松特征。2、精讀課文,感悟蘊含情誼。3、品讀課文,表達贊美之情。一、初探奇1、齊讀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黃山松奇在哪?)2、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黃山松奇在哪?生自由說3、書中是如何概述黃山奇松...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97蜜臀 |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天堂v | 中文字幕无码网址 | 久久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精品 | 2018高清国产日本一道国产 |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 性色av一二三天美传媒 | www成年人网站 | 狠狠干夜夜干 | 国产福利第一区 |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羞羞色tv | 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 | 亚洲色婷婷久久精品AV蜜桃小说 |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 日韩成人一级 | 农村一级黄色片 |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 91高清一区 | 亚洲avav在线天堂 |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 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 大陆毛片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hd | 啊别插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米奇 | 久久久6 | 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夜夜爽 | 亚洲午夜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 午夜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 久久福利影视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锦绣安宁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