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教學設計(精選4篇)
《新月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讀自悟,用心去感受,使學生自身產生共鳴,受到啟發教育。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體會內心獨白手法所產生的效果
3、引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交流等方式,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發言,發揮想象力來談學完此文的感受。
課前準備:查找作者的資料,并有選擇地拜讀泰戈爾《新月集》的其他詩篇。
教學過程:
對岸
一、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讀課文,把生字的音讀準。
(2)新詞要聯系上下文來理解,不懂的地方記下來。
。3)練習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4)同桌輪流朗讀課文,相互評議、訂正。
二、討論課文。
孩子為什么渴望到對岸去?設想一下,對岸情形如何?對岸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樣的兩幅畫?
為什么文中反復強調“媽媽,如果你不在意”?
三、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職業
一、談話導入
你喜歡現在的家庭和學校生活嗎?為什么?
二、檢查預習情況。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三、進一步自學理解。
1、提出進一步自學的要求:
閱讀課文 ,想想“我”當時只是一名學生,為何有從事這幾種職業的念頭,并且他為什么只想從事這三種職業?你想從事什么職業?談談你學完本課的體會?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
《新月集》教學設計 篇2
案例:
北師大版第十冊第七單元拓展閱讀中安排了泰戈爾的《新月集(二首)》(《對岸》《職業》),這兩首散文詩都表達了母愛的主題和孩童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
在教學過程,初讀詩歌《職業》后,我讓同學發表讀后感受。生1說,《職業》這首詩不是教我們學壞嗎?不要上學,可以任意玩耍。生2一讀完詩就笑了,說,讓文中的“我”提著燈上街走走看,走累了,還不乖乖上床睡覺。生3說這篇文章與《凡卡》有很強烈的對比。生4馬上補充說文中的“我”是個生活在幸福當中,媽媽的管教其實都是對“我”的愛。生5說,在文中的“我”看來,職業并無貴*,無論是小販,還是園丁,甚至是更夫,他們都很自由地很快樂地工作,他們的工作都是很美妙的。而“我”是個不識人間艱苦的孩子。
分析:
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對生活的感悟力,不同的知識與經驗,學生對作品的感受也就是不同,因此我們新課程提倡個性閱讀,所以初讀課文時要讓更多的孩子來自己發表自己的讀后的見解,這或許就是文本的多種解讀吧。但是要注意引導學生不可偏離文本的本意,比如生1就偏離了;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如生2就膚淺了,而生3生4可以說好一點,體味了到母愛。生5是說得最好的,悟出了詩歌的意境出來了,此時師者就可趁熱打鐵來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進一步體味詩的意境,而后再談談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職業,為什么?以此升華閱讀的境界。
《新月集》教學設計 篇3
設計意圖:
《新月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們的游戲,巧妙地表現了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象。詩人將自己的靈魂穿織于詩章詞篇里,使詩句充滿了靈性的芬芳。閱讀這些詩篇,能陶冶性情,凈化人格,美化心靈。
本課旨在通過學習《金色花》、《花的學!泛汀堵殬I》這三篇文章,使學生領悟散文詩的韻味和內在的節奏,感受孩子的童真童趣及豐富的想象,對《新月集》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閱讀《新月集》的欲望。
教學流程:
一、賞讀《金色花》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老師先給你們來欣賞幾張圖片(幻燈播放)怎么樣,漂亮吧?
2、有一條悠長悠長的小路,路兩邊種滿了這樣的花,正是現在這樣的季節,金黃色的小碎花開了,一朵、兩朵、三朵……他們簇擁著開滿枝頭。假如我們來到了這條小路上,當你抬起頭,看著眼前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你會有什么感覺?
3、假如這些花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孩子變的,他們長在那些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
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再抬頭,看著眼前一片金色的花海,你又會有什么感覺?
4、生活中,你們見過這種花嗎?在咱們中國可見不著這種花呢!因為它是印度的
圣樹,在印度人眼里,它不但是美麗的,更是神圣的!
5、有一位作家以這可愛的花名為題,寫了一首散文詩。這會是一首怎樣的詩呢?
我們一起來走進《金色花》。(板題)
。ǘ┱w感知
1、老師特別喜歡這首小詩,我已經讀了至少不下十遍。可是,課堂上,老師還想再來讀讀這首詩,你們愿意聽嗎?
2、師范讀。(配樂)
3、這樣的一首小詩,你喜歡它嗎?為什么喜歡?(想象力豐富,充滿童真童趣,好玩,捉迷藏似的,孩子可愛,媽媽慈祥,體現母子親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很有韻味……)
4、既然大家都喜歡它,那就讀它吧,把它讀通讀順了,行嗎?學生初讀。
5、指名讀
。ㄈ┢肺墩Z言,感受人物形象
1、過渡:老師覺得他們喜歡這首詩已經喜歡到骨子里去了,因為他們讀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我們也像他們這樣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特別有味道的句子劃出來,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
2、生朗讀,師巡視。
3、交流:圍繞孩子的天真可愛調皮淘氣與依戀媽媽,談感受與朗讀相結合,重在朗讀。
4、選讀,進一步感受散文詩語言的韻味。
請大家推薦班級里朗讀水平最棒的4位同學。如果讓你們從這首散文詩中選相鄰的4節,要求這4節詩最能體現這首散文詩的節奏和韻味來。你們會選哪4節?其他同學也幫他們出出主意。選好后分節朗讀。讀后問:你們為什么選這4節?(結構相似,都寫孩子依戀母親,有韻味,有節奏感。)
。ㄋ模┙榻B作者
1、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滿想象的小詩,寫這首詩的作者會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來作個大膽地猜想,好嗎?(提示:從年齡、性別、性格等方面去猜)
2、師介紹:剛才同學們作了大膽的猜測,那大家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
看這位作家。(圖片出示泰戈爾)認識他嗎?師介紹:泰戈爾:印度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被稱為印度的“詩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吉檀枷利》和《園丁集》等,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師補充介紹諾貝爾文學獎:知道什么是諾貝爾文學獎嗎?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
上最高級別的文學獎項。從1901年設立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我們亞洲只有4個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而泰戈爾是亞洲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
二、小組合作選讀《花的學校》、《職業》
1、過渡:剛才,我們從《金色花》中看到了一個天真可愛、依戀媽媽的孩子,感受到了散文詩語言的韻味與節奏,下面我們再來欣賞泰戈爾的另兩首小詩——《花的學!泛汀堵殬I》,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首來讀,就最吸引人的一點準備向其他小組推薦,提示可以聯系整首詩談,也可以選擇有關的句子朗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小組間相互推薦
預設推薦的理由:《花的學!纷掷镄虚g充滿了豐富的想像;《職業》表達了孩子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向往生活,學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談感受點到為止,重在朗讀,讀出韻味與節奏
三、拓展延伸推薦《新月集》
1、學習了《金色花》、《花的學!、《職業》以后,你們覺得這三首詩會是出自泰戈爾的同一本詩集,還是不同的詩集呢?為什么?引導歸納出共同點:童真童趣、想象力、兒童為主,讀起來都很有韻味)
2、那這三首詩會出自他的哪一本詩集呢?出示《新月集》并簡單介紹:有人說,《新月集》是天使帶給人間的浪漫,是天堂送給大地的詩篇。(課件出示這兩句話)莊雅惠編者在《新月集》里有這樣一句話說:在世界文學里,幾乎沒有一本詩集比他這個《新月集》描寫兒童更好而且更美麗、更真切的了。(出示句子)《新月集》里共有40首像《金色花》這樣的詩歌,我們一起翻開目錄來看一看。(出示目錄)
3、有位文人這樣評價:泰戈爾的詩篇如春潮瀉地,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雖然詩人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坎坷與痛楚,但他是快樂的,是博愛的。常常品茗泰戈爾的詩,走近泰戈爾,我們會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那就讓我們也來品茗泰戈爾的詩,從閱讀他的《新月集》開始,說不定我們也會變得更智慧,心里也不知不覺會暖洋洋,亮光光!
附:三首散文詩
金色花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①,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②,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①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學名michelia
champaca,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譯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凇读_摩衍那》(ramayana)為印度敘事詩,相傳系蟻垤(valmiki)所作。今傳本形式約為公元二世紀間所形成。全書分為七卷,共二萬四千頌,皆系敘述羅摩生平之作。羅摩即羅摩犍陀羅。十車王之子,悉多之夫。他于第二世(treta yaga)入世,為毗濕奴神第七化身。印人看他為英雄,有崇拜他如神的。
職 業
早晨,鐘敲十下的時候,我沿著我們的小巷到學校去。
每天我都遇見那個小販,他叫道:“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他沒有什么事情急著要做,他沒有哪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么時間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個小販,在街上過日子,叫著:“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下午四點,我從學校里回家。
從一家門口,我看得見一個園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鋤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塵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陽曬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濕了,都沒有人罵他。
我愿意我是一個園丁,在花園里掘地。誰也不來阻止我。
天色剛黑,媽媽就送我上床。
從開著的窗口,我看得見更夫走來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燈立在那里,像一個頭上生著一只紅眼睛的巨人。
更夫搖著他的提燈,跟他身邊的影子一起走著,他一生一次都沒有上床去過。
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花的學校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
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狂歡地跳著舞。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他們關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散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壁角的。
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蕭蕭地響著,雷云拍著大手,花孩子們便在那時候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沒有看見他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么?你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那樣急急忙忙么?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
《新月集》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泰戈爾詩集《新月集》的兩首散文詩。作者用平和的筆觸,娓娓道來,像在訴說又似自語,描繪了孩子美好、善良的內心世界。《對岸》中詩人通過“我”想象中的“對岸”,描繪了一片恬美神奇的樂土。《職業》是一篇敘事散文,它用兒童的眼光寫出了“我”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幾種職業的向往。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讀自悟,用心去感受,使學生自身產生共鳴,受到啟發教育。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體會內心獨白手法所產生的效果。
3、引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交流等方式,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發言,發揮想象力來談學完此文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交流等方式,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發言,發揮想象力來談學完此文的感受。
教學思路:
一、學習《對岸》。
(一)初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
1、自讀課文,把不懂的詞語、內容畫下來。
2、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討論交流。
。ǘ┰僮x課文,把文章讀明白。
1、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讀書,思考:
。1)散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孩子為什么渴望到對岸去?設想一下,對岸情形如何呢?對岸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樣的兩幅畫?
(3)詩人如何描繪“我”想象中的對岸的美麗景色的呢?
(4)讀了詩歌,你有什么感受?
2、學生討論、交流。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
試著朗讀,說說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好這篇散文?
二、學習《職業》。
(一)初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
1、自讀課文,把不懂的詞語、內容畫下來。
2、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討論交流。
。ǘ┰僮x課文,把文章讀明白。
1、學生自由讀書,思考:
。1)“我”當時只是一名學生,為何有從事這幾種職業的念頭,并且“我”為什么只想從事這三種職業?
。2)讀了散文,你有什么感受?
(3)你長大了想從事什么職業?
2、學生討論、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1、熟讀散文。
附板書設計:對岸
眷戀故土、熱愛母親
職業
你長大了想從事什么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