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媽媽如何教育孩子
前言:對于職場媽媽來說相應的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呢就會很短,怎樣才能讓家長在僅有的空余的時間里與孩子搞好良好的關系呢,讓我們通過下面的內容來了解一下職場媽媽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1.想象一個足以讓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詞匯,
2.在頭腦中閃現寶寶的“可愛”,玩耍的模樣,滑稽的怪相,還有好多可愛的“第一次”;
3.想象你與寶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游戲、讀書、洗澡、玩水、學步……相信這些“想象”足以給寶寶一個“好狀態”的媽媽!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區”,是一個助跑、轉接與加速的區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經累了,而如果能有這樣的一段“心理接棒區”,將能使你從工作的“后遺癥”中解放出來,給自己一個即將見到寶寶的“幸福期待”,也將激活你發自內心的母性的愛與靈感。早期教育
其實,與寶寶如何相處的技巧沒有誰能真正教你,因為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個特有的媽媽。不要迷信所謂的“育兒技巧”,當你放松下來時,你就有了育兒的本能——
“兒子,過來,讓媽媽親一下!”
“好兒子,媽媽回來了,來親媽媽一下!”
“兒子,媽媽好想你啊!快過來讓我抱一抱!”
正如你意識到的,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需要多少時間呢?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放松又快樂的心態!所以,建議你多留意生活里的美妙時刻,讓點點滴滴匯集在“記憶”中,以便“想象”提取。早教網
二、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現在有很多關于親子交流的書籍,各種活動、訓練、游戲目不暇接,搞得個個父母看了都覺得“不稱職”——
“我沒有那么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我從沒有陪孩子搭過積木!”
“這些家庭游戲,我們似乎都沒有玩過!”
而且越看越覺得焦慮,好像父母不給孩子讀故事、不訓練孩子、不與孩子做游戲,孩子就可能不健康,就可能影響某種“商的發展。于是,父母心理壓力很大,既怕“少交流”,又怕“錯交流”,無所適從。結果把最重要的都忘了——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呢?幼兒教育
所以,在您走入家門前,請不要象去超市購物似的,列一張清單: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果這樣,結果多數是——
“我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剛看了兩頁書就不行了!”
“他根本就不愛聽故事!”
“我說什么,他總是不聽,總要我按他說的做!”
我們很難回憶起3歲前我們自己是怎樣需要父母的,所以要真正弄明白現在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確很難,那么就先放下我們的育兒理論與技巧,聽聽孩子們的聲音吧——
“媽媽,我今天搭了一個好高好高的樓房!”
“爸爸,我想聽故事!”
“媽媽,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