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媽媽(精選14篇)
愛媽媽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中國。
2、能背誦兒歌《愛媽媽》。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看圖回答問題: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鼓勵孩子用形容詞加以描述,如藍藍的大海、閃閃發亮的星星等。
2、老師指著圖念詩請小朋友欣賞。
3、提問:詩里說了哪些事兒?
誰是大海的娃娃?誰愛大海媽媽?
誰是森林的娃娃?誰愛森林媽媽?
誰是藍天的娃娃?誰愛藍天媽媽?
誰是祖國的娃娃?誰最愛祖國媽媽?
4、告訴幼兒祖國的節日是十月—日,我們要學好兒歌。大家一起念兒歌。
附:
愛媽媽
小魚兒,
是大海的娃娃,
它愛大海媽媽,
小鳥兒,
是森林的娃娃,
它愛森林媽媽;
小星星,
是藍天的娃娃,
它愛藍天媽媽;
小朋友,
是祖國的娃娃,
最愛祖國媽媽。
-----------------------------------
作文賞析:我愛媽媽
媽媽,我要對您說:“我愛您,謝謝您!”因為是您從我懂事開始,就教育我要光明正大,心中有他人,也是您從我記事開始,就告訴我怎樣做是做錯了,怎樣做是做對了,教我辨明是非。這一切,都使我的心靈健康成長。
媽媽,我要對您說:“我愛您,謝謝您!”因為是您在我上學以后,告訴我應該怎樣學習,耐心地給我講錯題;也是您在我的課余時間,教我其它知識,把我帶進知識的海洋。這一切,都使我腦子里富有豐富的知識,錯的題要比別人少。
媽媽,我要對您對說:“我愛您,謝謝您!”因為是您每天辛勤的工作,回家后給我做飯,給我補足營養;也是您告訴我要好好鍛煉身體,讓身體強壯。這一切,使我擁有強勁的體魄。
媽媽,我要對您說:“我愛您,謝謝您!”因為是您在我犯了錯誤與您狡辯時,您沒有打罵我,而是給我講道理。這一切,使我感到了偉大的母愛。
媽媽,相信我:我會在您的教誨與教導下茁壯成長的!相信我,媽媽!
愛媽媽 篇2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中國。
2、能背誦兒歌《愛媽媽》。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看圖回答問題: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鼓勵孩子用形容詞加以描述,如藍藍的大海、閃閃發亮的星星等。
2、老師指著圖念詩請小朋友欣賞。
3、提問:詩里說了哪些事兒?
誰是大海的娃娃?誰愛大海媽媽?
誰是森林的娃娃?誰愛森林媽媽?
誰是藍天的娃娃?誰愛藍天媽媽?
誰是祖國的娃娃?誰最愛祖國媽媽?
4、告訴幼兒祖國的節日是十月—日,我們要學好兒歌。大家一起念兒歌。
附:
愛媽媽
小魚兒,
是大海的娃娃,
它愛大海媽媽,
小鳥兒,
是森林的娃娃,
它愛森林媽媽;
小星星,
是藍天的娃娃,
它愛藍天媽媽;
小朋友,
是祖國的娃娃,
最愛祖國媽媽。
愛媽媽 篇3
活動背景:
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活動,包括讓媽媽講自己的故事、做一份禮物送給媽媽、陪媽媽上一天班并以的形式記錄下來,學生能從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母親的辛苦、對家付出的艱辛與努力,寫的很真實、具體。
活動目的:
通過召開這一次主題班會,使每一名隊員能從本次生活中升華對媽媽的愛,教育孩子在家里做一個愛媽媽的好孩子,并進一步轉化為自身的行動。
活動形式:
通過唱歌、朗誦、背誦等形式激發學生愛媽媽的情感,豐富內容,突出主題。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1、師: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大家知道嗎?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們通過這一次主題班會,來贊頌媽媽,表達對媽媽的愛。
2、請欣賞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欣賞、齊唱、男生唱、女生唱)
3、讀故事:《我愛媽媽》《我的媽媽》,讓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
4、學生交流:
生一:背誦古詩《游子吟》
生二:學生齊唱《小烏鴉愛媽媽》
生三:講述自己媽媽的故事。
5、討論: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能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生小組討論,然后交流:
(1)我要回家幫媽媽拖地。
(2)我以后要好好學習,不讓媽媽生氣。
(3)我要回家先寫完作業再給媽媽做一份禮物。
6、教唱歌曲《讓愛住我家》
二、:
師:希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時時關心媽媽、時時愛護媽媽。
三、布置作業:
回家幫媽媽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然后寫一。
愛媽媽 篇4
教學目標
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
培養幼兒的感情,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培養幼兒有感情朗讀兒歌《愛媽媽》。
了解兒歌《愛媽媽》的含義。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材料
圖片,音樂
教學活動
一、聊天
提問:小朋友在家里喜歡誰?(媽媽)為什么喜歡媽媽?(媽媽給我買好吃的,媽媽給我做飯……)
引出中心:我們要愛媽媽!
二、拿出圖片
我們有媽媽。那小動物有沒有媽媽?
出示圖片大海,提問小魚的媽媽是誰?總結小魚兒,是大海的娃娃。
出示圖片森林,提問小鳥的媽媽是誰?總結小鳥兒,是森林的娃娃。
提問:我們小朋友愛不愛媽媽?(愛)那么小魚、小鳥愛不愛它們的媽媽呢?總結小魚愛大海媽媽。小鳥愛森林媽媽。
引出兒歌:《愛媽媽》
三、說兒歌
老師領讀一遍兒歌,幼兒跟讀。
跟著音樂朗讀兒歌
用小動物的聲音(老虎)朗讀兒歌
幼兒根據兒歌編動作
四、表演
找三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魚、小鳥、小朋友說兒歌。
教學延伸
幫助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讀兒歌,培養愛媽媽的情感。并可以激發幼兒改兒歌,如“愛姥姥、愛奶奶、愛老師”等。并讓小朋友們了解3月8日是婦女節,這天是所有媽媽,奶奶,姥姥的節日,讓小朋友祝她們節日快樂!
愛媽媽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體諒父母。
2、體悟父母的關愛,知曉感恩的必要。
3、通過課上訓練與課后反饋,逐步培養孩子的感恩習慣。
設計意圖:
本活動分3個環節:知恩——導行——感恩
活動準備:
1、音樂資料:《神秘園之歌》《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媽媽好》。
2、多媒體課件
3、指導小朋友制作千紙鶴。
活動過程:
活動前(背景音樂《游子吟》)
活動開始:
一、開場
1、出示圖片(背景音樂《天下父母心》)
師講故事《地震中的母親》
(地震中的撐起20__年05月12 下午14點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降臨到了四川汶川一帶。頃刻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不及掙扎,來不及呼喊,就被埋在了廢墟之中。當救援人員在不斷搜尋著幸存的生還者時,他們卻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多么偉大的母愛,她用生命為孩子撐起了一個得以重生的空間;為她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而你自己卻永遠的被定格在了那里。即便這樣,到了最后時刻,她仍然不忘一句活;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2、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
二、知恩
1、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你的爸爸媽媽又是怎樣疼愛你的呢?
先別急著回答,讓我們來看段視頻。(播放視頻《感恩父母》)
導引:
每天回到家,爸爸媽媽們做的都是誰最愛吃的菜?
你最愛吃的菜,總放在誰的面前,爸爸媽媽總是說我不愛吃?
這就是媽媽的愛呀,爸爸媽媽的心里只有孩子,所以他們才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
在你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細心地照顧你們?
晚飯后,爸爸媽媽放棄了休息,他們為你做了什么呢?
(1)、我知道媽媽養育我們很辛苦,我在媽媽身體里生活了十個月,吸收了媽媽身上的許多營養,媽媽忍著巨大的痛苦把我生下來。
(2)、是爸爸扶我學走路,是爸爸教我學說話
(3)、是媽媽甘甜的乳汁把我喂養大,是媽媽唱著夜曲伴我入眠
(4)、小時候,我晚上睡不著,是媽媽一直抱著我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直到我睡著
(5)、爸爸媽媽每年都給我過生日,可他們自己卻很少過生日。)
2、爸爸媽媽犧牲了所有的休息時間,陪我們玩,陪我們認識世界,陪我們長大。他們把我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收藏了下來。下面請照片中的小朋友,來給我們講講照片背后的故事。
(展示照片,學生講背后的故事。)
3、爸爸媽媽這么疼愛我們?你對他們又有多少了解呢?
導引: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你知道他們最愛吃的食物是什么嗎?你知道他們穿多大的鞋嗎?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回家后要為我們做哪些事情嗎?你知道爸爸媽媽照顧我們最辛苦的事是什么嗎?
4、聽到大家的發言,老師很高興,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知道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不過,只了解了這些還不夠,你們知道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嗎?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父母的影子。
(學生介紹父母的工作。選擇典型介紹:農民,工人、個體戶……)
5、爸爸媽媽付出的一點一滴,都印在了我們的心里。同學們,你們真的長大了,從你們的發言中,我感受到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大家的成長,付出了他們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三、問省
1、孩子們,你愛你的爸爸媽媽嗎?(愛)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就是《爸爸媽媽,我愛您!》(出示,齊讀)
2、老師相信每個同學都非常地熱愛自己的父母親。但是在生活中,你是怎樣愛他們的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行為,做得對不對?
(1)、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你主動遞上了拖鞋。
(2)、你把整齊的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3)、爸爸在外打工,我常常打電話向爸爸匯報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4)、你放學后去同學家玩,爸爸媽媽不知道你在哪里。
(5)、你想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媽媽不同意,你在超市里哭鬧著不肯回家。)
3、像2、4、5這樣的行為,爸爸媽媽的心情會怎么樣呢?這樣做是疼愛父母的行為嗎?
四、導行
1、爸爸媽媽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這么多,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呢?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謝謝您。)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謝謝您。”這簡簡單單的話語,卻能讓父母的心溫暖無比,讓對父母表達謝意和關愛成為一種好習慣吧。
2、那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事呢?下面幾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回來了,
(2)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
(3)早晨六點半,桌上已經擺好媽媽做的早餐,我
(4)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我
(5)家里地面臟了,碗還沒洗,我
3、老師這里也準備了幾條感恩親情的習慣要求,一起來看看吧。
①每天見到父母主動打招呼,分手時說“再見!”
②在得到父母的幫助時,及時說“謝謝!”
③體諒父母的辛勞,不亂對父母發脾氣。
④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⑤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少讓父母操心。)
四、感恩
1、一杯茶、一個笑話,一首歌,可以消除爸爸媽媽一天的疲憊。你愿意為親愛的媽媽唱首歌嗎?
(女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2、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恩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讓我們將感恩心,赤子情折進一只只紙鶴,獻給——我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學生動手折紙鶴)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舉辦了這樣的一個溫暖的主題班會。明白了爸爸媽媽對我們博大無私的愛。孩子們,你愛你的爸爸嗎?你愛你的媽媽嗎?
愛,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吧。全體起立,讓我們把對父母那發自肺腑的愛說出來:爸爸媽媽,我愛您。
愛媽媽 篇6
《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敘事歌曲,記敘了小烏鴉懂得感恩反哺烏鴉媽媽的感人故事,歌詞形象具體生動、涵義深刻,教育孩子知愛、懂愛并學會去愛、去感恩。在教學中突出“以情感為主線,以審美為核心,透過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對學生去欣賞、感悟、表現音樂加以引導,并對學生音樂的感受欣賞潛力以及表現、編創潛力加以培養,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整體素養。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緒,理解歌曲的寓意,在課堂中我采取了活潑生動、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透過聽、唱、奏、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更好地演繹歌曲,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動畫故事導入,初步感受歌曲
在教學開始部分,透過觀看動畫音樂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緒,理解歌曲的資料。動畫片是每個孩子都喜聞樂見的,結合動畫音樂這種形式,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更直觀形象地欣賞歌曲,提高欣賞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資料,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學習歌曲奠定基礎。
二、從情感入手,演唱歌曲
在學唱新歌這個環節,我采用了視聽教唱法來教唱新歌,每遍聆聽后透過提出不同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及積極性,到達有效聆聽,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在教唱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以唱為本,把“情”貫穿始終,每段學習后,進行情感上的啟發和處理,學生透過自身實踐和體驗逐步把握了各段的'情緒。為了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由發揮,教師適當點撥、講解范唱,力求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歌唱,最后到達情感升華。
三、創編表演,深化歌曲
在音樂表演環節,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道具、頭飾等,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進行情景表演,更好地表現歌曲。根據中、低年級好動、喜歡表演的特點,我設計了故事情節,分配了主角,讓學生戴上頭飾,拿上道具,參與到歌曲表演中來,學生們邊唱邊演,爭先恐后投入其中,沉浸在主角之中,熱情高漲,整個課堂洋溢著愉快、簡單的氛圍。寓教于樂,透過身體、情感、思維,參與到表演中來,學生很好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
透過這節課,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教學中只要肯鉆研、勤思考,就會迸發出許多教學智慧火花和靈感,生成出許多優秀而精彩的課堂。
愛媽媽 篇7
設計思路:
延續三八節主題活動,為了讓幼兒了解媽媽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愛護媽媽設計了次節課。
一、 活動目標
能了解媽媽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愛護媽媽
二、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充分感受媽媽的愛。
難點:讓幼兒懂得愛護媽媽。
三、 活動準備
1、 媽媽懷孕時的照片、各種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錄像。
2、 音樂《小烏鴉愛媽媽》。
3、 邀請家長1—2名。
四、 活動過程
1、 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1) 看媽媽懷孕時的照片與現在進行對比
(2) 聽媽媽談一談懷孕時的感受,知道媽媽懷孕時的不便與辛苦。
2、 幼兒看錄象,媽媽講述孩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小結: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就很愛我們,我們出生后,他又細心的照顧我們,因為媽媽愛我們。
3、 談論如何關心愛護媽媽。
(1) 孩子們我們的媽媽那么的愛我們,那么的辛苦,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幼兒互相交流
(2) 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愛媽媽的。
(3) 自由談談媽媽和孩子之間如何相互關心。
小結:媽媽愛我們,我們也要關心她愛她,幫助媽媽,聽媽媽的話。
4、幼兒跟媽媽表演唱《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反思:
本節課邀請家長講述自己懷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們聽的非常認真,同時更增加了孩子對媽媽的感情。不足之處是以后對家長參與的講話內容要進行商討、研究,使之與主題更加融合。
愛媽媽 篇8
一、活動目標1、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愿意用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2、初步感受爸爸媽媽的辛苦,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3、體驗與小朋友共同活動的快樂。二、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能從照片上認出自己的爸爸媽媽及老師。2、物質準備:爸爸媽媽的照片ppx;爸爸媽媽的襪子;《我有一個家》背景音樂三、活動過程:1、 說說我的爸爸媽媽,進入活動(1) 師:寶寶們,早上好!你們都來上幼兒園了,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到哪兒去啦?(2) 你們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哪兒上班嗎?(引導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在哪兒上班)(3)師: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你們都來上幼兒園了,你們想不想爸爸媽媽呀?現在,我把他們變出來,好不好?2、變出我的爸爸、媽媽,表達愛的情感。(1)展示第一張照片,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咦,這是誰的爸爸媽媽?(引導幼兒觀察照片,鼓勵幼兒大膽講述)(2)師:你想對爸爸媽媽說句什么好聽的話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3) 繼續展示幼兒爸爸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4) 展示老師照片,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還有最后一張照片,睜大眼睛看好嘍,是誰啊?剛才我們變出的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可三位老師是我們大家的誰呢?你們也來對三位老師說一句甜甜的話好嗎?3、幫助爸爸媽媽晾曬襪子,體驗爸爸媽媽的辛苦。(1)、爸爸媽媽上班可辛苦啦,把你們送到幼兒園來就去單位上班了,下了班回到家,爸爸媽媽還要做哪些事情呢?你在家幫爸爸媽媽做事嗎?你幫爸爸媽媽做呢些事情呢?(2)今天我們也來給爸爸媽媽幫幫忙,好嗎?你們看,這里有許多爸爸媽媽的襪子,我們把它夾到后面的小夾子上曬一曬,你們會嗎?4、結束活動:小朋友們真能干,幫爸爸媽媽把襪子一起夾在夾子上了,現在我們一起把襪子拿出去曬一曬吧!
愛媽媽 篇9
音樂與畫面,情境與體驗的氛圍中,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的教學設想:
1、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始終把“突出審美,深化歌曲主題,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導學生感知——體驗——聯想——認知——理解——創造”貫穿在教學的始終,力求在教學中體現嶄新的教育教學思想,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培養崇高的審美情趣。
2、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主導”的思想。
3、力求在每個環節中突出音樂課的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音樂、接受音樂、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下面是本課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構想。
一、組織教學:
1、生列隊在活潑歡快、富有節奏的《嘀哩嘀哩》音樂帶的伴奏下,雙手插腰跑跳步進教室至座位前站好,師生共同律動。
2、師生用音樂語言問好:
(師)親切地:
同 學 們 好!
(生)友好地:
您 好! 您 好! 胡 老 師 好!
[教學構想:“這是一節有趣、開心的音樂課”
1、在進教室的常規教學中,我給學生這樣的經驗:歌唱、活動課會做動作進教室,進行律動表演;欣賞課會聽著抒情優美、舒緩的歌 (樂)曲列隊有序地進教室。這是一節歌唱課,根據學生特點,老師與學生共同表演不但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還營造出濃郁的音樂課氛圍。
2、用音樂語言進行勾通和交流,進一步拉緊了師生間的情感紐帶。]
二、節奏練習:
CAI課件一:
在歡快音樂的陪襯下,大屏幕出現迪斯尼游樂園的熱鬧場景。一女童畫外音:“歡迎你到迪斯尼游樂園!”接著顯示兩列滿載小朋友的彩色小火車從屏幕兩側開出,同時配以列車運動的節奏聲,繼續畫外音:“這是小熊火車,你會開嗎?”在引起好奇和注意的同時,大屏幕顯示節奏譜:
“迪斯尼游樂園”小熊火車運行節奏:
正 → 嗚! 轟 轟 轟 轟 呼 呼 呼 呼 呼 呼 呼 呼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 嗚! ←反
1、師范讀拍擊,讓學生感受節奏由稀疏到密集,再由密集到稀疏的節奏運動過程。生感受后回答:
“火車運行的速度是怎樣的?如果倒著開回來呢,又是怎樣的?”
2、學生興致高漲地模仿拍讀。師指導先正向再反向地練習。
[教學構想:“有趣好玩的節奏模仿。”
1、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先進行節奏練習,感知節奏疏密變化,再進行發聲練習的環節。打破了以往一上課就發聲的常規模式,使發聲訓練與歌唱表演結合得更緊密。
2、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樂園熱鬧的場面和小熊火車的出現成為學生的一個興奮點,不但喚起了他們的有意注意,還驅使他們浮想聯翩。
3、有趣的配詞節奏是根據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句式節奏:“ ”由密到疏,呈比例時值逐漸舒展而設計的。學生在演唱時易犯按貫性控制不住地搶拍或減拍的錯誤。為了突破難點,設計讓學生模仿火車聲響的節奏練習,既形象直觀,又有趣好玩。學生學得既認真又開心。]
三、發聲練習:
CAI課件二:
大屏幕顯示一只可愛的小烏鴉一下一下扇動翅膀由左向右飛行,身后留下發聲練習曲:
4/4 中速
小 小 烏 鴉 身 穿 黑 褂 回 家 找 媽 媽。
小 小 烏 鴉 身 穿 黑 褂 回 家 找 媽 媽。
1、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樂句的異同。(節奏一樣,由密集到稀疏,音高不一樣,前一句高,后一句低)
2、看屏幕跟琴默唱歌譜。
3、指導學生正確處理連音和非連音,氣息悠長的發聲。
[教學構想:“好聽好唱的發聲練習”。
1、動畫激趣,再次喚起學生有意注意。
2、根據歌曲旋律特點設計發聲練習曲:節奏由密到稀,旋律同音進行并逐句下行。而同音進行與三度、四度音程的音準又是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教學難點。因而結合發聲,進行突破。
3、所配歌詞形象有趣,旨在為歌曲作鋪墊,同時也激發了童趣。]
四、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CAI課件三:
1、大屏幕放映自制動畫,隨著《小烏鴉愛媽媽》的音樂,老師充滿激情地講述動人的故事:
一天,一只小烏鴉從遠處飛來,落在開滿野花的路邊,它既不吵鬧,也不玩耍,它要干什么呢?只見它叼起一只大蟲子,急急忙忙向來的方向飛去。
原來,小烏鴉的媽媽年紀大了,躺在屋里飛不動了,再也不能為小烏鴉尋找食物了,小烏鴉叼來了蟲子,是給年邁的媽媽。
就這樣,小烏鴉飛來又飛去,它自己又累又餓,但它卻把找來的蟲子一口一口地喂給了媽媽。
多懂事的小烏鴉啊,多可愛的小烏鴉啊,從們禁不住地夸獎它、贊美它、歌頌它。
同學們,小烏鴉愛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小烏鴉愛故事,人們把它編寫成一首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2、大屏幕顯示歌曲詞、譜。
3、聽錄音范唱,完整地欣賞歌曲。
4、再回放一次,生輕輕跟唱。
愛媽媽 篇10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極具教育意義的歌曲,講述了小烏鴉找來蟲子,喂已經年紀大了的的情節,來表達對的熱愛。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來教育幼兒要學會父母,不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通過歌曲演唱的形式,讓幼兒感受到歌曲中美好的意境,給幼兒美的體驗,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增進關心媽媽、熱愛媽媽
教學目標:
1、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學習用連貫的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初步嘗試分組合唱,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快樂。
3、感受歌曲中小烏鴉對媽媽的愛,萌發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進場音樂《卡農》
二、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1.展示圖片,引出歌曲
(1) 昨天我們小朋友學習了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第一段,我們先來看張圖回憶一下。小烏鴉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飛回家呢,請小朋友來欣賞一張圖片,來告訴老師,小烏鴉為什么要急急忙忙飛回家。
烏鴉媽媽年紀大了,躺在床上飛不動,心情會怎樣?(傷心、難過)啟發幼兒用表情表現烏鴉媽媽的心情。
小烏鴉為媽媽捉蟲時,心情又會怎樣?(著急)請幼兒用表情表現小烏鴉著急的樣子。我們來做一下小烏鴉為媽媽捉蟲子的動作.我們一起說一遍小烏鴉為什么急急忙忙趕回家。
下面聽老師一遍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小朋友可以根據我唱的歌詞做動作。那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跟著圖譜唱一遍,邊唱邊做動作。
小結:小烏鴉用行動表達對自己媽媽的愛,用嘴把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喂著媽媽。小烏鴉很快樂的為媽媽做事情。
(2) 小烏鴉給媽媽叼來蟲子,一口一口喂著媽媽吃下, 小烏鴉媽媽的心情會是什么樣?我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下下一張圖片。
小烏鴉在給媽媽喂過蟲子后,媽媽的心情會怎么樣?
媽媽是怎么夸小烏鴉的。(多懂事地小烏鴉,多可愛的小烏鴉)
小烏鴉覓食喂著年老體弱的媽媽,多么懂事呀,你想對小烏鴉說些什么話呢?我們的媽媽把我們養大很辛苦,你要怎樣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呢?請小組討論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結:小烏鴉捉來蟲子,一口一口喂媽媽,烏鴉媽媽吃著蟲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媽媽夸著小烏鴉真懂事。我們小朋友也要做一個乖乖懂事的好孩子。
三:分組演唱
下面我們來做一組小游戲:
1、幼兒唱第一段,教師唱第二段,師幼共唱第三段。
2、前面一組唱第一段,后面一組唱第二段,所有幼兒唱第三段。
(唱之前,提醒幼兒有間奏,播放伴奏音樂)
小結: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學會和小朋友們合作來演唱我們今天學習的歌曲。請小朋友們今天放學回家后,至少做一件讓媽媽感動的事,做一個像小烏鴉一樣可愛、懂事的好孩子
四、游戲:情景表演
1、情境導入:你們學會了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今天請你們分別扮演烏鴉媽媽和小烏鴉,表演小烏鴉是怎樣愛媽媽的好不 好。(好)
2、布置場景
(1)用輪胎、稻草搭 “小烏鴉的家”。
(2)把幼兒分成兩隊,一對扮菊花、一隊扮小烏鴉和烏鴉媽媽。
(3)游戲:《小烏鴉愛媽媽》扮菊花的幼兒分散蹲在活動場地。扮烏鴉媽媽的幼兒蹲在(家)里。放音樂:扮小烏鴉的幼兒隨音樂飛來飛去,找到自己的媽媽,(自己創編動作)為媽媽找蟲子吃。扮菊花的幼兒要做出贊美小烏鴉的動作與表情,(啟發幼兒做出向小烏鴉獻花、握手、伸拇指夸獎等。)音樂結束幼兒互換角色,游戲繼續。
小結:小朋友們,通過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讓我們認識了可愛懂事的小烏鴉,我們要像小烏鴉一樣去關愛我們的父母,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每天幫助媽媽做自己能做的事,第二天回幼兒園和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家幫媽媽都做了哪些事。現在我們去把更多的愛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吧。
愛媽媽 篇1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記憶,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在媽媽的節日或生日里向媽媽表達愛的場面,以及學習親手制作送給媽媽的節日或生日禮物。
2、進一步練習記憶畫的構思、構圖步驟,靈活運用造型手法來表現人物及其活動情節。
3、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媽媽的辛勞和對自己的呵護關愛,感受母愛的崇高與偉大,滲透母慈子孝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繪畫表現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畫中使用多種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生活經歷進行認真加憶,對形象素材予以合理組織,提高想象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彩筆、繪畫紙、蠟筆、油畫棒、膠水、剪刀、彩紙、彩色厚卡紙、刮畫紙、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彩筆、繪畫紙、膠水、剪刀、彩紙、彩色厚卡紙、刮畫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
集體交流: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日?(母親節、三八婦女節及媽媽的生日)
小組討論:在媽媽的節日里,自己可以為媽媽做些什么 (可以為媽媽送上一份怎樣的祝福)?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將自己小組創設的情景表現出來,同學們進行討論評述。
三、隨堂欣賞
1、瀏覽一組場景圖片,啟發學生回憶和構思。
2、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3、欣賞馬蒂斯、夏加爾等藝術家的繪畫作品,體會其畫面的構成與主題的表達。
四、繪畫制作
鼓勵學生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為媽媽做的一件事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注意構圖、色彩搭配等問題。
1、在表現“媽媽,我愛你”這個主題時,可先讓學生將“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給媽媽的禮物”放在畫面的顯著位置上,可以用繪畫或拼貼加添畫的方式來表現。為學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電器等一般家庭常見物的圖片資料,提示注意主體與背景間的色彩搭配。
2、向學生展示一幅表現媽媽的畫,展現這幅畫是怎樣“變”成一張賀卡的。可以將繪畫內容內折,讓繪畫紙的反面成為賀卡的封面,然后添寫上送給媽媽的話,寫上名字。
五、完成作業
1、根據記憶畫出給媽媽的驚喜。
2、獨立或合作完成送給媽媽的手工禮物,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展評
將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經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媽媽。
七、課堂小結
媽媽是無私偉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媽媽。課后每個同學為媽媽送上一句溫馨的話。提醒學生收拾整理桌面,打掃教室衛生。
愛媽媽 篇12
在本節的音樂課《小烏鴉愛媽媽》喚起了學生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上這一課時,我首先從動物入手,把愛護動物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接著從學唱歌就開始帶入情感。通過為歌曲創編表演,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強調音樂學科與其它藝術學科的橫向聯系與溝通。最后讓學生回歸生活,從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媽媽病了,你會怎樣做?”有的學生以自己平時的真實行動回答:“我幫媽媽倒水”、“我幫媽媽掃地”、“我喂媽媽吃藥”,也有的孩子以間接經驗或想象來回答:“我給媽媽做飯”、“我給媽媽洗衣服”……從他們的語言中,我知道媽媽是他們最愛的人,也是這節課中我教學的主線。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線
在組織教學中,通過課件的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種繼續學習的欲望。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我讓學生自己來試著模仿幾種小動物的姿態,并出示動物們在唱歌的簡單譜例1353|1353|55|5—|,從而讓學生在表演中進行開聲練習,為下面的導入教學買下了伏筆。
用課件導入能夠再次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讓學生與動物們進行歌唱比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與學習激情。用小動物卡拉OK的形式讓學生增強新鮮感,使學生更好的配合老師來學習。
二、注重科學知識的有機滲透
我個人一直認為,一節音樂課,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歌曲的學習,也應該重視理論知識的.整合與傳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知識的積累。比如:在《小烏鴉愛媽媽》中出現了反復記號和結束句記號,這些簡單的符號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節奏練習環節設計生動有趣,很巧妙地引導學生在熟悉節奏的同時,感知和認識了樂句。學生對節奏和視唱識譜的能力較好,平時教學夯得比較實。當然,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節奏訓練有所忽視,課堂上不敢大膽放手給學生,教唱的形式和方法還有待改善。
三年級是學習唱譜的開始階段,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加深層次,在我的課上就讓學生學習了唱名,這也是通俗易懂,學生一看就會唱的。在讓學生以交朋友的形式去認識唱名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愛護動物,小動物是咱們的朋友。但不足之處就是沒有處理好學生唱出朋友名字的步驟,在這里不僅浪費了上課的一些時間,還讓學生沒有達到理想的興奮度。
進一步深化了本節課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主題,達到從思想上讓學生重視孝順父母的德育滲透目的。
三、教學環節的有效處理
在教學環節中,演唱環節稍顯薄弱。作為唱歌課,學生唱得還不夠,演唱形式還應有更多變更有趣,激發學生熱情,在反復演唱的過程中,完善對歌曲的把握。
這首歌容易、易學,基本上認真聽兩遍就可以哼出旋律,但是不足之處在于每一句旋律都有點相似,學生很容易混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了走音的現象,為了讓學生唱會、唱好,我省略了表演的部分。變成了最后全班表演。
為了達到從思想上讓學生重視孝順父母的德育滲透目的,在結束課堂之前搞了一個小小的模擬小游戲,讓我當學生的媽媽,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來讓學生動動手,感受孝順媽媽。從學生的角度來挖掘對媽媽的愛怎樣表達,使整堂課升華過度的很容易讓學生接受才是成功。
愛媽媽 篇13
活動目標:
1、 分享爸媽對自己的細心照顧,并嘗試關注爸媽的需要。
2、 愿意學習用語言、力所能及的行動表達自己對爸媽的感激和關愛。
3、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 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眼里的寶貝》、磚塊若干、小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起——創設情景,引發活動
講述故事第一段。
主要提問:鳥媽媽眼里的寶貝是誰?
二、承——鼓勵分享,感受親情
1、 回顧、分享爸媽對自己的關愛,感受被愛的快樂。
主要提問:你是誰眼里的寶貝?他是怎么寶貝你的?
2、 講述故事第二段
主要提問:鳥媽媽為什么會累得病倒了?
三、轉——認知沖突,引發領悟
1、 爸媽有生病、有累的時候嗎?
2、 你是怎么知道爸媽累了或者病了?爸媽的一天到底有多累?
3、 小實驗:搬磚塊。(體驗爸媽的辛苦)
四、合——整合經驗,促成成功
1、 教師舉例:我感受到的寶寶的愛。
2、 解析信中的秘密(對爸媽愛的表達方法)
3、 幼兒分享愛爸媽的方法
尾聲:延伸教育,關注未來
對每個愛我們的人及時、時時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愛。
一起道一聲:爸爸媽媽辛苦了。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大班社會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于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后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后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為需要的。
1、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為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么方式去表達 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為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2、分享爸媽對自己的細心照顧,并嘗試關注爸媽的需要。愿意學習用語言、力所能及的行動表達自己對爸媽的感激和關愛。兩個目標進行活動。
3、活動中教師態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后匯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
活動建議:
今天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我覺得以后可以生成一個有關愛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對自己的愛,到對父母的愛,再讓孩子學習對社會上其他人的愛,比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殘疾人、各行各業辛苦工作的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要愛各種小動物、愛大自然、愛祖國等等,相信在這樣一系列的愛的主題教育活動之后,孩子的心胸會更寬廣,愛的涓涓細流會連綿不斷。
愛媽媽 篇14
教學過程:
今天,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三八婦女節,每一個同學有沒有想過,我們平凡的母親每天都在做著不平凡工作——為了在坐的每一位未來的國家棟梁,付出了多少辛勞。為此,讓我們以“我愛媽媽”為題,上一堂班會課。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先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燭光里的媽媽》
據說,在日本遠古時有個風俗:風燭殘年的老人要被丟棄,因為那時人類生產力水平低下,無法贍養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老人。一個兒子背著老母親艱難地在山路上跋涉,準備將她棄于深山。但他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背上的母親不時地折一截樹枝拋在地上,感到很奇怪,就問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做。老人回答:“有這些樹枝做標記,你回去時就不會迷路了。”老人的回答令兒子放聲大哭。他拋棄了沿襲已久的風俗,又把母親背回了家,更加盡心盡力地孝敬她。
在即將被拋棄的最后一刻,母親心里仍然只有孩子。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親情——母愛。(掌聲)
母愛貫穿我們一生,閃現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能為母親做點什么嗎?(學生回答)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去做了,目標一致,但是方式不同,效果自然也各有千秋,我從中選取了一份與大家分享其中的甘甜,先請聽《給媽媽洗腳》。(掌聲)
給媽媽洗腳
我坐在火爐旁,媽媽正在洗腳,我突然想起了我應該做的事——為媽媽洗腳。
我請求媽媽讓我為他洗腳,媽媽問我為什么,我當時只覺得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已,同時也是我一直想做的,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于是我順口便說:“沒什么,因為你是我媽媽。”在我的央求下,媽媽答應了我。
我又燒了些熱水,倒入洗腳盆內,準備為媽媽洗腳,我覺得我有點難為情,但似乎又不是,那是一種對長輩的敬和愛,我不應該難為情,于是,我鼓起勇氣把手慢慢伸入水中,為媽媽洗腳。
媽媽的腳趾上有很多老繭,那是辛勞的歲月留下的痕跡,是這些堅硬的老繭換來了我和弟弟的學費,換來了全家的一切開支……
許久,我竟忘了是在給媽媽洗腳,直到媽媽叫我,我才猛然反應過來,這時眼淚已濕潤了我的眼框,為了不讓媽媽看到,慌亂中打翻了盆,褲子都被弄濕了,媽媽馬上過來問我怎樣了,還叫我快找褲子換,怕我生病;我卻站在原地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久久不能移動腳步……
師:我隱約看到有的同學眼里噙著淚水了,是啊,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生硬的做秀,他就這樣感染了我們,他做到了!
讓我們再來聽一篇。
澄清的洗腳水
今天,平常的洗腳盆,裝著溫溫的水,母親從床上慢慢地下來,坐在我為她準備好的凳子上。
一瞬間,母親的眼光全投在我的身上,然后是她把她胖乎乎的腳放在盆里,當我正準備伸手去洗時,盆里的那雙腳不知怎么的突然從盆里伸了出來,我驚惶失措的問母親怎么了,母親說:“我……我的腳……有點臭,你不怕嗎?”我笑著搖了搖頭說:“沒關系”,母親看見我又搖頭又說沒關系,她這才把腳伸進盆里,我很有耐心地為母親搓著腳,不管哪個部位,我都是仔仔仔細細地去洗,非常用心,不知不覺水都快涼了,母親問我洗好了嗎?可我卻沒有聽見,因為我發現水都快涼了,可是水還是澄清的,沒有一點渾濁,而且水里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氣味,母親看著我在發呆,于是她便悄悄地上床去了。
當我反應過來時,發現那雙腳卻已經不在盆里了,我往母親的床上看去,她已經睡了;這時,哥哥正好推門進來拿東西,他問我蹲在洗腳盆邊做什么,我滿得意地說:“我在為媽媽洗腳”,哥哥邊拿東西邊笑我,他對我說:“小笨蛋,媽媽早就洗過腳了。”我這才恍然大悟,為什么給媽媽洗腳的水總是澄清的,我望著媽媽的背影,頓時思緒萬千,眼淚不知不覺順著我的臉頰流了下來,心想媽媽可能早就知道我要為她洗腳的事吧,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不知媽媽為我洗了多少次腳,然而我今天長大了,才給媽媽洗了一次腳而且是多余的。
雖然這樣,但這次多余的洗腳卻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用心良苦,母愛如斯,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掌聲)
今天,我們許多同學有“少爺作風”和“小姐脾氣”,捫心自問這對嗎?
在家都為父母做過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我跟大家一樣也是走過花季、雨季的人,也曾無知和沖動過,對待父母的愛未能理解,總認為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想自己作主了,憑著一時的沖動,常常做錯事;等真正長大了,工作了,對母愛的理解稍有進步,但還遠遠不夠,對事物的理解常產生分歧,導致和父母不能進一步溝通,認為他們的想法過時了,內心開始瞧不起他們,現在想來真是內疚;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當初我的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又是什么態度,真是無地自容了;這就是“不當家不知鹽米貴,養子才報父母恩”,為此,作為今天的我不希望你們象我當初一樣,讓父母不但為你們操心,還要對你們的不懂事而傷心、生氣。剛才從同學們的發言和表現可以看出,我的目的將要達到了,我很欣慰。
愛,人間充滿了愛,其中最無私、最博大、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愛就是母愛,母愛跨越了國界,閃爍在地球每一個有生命的地方,母愛是綿長的,無論你走遍萬水千山,她卻圍繞在你身旁,母愛像大地,像海洋,像空氣,只要你有呼喚就會有回應。在這愛的呵護下我們漸漸地長大,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而付出愛的人,卻一天天的衰老,我們該做點什么……?其實,前面幾位同學的行動就是很好的回答。
今天這個話題并不輕松,也許有人覺得略顯沉悶,但我想那是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剛才我在一旁也陷入了沉思,同學們,來日方長,作為兒女的我們將怎樣做?我相信你們每一位同學會給這個問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成長還在繼續,回報也在繼續,讓我們下次班會課再見。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