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精選5篇)
《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 篇1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件難忘的事情”作文指導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件難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冊第三組基礎訓練的作文。通過對本單元講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閱讀課文《胡蘿卜》兩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葉圣陶和朱德熙兩位先生修改作文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并從他們的改文中學到怎樣修改作文的方法。圍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確定作文教學第二課時以指導學生歸納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這次作文訓練用二課時。第一課時,根據題目“一件難忘的事情”的中心詞“難忘”,提示寫作的范圍和中心。激發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選取自己最難以忘卻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鼓勵部分學生簡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經過和難忘的原因。通過示范,要求全體學生先列好寫作提綱后依據其順序進行作文,力求在教師巡回指導下當堂完成初稿。第二課時,為達到學生初步學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標,指導學生以所學課文為范例,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歸納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錯別字、斷句標點”為分步修改的步驟,使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法選用:
為切實指導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選用“范例方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是以范例化的知識結構理論加以取材。通過本單元兩篇課文的學習,從葉圣陶、朱德熙老前輩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修改文章的范例中,引導學生重溫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是將范例理論具體化。指導學生依據范例,創造性地歸納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統一認識后,集體編寫成修改作文的程序。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具體運用自編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實質訓練同形式訓練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修改能力。
學生指導:
歸納式。歸納式是指學生在接觸了較多的具體材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同類的若干例中歸納出某種學習方法。用歸納式指導學生初步掌握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習方法,將這一學法運用于學生的寫作實踐中。
第一步,讓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老前輩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二步,指導學生編列修改作文的程序,歸納為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第三步,將歸納的學法直接應用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出示目標
在導入過程中,教師熱情地將上一課時學生完成的初稿情況作簡要介紹。用“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激發學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寫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節課的作文教學目標:歸納修改作文的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讀寫結合,范例提示
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胡蘿卜》兩篇課文,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體會修改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通過學生口述,從改詞語、改句子、刪去重復的詞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錯別字和標點、將長句斷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確要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應該像老前輩這樣對作文進行比較全面的修改。
三、探索規律,概括方法
通過范例,知道修改文章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應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老前輩修改文章的規律,概括歸納編寫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正錯別字、斷句標點”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簡略的文字板書修改程序為:讀——詞、句、字、點——改
四、方法實踐、自我修改
按照歸納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的初稿,文題對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寫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講得不清楚,哪些語句讀起來有毛病,把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記號,然后用修改符號按照下列順序逐一加以修改:
(一)推敲詞語。就是把用得不準確的詞語改準確。依據常常應用的規范的句式,判別作文中某句話里的詞語運用是否恰當、詞語搭配是否合適。詞語更換主要是使學生懂得詞語的意思、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對學生在文中詞不達意的典型例子詞語的誤用,指導時教師在不違背學生句子原意的基礎上,采用換詞法進行比較,由學生自行對比,識別某一詞語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將學生作文中使用錯誤的詞語,用其例句作簡析,讓學生通過修改,逐步做到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ǘ├眄樥Z句。就是要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修改時要逐句逐句的讀,尋找不通順的句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無殘缺或是語法上的毛病。還要看句子是否按邏輯順序排列,有無前后顛倒,句與句是否銜接連貫,合乎事理,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應遵循其規律。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病句和前后不連貫的句子,教師可選擇其典型由學生識別并加以修改,在共性問題上形成共識,明確句子要通順連貫,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必然聯系,句意要符合客觀事實,并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
。ㄈ﹦h改重復。就是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這是由于小學生所接觸的詞匯不豐富,書面語言還達不到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和句子表情達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現近義詞重復使用。加之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不能對事物的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描述,僅從某方面去反復敘說。作文修改中指導學生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適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詞語或近義詞,視為重復,刪去多余,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兩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視為啰嗦,應刪去一句,保留自己認為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簡潔明白。
(四)增添完善。就是增添一些詞句,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完整。由于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經學過的詞語尚不能恰當運用,作文時常常出現句子的主干成分殘缺或者是平鋪直敘。對于主干成分不完整的句子,應指定學生仔細查閱,發現缺漏,宜補則補;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該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寫上。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描寫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機的聯想,使學生增添完善的書面語言,盡量能夠做到傳情達意。
(五)糾錯別字。錯字別字,在小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筆少畫的字易錯。加之作文時,學生對尚未學過或未記熟的字詞,暫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時一是學生自學運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師解答。將學生需求的字詞板書明示,對形近、同音和多筆少畫的字在寫法和用法上再加指點;三是巧妙引導,讓學生自己悟出。從而訓練學生掌握糾正錯別字和識記運用漢字的方法。
。⿺嗑錁它c。
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關的句子組成。作文時,小學生一般只偏重文字書寫而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一點到底或者都是句號,長句也比較多。斷句,這里指的是將學生作文中的長句用逗號斷開,把長句改成短句。對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標點符號錯的要加以修改,無標點的逐一加上標點,達到學生作文修改的最后階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ㄆ撸┛偨Y升華。鼓勵學生學習老前輩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強修改意識,在小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原則上教師不作大而全的批發和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原意,立足于學生的原文,放手讓學生在自己的初稿中發現問題和自己修改,激發學生修改意識和興趣,修改時要學習葉圣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學生謄寫作文時,也要激發學生要有邊謄邊改的修改意識。謄好后還要邊讀邊審。從而養成反復閱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逐步學會能夠修改自己的作文。◆
【習作導航】
□開拓思路
從題目可知是“記一件事”。所記的事,不是一般的事,而是一件“難忘”的事!半y忘”的事肯定是印象深刻的事,對自己有教育意義的事;這件事既然是“難忘”的,也許就是自己親眼看到的,或親身經歷的?梢允亲约河X得有意義的事。如讀一年級時,光榮地掛上了紅領巾,這是上小學前盼望已久的事;評上“三好”學生,受到表彰;參加外出競賽,為班級、學校贏得了榮譽等。可以是一件平常事,但事情對自己的教育、啟發很大。如參加一次夏令營(或冬令營)活動,經受了意志和耐心的鍛煉;訪問英雄、模范或是其他名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同學之間、伙伴之間的某一件小事,反映了真摯的友情等?梢允且患z憾的事,寫自己的缺點或過失,從此吸取教訓,爭取進步。
□討論寫法
事情的發展都有個過程。寫記事的作文,先要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列一個提綱,然后按提綱作文。事情的經過部分是作文的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提綱要列的具體一些。最后再根據提綱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借鑒評改
難忘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寒冬的早晨,上早自習時李老師沒有來,教室里異常混亂。這時,班長孫佳媚站了起來:“同學們,靜一靜!李老師病了,我們更要上好早自習,讓老師放心!苯淌伊⒖贪察o了。
“鈴—”上課的鈴聲響了,李老師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對不起同學們,我來晚了!崩顒傮@奇地問:“老師,您的病……”李老師笑著說:“你看我現在不是很好嗎?”我看到老師那蒼白的面龐,干裂的嘴唇,顯然是發過高燒的。這似乎與剛才她的回答有些矛盾,難道老師她……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應用題!崩罾蠋熂毿牡刂v著新課,每一字、每一句話都是那么響亮。這可以看出李老師為了這節課花費了多少心血啊!我正認真地聽著,突然發現老師的額角滲出了幾顆豆大的汗珠,隨著講衛生課的聲音也低下來了。同學們互相看了看,都為老師擔心。我發現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手在不住地發顫。突然,老師的話停住了,雙手扶在講桌上,頭深深地低著,好像在看教材。但我從她的頭發間清楚地看到老師閉著雙眼,眉頭緊皺,汗珠順著臉頰滾落下來。我深深地感到病魔正在無情地折磨著李老師。我的腦中出現了一個問號:是什么力量促使教師為我們忍受這么大的痛苦呢?這時,李老師猛然把頭抬了起來,臉上出現了笑容。我被老師這出乎意料的表情驚呆了。心想:老師明明被病魔折磨得難以忍受,怎么會笑出來呢?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鈴—”又是一陣鈴聲,李老師松了口氣,拖著疲憊的身體勉強走下了講臺,坐在椅子上,她手托著頭,臉上出現了痛苦的表情。我想:老師是以她那強烈的責任感和對我們的愛心,忍過了這短暫而又漫長的四十分分鐘!
我被老師那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發現同學們也是淚光閃閃,我們站起來向李老師走去……
【簡評】
李老師出于對工作的負責和對學生的愛心,帶病上課,強忍痛苦,堅持了短暫而又漫長的四十分鐘,深深地感動了學生。康楠同學至今還記憶猶新。他不公記得事情的經過,連李老師那天的神態及自己的心理也記得清清楚楚。讀了他的文章,不能不對李老師產生敬慕之情!不足之處:本文可用幾句話概括地寫李老師平時工作的情況,這樣“點面”結合,可以更好地表現李老師的品質。
難忘的一件事
學校組織的數學競賽舉行過了,成績雖未揭曉,可同學們都私下算定了:第一名一定是我們班的楊武俠。我呢,更是這種意見的堅決支持者。她是我的好朋友,就憑她平時的學習態度和勁頭,哼,準是第一名,沒錯。為此,我還和那些故意和我鬧別扭的同學打了賭:如果第一名不是楊武俠,我情愿為全班同學唱支歌。
哎呀!事情竟是這樣出乎意料,萬萬沒想到,她竟然……
當時,我們大家都不相信,直到老師把卷子發下來以后,大家才明白了:原來她試卷上有一道題,演算的步驟全對,只是后面的答數少了一個小數點。本來應該是12.5,她卻寫成了125。
我感到有點奇怪:不會吧,刀子平常學習是一絲不茍,難道說她考前就知道我要和別人打賭,存心讓我在同學面前出丑嗎?不會,不會。
我非要弄個明白不可。一放學,我就纏著她。經過多次追問,她才勉強回答,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為她保密。原來,在考試時,這個小數點她沒忘記寫上,只是非曲直因為她用的那張考試紙特別洇水,墨水著紙后向周圍散開,使原來的小數點模糊不清,成了125。
我一聽原來是這么回事,不禁喜笑顏開,高興地拉著她的手說:“哎呀,我就說你是第一名嘛,還是我猜得對!走,咱們找老師說說去!”楊武俠卻把我拽住了:“不,這不能怪老師!”
“傻,那怪你!就是因為那張倒霉的紙,你才沒成第一名,可你現在卻……”我焦急地說。
楊武俠忽閃著兩只大眼睛說:“起碼說明我不夠認真,做完沒有仔細檢查!
“什么?”我實在難以理解,“這100分第一名明明是你的,我唱支歌倒是小事,難道你不愛第一名嗎?”
楊武俠眨著眼睛,挺認真地說:“我喜歡的不是表面的第一名,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第一名!”
“表面的第一名,實實在在的第一名!”我反復地小聲重復著這句話。
。α耍瑢α,我明白了,她這樣做正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啊!
我還有什么可說呢!我只好積極準備,為同學們唱一支最愛唱歌的歌了。
【簡評】
在這篇短文中,出現了兩個可愛的女同學的形象:一個是“我”,一個是楊武俠。作者在敘事中,不是平鋪直敘地報流水帳,而是全篇以“我”的心情變化為線索,逐層深入地表現了楊武俠優秀的思想品質!拔摇钡男那樽兓昂笏膫過程寫得真切自然,這是寫好楊武俠的重要條件;與此同時,通過競賽后同學們的議論、“我”的“打賭”,以及不久之后“我”聽見到的楊的試卷等等,小作者把楊武俠的形象化寫得令人可信、可親、可愛。欠缺之外:前面部分不夠簡略。
□擴展提示
1、“難忘的事”屬于敘事范疇,因此要注意文章應具有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難忘的事”不一定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好事情過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
3、如果是一件事,一定要將事情的經過交代清楚;如果是兩件就要注意詳略得當。
4、寫好作文,自己至少通讀一遍,然后讀給父母或是同學聽,請他們幫你提出修改意見,再認真修改,逐步完善。
《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 篇2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記一件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2、學會列作文提綱。
二、教學重點:確定寫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明確習作要求:按事情發展順序列提綱、作文,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
2、懂得作文的步驟。
3、確定要寫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綱。
課前準備:回憶生活中難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
1、同學們,在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一定發生過許多令你難忘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難忘呢?
2、交流。適當板書。
二、確定材料。
1、比較事情,哪一件更難忘?
。1).沒聽媽媽的勸告,把錢放在淺兜里,結果跑丟了。
。2).不聽爸爸的話,在火車站亂跑,與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點犯了心臟病。
。3).不遵守交通規則,騎車闖紅燈,被警察批評。
。4).不遵守交通規則,翻躍隔離欄桿,后背被鐵簽子劃破,縫合了十幾針,留下了一道明顯的疤痕。
2、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ㄒ陨纤e四個事例,都可以稱得上難忘,但是比較起來就可以發現:1、2雖然事出原因都是不聽家長的話,但所犯錯誤造成的結果不同,程度不同。所以2要比1難忘。3、4雖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規則,但一個只是被警察批評,另一個是以“血”換教訓,顯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難忘。
3、從材料中選擇最難忘的,而且是真實的寫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綱、指導方法。
1、要想把文章寫得清楚、明白,應該按一定的順序寫。可采用倒敘、順序、插序的手法,先編寫提綱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學習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綱。
3、交流,及時指正不足。
4、學習范文《阿姨送我上醫院》,列出提綱。
5、對照課文,查漏補缺。(經過部分的提綱要列具體一些)
提綱只是一個框架,要想寫得好,還要注意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尤其要抓住它們的變化來體現情感的變化,從而更好地突出中心。與此同時,如果再能抓住某種事物作為線索,那么文章將更精彩。例如:有一個小同學寫雪天騎車帶人造成了表哥骨折這件難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車、騎車、推車、撞車這個線索,同時又抓住了高興、得意、難過這些情感的變化,使文章有聲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學們,不妨你也試著來寫一寫吧。
四、開始作文。
1、學生列好提綱,開始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學生的習作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繼續作文,完成習作《一件難忘的事》。
2、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進一步明確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了解列提綱、作文情況。(所列提綱能不能發揮最大作用)
2、選評佳作和有問題的作文。
評議的標準:(1)選事是否準確;(2)是否按事情發展順序列好提綱;(3)事情的過程是否寫具體。
板書:一件難忘的事
選取事例(難忘)
列提綱:按事情發展順序,主次分明。
整體感覺:真實而不虛偽,具體而不羅嗦。
(這次習作教學的難點是寫出這件事為什么是難忘的,所以選材是關鍵,著力指導。)
《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 篇3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件難忘的事情”作文指導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件難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冊第三組基礎訓練的作文。通過對本單元講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閱讀課文《胡蘿卜》兩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葉圣陶和朱德熙兩位先生修改作文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并從他們的改文中學到怎樣修改作文的方法。圍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確定作文教學第二課時以指導學生歸納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教學目標 。設計教學程序,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這次作文訓練用二課時。第一課時,根據題目“一件難忘的事情”的中心詞“難忘”,提示寫作的范圍和中心。激發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選取自己最難以忘卻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鼓勵部分學生簡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經過和難忘的原因。通過示范,要求全體學生先列好寫作提綱后依據其順序進行作文,力求在教師巡回指導下當堂完成初稿。第二課時,為達到學生初步學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標,指導學生以所學課文為范例,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歸納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錯別字、斷句標點”為分步修改的步驟,使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法選用:
為切實指導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選用“范例方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是以范例化的知識結構理論加以取材。通過本單元兩篇課文的學習,從葉圣陶、朱德熙老前輩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修改文章的范例中,引導學生重溫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是將范例理論具體化。指導學生依據范例,創造性地歸納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統一認識后,集體編寫成修改作文的程序。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具體運用自編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實質訓練同形式訓練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修改能力。
學生指導:
歸納式。歸納式是指學生在接觸了較多的具體材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同類的若干例中歸納出某種學習方法。用歸納式指導學生初步掌握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習方法,將這一學法運用于學生的寫作實踐中。
第一步,讓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老前輩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二步,指導學生編列修改作文的程序,歸納為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第三步,將歸納的學法直接應用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 ,出示目標
在導入 過程中,教師熱情地將上一課時學生完成的初稿情況作簡要介紹。用“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激發學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寫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節課的作文教學目標 :歸納修改作文的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讀寫結合,范例提示
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胡蘿卜》兩篇課文,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體會修改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通過學生口述,從改詞語、改句子、刪去重復的詞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錯別字和標點、將長句斷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確要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應該像老前輩這樣對作文進行比較全面的修改。
三、探索規律,概括方法
通過范例,知道修改文章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應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老前輩修改文章的規律,概括歸納編寫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正錯別字、斷句標點”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簡略的文字板書修改程序為:讀——詞、句、字、點——改
四、方法實踐、自我修改
按照歸納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的初稿,文題對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寫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講得不清楚,哪些語句讀起來有毛病,把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記號,然后用修改符號按照下列順序逐一加以修改:
(一)推敲詞語。就是把用得不準確的詞語改準確。依據常常應用的規范的句式,判別作文中某句話里的詞語運用是否恰當、詞語搭配是否合適。詞語更換主要是使學生懂得詞語的意思、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對學生在文中詞不達意的典型例子詞語的誤用,指導時教師在不違背學生句子原意的基礎上,采用換詞法進行比較,由學生自行對比,識別某一詞語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將學生作文中使用錯誤的詞語,用其例句作簡析,讓學生通過修改,逐步做到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ǘ├眄樥Z句。就是要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修改時要逐句逐句的讀,尋找不通順的句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無殘缺或是語法上的毛病。還要看句子是否按邏輯順序排列,有無前后顛倒,句與句是否銜接連貫,合乎事理,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應遵循其規律。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病句和前后不連貫的句子,教師可選擇其典型由學生識別并加以修改,在共性問題上形成共識,明確句子要通順連貫,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必然聯系,句意要符合客觀事實,并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
。ㄈ﹦h改重復。就是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這是由于小學生所接觸的詞匯不豐富,書面語言還達不到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和句子表情達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現近義詞重復使用。加之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不能對事物的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描述,僅從某方面去反復敘說。作文修改中指導學生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適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詞語或近義詞,視為重復,刪去多余,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兩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視為啰嗦,應刪去一句,保留自己認為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簡潔明白。
。ㄋ模┰鎏硗晟啤>褪窃鎏硪恍┰~句,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完整。由于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經學過的詞語尚不能恰當運用,作文時常常出現句子的主干成分殘缺或者是平鋪直敘。對于主干成分不完整的句子,應指定學生仔細查閱,發現缺漏,宜補則補;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該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寫上。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描寫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機的聯想,使學生增添完善的書面語言,盡量能夠做到傳情達意。
。ㄎ澹┘m錯別字。錯字別字,在小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筆少畫的字易錯。加之作文時,學生對尚未學過或未記熟的字詞,暫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時一是學生自學運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師解答。將學生需求的字詞板書明示,對形近、同音和多筆少畫的字在寫法和用法上再加指點;三是巧妙引導,讓學生自己悟出。從而訓練學生掌握糾正錯別字和識記運用漢字的方法。
。⿺嗑錁它c。
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關的句子組成。作文時,小學生一般只偏重文字書寫而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一點到底或者都是句號,長句也比較多。斷句,這里指的是將學生作文中的長句用逗號斷開,把長句改成短句。對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標點符號錯的要加以修改,無標點的逐一加上標點,達到學生作文修改的最后階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總結升華。鼓勵學生學習老前輩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強修改意識,在小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原則上教師不作大而全的批發和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原意,立足于學生的原文,放手讓學生在自己的初稿中發現問題和自己修改,激發學生修改意識和興趣,修改時要學習葉圣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學生謄寫作文時,也要激發學生要有邊謄邊改的修改意識。謄好后還要邊讀邊審。從而養成反復閱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逐步學會能夠修改自己的作文。
《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 篇4
徐景忠
一、 教材分析
1. 本單元閱讀訓練點是理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習作要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列提綱、作文,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這樣的安排體現了讀寫結合,有利于把作文寫清楚、寫具體。
2. 這次習作的內容是要“選擇生活中的一件難忘的事,先列一個作文的提綱,再把這件事情寫下來!边@就告訴我們,我次作文選材的關鍵是要在生活中尋找一件印象深刻、即使年深月久,仍然“記憶猶新、歷歷如在目前”的事。要寫好這樣一個事情必須先列一個作文提綱,以便“思路清晰地”把事情寫具體。
3.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作,事情的經過部分是重點,只有扣住這一重點,才能寫具體、寫清楚。習作提示中安排了例文《阿姨送我上醫院》,并列好了寫作提綱,認真研讀作者如何根據提綱寫“阿姨送我上醫院”這件難忘的事,是指導學生寫好這次作文的階梯。
二、教學目標
1. 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一件事,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
2. 學會列提綱寫作文。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按事情發展順序列好作文提綱,注意把重點部分寫具體。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緊扣“難忘”選擇材料,把事情寫具體、寫清楚。
四、教學準備:
1. 在平進指點學生注意觀察、積累素材。通過指點寫日記,積累一些難忘的素材。
2. 準備小黑板或投影片等教具。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習課文,明確作文要求,選好恰當的作文題材。
2. 通過學習例文,懂得作文步驟,幫肋學生列好作文提綱,開始作文。
。ǘ 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新課。
這個單元,我們要寫的一篇作文是:一件難忘的事。(板書、讀題)
2. 明確“習作內容”“習作要求”。具體地說,我們要寫一篇怎樣的作文呢?學生進入作文前自學。
。1) 自學“習人內容”和“習作要求”。
。2) 教師用小黑板或影出示“習作內容”和“習作要求”讓學生討論這次作文的內容和要求。
。3) 重點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選好恰當的作文內容。
、 理解題意,什么叫“難忘的事?”(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給自己以教育、啟發、感受的一件“記憶深刻、難以從腦子中抹去”的事。)
② 概括地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件難忘的事。要說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寫具體、寫清楚?梢圆捎米约合认胂、同桌或前后相互啟發議議,再參加全班討論,師生共同評議,務求選出最當的一件難忘的事作材料。
那么,在選好材料后,我們該如何按照習作要求寫好作文呢?
3. 學習“習作提示”和“提示”中所舉例文《阿姨送我上醫院》。理解作者是怎樣按事情發展順序提綱、寫作文的。哪些部分寫得比較具體。
。1) 自學“習作提示”,議議課文提示,我們怎樣寫好這篇作文。
、 按事情發展順序列提綱,再按提綱寫作文。
、 明確作文重點是“事情的經過”,這部分的提綱要列得具體、明確。
。2) 學習例文《阿姨送我上醫院》,按所列習提綱給例文分段,理解提綱與段意的關系。
。3) 討論例文中哪一部分內容最具體,讓學生評價例文的重點部分寫得如何,作者是怎樣列提綱的,具體在何處體現出來。
4. 學生試列提綱,同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 交流、討論、修改作文提綱,注意發現并糾正普遍性的錯誤。
6. 學生開始作文,教師指點。
第2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學生繼續按綱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2. 選擇部分習作或部分習作片斷交流、評議。
。ǘ 教學過程
1. 學生繼續作文。教師通過巡回,了解學生作文的優點和問題。
2. 教師選擇:①典型的優秀作文。②有典型問題的作文。讓學生在全班讀,師生評議,提出修改意見。重點評改,所寫事是否難忘,有沒有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按提綱寫作。內容有沒有寫具體。(對學生的作文要肯定成績,“多就少改”,對后進學生更多加幫助。)
3. 根據評議和修改意見修改作文,教師再巡回指導。注意按不同學生類型作不同指導。
4. 謄抄作文。
《一件難忘的事》說課設計和綜合資料 篇5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件難忘的事情”作文指導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件難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冊第三組基礎訓練的作文。通過對本單元講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閱讀課文《胡蘿卜》兩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葉圣陶和朱德熙兩位先生修改作文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并從他們的改文中學到怎樣修改作文的方法。圍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確定作文教學第二課時以指導學生歸納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這次作文訓練用二課時。第一課時,根據題目“一件難忘的事情”的中心詞“難忘”,提示寫作的范圍和中心。激發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選取自己最難以忘卻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鼓勵部分學生簡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經過和難忘的原因。通過示范,要求全體學生先列好寫作提綱后依據其順序進行作文,力求在教師巡回指導下當堂完成初稿。第二課時,為達到學生初步學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標,指導學生以所學課文為范例,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歸納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錯別字、斷句標點”為分步修改的步驟,使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法選用:
為切實指導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選用“范例方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是以范例化的知識結構理論加以取材。通過本單元兩篇課文的學習,從葉圣陶、朱德熙老前輩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修改文章的范例中,引導學生重溫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是將范例理論具體化。指導學生依據范例,創造性地歸納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統一認識后,集體編寫成修改作文的程序。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具體運用自編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實質訓練同形式訓練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修改能力。
學生指導:
歸納式。歸納式是指學生在接觸了較多的具體材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同類的若干例中歸納出某種學習方法。用歸納式指導學生初步掌握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習方法,將這一學法運用于學生的寫作實踐中。
第一步,讓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老前輩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二步,指導學生編列修改作文的程序,歸納為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第三步,將歸納的學法直接應用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出示目標
在導入過程中,教師熱情地將上一課時學生完成的初稿情況作簡要介紹。用“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激發學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寫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節課的作文教學目標:歸納修改作文的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讀寫結合,范例提示
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胡蘿卜》兩篇課文,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體會修改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通過學生口述,從改詞語、改句子、刪去重復的詞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錯別字和標點、將長句斷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確要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應該像老前輩這樣對作文進行比較全面的修改。
三、探索規律,概括方法
通過范例,知道修改文章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應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老前輩修改文章的規律,概括歸納編寫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正錯別字、斷句標點”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簡略的文字板書修改程序為:讀——詞、句、字、點——改
四、方法實踐、自我修改
按照歸納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的初稿,文題對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寫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講得不清楚,哪些語句讀起來有毛病,把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記號,然后用修改符號按照下列順序逐一加以修改:
。ㄒ唬┩魄迷~語。就是把用得不準確的詞語改準確。依據常常應用的規范的句式,判別作文中某句話里的詞語運用是否恰當、詞語搭配是否合適。詞語更換主要是使學生懂得詞語的意思、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對學生在文中詞不達意的典型例子詞語的誤用,指導時教師在不違背學生句子原意的基礎上,采用換詞法進行比較,由學生自行對比,識別某一詞語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將學生作文中使用錯誤的詞語,用其例句作簡析,讓學生通過修改,逐步做到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ǘ├眄樥Z句。就是要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修改時要逐句逐句的讀,尋找不通順的句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無殘缺或是語法上的毛病。還要看句子是否按邏輯順序排列,有無前后顛倒,句與句是否銜接連貫,合乎事理,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應遵循其規律。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病句和前后不連貫的句子,教師可選擇其典型由學生識別并加以修改,在共性問題上形成共識,明確句子要通順連貫,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必然聯系,句意要符合客觀事實,并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
。ㄈ﹦h改重復。就是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這是由于小學生所接觸的詞匯不豐富,書面語言還達不到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和句子表情達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現近義詞重復使用。加之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不能對事物的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描述,僅從某方面去反復敘說。作文修改中指導學生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適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詞語或近義詞,視為重復,刪去多余,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兩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視為啰嗦,應刪去一句,保留自己認為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簡潔明白。
。ㄋ模┰鎏硗晟。就是增添一些詞句,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完整。由于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經學過的詞語尚不能恰當運用,作文時常常出現句子的主干成分殘缺或者是平鋪直敘。對于主干成分不完整的句子,應指定學生仔細查閱,發現缺漏,宜補則補;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該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寫上。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描寫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機的聯想,使學生增添完善的書面語言,盡量能夠做到傳情達意。
。ㄎ澹┘m錯別字。錯字別字,在小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筆少畫的字易錯。加之作文時,學生對尚未學過或未記熟的字詞,暫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時一是學生自學運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師解答。將學生需求的字詞板書明示,對形近、同音和多筆少畫的字在寫法和用法上再加指點;三是巧妙引導,讓學生自己悟出。從而訓練學生掌握糾正錯別字和識記運用漢字的方法。
。⿺嗑錁它c。
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關的句子組成。作文時,小學生一般只偏重文字書寫而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一點到底或者都是句號,長句也比較多。斷句,這里指的是將學生作文中的長句用逗號斷開,把長句改成短句。對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標點符號錯的要加以修改,無標點的逐一加上標點,達到學生作文修改的最后階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ㄆ撸┛偨Y升華。鼓勵學生學習老前輩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強修改意識,在小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原則上教師不作大而全的批發和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原意,立足于學生的原文,放手讓學生在自己的初稿中發現問題和自己修改,激發學生修改意識和興趣,修改時要學習葉圣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學生謄寫作文時,也要激發學生要有邊謄邊改的修改意識。謄好后還要邊讀邊審。從而養成反復閱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逐步學會能夠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