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精選4篇)
冬不拉 篇1
3 冬不拉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認識“籌、稟、匕、剁、醬、冥”6個生字;會寫“薩、籌、狡、駿、置、蔽、捅、賜、剁、葬、冥、凄、戀、器”15個生字;掌握“一籌莫展、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冥思苦想、凄涼、依戀、樂器”等詞語。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成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體會故事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人民群眾鮮明的愛憎和對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品德的贊美之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會認字,會寫14個會寫字。理解“一籌莫展、自告奮勇、稟告、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視死如歸、如泣如訴”等詞語。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成語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層次,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談話:通過預習,你們知道“冬不拉”這個名字指的是什么嗎?
——王子的名字
——一種哈薩克族彈撥樂器的名字【出示圖片】
2.談話:以前老師也認為冬不拉是一種樂器,讀了這個故事之后才知道關于冬不拉還流傳著一個令人感動的悲壯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內容。
1、自讀課文,回顧預習內容。交流理解的詞語。
2、檢查預習效果:
出示課件:
1.我會讀:(指小組輪讀,再齊讀)
一籌莫展稟告匕首跺成肉醬冥思苦想哈薩克族狡猾駿馬隱蔽捅傷賞賜埋葬凄涼依戀樂器剁肉視死如歸自告奮勇如泣如訴坐臥不寧淚如雨下雄渾激昂疑惑不解
2、形近字:(分組爬黑板、3號)
俊捅戀冥
駿桶巒瞑
峻暝
3、聽寫:匕首(匕的筆順)隱蔽(蔽的筆順)安葬
冥思苦想凄涼
4、交流理解的詞語。(重點是課后的成語)
三、理清順序,了解文章結構。
1、速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學生歸納,師板書:a瞎熊傷害人畜b王子除害犧牲
c琴聲講述故事)
2、試給課文分成三段,并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桌互相說一說)
(一) 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起因——經過——結果),課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①)在薩哈克族人生活的地方經常有一只瞎熊出沒,傷害人畜。
第二段:(②——⑩)王子不顧國王的阻攔去除瞎熊,在搏斗中和瞎熊同歸于盡。
第三段:(11——17)寫一位叫阿肯的牧民用琴聲向國王講述了王子殺死瞎熊,犧牲自己的悲壯故事。從此哈薩克族牧民用王子的名字給這個樂器命名為“冬不拉”。
(二)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哈薩克族民間傳說:樂器“冬不拉”的來歷。相傳在很久以前,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為人民除掉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件事告訴了國王。為紀念王子,人們把這種樂器叫“冬不拉”。)
三、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文中最打動你的是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練習朗讀:<1>、自讀<2>、小組輪讀<3>、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
四、學生小結學習收獲,落實學習目標的落實情況。
五、布置作業:
a)朗讀課文三遍,簽字。
b)聽寫詞語,積累成語。
c)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的字詞題。
板書設計:
1、瞎熊傷害人畜
冬不拉2、王子除害犧牲
3、琴聲講述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指導學生背誦15、16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請齊讀課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你說一說“冬不拉”指的是什么?這節課我們要細讀課文,看一看這種樂器得名的由來。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夠背誦15、16自然段。
三、回憶課文,理清脈絡
1、出示填空:本文先寫了,又寫了,最后寫了,這是按照的順序記敘的。(可板書)
2、能根據板書說一說本文的主要內容嗎?
四、抓住重點,朗讀理解,體會情感。
1、默讀2-10自然段,思考:你認為王子冬不拉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邊讀邊畫批。
2、全班交流匯報:(學生從哪一點切入都可以,教師最后梳理順序)
a要點一:不顧個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①“自告奮勇”一詞什么意思?
②聯系上文想想為什么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聯系第一自然段及國王的表現,理解“一籌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臉”等詞語的意思。明白任務艱難,危險性大,別人無法完成,替父分憂,為民除害這幾個意思。)
b要點二:膽大心細,不辭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讀一讀
②王子是怎樣找黑熊、布置獸夾的?把描寫他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艱辛的為民除害,他決心堅定,膽大心細。)
③寫黑熊的這一自然段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不可以。這部分寫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與瞎熊的搏斗時危險萬分的。)
c要點三:勇敢無畏,不怕犧牲(7自然段)
①王子與瞎熊是怎樣搏斗的?讀一讀
②指名朗讀,大家評一評。
③你感到這場面怎么樣?
3、小結:
冬不拉是怎樣的一個人?再有感情地朗讀相關段落,加深體會。
四、想象畫面,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們深思什么,苦想什么,為什么這樣冥思苦想?(指導學生聯系上文理解詞義:王子犧牲了,而國王又日夜盼望兒子平安歸來,整日都坐臥不寧,怎么把這個噩耗告訴他,又不知于是他過于悲痛呢?)
2、想出什么辦法?
3、出示文字:讀琴聲這一部分,說一說通過音樂阿肯是在講述什么事情?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那個情節?(同桌互相交流)
(一)琴聲雄渾季激昂描述的是王子騎著駿馬,翻過一座座山,涉過一道道河流,穿過一片片樹林,他發現了瞎熊的足跡,安置捕獸夾,巧妙偽裝。
(二)琴聲低回婉轉描述的是偽裝被熊瞎識破,危機到來,王子與瞎熊的戰斗就要開始。
(三)琴聲音韻鏗鏘描述的是王子和熊瞎進行激烈的搏斗。
(四)琴聲如泣如訴描述的是戰斗結束了,熊瞎被殺死了,王子也犧牲了,人們把王子葬在向陽的山坡上。
4、指名四人讀四種琴聲,指名四人讀四種相應的故事情節。
5、帶著想象,配樂朗讀。
6、配樂背誦(自由讀、背)
7、試著背一背,介紹自己是怎么背誦的?
(想象畫面背、回憶故事情節背、抓住四個詞語背等)
8、用琴聲敘述王子為民除害的故事,讓你感受到什么?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音樂的魅力,音樂文化的特點)
五、弄清來歷,明白意義,體會情感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樂器的來歷。
六、總結全文,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1、全文還有幾處描寫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請和大家說說。
3、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冬不拉
自告奮勇承擔重任視死如歸
不辭辛苦準備作戰低回婉轉
毫不畏懼英勇搏斗音韻鏗鏘
獻出生命為民除害如泣如訴
七、布置作業
1、繼續背誦課文15、16自然段
2、完成《作業本》相關習題。
3、小練筆:寫讀后感。要求從多角度寫(如對人物的崇敬,對音樂語言魅力的感受)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朗讀背誦課文,鞏固練習。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填空:
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
;一會兒低回婉轉,像是
,;一會兒音韻鏗鏘,好像
;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好像
……
3、拓展:本段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
4、同桌互相背誦15、16段,齊背。
5、這個民間故事表達了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
(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品德的贊美之情)
6、從故事中你對哈薩克這個民族有了怎樣的了解?除此之外,你還對本民族有哪一些了解?
7、本文寫作手法:
1、民間故事的一般模式(相傳……從此……)
2、用準確的詞語、句子表達情感。(讓學生交流)
三、課堂練習:復述故事的精彩部分或全文。
四、補充練習:(見教案p23)
2、按要求寫句子。
3、加標點。
4、改病句。
五、布置作業:
1、將故事講給家長聽。
2、預習第四課。
冬不拉 篇2
冬不拉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
教學重點 了解王子與黑熊搏斗并英勇犧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無畏的品德。
教學難點 琴聲分別描述了哪些故事情節,能結合課文內容找出來并說一說。
教具準備 課件 生字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查資料了解冬不拉這種樂器及相關傳說
2、朗讀課文三遍。①讀準字音,認清字形。②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完后標出文中的生字詞,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語句多讀一讀。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導入新課
1、放錄像,看冬不拉琴的樣子,聽彈奏冬不拉的樂曲。
導語:這種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聲悠揚,琴的樣子也很有特色,那么這種樂器為什么叫冬不拉呢?這里面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匯報。
2、能說說冬不拉琴的由來嗎?
二、學習生字,讀準字音
1、預習時易讀錯音的字有什么?易寫錯,易混淆的字是哪個?你是怎么區分、記憶的?
2、學習生字具體步驟:
(1)判斷正確讀音
冥思苦想(mín míng) 駿馬(jùn zùn)
依戀 (luàn liàn) 匕首 (bǐ bì)
(2)把正確字填在( )里
一( )莫( ) 自( )( )勇 如( )如( )
( )( )不 安 ( )死 如( ) ( )眉 不 展
(3)帶讀詞語
(4)自己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見書)
三、理清順序,了解文章結構
1、速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抄寫詞語,積累本課書中的成語。
2、讀課后思考題,再次帶著問題讀書。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請齊讀課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你說一說“冬不拉”指的是什么?這節課我們要細讀課文,看一看這種樂器得名的由來。
二、抓住重點,朗讀理解,體會情感。
1、默讀2-10自然段,思考
(1)你認為王子冬不拉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邊讀邊畫批。
(2)全班交流(學生從哪一點切入都可以,教師最后梳理順序)
要點一:不顧個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驟①“自告奮勇”一詞什么意思?
②聯系上文想想為什么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聯系第一自然段及國王的表現,理解“一籌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臉”等詞語的意思。明白任務艱難,危險性大,別人無法完成,替父分憂,為民除害這幾個意思。)
要點二:膽大心細,不辭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讀一讀
②王子是怎樣找黑熊、布置獸夾的?把描寫他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艱辛的為民除害,他決心堅定,膽大心細。)
③寫黑熊的這一自然段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不可以。這部分寫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與瞎熊的搏斗時危險萬分的。)
要點三:勇敢無畏,不怕犧牲(7自然段)
①王子與瞎熊是怎樣搏斗的?讀一讀
②指名朗讀,大家評一評。
③你感到這場面怎么樣?
2、小結:
(1)冬不拉是怎樣的一個人?
(2)理清文章層次,先寫什么又寫什么。
三、想象畫面,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們深思什么,苦想什么,為什么這樣冥思苦想?(聯系上文)
2、想出什么辦法?
3、讀琴聲這一部分,說一說通過音樂阿肯是在講述什么事情?
4、找出與琴聲相對應的故事情節讀一讀。(同桌對讀)
5、理解“視死如歸、低回婉轉、音韻鏗鏘、如泣如訴”幾個詞語的意思,這分別是怎樣的場景?
6、指名四人讀四種琴聲,指名四人讀四種相應的故事情節。
(1)指名朗讀
(2)說一說這幾個情節。(出示填空)
7、帶著想象,配樂朗讀。
8、配樂背誦(自由讀、背)
9、試著背一背,介紹自己是怎么背誦的?
(想象畫面背、回憶故事情節背、抓住四個詞語背等)
10、用琴聲敘述王子為民除害的故事,讓你感受到什么?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音樂的魅力,音樂文化的特點)
四、弄清來歷,明白意義,體會情感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樂器的來歷。
五、總結全文,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1、全文還有幾處描寫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請和大家說說。
3、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冬不拉紀念琴
自告奮勇承擔重任視死如歸
不辭辛苦準備作戰低回婉轉
毫不畏懼英勇搏斗音韻鏗鏘
獻出生命為民除害如泣如訴
七、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1、繼續背誦課文15、16自然段
2、積累詞語,會說成語的意思。
3、小練筆:寫讀后感。要求從多角度寫
(如對人物的崇敬,對音樂語言魅力的感受)
冬不拉 篇3
3 冬不拉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掌握新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學會抓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我要把課文讀三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狡猾 駿馬 隱蔽 稟告 匕首 賞賜 安葬 樂器 凄涼
依戀 剁成 肉醬 哈薩克族 一籌莫展 冥思苦想 坐臥不寧
如泣如訴 自告奮勇 淚如雨下 小心翼翼 心急如焚 愁眉不展
(1)、我要寫正確這些生字詞。(提醒:“蔽、凄、葬、”等字要重點記!)
(2)、我要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3)、理解文中重點詞語。(提示:聯系上下文、查工具書、近義詞、造句等方法。)
冥思苦想: 一籌莫展:
視死如歸: 如泣如訴:
自告奮勇: 坐臥不寧:
心急如焚: 狡猾:
(4)、畫出其它還不懂的詞查字典理解。
2、默讀課文,我要思考: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每部分講什么?((主要內容寫在課題旁。分段和概括段意完成在書本上。)
(2)、你認為冬不拉王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談談你的看法。
(3)、我能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能提出不懂的問題。
(4)、初讀課文,我的感受是
二、合作探究
1、互相檢查書寫情況和詞語理解情況,互讀生字詞。
2、在組內有感情地朗讀讀自己喜歡的小故事,組內互聽互評。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交流讀書后的感受和對思考題的理解。
三、達標檢測
1、讀拼音,寫詞語。
jiǎo huá qīliánɡ jùn mǎ ānzànɡ shǎnɡ cì ( ) ( ) ( ) ( ) ( )
yǐn bì xiónɡ hún jī ánɡ dī huí wǎn zhuǎn
( ) ( ) ( )
2、多音字組詞。
jiā( ) zhāo( ) dàn( ) luò( )
夾 朝 彈 落 lào( )
jiá( ) cháo( ) tán( ) là( )
3、形近字組詞。
狡( )絞 ( ) 駿( )俊( ) 巒( ) 踢( )
膠( )餃 ( ) 峻( )竣( ) 戀( ) 賜( )
4、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視( )如( ) ( )思( )想 ( )( )莫展 ( )( )不解
自( )奮( ) ( )如( )下 ( )( )如焚 坐( )不( )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15、16自然段。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抓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
重點難點:
1、品讀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精神。
2、激發學生對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學習過程:
一、自主探究
1、找出描寫琴聲的一段話,有感情地朗讀,你聽到了哪些不同的琴
聲?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的哪一個情節?(用“﹏﹏”畫
出琴聲的詞語,找到對應的故事段。)
2、讀讀這些故事段,用小標題概述故事,讀一讀,簡寫自己的感受。(提示:畫出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在課文旁寫感受。)
、 、 、
二、合作學習
1、“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英雄視死如歸。”“一會兒低回婉轉,像是在述說危機到來,戰斗即將爆發。”“一會兒音韻鏗鏘,好像宣告戰斗已經爆發。”“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好像在訴說一個悲劇的結局和人們對英雄的依戀和懷念。”四段琴聲對應的故事情節是哪一部分?王子做了什么?從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提示:抓住關鍵詞句談感受。)
2、哪個故事場面帶給你的震撼最強烈,最能打動你的心?有感情地朗讀,將感受表達出來。新課標第 一網
三、匯報展示
小組按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匯報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四、達標檢測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王子帶著 ,騎著 ,翻過 ,涉過 ,穿過 ,終于發現了瞎熊的足跡。
(2)、琴聲一開始 ,如同英雄 ,要上戰場;一會兒 ,像是在述說 ,戰斗即將爆發;一會 兒 ,好像宣告戰斗已經爆發;一會兒又 ,好像在訴說一個悲劇的結局和……
2、給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1)、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將要。)
震耳欲聾( ) 暢所欲言( ) 膽欲大而心欲細( ) 求知欲( )
(2)、臨(①靠近,面對。②來到,到達。③將要,快要。④照著字畫模仿。)
夜幕降臨( ) 臨帖( ) 居高臨下( ) 臨別( )
(3)、展(①張開,放開。②展覽。③施展。)
國王心急如焚,一籌莫展。( ) 他整天愁眉不展。( )
(4)、解(①分開。②解釋。③了解,明白。)
國王看著這件樂器,疑惑不解。( ) 他們打得真是難分難解啊!( )
五、本課小結 :
冬不拉 篇4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認識6個字,學會15個字。通過查字典或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視死如歸。如泣如訴”的意思,積累“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等詞語。
⑵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哈薩克族的民間樂器“冬不拉”名字來歷的動人故事.
⑶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堅持長文短教的原則,大膽地處理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師的引導 下細致地品讀描述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于犧 牲的精神,從而體會琴聲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品讀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勇敢、善良、勇于犧牲 的精神。
2.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關鍵:品讀文中描寫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抓住關鍵詞浯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本文的重難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自讀探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搜集資料,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2.教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知道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一種樂器。對于這種樂器,你們還知道哪些知識?搜集了哪些資料?展示出來,我們一起分享。
3.學生展示哈薩克族的樂器“冬不拉”的圖片資料。
冬不拉:哈薩克族彈撥樂器。木制音箱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嵌八個或十個晶位,張兩弦,按四、五度定弦,可奏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演唱者自彈自唱,人們把即席作詞演唱歌者稱為“阿肯”,意即游唱詩人。曲調分為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節奏多用混合拍子。
4.教師設置懸念,導讀:關于冬不拉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搜集資料,展示冬不拉的圖片資料或者冬不拉演奏的音樂,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冬不拉這種樂器,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同時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文本的熱情。)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和同學交流在讀和書寫生字上的注意要點。
2.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并聯系上下文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淚如雨下、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凄涼、依戀、樂器
3.說一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畫出課文中出現的人物,并讀一讀有關描寫他們的語句.說說這些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三、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1.檢查生字新詞。
⑴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⑵全班讀一讀。
⑶教師:這一課的生字比較多,而且有些字還比較難寫。你能不能給同學提個醒呢?(指名反饋,教師強調:“匕、器、駿”三字。)
⑷指名逐段朗瀆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
2.指名反饋“坐臥不寧”等詞語的位置以及意思。
坐臥不寧:坐著躺著都不能安靜。形容心情不安,煩躁憂慮。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考,絞盡腦汁地想。
自告奮勇:本課指王子自己主動要求去殺死瞎熊這個任務。
淚如雨下:淚水像下雨一樣流下來。形容極度悲傷。
視死如歸: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樣。形容為正義事業不怕犧牲。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燒一樣。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凄涼。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只龐大兇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入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斗。最后,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為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為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4.教師:你們是怎么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的?(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所以說什么都不答應”):一只龐大兇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第二部分(從“第二天一早……”到“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冬不拉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斗。最后.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
第三部分(從“國王派出的人四下尋找……”到“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為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
第四部分(最后一段):為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四、初談人物形象,鼓勵深入探究
1.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為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誰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冬不拉、國王、阿肯;主要人物:冬不拉)
2.指名說說冬不拉留給你的印象。(學生根據閱讀自由抒發自己的感受,教師適當地歸納、總結)
(冬不拉:機智、勇敢、善良、勇于犧牲。)
3.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品質特點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展現出來的。現在,請同學們繼續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描述冬不拉動作等方面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出冬不拉的形象的。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老師的要求深入探究。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的主人公冬不拉的認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冬不拉是如何與瞎熊搏斗、阿肯又是怎樣用琴聲告訴國王王子壯烈犧牲的消息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教具準備: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授
1.聽寫下列詞語。
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凄涼、依戀、樂器、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自告奮勇、淚如雨下、視死如歸、如泣如訴、一籌莫展
2.談話: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王子——冬不拉。課文是怎么將冬不拉的這一形象展示在我們讀者跟前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品讀詞句,感悟情感
l.教師: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和小組的學習伙伴一起找了能夠體現冬不拉勇敢、善良、勇于犧牲的語句,那就請各小組的代表把找出來的浯句讀出來。(學生讀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出示語句。)
⑴冬不拉一聽,自告奮勇去除掉這只瞎熊。
①“自告奮勇”的意思是什么?(本課指冬不拉主動要求承擔除掉瞎熊的任務。)
②教師:為什么“國王不愿意讓兒子去冒這個風險,所以說什么都不答應”。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下冬不拉的對手——瞎熊,這只熊有什么特點?
③學生找出瞎熊特點的詞語,交流:
龐大而兇惡:傷害人和牲畜,讓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
兇殘狡猾:幾次派出獵人去伏擊,都沒有成功。
④教師:瞎熊兇殘狡猾,所以國王說什么都不答應。可是冬不拉第二天偷偷地去找那只瞎熊。
⑵王子帶著弓箭和捕獸夾,騎著駿馬.翻過一座座高山,涉過一道道河流,穿過一苧‘片樹林,終于在一條通往夏季牧場的小道上,發現了瞎熊的足跡。他細心地將捕獸夾安置在瞎熊的必經之路上,又巧妙地進行了偽裝,然后在旁邊的樹叢中隱藏起來。
教師:可是瞎熊太狡猾了。它用鼻子在地上仔細地嗅著,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以前爪小心翼翼地將偽裝撥去.又將捕獸夾周圍的土輕輕扒開,然后找來一根大樹枝朝捕獸夾亂捅。……舉起另一塊石頭猛砸。
⑶王子在隱蔽處拉滿了弓,射出一只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頸。王子又射出一只利箭,正中瞎熊的前胸。王子抽出第三只箭,正要射向瞎熊,卻來不及了。瞎熊已經躥到他面前,向他撲了上來。王子見狀,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擊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⑷……發現了王子與瞎熊扭在一起的尸體。
2.學生一起讀一讀這些句子。
3.指名反饋:你們是怎么感受到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于犧牲的?(學生自由抒發自己在小組內學習的感悟.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幫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句子所體現的人物特點。)
4.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王子面對兇殘狡猾的瞎熊,勇敢地與之搏斗,最后終于殺死了瞎熊,而自己也壯烈犧牲了。他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于犧牲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呀!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再讀這些語句,再次在讀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于犧牲。
6.教師小結:同學們.從課文對冬不拉與瞎熊搏斗的描寫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于犧牲的精神。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本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進行品讀、談感受,引導學生從冬不拉與瞎熊激烈的搏斗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于犧牲的精神。)
三、想象場面,感悟琴聲
1.教師:可是這一切,國王不知道。沒有得到王子的任何音信,他整天坐臥不寧,愁 得連頭發和胡子都白了。最后他發布告示說:“凡是將王子活著找回來的,賞賜駿馬百 匹,羊千只;凡是知其下落不告者,砍去雙足…”如何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國王呢?
(一個叫阿肯的老牧人帶著一件松木做成的樂器,去見國王,讓這個樂器講述了這個凄涼而悲壯的故事。)
2.出示第十六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想象冬不拉與瞎熊搏斗的場面。
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英雄視死如歸,要上戰場;一會兒低回婉轉,像是在述說 危機到來,戰斗即將爆發;一會兒音韻鏗鏘,好像宣告戰斗已經爆發;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好像在訴說一個悲劇的結局和人們對英雄的依戀和懷念……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段話中的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教師板書)
故 事 琴 聲
騎著、翻過、涉過、穿過 雄渾激昂
安置捕獸夾,巧妙偽裝
偽裝被瞎熊識破 低回婉轉
王子與瞎熊激烈搏斗 音韻鏗鏘
瞎熊被殺死,王子也犧牲了 如泣如訴
4.有感情地讀課文第15、16自然段。(深情地、回憶地、悲痛地)
5.教師:這琴聲的感染力有多強啊!國王聽了琴聲,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不禁淚如雨下。琴聲停了,國王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過了很久,國王從悲痛中清醒過來。兒子雖然犧牲了,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學生對故事初步了解之后,學生更容易找到每一種琴聲所描述的故事情節。)
四、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于犧牲的精神令人敬佩。而講述這個悲壯的故事的樂器也讓人們避免了受到懲罰。人們為了紀念王子,就用王子的名字給這種樂器命名.叫“冬不拉”,并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或歌手叫做“阿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篇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王子與黑熊搏斗并英勇犧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無畏的品德。
教學難點:
琴聲分別描述了哪些故事情節,能結合課文內容找出來并說一說。
教學準備:
(彈冬不拉的一段錄像)、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大意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掌握詞語意思。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導入新課
1、放錄像,看冬不拉琴的樣子,聽彈奏冬不拉的樂曲。
導語:這種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聲悠揚,琴的樣子也很有特色,那么這種樂器為什么叫冬不拉呢?這里面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匯報。
2、能說說冬不拉琴的由來嗎?
二、學習生字,讀準字音
1、預習時易讀錯音的字有什么?易寫錯,易混淆的字是哪個?你是怎么區分、記憶的?
2、學習生字具體步驟
(1)判斷正確讀音
冥思苦想(mínmíng) 駿馬(jùnzùn) 依戀(luànliàn) 匕首(bǐbì)
(2)把正確字填在里
一莫 自勇 如如 不安 死如 眉不展
(3)帶讀詞語
(4)自己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見書)
三、理清順序,了解文章結構
1、速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抄寫詞語,積累本課書中的成語。
2、讀課后思考題,再次帶著問題讀書。
板書設計:
冬不拉
生字(易錯字)
1、瞎熊傷害人畜
2、王子除害犧牲
3、琴聲講述故事
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指導學生背誦15、16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王子與瞎熊搏斗的過程,體會王子為民除害敢于犧牲的精神。
教學難點:
阿肯的琴聲是怎樣使國王了解事情的經過的,體會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感悟哈薩克民族的音樂文化。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請齊讀課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你說一說“冬不拉”指的是什么?這節課我們要細讀課文,看一看這種樂器得名的由來。
二、回憶課文,理清脈絡
1、出示填空:本文先寫了,又寫了,最后寫了,這是按照的順序記敘的。
2、能根據填空說一說本文的主要內容嗎?
三、抓住重點,朗讀理解,體會情感。
1、默讀2-10自然段,思考
(1)你認為王子冬不拉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邊讀邊畫批。
(2)全班交流(學生從哪一點切入都可以,教師最后梳理順序)
要點一:不顧個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驟①“自告奮勇”一詞什么意思?
②聯系上文想想為什么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聯系第一自然段及國王的表現,理解“一籌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臉”等詞語的意思。明白任務艱難,危險性大,別人無法完成,替父分憂,為民除害這幾個意思。)
要點二:膽大心細,不辭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讀一讀
②王子是怎樣找黑熊、布置獸夾的?把描寫他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艱辛的為民除害,他決心堅定,膽大心細。)
③寫黑熊的這一自然段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不可以。這部分寫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與瞎熊的搏斗時危險萬分的。)
要點三:勇敢無畏,不怕犧牲(7自然段)
①王子與瞎熊是怎樣搏斗的?讀一讀
②指名朗讀,大家評一評。
③你感到這場面怎么樣?
2、小結
(1)冬不拉是怎樣的一個人?
(2)理清文章層次,先寫什么又寫什么。
四、想象畫面,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們深思什么,苦想什么,為什么這樣冥思苦想?(聯系上文)
2、想出什么辦法?
3、讀琴聲這一部分,說一說通過音樂阿肯是在講述什么事情?
4、找出與琴聲相對應的故事情節讀一讀。(同桌對讀)
5、理解“視死如歸、低回婉轉、音韻鏗鏘、如泣如訴”幾個詞語的意思,這分別是怎樣的場景?
6、指名四人讀四種琴聲,指名四人讀四種相應的故事情節。
(1)指名朗讀
(2)說一說這幾個情節。(出示填空)
7、帶著想象,配樂朗讀。
8、配樂背誦(自由讀、背)
9、試著背一背,介紹自己是怎么背誦的?
(想象畫面背、回憶故事情節背、抓住四個詞語背等)
10、用琴聲敘述王子為民除害的故事,讓你感受到什么?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音樂的魅力,音樂文化的特點)
五、弄清來歷,明白意義,體會情感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樂器的來歷。
六、總結全文,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1、全文還有幾處描寫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請和大家說說。
3、歸納板書,提高升華
冬不拉紀念琴
自告奮勇承擔重任視死如歸
不辭辛苦準備作戰低回婉轉
毫不畏懼英勇搏斗音韻鏗鏘
獻出生命為民除害如泣如訴
七、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1、繼續背誦課文15、16自然段
2、積累詞語,會說成語的意思。
3、小練筆:寫讀后感。要求從多角度寫
(如對人物的崇敬,對音樂語言魅力的感受)
《冬不拉》課文篇幅較長,兩節課下來總覺得不足太多。
先說自己感覺不錯的地方:
第一,充分的讓學生讀。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并茂的朗讀,只是老師串講,那這樣的閱讀教學是殘缺的。要以讀代講,以讀悟情。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嘗試析疑、評價、研討、感悟,夠接受知識的更新、學習方法的輔導,同時嘗試做簡單的學習匯報,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能力訓練的過程。
第三,創新思維的發展。特別拓展延伸閱讀,貫穿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超文本閱讀,這也是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分層教學的需要而精心設計的。 不足之處:首先是對學情把握不足。學生膽怯不敢發言;不能領會教師的教學要求,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為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急于求成,代替學生思考的,過于強求教學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應該以學定教。 今天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第三課《冬不拉》,文章主要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只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個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的和瞎熊進行激烈的搏斗,最后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為了紀念了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教學中我注重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
一、自讀自悟,整體感知文本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詞語,然后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主學習,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以“琴聲”所蘊含的內容
引導學生深入讀書 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找到描寫“琴聲”內容的段落,反復朗讀,從課文中標出對應的故事情節。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深刻的情節去朗讀,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最后,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深入交流。在學生交流基礎上,適時進行感情朗讀,及時進行評價。 整堂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較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當然,在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時,方法還過于單一化,主要是學生朗讀后,找學生評價,然后再朗讀。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指導方法,比如:師生賽讀、對比朗讀、教師示范等,讓學生的感情朗讀不再單調。 《冬不拉》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只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個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的和瞎熊進行激烈的搏斗,最后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
為了紀念了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詞語,然后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主學習,了解文章的內容。然后以“琴聲”所蘊含的內容,引導學生深入讀書。此教學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找到描寫“琴聲”內容的段落,反復朗讀,從課文中標出對應的故事情節。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深刻的情節去朗讀,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最后,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深入交流。在學生交流基礎上,適時進行感情朗讀,及時進行評價。 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較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當然,在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時,方法還過于單一化,主要是學生朗讀后,找學生評價,然后再朗讀。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指導方法,比如:師生賽讀、對比朗讀、教師示范等,讓學生的感情朗讀不再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