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LOGO重復命令的嵌套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xx版小學信息技術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五課的內容,教學內容為logo重復命令的嵌套。教材利用了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分析總結出重復命令的嵌套格式。通過演示教學、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使學生理解、掌握利用重復命令的嵌套畫旋轉圖形的方法和規律。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重復命令的格式,即repeat 重復次數[重復執行的命令],并且能利用這種格式畫正多邊形和畫圓等,這節課的重復命令的嵌套,對學生來說理解其格式相對容易一些(只不過是重復命令里面又套了一個重復命令),如何利用重復命令的嵌套畫旋轉圖形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搞不清畫這個圖形都在重復哪些動作?
(二)畫完單個圖形之后應旋轉的角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理解重復命令的嵌套格式,掌握利用旋轉畫圖的方法,能夠熟練運用嵌套的重復命令畫圖。
2.能力目標: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理解旋轉畫圖的數學思維方式。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為進一步學習信息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利用重復命令的嵌套畫旋轉圖形的方法和規律。
教學難點:理解重復命令的嵌套格式。
五、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內容,必須在學生充分理解重復命令的基礎上展開,因此在教學時,可采用展示作品的形式引入,放手讓學生大膽討論、實踐,從而總結歸納出畫這樣圖形的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起到穿針引線和啟發點撥的作用,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完成自主探索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課堂表現給出評價,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學生通過學習本課了解、掌握重復命令的嵌套。二是運用重復命令的嵌套能畫出大風車和旋轉的圖形。三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運用重復命令的嵌套繪制出不同的圖形。
六、教學準備
ppt課件、網絡電子教室、logo4.0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環節
具體內容
設計意圖
課前
回顧
[學生活動]復習上一節課所學內容,用重復命令繪制一個正方形、等邊三角形、五角星。
[教師活動]指導部分學生,并總結反饋。
通過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重復命令的嵌套。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課件。
這是小海龜畫出來的圖形,它們旋轉形成了萬花筒的效果,你們覺得漂亮嗎?這節課我們就指揮小海龜畫出這種萬花筒的效果,你們想學嗎?點明課題、學習目標。
(板書課題:美妙的萬花筒世界)
通過課件演示,來有效展示新知的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提高,并在此氛圍下引導學生求知探索。
初識重復命令嵌套格式
[教師活動]出示小風車圖案,如下圖所示: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圖形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學生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回答。
[教師活動]總結:
畫這個圖案的思路:可以先畫一個長方形,然后向右轉90度,接著再畫下一個長方形,然后再向右轉90度,重復這樣4次即可畫出這個圖案。也就是說畫這個圖案,小海龜畫這個圖案總是在重復這樣兩個動作:一畫長方形;二旋轉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