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第二冊信息技術《第12課 修改文章》教學參考(通用2篇)
小學第二冊信息技術《第12課 修改文章》教學參考 篇1
第13課 修改文章(二)
教學目標 :
掌握塊的定義、復制、移動、刪除。
教學任務:
利用塊方式修改文章。
教學重點:
定義塊的方法,理解塊操作。
教學難點 :
定義塊。
課時安排:
1課時。
注意點:
1.在定義好塊后,如果不小心按了一個空格鍵,塊中的內容將被空格所替代。
2.定義好塊后,單擊鼠標,就會取消塊。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分下面幾部分內容:
1.定義塊(選。憾x塊時,先將插入點移到塊首位置,再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拽,在塊尾處松
開。也可以將插入點移到塊首后,按住Shift鍵,再有鼠標單擊塊尾處;蛘甙醋hift鍵,移動光標鍵。
2.塊的取消:只要在文檔區的任何一處單擊鼠標左鍵,就可取消塊。
3.塊的操作:包括刪除、移動、復制。常用到的工具按鈕有“剪切”、“復制”、“粘貼”按鈕。
4.塊刪除:即刪除選中的所有文字,定義好塊后,按“剪切”按鈕,或按Del鍵或BackSpace鍵。
5.塊的移動:定義好塊后,將鼠標移到塊上后單擊左鍵,再拖拽,這時觀察插入點的位置,將插入點移到目標處就可以松開鼠標。移動操作,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也可以在定義好塊后,按“剪切”按扭,再將插入點移到目標處,按“粘貼”按扭。第二種方法學生可能不理解為什么,可以向學生講清剪貼板的概念,剪切和按DEL刪除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將內容放進剪貼板,可以在需要時從剪貼板中取出,粘貼就是將剪貼板里的內容復制出來。
6.塊的復制:定義好塊后,按“復制”按扭,再將插入點移到要復制的地方,按“粘貼”按鈕。這里復制按鈕起的作用僅僅是將塊中的內容復制到剪貼板中,并不能直接復制到目標處(目標處在哪電腦還不知道)。粘貼按鈕是將剪貼板里的內容復制出來。
7.本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大屏幕演示。
小學第二冊信息技術《第12課 修改文章》教學參考 篇2
第12課 修改文章
教學目標 :
1.掌握文字的插入、刪除、修改及查找替換。
2.掌握光標控制。
教學任務:
修改文章。
教學重點:
修改的方法和光標的控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將光盤中的病句(課本練習一)拷入網絡中,或學生機硬盤中。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分下面幾部分內容:
1.打開文件。
2.光標和鼠標指針的概念。在寫字板中,光標(也叫插入點)和鼠標指針是兩個不同概念,移動
光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光標控制鍵,一種就是用鼠標指針單擊。
3.文字的插入:寫字板中默認是插入狀態,只要不按Insert鍵,就可以直接插入文字。
4.文字的刪除:學會用退格鍵(刪除插入點之前的文字)和刪除鍵(刪除插入點之后的文字)刪
除文字。
5.文字的修改:本課只要學生掌握先刪除后插入的方法就可以了。等到學生學習了塊操作后,還
可以選中要刪除的文字直接鍵入要修改的文字就可以了。
6.查找和替換:讓學生了解查找和替換的作用。(1)找出內容;(2)一次性修改多處相同的內
容;(3)有時可以利用此功能簡化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