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小學版第二冊《禁止通行-繪制圖形》教案(精選2篇)
河北大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小學版第二冊《禁止通行-繪制圖形》教案 篇1
實驗小學教師評課評比教案
信息技術第9課 禁止通行-繪制圖形
一教學內容:
河北大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小學版 第二冊
第二單元 第9課:禁止通行-繪制圖形
二.教學目標 :
1.利用繪圖工具直接繪制,組合圖形,掌握圖形的基本操作;
2.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創作能力,以及觀察,分析能力。
三.教學重點:
1.繪制圖形
2.調整圖形
四.教學難點 :
對各種圖形進行組合以及取消圖形組合的操作。
五.教學步驟 :
(一)激發興趣:
1.電子幻燈片出示各種標志牌;
提問:誰知道這些是什么?
它們有什么作用?
誰能分別說說這幾個標志牌都分別在提醒我們什么?
2.師演示:登錄“華夏交通在線”
講解:這些都是在這里找到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詳細查詢;
解釋,說明-交通標志牌P52。
班里要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這節課我們就學著做幾個標志牌的答題板吧。
(二)講授新知:
1.示例1:
1)word文檔出示兩個范例;
2)引導學生觀察:在這兩個文檔中都有哪些圖形?
按左-右 順序
填P50表
3)討論,試著做一做,你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個操作,是用幾步完成的?
操作中有什么苦難嗎?可一并提出來,不會的同學也可以看書P52。
4)學生示范操作;
A 出示制作要求,生讀;
B 生上前示范操作,回答幾步,邊說邊操作,其他同學看,并糾錯,共同完善方法。
C 師歸納五步(略)
D 照這幾步,大家各自做。
5)師小結。
2.示例2:
1)調出“圖形對比表”;
2)分析“圖形對比表”,提出問題。
A “注意危險”標志中填充了黃色,怎樣完成呢?
B 怎樣添加那個“!”,位置如何調整?
3)學生討論,操作,回答;
4)學生演示操作后,師生共同點評。
5)教師重點講解:組合圖形
學生練習組合圖形,強調“shift”鍵使用
6)教師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
讀“制作心得”
(三)操作練習:
1.鞏固練習:
1)請同學們把這兩個例子做一遍,有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
2)師小結
2.拓展練習:
1)運用這種方法,請你在P53“大顯身手”(1)中任選一個你喜歡的標志牌,做一做。也可以做書上沒有的交通標志。
2)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
3)師出示“大顯身手”(2)中圖及P52作品欣賞,提問:
這幅作品主要應用了什么工具?
課下感興趣的同學試著自己也創作一幅類似的作品。
(四)總結:
回顧全課
匯報收獲
河北大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小學版第二冊《禁止通行-繪制圖形》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背景
本課是湖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從教材的分布情況來看,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幻燈片中文本和圖片的添加、設置動畫效果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為幻燈片設置背景和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從而對演示文稿的整體進行美化。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為作品設置背景的方法以及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為幻燈片設置合適的背景和切換效果,對作品進行有個性的合理美化。
情感目標:通過作品的制作與展示,培養學生的自信與成就感。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為幻燈片設置背景以及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這是因為一個作品是否美觀與背景和幻燈片之間的切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難點:使用填充效果為幻燈片設置背景。之所以把一部分作為本節課的難點,是因為填充效果涉及到了四個選項卡,設計的方法非常的靈活多樣,對學生來說是最容易迷惑的,我把這一部份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
任務驅動法、范例分析法、媒體演示講解法、分層教學法
本節課主要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開展教學,并綜合運用了范例分析法、媒體演示講解法,分層教學法。
2、學法
學習信息技術是學會學習的過程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
在教學中,學生分析范例,學會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質疑和解疑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發現和應用能力。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后,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發現問題,呈現任務
課始我為學生演示兩個幻燈片的例子。其中一個是學生上節課的作品,另外一個是設置了背景和切換效果的。“哪一個作品更加引人入勝?”學生圍繞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在觀察、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界定學習目標---為作品設置背景和幻燈片的切換。
(設計意圖:在范例分析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在實際學習中去學會解決問題。)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內容分為兩大任務:為作品設置背景;為作品設置切換效果。學生繼續對自己前幾節課制作的《詩仙李白》作品進行設置。
任務一:為作品設置背景,被分解為三個子任務。
子任務A:直接用背景顏色設置背景。具體要求:請用這種方法為第一張幻燈片選擇一種合適的背景顏色。由于這子任務比較簡單,我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在前,出現問題,我個別指導的方針。
子任務B:用填充效果設置背景。具體要求:將第2張幻燈片的背景設置為漸變:預設-雨后初晴,底紋樣式"斜上"、最后一種變形。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難點。我將會這樣突破:首先,鼓勵學生按照大屏幕顯示的步驟自己進行制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當大部分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就會給學生演示事先錄制好的操作步驟。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第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能夠節省重復操作的時間,讓教師可以更多地關注課堂的效果。當子任務B完成之后,我會進一步引導學生:“如果我們需要制作一個風格統一的作品,要求每張幻燈片不僅背景要相同,而且排版的方式也要相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子任務C:用設計模板設計背景。具體要求:請用設計模板的方式,給所有的幻燈片設置統一的背景。在前兩個任務完成的基礎之上,這個任務就變得非常簡單。所以,我將會采用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然后找學生演示的方法,這樣,給更多的學生表現的機會。
在學生完成三個子任務的過程中,在屏幕上展示三者關系圖表。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幫助。
任務二:為作品設置切換效果。具體要求:請為《詩仙李白》作品的每一張幻燈片設置一個切換效果。這一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將會采用分層教學法。學生每六個人分成一組,讓學生動手制作,然后找制作比較好的同學指導其他的學生。這樣,就能夠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分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任務二完成后,采用組間評和組內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出優勝組。游戲比賽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設計意圖:任務由簡到難,學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為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打好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交流評價分享成功。
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幾個有代表的作品進行展示,供大家學習。教師可適時地參加討論,對于有閃光點的作品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展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作品評價。)
第四個環節:學以致用課后延伸。
為了讓學生把課堂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踐的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以下內容: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制作一個演示文稿《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要求能夠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的設置方法,內容豐富,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