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案——高矮教學設計
因此,我對本課教學作如下設想。
1、開講激趣
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人物--柯南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2、聯系生活實際
比較高矮、長短是生活中常見的,學生有一定的認識。在引導學生比較了圖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比較?讓學生明白比較是從生活中得來的。學會比較的方法后,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行比較。
3、導放結合,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中,我注意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自己思考的問題,教師決不暗示。在練習中,層次分明,可以整體感知的,放手自己做;差別不明顯的,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討論,再全班交流。對于學生的解題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予以肯定。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觀察時,教師引導學生
仔細觀察: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的?你怎么看出是在路上的?既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又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在學生學會比較高矮以后,讓同組的同學互相比較高矮,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利用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矮長短”評析
“高矮長短”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比較”中的教學內容。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個新體系,這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通過 “高矮長短”這節課的教學,我不僅完成了預定的教學任務,而且從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針對這節課的教學情況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多媒體教學,發揮最佳效果
傳統的教學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單調、枯燥,多媒體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這是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在教學中,我設計的活動畫面配上悅耳的音樂,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比較過程形象地展現出來,教會了學生觀察比較。
2、難易結合,突出重點
在教學中,對學生能直接比較的,我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比較。而將大量的時間放在練習不能直接比較的事物上,對于不能直接比較的,我只是引導學生尋找合理的方法,并不直接比較,而且都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尋找方法。
3、精心設計,練習形式多樣
課程標準提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練習,強化訓練,及時反饋,及時矯正,及時補救,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我把練習分成三種形式:獨立完成的練習、游戲、討論合作練習。通過三種練習形式,練習不同層次的題,難易結合,練習形式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同時,一些比較困難的題目,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也順利完成,達到教學目的。
4、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越來越引起大家重視。執教中,我采用獎勵激勵法,設計了許多激勵性的語言:正確!對!很好!真聰明!很能干!太棒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最聰明!最肯動腦筋!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情感,競爭的心理。為了獲得獎勵,學生積極動腦,踴躍發言,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掀起了陣陣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