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快樂的家園》教學設計
(建議:不必全班體反饋,對桌做檢查,可以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3)每組圖中,把左邊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此題學生對于題意的理解有困難,師最好用第一幅圖幫助學生理解。
師:圖中有同個小朋友。
生:有3個。
師:在右邊的帽子中,要圈出幾個才和小朋友的數量一樣多?
生:3頂帽子。
師:對了,左邊3個小朋友,要圈出3頂帽子,這樣兩邊的數量才一樣多。明白意思了嗎?自己試一試第2幅圖。
(生獨立完成,后反饋。)
師:你是怎樣做的?
生:我數出有6條凳子,兩邊的數量一樣多,就圈出了6個小朋友。
師:其他小朋友同意某某同學的意見嗎?
生:同意。
師:很好。看來小朋友都學會了數數,而且會用一個數來表示一個物體的數量了。
三、課堂小結。
1、總結談話: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們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知道了數字可以表示很多的東西。
生:我知道了運動員身上的數字有什么作用。
……
學生的回答不夠完整確切,師可以加以補充總結。
師總結:我們的小朋友說得真好,說明這節課小朋友們都學得非常認真,知道了1個數字可以表示許多不同物體的數量。數數也數得更棒了。希望下一節課小朋友能一樣認真地學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