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初步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能熟練口算100 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引導學生感知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及遷移類推方法在學習數學知識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投影片、計數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擺小棒計算并敘述計算方法:
2+7= 6-3=
引導學生說出:
2+7 就是2 個一加7 個一,得9 個一,也就是9,所以2+7=9。
6-3 就是6 個一減3 個一,得3 個一,也就是3,所以6-3=3。
3.(投影)口答題:
(1)30 里面有幾個十?3 個十是多少?
(2)7 個十是多少?70 里面有幾個十?
二、探究新知
1.設疑導入。
前面我們學過了10 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題里(指口答題)出現的數都是整十數。同學們會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法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2.學習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教學例1:20+10=
(1)指導學生操作理解20+10 的計算方法。
首先讓學生拿出2 捆小棒,擺在桌子上,提示學生注意擺齊,然后再拿1 捆小棒與上面2 捆對齊擺好。
問:你拿出2 捆小棒能想到什么?1 捆呢?
啟發學生明確:2 捆小棒是20 根,表示2 個十。1 捆小棒是10 根,表示1 個十。
再讓學生把它們對齊合到一起,問:合起來是求什么?用算式表示也就
是求什么?討論一下怎樣計算出結果。
引導學生得出:①把兩堆小棒合到一起,就是求一共有多少根?②列成算式是:“20+10=”。(板書)③計算時想:2 個十加1 個十,得3 個十,也就是30,
所以20+10=30。(板書結果)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擺小棒,自己找出計算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
算方法,符合從直觀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且使學生參與了學習新知識的全過
程,自己學會新知識,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反饋練習:
①教科書45 頁做一做1 題中的第1 小題。
用投影片出示題目,使右面的兩箱墨水放在左面四箱上面,體現“合在一起”的意思及數位對齊的思想,重點讓學生口述40+20 的計算方法。
②讓學生自己編幾道整十數加整十數的題,并敘述計算方法,算出結果。
3.學習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教學例1 中“30-10”。
(1)板書:“30-10=”讓學生自己擺小棒,討論計算方法并算出結果。
引導學生說出:30-10 就是3 個十減去1 個十,得2 個十,也就是20,所以30-10=20。
學生邊敘述教師邊板書結果。
(2)反饋練習:
①教科書45 頁1 題中的第2 小題。
利用第1 小題的投影片,再從碼好的6 箱墨水中拿下2 箱,放在一邊,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三、鞏固發展
1.學生操作:
(1)7 捆小棒,再添上2 捆,一共是幾捆小棒?
(2)從9 捆小棒中去掉4 捆,還剩幾捆?
口述算式及計算過程。
2.在計數器上演示:
(1)在十位上先撥5 個珠,再添上2 個珠,一共是幾個珠?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