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豆子(通用7篇)
數豆子 篇1
一、教學目標
1.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2.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3.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數感。
4.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5.在活動中,經歷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過程。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的數,會數、會讀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同時,學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積累了許多100以內數的知識,此時學生對認讀100以內的數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編排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100以內的數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體現了在認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讓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體驗數數、估數方法的多樣性和數學的靈活性。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市區,是一所名校,校領導特別重視“課改”,多年來教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一部分學生能自覺地超前學習沒有教過的內容,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好,所以,不少學生已經會熟練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了。在這種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課堂上敢于發言,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喜歡解決有挑戰性的問題。
四、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和學生輕松地進行交談。)
師:今天我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數學課,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學生小聲議論說:豆子是讓我們數數的;豆子是幫助我們學數學的。)
(教師認真地聽著學生的談話,并給予肯定。)
師: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思考、會觀察。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間要會合作,互相謙讓;數豆子的時候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聽明白的同學點點頭。
(學生微笑著點了點頭,學生的情緒非常好,這節課就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開始了。)
(反思 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不是靠說教能獲得的,必須滲透在每節課每個活動中,讓學生體悟怎樣合作。數學教師正是在學數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2.數出30粒豆子。
(1)活動規則與學生小組活動。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數?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想法,有的說10個10個地數;有的說5個5個地數;有的說豆子是圓的,不好數,最好2個2個地數。教師對學生說出的方法給予肯定,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后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一堆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學生的興致很高,每個人都在小心地抓豆子、數豆子,教師在小組內輕聲地指導學生,有困難的學生有的輕輕走到教師身邊,有的舉手示意教師,教師耐心給學生解決問題。)
(學生興奮地交流著自己一把抓的豆子是多少粒。有的說是32粒,有的說是27粒,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說他們抓得比較準確,有一位學生說我抓了45粒,教師輕聲地說:“你抓得有點多了,再試一下。”學生和教師融合在一起,愉快地學習著。課堂氣氛非常輕松。)
(一小組4人很投入地在工作,一位學生在手中掂量著這一把豆子,嘴里小聲說著,和剛才的差不多,然后數一數是29粒豆子,高興地歡呼了一聲,同桌說你真棒,教師豎起了大拇指,向他表示祝賀。)
(另一小組其中一位學生抓了很大的一把,邊抓豆子邊往下掉,這時小組長提醒他說:“不能這樣抓,是用剛才抓30粒豆子的感覺抓的。”這名學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教師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并幫助他整理盒子里的豆子。這一小組學生估數的感覺不錯,他們估計的大約在25~35粒之間,他們在數豆子時,基本上是兩個兩個數的,也有個別的是十個十個數的。)
……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是不是差不多。活動結束時,老師會發一個信號,(教師走到教室前面右面的小組前)當我在這停下時,你們馬上停下。
(教師巡視了每個小組后,就站在了教室前右面的小組前,微笑著望著大家,有的學生看到了,馬上就坐好了,沒有看到的學生,經過其他同學的提醒,也很快就坐好了。教師向大家豎起了大拇指。)
(2)教師小評。
剛才我們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得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著我們的約定,非常好。經過剛才我們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桿秤,像那樣的抓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學生高興地點著頭。)
(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在估數的時候有一個參照的標準,30粒豆子就是一個參照物,教師強調學生不斷地體驗,以加強學生的感覺和認識,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并為下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同時,教師也關注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注意走近學生,并且用積極的語言去評價學生,學生獲得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有興趣繼續下面的學習。)
(二)活動二: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1.師生互動。
師:你們數得真開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順手在一個小組內抓了一把豆子),怎樣知道我這一把大約抓多少粒豆子?
(教師把抓的一把豆子放在實物投影儀前面,使豆子的大小和實物一樣,然后靜靜地看著學生。)
(學生小聲地和同桌進行交流,然后全班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參與學生的討論和交流。)
生:可以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
師:這是個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你們的心中可是有一桿秤喲。
生:50多粒。因為我剛才抓那樣的一把大約是30粒,老師的手比我的大,所以大約有50多粒。
師:他用了一個很好的詞——大約,誰再來說一說。
生:(一名學生走到實物投影儀前,用手抓了兩次,正好抓完)抓一把是30粒豆子,我正好抓了兩把,我估計老師抓的這一把豆子大約是60粒。(學生有的鼓掌,有的說真棒,有的豎起了大拇指。)
(反思 這是學生進行的自主的表揚,是學生之間的自主欣賞。在這個活動交流中,教師沒有進行評價,這是有用意的,這只是學生對估計的一種最直接的感受。特別強調的是,數一數也是一種方法,但要引導學生借用自己的一桿秤來進行估數,這對發展學生的數感很有必要。)
(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
2.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
(一小組活動記錄)
生1:我們先商量用什么方法來數,我建議十個十個地數,這樣數得快。
生:(三人點頭)我們同意。
生2:那我們就開始數吧。
(學生4個人,頭碰在一起,其中兩個人數豆子,把十個一堆的豆子放在一邊,另外的兩人在仔細地觀察,不讓漏數了豆子。)
(另一小組活動記錄)
生:(兩人)我們用手來測量吧。
生3:還是數一數吧。
生:(兩人)我們不要爭了,我們選一種方法快點做,第5小組的同學都已經數完坐好了。
生:我們用30粒的一把來測量。
(學生開始估數,很快他們就干完坐好了。)
……
(全班交流)
組1:我們是十個十個數的,一共有57粒豆子。
組2:我們是兩個人合作用手測量的,大約是60粒。
組3:我們是五個五個數的,有66粒豆子。
組4:我們和第二小組的方法一樣,結果也一樣。
組5:我們是分成兩堆,差不多一樣多,數一數其中的一堆是28粒豆子,另一堆不用數了,大約是56粒豆子吧。
組6:我們的方法和第3小組一樣,是64粒豆子。
3.在計數器上撥數并寫數。
師:請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撥好后小組內互相看看撥得一樣不一樣,不一樣的就調整一下,一樣的就坐好了。
(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教師活動在小組中間,指導個別學生撥數。有的學生撥完數后,主動地走到老師身邊,讓老師看看是否對。小組內的學生也互相檢查撥的數是否一樣。)
( 第三小組數的數是66,撥數的時候學生出現了爭議。)
生1:十位上撥6,個位上不撥了,和十位上的一樣。
生2:我認為你說得不對,個位、十位上都得撥6個珠子。
生:我同意生1的方法。
生:(三人)我們同意生2的方法,如果是生1那樣撥,就是60,不是66了。
生2:我們看看別的小組是怎么撥的,你看他們小組撥的是61,十位上撥的是6,個位上撥的是1,我們的和他們的是一樣的。
(小組內其他學生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該生的看法,教師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師:怎么寫這個數呢?請你試著寫一寫。
(學生在紙上寫數,教師巡視。)
師:誰先寫完了,誰就到黑板上把這個數寫下來,一個小組來一個人就行了。
師:大家寫的數真整齊,真好看。我們一起來看64這個數,誰來撥出這個數?
生:(邊撥邊說)十位上是6,就在十位上撥6個珠子,個位上是4,就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
師:誰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數?
生: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就在十位上寫6;4在個位上,表示4個一,就在個位上寫4。
師:說得真清楚。我們再來看看66這個數,兩個6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10個六;右面的6在個位上,表示6個一。
生:我跟他的不一樣,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個十,不是10個六。
師:(笑著)對。66這個數,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個十;右面的6在個位上,表示6個一。
(學生開心地笑了。)
(教師手拿計數器與學生一起撥數:60這個數,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不撥了;十位上是6,就在十位上撥6,表示的是6個十。)
師: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老師一把大約抓多少粒豆子呢?
生:不超過70粒。
生:40粒以上。
生:大約是60粒,因為你剛才抓了好幾把,有57的、64的,還有大家想辦法估計的數最接近60了,所以說你一把大約抓60粒豆子。
(學生點頭表示同意。)
(反思 學生有寫數、讀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自己從活動中感悟知識,通過“老師一把大約抓幾粒豆子”這一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估數的必要,初步體會估數要有一個標準。并從教師和學生的心中都有一桿秤出發,使學生的學習有一種成就感,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融為一體,比較親切自然。從學生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學習的效果是不錯的。) 三)活動三:指定物體量豆,體會估計需要有依據
(教師用積極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一個小桶,小桶內裝滿了豆子,教師微笑著望著大家,學生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教師。教師適時地提出學習的要求。)
師:想辦法猜一猜,這一小桶豆子大約有多少粒?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肯定比老師的一把多,這是一小桶;那也不一定,要比一比才知道。學生的爭議比較大,教師就引導學生想辦法估計,提出了進一步學習的要求。)
1.兩人一組,裝滿一小桶豆子。
2.看誰猜得最接近。
3.小組內交流你是怎么估計的。
(學生先商量著怎么估計,然后動手做,有的學生把這一小桶豆子平均分成了兩部分,數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加起來;有的是用手量豆子。教師巡視,傾聽學生的方法,并輕聲加以指導。)
師:你是怎樣估計的?
(學生走到實物投影儀前展示。)
生1:我們把這一小桶豆子分成一樣多的兩部分,數其中的一半是40粒,加上沒有數的一半,大約是80粒。
生2:我們兩個人是用手來量的,我這一把大約是30粒豆子,我抓了一把是30粒,我又抓了一把是30粒,一共60粒了,還有豆子不夠一把了,我們數了數是20粒,所以這一小桶豆子大約是80粒。
(教師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其他學生也自主地鼓掌。)
(反思 學生的思路很廣闊。我想,只要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他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師:我和第一小組的同學也想了一個方法,現在請我們的發言人來說一說我們的想法。
組1:我數這一層大約是10粒,我還數了數大約是7層,我就一層一層加起來,大約是70粒豆子。
(反思 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巡視者,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在學生活動中,我就和學生一起合作,作為學生中的一員,把這種方法介紹給學生,開闊學生的思路,學生聽得效果還不錯,有的學生下課以后還在嘗試這種方法。)
(此時,學生的思維特別活躍,學習的熱情高漲,教師適時地組織課堂教學,解決新的問題。)
師: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抓出大約100粒豆子?
(教師的問題提出來后,學生馬上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大家積極地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一旁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深入到每個小組中去,積極參加學生的討論活動。)
生:(欣喜狀)我有一個好方法,這一小桶大約是80粒,我再數出20粒豆子,不就是差不多100粒豆子了嗎?
(學生有的鼓掌,有的豎起大拇指表示祝賀,課堂氣氛很好。)
生:我一把抓30粒,我再抓一把是60粒,我再抓一把是90粒,再數10粒就是100粒了。
(學生非常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在他的盒子里有3堆和10粒豆子,其他學生不約而同地起身參觀這個學生的做法,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示祝賀,教師興奮地說:“這個方法真是妙極了。”)
生:我想和老師合作,(學生邊說邊走到前面)老師抓一把大約是60粒,我抓一把大約是30粒,再數10粒豆子,就是100粒了。
(反思 這些方法太好了,這是學生積極參與,開闊思維的結果。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注意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學生的學習才能錦上添花。這種課堂意境正是教師所期待的。)
師:真是棒極了,你們認識100這個數嗎?
生:我會在計數器上撥出100。個位和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就不用撥珠子了,百位上是1,就在百位上撥一個珠子。
(學生邊說邊走到講臺前,在計數器上撥出100,其他學生也主動在自己的學具計數器上撥出100,教師走在學生中間,進行指導。)
生:我還會寫100呢!
師:大家在練習紙上寫一個吧,寫完就坐好。
師:100是個三位數。
(教師邊走邊巡視。) 反思 我觀察學生在撥數、寫數的時候,沒有困難,包括寫100這個數,個別有困難的學生,也在同學、老師的幫助下,能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我針對學生的情況,放棄了原來由教師來講100這個數的設計,放手讓學生自己來研究100這個數。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人人爭當小老師,來給大家介紹,教學效果不錯。在這里交代100是個三位數,是為猜數游戲做準備。)
師:剛才豆子幫助我們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我這樣抓一把是30粒豆子。(學生邊說邊做。)
生:我知道怎樣抓出100粒豆子,我了解了好幾種估計的方法。
生:這節課很有趣,我過得很快樂。
師: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一把大約抓60粒豆子,我們大家一起學數學,非常開心。大家很用心,我很高興,謝謝大家給我帶來的歡樂。
師:剛才我們是用豆子幫助我們來估數,現在不用豆子了,你們能來猜數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猜數游戲。
(反思 學生的情感體驗很豐富,大家談到了各個方面,作為教師,我很欣慰,我作為他們中的一員,也參與了整個課堂的活動,我認為我的感覺對學生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就和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情感交流。從學生的目光中,我感覺這種交流是成功的,在教學過程中也很有必要;同時,在學生思維充滿著跳躍的時候,教師話鋒一轉,進入到另一階段的學習,非常及時。)
(四)活動四:猜數游戲,激發興趣,發展數感
1.全班一起做猜數游戲。
師:請在你的紙上悄悄寫一個兩位數,不要讓別人看到,寫完就坐好。
(教師請兩名學生背對黑板,把一名學生的數寫在黑板上,大家做裁判,請這兩名學生猜黑板上的數。)
(黑板上的數是50。)
生1:是20嗎?
生:比20大一些。
生2:是55嗎?
生:比55少一點。
生1:是53嗎?
生:快了,比53少一點點。
(學生很興奮。)
生2:是51。
生:比51少1個。
(學生和教師都笑了。)
生:(一起)是50。
(學生歡呼。)
2.小組做猜數游戲。
要求:其中一人心中想一個兩位數并寫下來,其余的人猜這個數,輪流做這個游戲。
(學生有的是小組做猜數游戲;有的是同桌兩人玩;有的是三人在一起猜數。學生猜數的方法很多,教師邊巡視、邊指導、邊和學生一起做游戲。)
(反思 學生的情緒很高,這出乎我的意料,當我試著讓學生自己先進行猜數游戲時,我發現學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游戲怎么進行下去的問題,能自己作出判斷,很了不起。)
數豆子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感知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數的知識進行達和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培養合作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計豆子的數量。
教學難點:
1、數位、基數、序數概念的滲透。
2、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給每組發一袋豆子) 今天的數學課就是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觀察、會思考。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謙讓,還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數出30粒豆子。 活動規則: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數?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后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教師小評。 剛才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得我們的活動規則,非常好!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桿秤,像那樣抓的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
二、師生互動。
活動二: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1)師生互動。 你們數得真開心,老師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順手在一個小組內抓了一把豆子)。怎樣才能知道這一把豆子大約多少粒?(可以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這是個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2)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同樣多的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 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
(3)在計數器上撥數并寫數。 請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撥好后小組間互相看看撥得是否一樣,各小組的組長進行監督,不一樣的就調整一下。 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教師在小組中間活動,指導個別小組撥數。 怎么寫這個數呢?請你試著寫一寫。 學生在紙上寫數,教師巡視,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在黑板上寫數。 教師給予評價。 練習撥數、寫數。 我們一起來看22這個數,誰來撥出這個數?誰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數? 學生匯報: 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右邊的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 寫一寫“22”。 問:計數器上右邊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27頁的“練一練”。
(1)做一做,填一填。
(“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2)根據計數器寫數。
(“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一想,試一試。
(“練一練”第4題)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集體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練一練”第5題) 指名學生說一說。
四、小結
今天學了很多知識,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不小,哪位同學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數豆子 篇3
育才二小一年級下冊數學導學案 班級一(3)班 姓名
課題:數豆子(教材4~5頁)課型:新授 課時數:2課時 上課時間:
學 案
教 案
一、自學導航活動一: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一碗豆子(可以是黃豆、綠豆等)(1)你估計有( )粒;其他同學估計有( )、( )、( )粒呢?(2)先數出10粒,比較一下碗里剩下的和數出的10粒個數上有什么不同?(3)你采用( )粒幾粒數的方法來數碗里的豆子?(4)你的估計正確嗎?( )活動二:數位的意義(1)小組分工合作,一個同學在計數器上撥珠子,另一個同學讀出計數器上的數;(2)請第三個同學在計數器上撥數:28、32、14、56;(3)8表示( )個一,2表示( )個十,讀作( );(4)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表示幾個( ),第二位是( ),表示( )個十。活動三:100以內數的寫法。(1)計數器的十位上有3顆珠子,是3個( );個位上有6顆珠子,是( )個一,讀作( )。活動四:35、23、93、59、73、56、58、63、83請幫我把十位上是5的數填到這里( )請幫我把個位上是3的數填到這里( )活動五: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字比十位上的數字多3,這個兩位數是多少?你能寫出來嗎?說說你的想法。活動六:給小動物編序號,小動物的號碼是由3,8,7,0組成的兩位數,快來寫一寫吧!小貓( ),小狗( ),小兔( ),小馬( ),小鹿( ),小熊( ),小鴨( ),小豬(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經歷用計數器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位的意義,會寫100以內的數。2.能力目標: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3.情感目標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一、預習、質疑,看書數豆子內容,完成學案活動一至活動六,教師下組指導看書,了解各組學習情況,重點指導學困生。二、交流展示交流5分鐘,重點交流不會的知識點。展示25分鐘,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學案的活動一至活動六的內容,其他同學認真聽、認真評,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點評。注意,點評時關注易錯點:1.2.3.4.完善導學案2分鐘。教學反思
數豆子 篇4
活動目標:1. 認識數字“6”2. 在游戲中感受數豆子的樂趣、提高對數字意義的感受活動準備:相關圖片若干、信封若干、豆子若干活動過程:1.引出主題①——小朋友們,現在是秋天了對不對,秋天啊,很多果實都成熟了,其中就有很多豆類,比如說黃豆,那小朋友們還知道哪些豆類?(問題答案設想:綠豆、紅豆、黑豆、蕓豆、蠶豆、豌豆、青豆; 偏題答案:土豆、痘痘、豆角、刀豆等)②——好,小朋友們都認識很多種豆類,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圖片,看看小朋友們認不認識。2.圖片展示①——出示圖片“黃豆” :誰知道圖片上的是什么?(鼓勵舉手發言)…… 那上面有幾顆黃豆呢?(逐顆數)……②——出示圖片“綠豆” :那這張呢? 誰要上來數一下一共有幾顆綠豆?③——出示圖片“黑豆” :這張呢? 誰上來數一下?④——出示圖片“紅豆” :這張呢? 誰要上來數一下?⑤——出示圖片“蕓豆” :那看看這張圖片呢,認不認識是什么豆?(設想1:幼兒回答是“紅豆”,那么可以跟紅豆比較說:“這種豆跟紅豆長得很像,但不叫紅豆,它的名字叫“蕓豆”,小朋友們可以比較一下,紅豆的顏色比較……鮮亮,蕓豆的顏色比較……灰暗,對不對? 設想二:幼兒回答為蕓豆,直接提出下一個問題)數一數有幾顆?(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數)3.對“6”的認識①——請問小朋友們,上面有幾顆黃豆?……幾顆綠豆?……幾顆黑豆?……幾顆紅豆?……幾顆蕓豆?……對,都是6顆,今天,老師讓你們認識一個新的數字——“6”(出示數字圖片“6”)②——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數字“6”長得像什么?(勺子等)4.游戲環節①——現在呢,老師手里有一些信封,你們看,每個信封上都寫有不同的數字,然后在你們桌位上,老師都放有一些豆子,待會兒,老師發給你們每個人一個信封,然后你們就看一下信封上面寫有什么數字,就往里面裝多少豆子,比如信封上寫著數字“5”,就往里面裝5顆豆子,寫有“6”就往里面裝“6”顆豆子,如果有不會的,可以找老師幫忙,裝好后就回來做好。 活動反思:
數豆子 篇5
教學目標:
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在活動中培養數感。培養初步的估計意識。
教具準備:
黃豆若干,計數器22個,塑料盆、小桶、紙盒子若干,實物投影儀。
重點難點:
會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學過程 :
一、活動一 (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數數,初步體會估數)
談話:今天我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數學課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讓學生說一說)豆子是幫助我們學習數學的。今天我們看誰會思考、會觀察、會從玩豆子中發現數學問題,請大家聽清要求: 玩的時候,同學之間要會合作,互相謙讓。
玩豆子的時候要注意,別讓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兩人玩豆子。 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兩人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 看誰猜得最接近。
活動結束時,我就站在這兒,你就馬上停止了。
(教師要走近學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合作中的問題)
二、活動二 (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讀、寫數) 師生互動活動。
你們玩得真開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
(1)學生猜,教師不做評價。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
(3)交流數的方法。
我每組都給你們抓一把豆子(教師邊說邊抓),數一數到底有多少粒豆子?
(1)小組內數豆子。
(2)小組匯報有多少粒豆子。 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
怎么寫這個數,請你試著寫一寫。
(1)每組派代表到黑板前寫數,其他學生在練習紙上寫。
(2)老師根據學生寫的數,進行適時指導。(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
(3)同桌交流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現在回過頭來,說一說我(指教師)一把大約抓多少粒豆子? (引導學生找一個中間值)
三、活動三 (在估數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讀、寫數的方法)
(一)同桌兩人玩豆子。 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并寫出這個數。
你一把大約抓多少粒豆子?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體量豆。(體會估計需要有依據)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讓學生自由地猜,猜的結果反差太大,怎么辦呢?引導學生想方
法估計。 兩人一組,裝滿一小桶豆子,想辦法估計,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交流你是怎樣估計的。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并寫出這個數。
四、活動四 通過游戲,激發學生讀、
寫數的興趣) (一)撥數游戲 一個撥數,兩個同時讀并寫出這個數。
全班交流。(教師注意抓住對特別的數的處理,例如90,66等數)
認識百位。可以介紹一下三位數和兩位數。
(二)猜數游戲
1全班一起做猜數游戲。 (1)在你的紙上悄悄寫一個兩位數。
(2)指名猜一名學生寫的數。(其他學生猜,該生做提示) (3)教師試猜一個數。(用區間套的方法)
同桌兩人玩,一人在心中想一個兩位數并寫下來,另一個人猜這個數。
五、活動五
增加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談談你對這節課的感受。
數豆子 篇6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第4,5頁。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在活動中培養數感;
3.培養初步的估計意識;
4.會讀、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位值、基數、序數的意義。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復習鞏固不同的數數方法,經歷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過程。
教學重點
讀寫100以內的數。百以內數的讀寫與估算。
教學難點
培養估計意識。
教具準備
黃豆若干,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師神秘地說:看,老師帶來了什么?(黃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黃豆做猜一猜的游戲。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同桌二人玩豆子。
1.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兩人數一數有多少粒。
3.交替進行,看誰猜的最接近。
(用猜一猜、數一數的活動把數數和讀數結合起來,把說和做結合起來,把數與實物結合起來。)
活動二:數豆子,并交流“數”的方法。
1.教師給每一小組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2.數豆子,并交流數的方法。
3.同桌抓豆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數豆子(交替進行)。
4.在計數器上撥出小組同學數出的豆子數。說說個位上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5.寫出這個數。
(可以一顆一顆地數,也可以幾顆幾顆地數,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數”的經驗,總結“數”的方法,同時把數數、撥數和寫數結合起來,把操作和語言結合起來。)
活動三:四人小組活動:量豆子。
1.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猜一猜,估一估);
2.用怎樣的方法估計這一小桶的豆子數呢?(小組活動: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估”的方法)。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量一量)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
4.寫出這個數。
(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活動,學生需要進一步經歷一個“以群計數”的探索過程,經歷一個積累“估”的經驗和概括“估”的方法的過程,經歷一個感受數的意義和數的大小的過程。)
活動四:撥數游戲。
1.同桌一生撥數,一生讀數、寫數(交替進行);
2.教師寫數,學生讀數、撥數(特殊的數如:90、66等)。
(把操作與讀寫結合起來,把操作與計數單位的認識結合起來。)
讓學生認識幾十幾的數以及如何讀寫,通過特殊的3各數強化對數位的認識。
三、 鞏固應用。
練一練1、2、3、4題。
數豆子 篇7
教學內容 :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 1 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 在活動中培養數感;
3 培養初步的估計意識;
4 會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具準備:黃豆若干,計數器22個,塑料盆、小桶、紙盒子若干。
教學過程 :
活動一 :同桌二人玩豆子。
1 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 兩人數一數有多少粒。
3交替進行,看誰猜的最接近。
(用猜一猜、數一數的活動把數數和讀數結合起來,把說和做結合起來,把數與實物結合起來。)
活動二 :數豆子,并交流“數”的方法。
1 教師給每一小組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2 數豆子,并交流數的方法。
3 同桌抓豆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數豆子(交替進行)。
4 在計數器上撥出小組同學數出的豆子數。說說個位上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5 寫出這個數。
(可以一顆一顆地數,也可以幾顆幾顆地數,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數”的經驗,總結“數”的方法,同時把數數、撥數和寫數結合起來,把操作和語言結合起來。)
活動三 :四人小組活動:量豆子。
1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猜一猜,估一估);
2 用怎樣的方法估這一小桶的豆子數呢?(小組活動: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估”的方法)。
3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量一量)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
4 寫出這個數。
(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活動,學生需要進一步經歷一個“以群計數”的探索過程,經歷一個積累“估”的經驗和概括“估”的方法的過程,經歷一個感受數的意義和數的大小的過程。)
活動四 :撥數游戲。
1 同桌一生撥數,一生讀數、寫數(交替進行);
2 教師寫數,學生讀數、撥數(特殊的數如:90、66等)。
(把操作與讀寫結合起來,把操作與計數單位的認識結合起來。)